一個夢,讓我懂得相關作文20篇
一個夢,讓我懂得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7字媽媽怕我作業沒寫完就偷看書,把書藏了起來。
作業終於寫完啦!“媽媽我的書呢?”“把明天要補的課,預習一下吧!”媽媽一臉的“平淡”,可是我哪有心情再預習呀,滿腦子都是書,媽媽的話,在我的心裡濺起無數絕望的浪花。不行,我得找到“希望”。
趁媽媽不注意,我到處找書。不在這裡也不在那裡,會在哪兒呢?媽媽平時總愛把書放在她的枕頭下面,會不會在那裡呢?我踮起腳尖,像巴黎舞演員,不同的是,我還是三級跳運動員,三步飛向媽媽的枕頭,一翻——沒有!
“寶貝,找什麼呢?”嚇了我一跳。媽媽似笑非笑地站在那裡,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沒有,沒找什麼。”“回屋休息吧,明天還有課呢。”我垂頭喪氣地躺在了床上。恩?枕頭下面有東西,一看,“在這裡!”我興奮地手舞足蹈。
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彷彿融化在書裡,不知不覺已經半夜12點啦。我慢慢地合上了書,睡著了。
夢裡,媽媽把書放到了我的枕頭下面,拿了回去,又放在下面,滿臉的糾結,“媽媽,預習作業也是作業,我的預習作業沒寫完,就不應該看課外書,我知道您是太愛我了,讓您為難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晚上的那個夢,我還記得,看著媽媽,我的內心滿是懊悔。
這個夢,讓我懂得了……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0字那是一個沒有月亮、沒有星星的夜晚,我漸漸閉上了雙眼,進入了夢鄉。
夢中的時代已經是一個科技非常發達的年代了,人們不用上學,每個人家裡都有一個智慧機器人。傢俱也是智慧的,只要你對著機器人說出你想幹什麼,他就會幫你做。人們也已經不用行走了,都坐在了一種能隨你的思維幫助你行走的智慧椅。那時候我已經九十多歲了,我吃了返老還童丹,回到了一歲,我不會走路了。
這天,機器人羅賓叫道:“主人,天亮了,請起床。”我坐了起來,羅賓幫我穿好了衣服,把我抱到智慧椅上,幫我準備了早餐,我覺得屁股上有什麼東西,回頭一看,竟是一條猴子的尾巴!我竟然要退化了!我想:“只不過長了尾巴,應該沒什麼。”我掏出手機,開始玩遊戲,羅賓說:“小主人,我要出去一下,馬上回來。”他說完,露出了陰險的笑容走了。
過了一會,羅賓回來了,對我說:“主人,你和我一起出去一下吧?”我沒有多想什麼,就和他一起出去了。
他把我帶到了海邊,所有的人類都在這裡,而且都是自己的機器人帶來的。這時,所有的機器人都向我們人類湧來,把人們一個一個推下大海,慢慢的我閉上了雙眼。
“啊!”我從夢中驚醒,跳下了床,還好我會走路,太好了!我立馬轉頭看我屁股後面,還好沒有尾巴!我回過神來,幸虧剛才只是一個普通的夢。
我把這個夢又重新回憶了一遍,突然懂得了:我們不能任何事情都依靠機器人,而是要靠我們的雙手去做事,不然,我們會像我的夢中情景一樣,人類會退化,慢慢會被機器人滅絕,這就是我從這個夢中得到的道理。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學習一定要刻苦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1字“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這是《三字經》中孫敬等人勤學苦讀的故事。
孫敬是漢朝人。他年少好學,博聞強記,而且嗜書如命。晚上看書學習常常通宵達旦。孫敬讀書時,隨時記筆記,常常一直看到後半夜,時間長了,有時不免打起瞌睡來。一覺醒來,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頭苦思的時候,目光停留在房樑上,頓時眼睛一亮。隨即找來一根繩子,繩子的一頭拴在房樑上,下邊這頭就跟自己的頭髮拴在一起。這樣,每當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時,只要頭一低,繩子就會猛地拽一下他的頭髮,一疼就會驚醒而趕走睡意。從這以後,他每天晚上讀書時,都用這種辦法,發奮苦讀。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
這是另外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叫蘇秦。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決心要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想睡覺時,就拿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醒來,再堅持讀書。後來成為了有名的政治家。
讀了這兩個故事以後對我感觸很深,孫敬、蘇秦的這種刻苦學習態度和學習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它告訴我們世上沒有學不會的笨學生,只有不去學的懶學生,只要我們肯勤奮、努力的學習,就沒有學不會的。如果我能用這種態度和精神去學習,我想我的學習成績就一定能趕上去。於是,我在心裡默默的為自己加油吶喊:“努力吧!我一定能行”。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學習一定要刻苦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33字上個星期六,媽媽給我講了《鑿壁偷光》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要刻苦讀書。
這個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個叫匡衡的少年,他讀書非常刻苦,但是家裡很窮,他白天還得出去給富人幹活掙錢,晚上才能讀書,因為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晚上也沒辦法讀書啊,鄰居家有燭光,他想向鄰居借塊地方讀書,可是卻遭到了鄰居的挖苦和嘲笑,這可怎麼辦呢,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在家裡的牆上鑿了一個洞,每天藉著鄰居的燭光讀書。就這樣,他堅持讀了很多書,學到了很多知識。
聽媽媽講的這個故事後,讓我想到了自己。我家開著農莊,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爸爸媽媽一切都滿足我。早上,爸爸送我上學。在學校老師細心教導我。放學時爸爸又到學校來接我回家。和故事中的匡衡比,我覺得自己真幸福,條件真是好到天上了。
我現在生活這麼好,可我卻不聽爸爸媽媽的話,不好好學習,前天我還和媽媽鬧彆扭,真是不應該啊。我想,我應該學習匡衡刻苦讀書的精神,珍惜時間,珍惜現在父母給我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好好學習,刻苦讀書,長大後做一個有用的人。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怎樣做一個善良的人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336字《神筆馬良》這個故事對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但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從前,有個叫馬良的孩子,有一天,在他睡覺的時候,一個白鬍子老爺爺送給了他一支神筆。這隻神筆非常神奇,凡是用它畫出來的東西都能變成真的。馬良用這支神筆為窮苦人民做了很多很多好事。當農民沒法耕田的時候,他畫出了一頭耕牛;當流浪漢沒有房子住的時候,他畫出了一座房子;當孩子們沒法寫字的時候,他畫出了筆。只要是能幫助別人的事,他都會去做。
後來,皇帝知道了這件事後,就要馬良為他畫金銀珠寶。馬良不畫,於是皇帝就把他關進了大牢裡。馬良通過自己的聰明智慧打敗了皇帝,從大牢了逃了出來。繼續為窮人們畫畫。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做個善良的人,要做一個助人為樂的人,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做事要用心專一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956字每次放假,我都感覺作業像一座大山一樣壓著我,怎麼做都做不完。看著擺著面前的作業,我總是想著爸爸媽媽說的話:作業不多,先寫完了再去玩吧。可想著想著,就想到了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想到了電視裡精彩的動畫片,想到了……等回過神來,時間已過去好久,作業還一個字未動。然後我又一次看著眼前的作業,想著爸爸媽媽說的話:作業不多,先寫完了再去玩吧,想著想著,於是有分神了,於是作業還是沒做。
這次放假,我的作業狀態依然這樣,正好被奶奶看見了,於是奶奶讓我先不寫作業,要給我講個故事。這好啊,我正好不想寫作業,於是就聽奶奶講的故事《少年與蝸牛》。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私塾,學生很多。有一天,先生教了學生一首詩,有五十多句,看來很不容易背過。先生對學生說:“明天背誦,如果誰背得熟有獎品。”其中有一個學生,向來大家叫他笨孩子。他自己就想,“先生今天教的詩,恐怕聰明的孩子也背不過,我哪能有希望呢?”回家以後,他垂著頭,皺著眉,無精打采。祖母看到孫子這種表現很難過,問道:“孩子,你為什麼事不高興?”這個孩子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奶奶。小孩子說:“我很笨,同學們都叫我笨孩子,那些聰明的孩子都可能背不過,我就更不用說了。”這時,奶奶回頭向牆上一看,正巧有一個蝸牛正在那裡向上爬。奶奶指著蝸牛向孩子說:“你看這蝸牛的行動不是很慢嗎?但是我知道只要它專心向上爬,一定會爬到牆頂上去的。現在你來和它比賽比賽,蝸牛上一塊磚,你讀一遍詩。”笨小孩聽了奶奶的話,自己想“我不能同人比賽,難道還不能和蝸牛比賽嗎?”他拿定主意,蝸牛上一塊磚,她讀一遍詩。不到蝸牛爬到牆頂,他就把詩背過了。第二天,在課堂上,全班沒有一個人能背下這首詩來,只有這個小笨孩熟練地背下來了。
聽完故事,我感覺奶奶這個故事講的,好像就是在說我啊。我仔細一想,其實,這作業也不多啊,寫不完是因為我自己感覺多,有點不情願寫作業,然後在寫作業的時候老是分神,那當然寫不完啦。奶奶給我講這個故事,就是在告訴我專心寫作業,一個字一個字,不就成了一排麼,一排排完成了,那作業不就做完了麼。於是,我作業真的很快完成了。
晚上爸爸回家,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了爸爸聽,爸爸聽後說:對啊,這個故事就是這個意思,天下無難事,只要用心專,咱們做事,一定要將浮躁的心靜下來,專心去做,那再難的事也能完成。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做人一定要誠實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2字每天晚上睡前我都有看課外書籍的習慣,我讀過的課外書有《淘氣包馬小跳》,《格林童話》,《三毛流浪記》等等,最近正在讀的是《米小圈上學記》。
我很喜歡這本書,喜歡作者的寫作風格,風趣幽默,語句讓人看起來感覺非常輕鬆愉快,也很喜歡裡面的每一個人物,他們的性格特徵都非常明顯,書裡的主要人物有:米小圈,李黎,小圈媽,小圈爸,還有同學們和老師們。書裡有一個小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有一天米小圈班上數學考試,因為她平時上課不認真,複習不用功,只考了38分,她拿到卷子的時候心裡在想:"這麼低的分媽媽肯定會生氣的,怎麼辦呢?”,她低著頭,皺著眉思考了幾分鐘突然想到一個“好”辦法,她把錯的題用橡皮擦擦掉再改正,把38分改成了88分,看著自己改完的分數,心情頓時輕鬆了不少。可是她並不知道,坐在自己不遠處的李黎看到了這一幕,並且還把這件事抄到了小抄本上。放學後,米小圈把卷子帶回去給小圈媽看,她說:“媽媽您看,我這次考了88分呢。”,小圈媽看了非常高興,因為她從來誒考過60分以上,小圈媽為了鼓勵小圈學習取得“這麼大的進步”,打算去買她最喜歡的航空模型獎勵她,可是晚飯後,小圈媽接到了李黎的電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感到非常失望和氣憤,狠狠的打了她一頓,米小圈也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行為是錯的,向媽媽認錯並承諾以後再也不改分數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心裡想,小圈媽知道以後肯定每次都要認真看她的試卷了,這個故事也讓我懂得,說謊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會辜負和失去別人對我們的信任,相信我們小的時候,都聽過父母講“狼來了”的故事吧,講的也是一樣的道理,做人一定要誠實。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做人一定要誠實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7字成長的路上,父母,老師總會給我講一些中國歷史故事,每個故事都蘊含著深厚的道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黃香溫席》,它一直感動著我,影響著我。
黃香家生活很艱苦,五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小時侯的他就非常孝敬父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就更加關心、照顧了。冬夜,天氣特別寒冷,家中又沒有火,讓人難以入睡。他想,爸爸一定很冷,於是,就跑到爸爸房間裡,用自己的身體來溫暖爸爸的被窩;夏夜,黃香家低矮的房子裡非常悶熱,而且蚊蠅很多。黃香沒有出去與大家一起乘涼,而是拿著扇子把爸爸房間的蚊蠅趕跑。
黃香孝敬父母的故事流傳至今,每一個看過這篇故事的人,都會深深的感動。我十分敬佩黃香這種行為,讀了這個故事,我對自己以前的行為而感到慚愧,我不但沒有像黃香那樣孝順父母,而是嫌父母嘮叨、麻煩,甚至是頂撞父母,傷了父母的心。
“百善孝為先”,我要向黃香學習,孝敬父母。不做任性的“小公主”,主動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儘量讓父母少為我操心。我要讓父母知道,我長大了,可以做好每件事。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書,改變了我,讓我收穫了真善美。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孝道是一種美德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300字唐朝末年,河西地區有個叫張策的人,他自幼聰明好學,而且對父母十分孝順。
有一年,河西地區盜賊猖獗,皇上便派太原節度使李克用前去討伐,張策肩社會動盪不安擔心年邁多病的母親受到驚擾,於是決定帶著母親出去避難。母親年老體弱,行走不便,張策就親自與人一起用轎子抬著母親走。當時正值隆冬季節,天氣寒冷,積雪深厚,張策全然不顧,抬著母親艱難的行走,路人都被他的孝心感動了。
到了華州,華州太守見他學富五車,又肯吃苦耐勞,還是個大孝子,便將他舉薦給了朝廷,張策最終當上了翰林學士。
讀了《張策肩輿雪行》我感悟到了:張策用孝敬母親的態度竭力效忠國家,反映出他德行的高尚。可見孝道是一種美德,這是我們終生要學習的。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5字今天,我寫完了作業,我很興奮,終於把作業完成了,忽然媽媽喊我,讓我看課外書,我本來不想看書,但是媽媽說這本書上的故事都很有道理,能啟發我學習和成長,我抱著試讀的心情,讀著讀著,覺得故事越讀越有味道,其中有一篇故事吸引了我,讓我觸動很深,那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孟子和他的母親的故事,孟子小時候很貪玩,但是他有個特長,模仿性很強,他最先住在墳地附近,常常有出殯哭喪的事情,孟子和小夥伴就學哭喪和玩築墳墓的遊戲。孟母覺得居住墳墓旁邊不適宜孟子成長,第二次搬到市集,在市集居住後,孟子每天又和小夥伴學殺豬做生意,孟母覺得這個地方也不適宜孟子成長,為了讓孟子學習處事禮節和知識,孟母第三次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居住,就這樣孟子和母親長期的居住在此,年復一年,很多官員在文廟跪拜,孟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慢慢地就學會了禮儀。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接近好的人和事物才能學到好的事情,接近壞的人和事物就容易讓人學壞,孟母作為一名柔弱的母親,靠著自己的堅強,為孟子提供幾次好的成長壞境,這也是作為一名母親望子成龍的期盼,為了下一代的成長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辛酸,成就了一代儒家學派的思想家、教育家。
在以後的成長和學習中,我要向同學們好的方面去學習,改掉自己不好的壞習慣,努力學習,爭取長大後實現自己的夢想,報答祖國做一名有用的人才,報答老師的教育之恩,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這件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8字我常聽媽媽說做人要誠實,不要貪婪,因此印象深刻。
有一年春天,我去學校門口買筆和本子,一共帶了20元錢。我慢吞吞地走進文具店,買了一個本子和三支筆,一共用了十元錢。我給這位老闆20元,他竟然找給我15元,我本想立即還給這位老闆的,可我又轉念一想:反正這位老闆就多找五元錢,又不多。再說,我常常都來這家文具店買東西,他一定賺了很多,這次就不還這位老闆的錢了吧!然後我就若無其事地走了。
在路上,我又仔細地想了又想,突然想起了媽媽對我說過的“做人要誠實,不要貪婪”這句話,然後我就下定決心去把錢還給這位老闆。
於是,我快步向文具店的方向走去。到了文具店,我看見這位老闆正在看電腦,我就不好意思地走向他,說道:“老闆,剛才我拿了一個本子和三支筆,一共是十元錢,我給你20元錢,可你找回我的是15元錢。我本想還給你的,可又心想反正我常常去你店裡買東西的,改天就再還你吧!對不起,沒有把錢立即還給你。”老闆說:“沒關係,你這不把錢還給了我了嗎?真是乖孩子。”我開心地笑了,心裡特別輕鬆。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做人要誠實,不要貪婪。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感恩 篇12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感恩 ,434字小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弟子規》,現在的我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這次放假的時候我找了一些書,發現《弟子規》以前不叫《弟子規》,而是叫《訓蒙文》,《訓蒙文》是清朝的賈存仁先生寫的。
《弟子規》的第二部分是“入則孝”。其中前四句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它的意思是:父母叫你,你就要趕快答應。父母命令你,你就不能懶惰。父母教育你的時候,你要恭恭敬敬的聆聽。
父母責備你的時候,你要順從的接受。冬天用自己的身體先把父母的被窩焐暖,夏天替父母把床鋪扇涼。早上起床要探問,晚間服侍父母就寢。出去時要告訴父母,回來向父母稟報平安。不要輕易的改變自己的住址,也不要改變自己的職業。
讀完這部分之後,我發現《弟子規》蘊涵著深刻的道理,要用心去體會,去報答。我覺得首先要做好這些小事,長大後才能做大事,最重要的還是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父母,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的敬重。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感恩 篇13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感 ,364字一個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在陽臺上看書。一則《孟母三遷》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故事是講的孟母為了孟子能在一個好的環境下學習,非常貧窮的她搬了三次家,先從墓地旁搬到市集旁邊,再搬到一所學校附近,正因為孟母這種無私的愛,才使得孟子後來成為了一位偉大的學問家。
回想一下的母親有何嘗不是這樣呢!記得有一次,媽媽上班需要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而爸爸又不在家,可我有一道作業題不會做,我只能等媽媽回來之後教我。我等呀等呀,媽媽終於回來了,媽媽一進門我就發現媽媽非常疲憊的樣子。我想她一定很累了,可媽媽還是很耐心的為我講解,講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弄懂為止。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位父母不是為了自己的子女操碎了心呢?我們應該懂得去感恩。我要好好學習,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完成各項作業,取得優異的成績。我還要再家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報答我的父母。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感恩 篇14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感 ,527字每天不管是家裡在學校還是在,都能聽到《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需敬聽……。”,中華民族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在《弟子規》中讓我懂得了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人要愛國首先要孝敬父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父母就在為這個新的生命忙碌著,不管工作多忙,回到家後為我洗衣做飯,輔導我學習,總是那麼的辛苦。
記得今年暑假,我正在家裡看電視,爺爺突然喊我,讓我跟他一起出去,我想也沒想以最快的速度下了樓,坐上爺爺的車,我問爺爺:"爺爺我們到哪兒去啊?"爺爺說:"去銀行取點錢,”到了銀行門口,爺爺停下車後,讓我坐到車上等他,當爺爺一轉身,車子倒了,我也摔在了地上,爺爺很驚慌的問我:“摔到哪兒了?”爺爺查看了我一下並讓我走一走,我看到爺爺非常的著急,立刻跟爺爺說:“爺爺,沒事的,不疼,”爺爺還是不放心便趕緊帶我回家,幫我找來藥膏趕緊幫我塗抹上,又幫我輕輕的揉了揉,到了晚上爺爺一直督促爸爸媽媽把我照顧好,我覺得一件很小的事,爺爺太認真了。
爸爸媽媽對我也是照顧的無微不至,不管發生大事還是小事他們對我也都很緊張,所以以後我更應該好好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話,做個聽話,懂事,好好學習,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加油吧!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感恩 篇15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感 ,409字這是我一次難忘的受傷經歷。記得5歲的時候,我睡覺愛翻身,有一次夜裡,一不小心翻到了床下面,重重的摔到了床底,我哇哇的哭了起來。
這時候驚醒了睡著的爸爸和媽媽,媽媽把我輕輕的抱起來,摸摸這裡,又摸摸哪裡,還關心的問到,哪裡有沒有受傷,可我一直在哭,媽媽連忙去開燈,發現我滿臉通紅,原來是我的下巴摔破了一條小口子,還滲出了血。爸爸媽媽看到這,頓時著急起來,趕緊把我送到醫院急診。
醫院裡,醫生在看了我的情況後,說需要縫針。手術前,我有些害怕,哭了起來,媽媽輕輕的說,“寶貝放鬆,一會兒就好了”,爸爸鼓勵我說,“你是最勇敢的寶貝”。頓時我心裡也不害怕了。
手術很快就做完了,我雖然留了眼淚,但沒有哭出聲來。這時候爸爸遞給我最愛喝的酸奶,笑著對我說:“看吧,我寶貝最堅強了”。
我疑問我受了傷,為何爸爸媽媽不哭呢,爸爸說,“其實爸爸媽媽心裡哭著呢,為了鼓勵寶寶,必須要笑著給你信心”。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父母是天下最疼愛我的人。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孝敬父母 篇16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孝敬 ,344字今天,阮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溫席侍親》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要孝敬父母。
《溫席侍親》講了在東漢時期,有一位十分孝敬父母的孩子叫黃香。冬天,他怕父母在夜裡睡著冷,每天父母睡覺前,黃香總是先到父母的被窩裡躺一會兒,幫父母把被窩躺熱,再鑽進自己的被窩。
父母生我,養我,教我學說話,扶我學走路,給我一個幸福的家。他們為了給我一個溫暖、幸福的家,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家裡好吃的,父母總是捨不得吃,每次都留給我吃。媽媽幾年都捨不得給自己買漂亮衣服,可我年年、季季都有新衣服穿……
爸爸媽媽為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又為他們做了什麼呢?想到這些我就感到內疚。
今後我要向黃香學習,孝敬我的爸爸媽媽。在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了。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孝順 篇17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孝順 ,362字您聽說《黃香溫席》的故事嗎?
相傳在東漢時期,有個叫黃香的孩子,他是江夏人,在他九歲時母親就去世了。父親為了他的成長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每天辛苦操勞著。黃香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決心要做個孝順的孩子。每當炎熱的夏天到來的時候,他便給父親搭蚊帳、扇扇子,讓枕頭和席子更涼爽一些的時候再安頓父親睡下。有時候半夜醒來給父親打扇子、驅趕蚊蟲。寒冷的冬天到了,黃香每晚都是先鑽進被窩裡,用身體把被子焐暖和了再扶父親上床睡覺。人們對黃香孝順父親的行為都贊不決口,於是黃香的事蹟流傳到了京城,被譽為: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通過《黃香溫席》的故事,讓我懂得了從小就要尊敬和孝順我們的長輩,要聽長輩的話,不要惹他們生氣,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少讓爸爸媽媽為我們操心。向黃香學習,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您覺得我寫的好嗎?如果好就請給我點個贊吧!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親憎我,孝方賢 篇18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 ,659字“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讓我們一起走進<臥冰求鯉>中,去感受王祥那感天動地的孝心吧。
故事的主人公叫王祥,他生母去世,後來繼母為人刻薄,不待見他。有一年正值冬天,病中的繼母想吃鯉魚,王祥得知後寬衣解帶,赤臥寒冰,用體溫化冰,終於求得鯉魚,滿足了繼母的願望。善良的王祥如此之舉,詮釋的不正是“親憎我,孝方賢”的真正含義嗎?
讀到這裡,一種羞愧之情油然而生。一直以來,媽媽所為我付出的一切我都視為理所當然,並且頗為享用。媽媽為我做可口的飯菜,我覺得應當,媽媽給我端茶送水,我覺得應當,媽媽陪我做作業我覺得應當……而我,從不曾給媽媽夾過一次菜,倒過一杯茶,從不曾體會過媽媽的辛苦……。
還記得那一次,一個雨天由於我感冒了所以媽媽幫我加了一件外套穿上後送我去上學。一路上有風有雨所以一點都不熱,但去學校之後由於教室裡空間小一些所以開始熱起來,慢慢地我都流汗了把外套脫了還是熱。此時我便在心裡埋怨:媽媽一?都不疼我,給我穿這麼多熱死我了,回家後一定要把媽媽說一頓。此刻想想心裡很慚愧,其實媽媽都是為了我好,怕我著涼。而我卻沒能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
“百善孝為先”。相比如此孝順,如此懂得感恩的王祥,我就是一個沒心沒肺的小男孩。“親愛我,孝何難”?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一定要以王祥的故事為鑑,好好孝順媽媽。媽媽渴了,為她倒上一杯茶,媽媽累了,為她捶捶背揉揉肩,媽媽辛苦了,送上幾句安慰的話語……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要如王祥一般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尊重父母,孝順父母,感恩父母……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338字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於是我翻開了床頭的《讀寫算》。其中有一個小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它的名字叫作《大耳朵女妖》。
大耳朵女妖聽到了救命聲,急忙趕過去,一看是三隻小松鼠不小心掛在了風箏繩上。於是大耳朵女妖救下了小松鼠,把它們放在自己的耳朵裡。大耳朵女妖繼續前行,在途中又分別救了遇難的三隻小貓和一朵生病的烏雲,並把它們帶到了安全的地方。為了感謝女妖,它們分別送出了自己最好的禮物,大耳朵女妖很開心!於是她們成了最好的朋友。
我覺得大耳朵女妖樂於助人,自己也感到了開心和快樂。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也要向大耳朵女妖學習,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在學校同學遇到困難,我會伸出我的雙手,盡力去幫助他。在家裡我會幫助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從我做起!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分享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10字小時候媽媽給我買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書,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個故事是《孔融讓梨》。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從前有一個名叫孔融的小男孩,他才四歲就懂得謙讓,有一天他和哥哥們一起分梨吃,大家都拿個頭大的,只有孔融拿的是最小的,他的父親就問他,你為什麼拿最小的咧?孔融說;“因為我的年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應該給哥哥吃”。孔融懂得尊敬父母,先人後己,而且不因為自己的聰明就驕傲。這真是令人羨慕的品德。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深受啟示!
我記得有一次媽媽在家裡做了我最喜歡的雞翅,媽媽讓我和弟弟一起吃,結果我搶過來吃了很多留給弟弟的卻很少,平常光想著自己有什麼好的,都想自己一個人擁有,我和弟弟都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平時在家裡,有什麼好吃的東西,爸爸媽媽總是留給我和弟弟,爸爸媽媽愛我,我也要愛爸爸媽媽,好東西我們要共同分享,並也要尊敬父母長輩。
這篇《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要學會謙讓,學會與人分享,這樣才能與人和平相處,永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