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街舞》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這!就是街舞》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2239字之所以會寫這篇文字,源於最近相當火爆的一檔節目—《這!就是街舞》。
前二十幾年冷漠無趣的性格作祟,在影視作品的欣賞方面,我是一個很挑剔的人,大部分電視劇或綜藝節目我都無法堅持看下去。包括熱播經典《還珠格格》《流星花園》之類,直到如今也都沒怎麼看過。
近幾年來,隨著整個人精神狀態和生活節奏的改變,對於過去認為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的一些事情的接受度高了許多,且慢慢能夠樂在其中—也就放下手裡的書本,追一些大熱綜藝:去年為了吳亦凡的美顏追了《嘻哈》,而今年則因為《街舞》,最愛男神從凡凡轉為千璽哥。
可以說,《街舞》是我這些年最為瘋狂追看的一檔節目。就像昨天播出的年度盛典吐槽環節總導演所說,相比於讓四位隊長跳舞,希望把更多時間留給那麼多優秀的舞者。電影電視可以替身,唱歌比賽可以假唱,但這樣一場中國頂尖水平的街舞比賽裡,可能晉級機制有問題,可能投票結果有黑幕,但每一位舞者在舞臺上呈現出來的作品,都真實地洋溢著他們的個性,傳遞著peace and love。
欣賞那些炸場的瞬間:亮亮的創意靈動、一德的優雅精妙,淡淡的大氣磅礴、Niki的驕傲堅定,甚至也欣賞以前的我可能不會太喜歡的那種風格,比如楊文昊的執著執拗、小P的亦剛亦柔。同時也為那些失誤和遺憾所觸動:小白隊長的齊舞跨成一團,何展成也會起不來,擅長大動作的阿酸摔錯位,電門佐佐的棍子最終還是沒抓住。
無論最終登頂的韓宇,還是一路波折的“待”鼠,真實、熱情、團結,舞者們為自己、為團隊、為理想拼盡全力。當某次看完節目被深深感染之後,關於自己最後一次跳齊舞的記憶被莫名喚醒了。那是小學五年級的夏天,我十二歲。
當年讀小學初中的時候,每年臨近暑假學校都會組織文藝匯演,每個班都出節目,在年級裡競爭排名。雖然比不上考試成績排名重要,卻也是必爭的榮譽,班主任和學生們都精心排練,生怕被別的班比下去。
前幾年我也基本每年都會跟著班級參加節目排演,不過那年在爭取到班主任的同意之後,是第一次自己負責一場舞蹈,包括隊員組織和具體排練等。沒學過舞蹈,也不知道哪裡有舞蹈老師能幫忙編舞的我,跟閨蜜瑩瑩一起打聽到二基地幼兒園有一位老師,舞蹈專業科班出身,就去找人家幫我們排舞。
我從記事兒起就不跟家長溝通、什麼事兒都自己拿主意,在某些方面情商一直低的可憐,竟然沒想過老師也是要收費的,不可能義務幫忙。所以在老師幾次拒絕之後,依然反覆懇求。直到最後,可能是我的堅持終於打動了老師,也或許老師被找煩了,居然同意了幫忙。
接下來一切似乎很順理成章,找到了一批關係還好的女同學,老師幫忙選了《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首歌,融合了芭蕾、古典舞等元素,很用心地指導我們排了一支齊舞出來。十幾個小姑娘每天放學去幼兒園練動作練配合,風雨無阻,熱情爆棚。
而有天,我忽然聽說在我們之後,班裡還有另一隊女生也排了一支齊舞,是現代舞《快樂老家》。每個班級只有一個參加文藝匯演的節目名額,學校這規矩我是知道的。第一時間跑去找班主任問情況,班主任卻只說既然大家都排了,你們兩隊就先在班級內部比一下,更好的那隊去參加學校匯演就是。
當時未經世事、家庭背景簡單的我,沒想過更多原因,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做的比另一隊更好,自然就可以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的匯演。於是還是照常組織隊裡的女同學們排練,並付出更大的努力。隊裡有人說,班主任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已經內定了是另外那隊參加匯演,咱們練不練也沒意義。我不信。依舊堅定地鼓舞士氣,認為班主任不會無緣無故讓她們上,不會那麼不公平的。
臨近學校文藝匯演時,班主任組織了班級內預演。我清晰地回憶起了當時的場景:窗外下著大雨,全班同學合力挪開桌椅,空出中間大片場地,兩隊輪流上場表演;我回憶起自己信心滿滿,認為我們的那支舞無論歌曲主題、動作編排、配合默契、整體效果都遠比對手好得多—直到班主任輕描淡寫地公佈入選的是另一隊。
那一瞬間,我的情緒從驚詫、質疑到憤怒、不甘,不知被什麼驅使,轉身推開教室門,衝出教學樓,一邊往操場上跑一邊流淚。我望著有些模糊的茫茫天地,想到之前隊友們傳說的那些“謠言”竟然都是真的—班主任根本不會在乎我們這十幾個小姑娘的感受,也不在乎什麼文藝匯演中班級的名次,她所在乎的,應當是另外那隊裡,某幾位女生的家長們所能提供的一些東西。
當被現實狠狠地甩了一耳光,並在冰雨中醒悟過來的我,忽然生出一股悲涼的孤獨與無力,於是停下腳步,默默在空無一人的操場中間站了一會兒,轉身回了教室。我接受了結果,承認了世間自有不公,沒有去找班主任爭辯說理。
自此之後,我便再也沒有參加過任何齊舞表演。主持、播音、朗誦、合唱,我依然會參加文藝演出裡的一些環節,卻永遠地遠離了齊舞這項內容。甚至有些時候被老師甚至領導要求參加團體舞蹈,都會堅定拒絕。似乎20年前的那一場雨封閉了我身體的舞動,直到近幾年衝破並重建自我之後,才慢慢找回用舞蹈表達自己的能力。
如今我偶爾也會跳舞,比如跟著xbox在客廳裡跳;K歌的時候跟同學朋友跳;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放著音樂,聽到舞曲時freestyle;看《街舞》時一邊嘗試舞者們的一些動作,一邊致以崇高的敬意。
或許未來的我會在機緣合適的時候,認真地學學舞蹈,尋找用肢體表達內心的能力,就像陪娃練琴重新彈奏20年前曾無比熟稔的那些曲子時用指尖尋找歡快,就像用文字描寫我的喜怒哀樂,講述故事抒發情緒。
我們不一樣。每一天的我不一樣。今天的故事,送給欣賞每個不一樣的我的你。
這就是生活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803字勇於挑戰,成就自我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書桌上,我隨手翻開《閱讀年選》的一篇短文—《這就是生活》。
短文寫的是膽小的安德魯克服心魔參加演講競賽。起先,她忐忑不安地走上了臺。和觀眾們聊著天,眨眼間,一件困難的事就完成了。事後,她慨嘆道:上臺後緊張的心情就拋在了腦後,原來這就是生活。
古今中外,幾乎有成就的人都要勇於在大庭廣眾下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一步就是通過演講讓大家認識自己。有沒有是一個人龜縮在自己的王國裡而功成名就的呢?顯然,沒有。讀完《這就是生活》一文,我聯想到老師對我的讚語:能大膽表達,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其實原來的我總是蜷縮在自己的一隅,是競選班幹部開啟了我接受挑戰的大門。
“同學們,這次通過個人演講,民主投票來選出新學期的班幹部。”老師輕鬆自如地說。那是金秋九月,新學期的開始,老師一改以往的作風—競選班幹部。
演講?我最害怕公開發言了,這可怎麼辦?我的腦海裡閃過不參加的念頭。心有不甘的我鬼使神差地上了網,開始查詢寫演講稿的資料。一個小時後終於寫好了演講稿,這對我來說手到擒來。但想到第二天當眾亮相,我的心開始“怦怦”直跳,多希望來一場暴風雪,把全部道路封鎖,就不用面臨該死的演講。
天不遂人願,第二天的競選活動如約而至。我坐在椅子上,雙手顫抖,不安地聆聽著其他選手的演講。天使和惡魔出現在我的腦海,惡魔說:“既然你一百個不願意,就退賽吧!”天使卻耐心地勸我:“你不萬不能退賽,要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不要退縮!”
我被天使的一番誠心打動了,終於拋棄雜念,鼓足勇氣,走上講臺,有聲有色地為大家講述自己為班級服務的決心。演講完畢,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老師同學紛紛稱讚我。一瞬間,我突然發現當眾演講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原來,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哈哈,熱愛生活,勇於挑戰,成就不一樣的自我,感受生活的美妙。請記住,這是我和安德魯贈給你的箴言。
這就是物理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619字神奇的熱脹冷縮
暑假裡,媽媽給我買了一套《這就是物理》科普讀物。當我讀到《熱》這一本時,我被迷住了。這本書裡介紹了很多熱源。比如,太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熱源,地球上的生命離不開太陽傳遞熱量;地球內部也有熱源;還有一種熱源,就是當兩個物體摩擦時,物體自身能量增加使溫度升高所產生的熱量,這也叫摩擦生熱……
書中最令我情有獨鍾的要屬熱脹冷縮的這一章節了。其中講到了我們熟悉的溫度計。當溫度升高時,溫度計管子裡的紅色液體會受熱膨脹和上升;當溫度下降時,紅色液體便會沿著管壁下降。這樣我們便能及時瞭解溫度的變化。這也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原理。
生活中我常常能觀察到這一神奇的變化。有時候媽媽會蒸一些饅頭、包子。當它們在蒸鍋裡時,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可愛極了。不過,等把它們從鍋裡拿出來放涼後,它們都好像不願意出鍋似的,一個個變成了苦瓜臉。
當然,我們還可以利用這一原理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小麻煩呢!比如,在打乒乓球時,你不小心把球踩扁,可千萬不要懊惱,把它扔到垃圾箱。你可以利用熱脹冷縮來解救這個可憐的乒乓球。只要一杯熱水,再把癟了嘴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你會發現,它正使勁鼓起腮幫子呢。不一會兒,它就找回了自己原本圓溜溜的可愛模樣。還有,如果你想剝出一顆滑溜溜的完整的煮雞蛋,也可以利用這一原理,煮好後把它迅速投入冷水中,這樣,蛋白遇冷收縮,就能輕而易舉地剝出來了。
你看,熱脹冷縮是不是很神奇呢?快用你的小眼睛去發現它吧!
《印度為什麼這麼髒》演講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484字小時候曾在電視上看到印度,一度以為它是個非洲國家。直到觀看電影《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才漸漸對印度有些初步的概念。印度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與宗教信仰,美食咖哩、理工計算機技術和泰姬陵聞名世界,同樣在燦爛的文化背後,印度也是被貼上女性不受尊重,公眾環境髒亂差等的反面標籤。
印度為什麼如此髒亂差,印度人可以將自己的室內環境整理得纖塵不染,但卻在公眾場合隨地亂扔垃圾與隨地大小便。其實不只是印度,大多發展中或是發展落後的國家都存在這種問題,但是印度人的民族特徵讓髒亂差問題更加突出。“破窗效應”和“大眾悲劇”的理論可以很好解釋印度人的性格特性。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破窗”暗示與縱容印度集體可以繼續髒亂差的城市環境。這導致“大眾悲劇”,並造成一種惡性迴圈。
其實每個國家的發展過程,尤其是社會轉型時期,是各種民族的劣根性暴露無遺的過程,也是先進文化與文明意識逐漸建立起來的過程。現今發達國家英國,在工業文明時代倫敦被稱“霧都”,追逐經濟利益的同時為環境汙染付出巨大的代價。曾經的法國巴黎隨處可以動物的糞便,尤其的馬糞,但如今巴黎市貌煥然一新,巴黎成為人們心馳神往的浪漫之都。
《愛就是迴圈》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558字這個暑假,我讀了很多文章。其中,我覺得有一篇文章很有意義,它讓我明白了母愛是偉大的。這篇文章就是《愛,就是迴圈》。
文章說的是走進星光大道總決賽的一個雙目失明的歌手楊光,從小因眼睛看不見,在母親的呵護教導下,學會了模仿著名歌星,在星光大道最後一輪比賽中他唱完“假如給我一雙眼睛”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之後,主持人問他:“假如有一天,給你一雙眼睛讓你重見光明,你第一眼最想見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是媽媽的手”。因為他媽媽一直牽著他的雙手隨著他的長大已經變老變瘦小了。他要用他長大的手,牽著媽媽逐漸變小的手,直到走完媽媽最後的人生。因為,愛,就是迴圈!
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也想起了媽媽對我的好。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記得有一句童謠:“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以前,我只向媽媽索取,卻不懂得媽媽好。每次我過生日時,媽媽總會買個生日蛋糕,幫我準備好生日禮物,給我開開心心的過生日。而媽媽的生日,我又什麼時候記得?每一次媽媽盼望收到一張生日賀卡,而那張賀卡卻遲遲沒有收到。一想到這些,我的眼淚就止不住往下掉。
有一篇公益廣告,廣告的最後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吧!等你長大了,你才會知道,只有失去了才感到珍貴。記住,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等你太久!
《媽媽是超人》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1101字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母親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母親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諸如此類的話語,我們一直從小聽到大,從古傳到今。但是,真正明白這其中深意的並沒有多少人,真正能體會母親苦心的人沒有幾個,真正能夠感恩母親的人也沒有幾個,這是何其悲哀,何其諷刺啊!
當然,我並沒有任何資本去指責他人,沒有任何立場去嘲諷他人,也沒有任何顏面去教訓他人,因為我也是這樣一個不明事理的偽君子,不懂關愛母親的熊孩子,不懂回報母親的真小人。但是可喜可賀的是,自從看了《媽媽是超人》之後,現在的我似乎明白了些什麼,似乎懂得了些什麼,似乎反省了些什麼。
在節目中,當母親為了孩子一整天都忙的團團轉時,當母親為了孩子心疼的落下眼淚時,當母親為了孩子英勇地去嘗試新事物時,我眼前就開始回放著我和媽媽的點點滴滴,而且更奇怪的是,每次看《媽媽是超人》的時候,我總是會忍不住角色代入,然後隨著劇情去回憶,去演繹屬於我很我母親的故事。
不知怎麼的,我總覺得《媽媽是超人》這檔節目是一個充滿了魔力,充滿了魅力的節目,因為每次當電視裡的孩子一出現時,我就感覺我就是那個孩子,而那些超人媽媽的臉就會變成我媽媽的臉龐,這讓我感覺很新奇,也很刺激。
不過,當我藉著那一個個稚嫩的臉龐,卻用一顆二十歲的心去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就會忽然發覺小時候的自己是那麼調皮,那麼任性,那麼邪惡,那麼作死,那麼不知好歹。當我用另一種思維,另一種角度去看媽媽的時候,我才猛然體會到,面對這樣不完美的我,媽媽總是那麼有耐心,也總是那麼的寬容,那麼的費心,那麼的用心。看明白了這些之後,我心中就會忍不住責怪自己,怪自己這麼大了,還這樣的橫衝直撞的給母親惹事,這樣的不顧後果的給母親找麻煩,這樣不知悔改的加諸於母親傷害。
我想,能讓人們感同身受,能讓人們有所反思,有所啟迪,這大概就是《媽媽是超人》這檔節目的真正意圖吧。這個節目讓我們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母親和孩子的相處,去看母親和孩子的博弈,去看母親和孩子的成長,從而讓孩子可以更進一步,更加直觀的看到母親的付出,感受到母親的愛意,體會到母親的偉大。與此同時,這檔節目也為各位母親提供了一個自我反思,自我評估,自我提高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各位媽媽們可以更深刻的瞭解到孩子的心理,孩子的思維,孩子的需求,孩子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這個節目也讓各位母親可以意識到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在與孩子相處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以後更好的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媽媽是超人》這個節目給了我很多啟示,很多感慨,我也希望這檔節目以後可以再接再厲,打造成一個更多加值得人們反思,更加值得人們觀看的好節目。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935字最近朋友圈和娛樂新聞都被《我不是藥神》刷屏了,在看了不少的影評之後我也拿著爆米花坐進了電影院。雖然對電影的大概內容已經知曉,但在看到最後的時候還是哭得稀里嘩啦。戳爆我淚點的是小黃毛彭浩死的時候,程勇對著曹斌吼的那句:“他才20歲,他只是想活著,他有什麼錯?”還有老太太拉著曹斌說的:“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我們每個人都有活著的權利,卻又對生命無可奈何。張長林說他買了那麼多年的假藥,見到的最多的病是窮病。因為窮他們買不起藥,又因為對生命的渴望他們想要買到藥,所以無論是張長林的假藥還是程勇的走私藥最後都成了他們的救命藥。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所有的重點都放在了程勇的藥上面,朋友圈裡大部分人的評論也是圍繞著生命、生病、藥和錢進行的。然而在看完之後在回想記憶中的片段,真正打動我的卻是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內容。
呂受益帶程勇去他家看他的兒子,他說剛查出自己有病的時候兒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5個月,當時他只想死,可是兒子出生之後他就不想死了,他想等著兒子叫他爸爸。現在他和程勇一起賣藥,有錢了也有藥了,他說如果以後兒子結婚早的話,他還有可能當爺爺。看到這裡的時候,心裡覺得暖暖的,雖然知道程勇走私藥是不對的,但卻讓那麼多人看到了希望,這世間的對與錯究竟該以什麼來衡量呢?
另一個片段是小黃毛彭浩死了之後,程勇去到他住的地方拿著的那張已經不會被使用的車票。彭浩之前說他不會再回去了,因為家裡的人都認為他已經死了。本來他就是因為不想拖累家人才跑出來的。但是後來他有藥了,有救了,所以他剪掉了小黃毛,買了車票。或許他壓在桌子上的照片中一家三口笑容燦爛的在一起的場景很快又可以再現了。可最後因為警察的追查,為了保程勇,他還是沒能回去,永遠的回不去了。
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是對和錯?程勇走私藥是錯的,卻讓那麼多人看到了希望,病情得到了控制甚至生命得到了挽救。彭浩幫著程勇賣走私藥是錯的,卻幫助了那麼多病友。最後程勇被判刑的時候,道路兩旁都是前來送行的病友,車子經過的地方他們全都取下口罩。就連押送程勇的警察也為之動容,將車速降低。
我想是非對錯其實就在我們心中,只要秉持善念終究會得到善果。就如同電影最後,程勇得到了減刑,且藥的事情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化進了醫保。這便是最好的結果。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618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慢性粒子白血病的病魔,威脅著無數人的生命,每天都有無數人倒在了死神的屠刀下。
而當時治療這種病的唯一方法,就是服用格列寧,且需終生服用。但是瑞士產的進口格列寧,標價為四萬元人民幣一瓶。這對當時還算富裕的人來說,也承受不起,更別說那些窮苦的老百姓了。無數的病人因此把家底吃空,家人吃垮,最後也只能在病床上等死。
《我不是藥神》裡,藥販子程勇開了一家印度神油店,因為需要錢給父親治病,開始祕密從印度走私便宜而藥效一樣的印度格列寧,低價賣出,他賺到了很多錢,也給窮苦病人帶來了生機。被患者稱為“藥神”……但他終究架不住坐牢的恐懼,將銷售權讓給了另一個假藥販子。但那個藥販子喪盡天理,昧著良心,竟將藥升到兩萬一瓶!噩夢再次襲擊著窮苦的病人……
身邊熟悉的病人,吃不起藥,痛苦地放棄了生命,離開了家人,程勇大為震驚,也覺得有義務再次拯救他們。於是,善良的他毅然勇敢地再次走上了販藥之路。進價2000元的藥,卻只收500元,貼錢救助著廣大病友,讓更多的病人吃得起藥,延續生命。
最後,他進了監獄。但是他的善舉,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昂貴的格列寧進了醫保,病人們吃得起了,生命得到了延續。
程勇是善良的,我們的國家是明智的,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昂貴的救命藥品都被降低了關稅,列入了醫保,讓廣大窮苦病人都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藥。
影片看完了,觀眾久久不願離去,許多人眼含熱淚,感概不已。讓我們為偉大祖國而自豪。祝福祖國,遠航吧!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817字徐崢不愧為一代名導,他的喜劇總是這樣娛樂,這樣獨特,這樣高深,這樣奇妙,這樣誅心。尤其是今年的大作《我不是藥神》,除了票房高賺之外,更是口碑上佳,直擊人心。
《我不是藥神》中徐導演繹了一個名為程勇的藥販,他從一個貧困潦倒的油店老闆,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一下子成為了一個名聲赫赫的“藥神”,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實現了人生的逆轉。程勇之所以成為大名鼎鼎的“藥神”,正是因為他一躍成為了一種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而這種藥不但價格昂貴,更是有價無求,十分難得。可是,令人欣慰的是,叫人欽佩的是,程勇並沒有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丟失自己的本心,自己的善良,自己的良知,自己的人性。當他設身處地的進入白血病這一個群體之後,他真正成為了一個“藥神”,他開始為病人著想,為病人爭取機會,即便自己深陷牢獄之災,也在所不惜,在所不辭。
當然,程勇的蛻變叫人拍手叫絕,但是除了程勇之外,無論是正義的警察曹斌,還是重病患者劉思慧,都讓我們充分體會到了現實的殘酷,人生的不易,生活的辛酸,也讓我們從一個客觀的角度瞭解了什麼是現實,什麼是現狀。試問,這樣大膽反映社會的影片,這樣直接觸碰人性靈魂的佳作,怎不叫人產生共鳴呢?
徐導的作品就是這樣,讓我們在歡樂中感受辛酸,在不幸中體會痛苦,在絕望中感受希望,在跌宕中領會人生,在坎坷中得到昇華,在心酸中得到啟迪。
但是,我知道,徐導想要傳遞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時的感慨,一陣的討論,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長久的反思,永遠的思考。為何印度的仿製藥這樣昂貴?為何走私的藥販這樣肆無忌憚?為何窮苦的人們這樣可悲可泣?為何悲哀的患者這樣可憐無措?再者,為了解決白血病人用藥的現狀,國家該制定什麼樣的法律?政府該執行什麼樣的方針?醫院和藥販該保持什麼樣的仁心?病患和家屬該秉持什麼樣的態度?
總之,《我不是藥神》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歡樂,更多的是關於人性的思考和反思,但願每一個人都能從這部影片中得到關於自己感悟。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1312字一天晚上去看了電影《我不是藥神》。本來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一直都有再關注愛情公寓的電影,也一直非常關心王傳君究竟會不會回來。結果最後得到訊息:王傳君參加了另一部電影,並且與大電影撞檔。
這部電影就是《我不是藥神》。
這部電影的內容其實很簡單:程勇是一名賣印度神油的商人,因為家裡缺錢,幫助呂受益去印度走私一種叫格列衛的白血病藥品,還認識了單親媽媽思慧,黃毛彭浩,劉牧師幾個人,剛開始的程勇完全是因為錢才會做這行,在有了錢,還差點被警察發現之後,他宣佈自己不再走私賣藥。而在呂受益因為失去藥物而差點自殺最後死亡後,他終於再次開始走私,這次他全部以成本價賣出,甚至倒貼錢,最後被警察抓住,判了三年的刑。
我想從每個人來說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感受。
先是主角程勇。程勇很典型的一個底層社會的一個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開著毫無盈利的印度神油店,欠著一大筆房租和父親治病的錢。剛開始的程勇是一個商人,他為了得到錢到印度去進盜版格列衛藥,整部劇開始轉折的地方,就是程勇宣佈自己不做了。
這很正常。不是什麼自私啊之類的,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正常的選擇。有父親有兒子,自己被抓了全家都得遭殃,程勇自己又不是病人,他要不是為了錢根本不會去走私,但是在他擁有了更多錢的時候,他已經不缺了,命和錢誰更重要?肯定是命啊。
在呂受益死之後,以前的勇哥就回來了。但這個時候的程勇已經從一個商人變成了一個勞力。可以說他跑一趟不僅賺不到飛機票的錢和船錢,並且還要豁出自己的命去幫病人,站在商人的角度來看,完全得不償失。
但是程勇不在是當年的那個程勇了。
程勇這個角色的塑造,完全使整部電影更加的接地氣,因為程勇的剛開始就在我們的身邊。
上有老下有小;
家裡窮的沒有辦法只能豁出命了掙錢;
不管有多窮,第一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孩子;
有了錢,見好就收,決不把命和錢交換。
可以說,程勇的初期就是我們
程勇的後期,就是我們所有人都想成為的“英雄”。
再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角色:黃毛。
黃毛那一場戲真的驚到了我。
上廁所看見了警察正查到了這邊,我以為他會趕緊跑過去告訴程勇快跑,沒想到,他自己帶著滿足的笑容,開著車向欄杆駛去。
最後,程勇拿出了他的火車票和他的照片。
他想回家啊。
他早就想回家了啊。
他才20歲。
他只是想活下去。
他有什麼罪。
然後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曹斌。
雖然我喜歡這個角色可能是因為我太喜歡週一圍的顏和演技,最後一幕接程勇出獄的時候,心中一緊,糟了,是心動的感覺。
但曹斌這個角色真的太適合週一圍了。
曹斌這個角色我也太喜歡了。
他是整部劇改變最大的一個人,敲黑板!曹斌的心裡變化,從剛開始的喊著“你再敢動我姐一下”到後面“咱倆找地去喝一杯”,曹斌的位置其實特別尷尬,他是一名警察,不怕接受處分,放棄這個案子,不斷讓領導放棄印度案,曹斌其實早就知道是他姐夫在走私了。
我真的喜歡曹斌。
喜歡他在最後毅然決然地告訴同事“放”;
喜歡他不怕領導的勇氣;
喜歡他的變化。
還有一個淚目的群演。
老奶奶演技炸裂啊。
“我吃藥吃了三年,家裡人讓我吃垮了,房子被我吃沒了。”
“我想活著。”
活著有什麼錯啊。
活著,真的這麼艱難嗎。
活著,意義究竟是什麼啊。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1
觀後感 ,430字今天,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電影,我們看的電影是:《我不是藥神》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帶我來看這部影片。媽媽回答:“這部影片評分是9。7,這是一部很震動人心的電影。”這部影片的主角叫程勇,程勇是個保健品店的老闆,為了父親的醫療費和供養兒子生活費。他絞盡腦汁地想著掙錢的方法。隔壁店的老闆給他介紹了一個人,那個人說要陳勇去印度走私治療白血病的假藥回來賣,剛開始程勇不同意這樣做,因為會觸犯法律。後來因為父親的病情加重,不得不馬上手術,於是程勇就走上了販賣印度假藥的道路……
看完這部影片,我想說,藥的價格太高了,很多生病的窮人都吃不上藥,所以應該把藥的價格降低一些,藥生產多一點,這樣所有人都可以買上藥啦。剛看到那個老太太,哭著求警官的時候,我也哭了起來。我說不清楚這是一種怎麼樣的心情,總之很難過:是對老太太生病的同情,也是對藥價提高的無奈,更是對法律規定的不理解,為什麼能夠治病救人的藥要被稱為假藥?為什麼程勇幫助病人還要坐牢?
我和媽媽說“我太不喜歡大人的電影了。”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2
讀後感 ,410字今天,我和我表哥看了場電影,叫《我不是藥神》,這一場電影的主要內容是:
影片的主人公程勇,一個賣走私印度神油店老闆,面臨著爭奪孩子的撫養權與支付不起父親醫藥費的雙重壓力,在隔壁老闆的介紹下,認識了一位慢粒白血病病人,呂受益。在巨大利益下,他選擇了走私藥品,並認識了群主等人,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因害怕坐牢,把代理權賣給了假藥販子。幾年後,假藥販子了
被人舉報。呂受益沒有藥品而進入急變期,最終不想拖累妻兒,而自殺身亡,程勇幡然悔悟,毅然決定虧本賣藥救助其他病人,雖然最後被抓入獄,但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政府針對此情況做出了許多有效措施。
在這一部影片中,我看到了主人公如何從一個利慾薰心的老闆變成了一個一心一意救助他人的“天使”,也瞭解到了慢粒白血病的危害。
這場電影主要講了人性的覺醒和良心的發現。當我們面臨金錢和人性的選擇,我們應該恪守內心的底線。即使我不是藥神,但我們依舊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3
觀後感 ,944字這是一部很現實的電影,揭露了最諷刺最荒誕最心酸的現實。
故事剛開始時,慢粒白血病病人呂受益找到程勇想請他幫忙去印度代購廉價的抗癌藥,但在中國販賣這種“印度格列寧”是違法的,只賣三萬七一瓶的正版藥。程勇一開始怕被抓,拒絕了呂受益,呂受益不肯放棄,走之前很平淡的說了一句:我等這藥救命呢。簡單的一句話,平淡的一個眼神,卻道出了所有白血病人的無奈與心酸:吃不起藥,就只能等死。
而程勇呢,神油賣不出去交不起房租,父親得了絕症要做手術,兒子將被前妻收回撫養權,他需要錢,卻沒有錢,他只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冒著風險去代購藥物。後來他才發現,這裡面有著巨大的商機,因為有著無數買不起正版藥的白血病人,等著這些便宜的藥救命。便宜的藥,是病人的命。
一開始,印度藥廠老闆對程勇說他是救世主時,他不屑的笑笑:“我不要做什麼救世主,我要賺錢。”多麼現實啊,故事前期的程勇代表的是從沒有經歷過病痛的人,我們作為觀眾進入到他的視角里—病人很可憐,但那是種遠離我們的生活,我們體會不到那種痛苦。
隨著劇情的逐漸發展,警察開始追查印度仿製藥,“救命”的行為開始逐漸陷入“違法”的兩難境地,程勇這個人物身上的多面性,開始漸漸被挖掘出來。程勇要開始做選擇題,但對病人而言是死或生的選擇題;對程勇來說,則是違法還是救命的選擇題。但很殘酷的是,程勇可以選擇,但病人選不了。
面對張長林的威脅,程勇選擇了保全自己,將代理權讓給張長林。但是他提了一個要求,不能把藥漲價,這個時候他人性的光輝開始閃爍。
直到程勇變成了一位工廠的老闆,他看見好友呂受益因病痛折磨而選擇自殺時,才讓程勇的心理髮生了變化。程勇的這件事無法從道德上去評判,因為對病人來說,他做的是好事,但對於政策來說,他的確是觸碰到了法律。尤其是影片中,一個蒼老的女人拽住警察的袖子喊道:“我只是想活下來。”戳中了很多人包括我的淚點。
影片中的所有人都在為活下來做努力,程勇賺錢是為了活下來,他賣格列寧也是為了讓其他人活下來。但這層活下來中,卻又包含了太多的無奈。
一面是法,一面是情,這是一種擁有著衝突和矛盾的心理,也讓人的心懸而未決。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中,並沒有非黑即白的道德觀,有的,只是不同立場的針鋒相對,但也更加的貼近了這個充滿矛盾的複雜世界。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4
觀後感 ,1325字都說這部《我不是藥神》主要闡述的是法與情的關係。說實在,看下來我個人並不覺得這部片子沒有給我這方面很深的引導思考,我覺得有些牽強(個人感覺)。
讓我深深感動的是影片的主人公,程勇。我喜歡程勇的真實。影片開局就展示了程勇生活的各種落魄。冷清的印度神油藥鋪,一輛破車滿街走,老婆離婚跟了有錢人,滿足不了兒子日常消費的困窘,臥病在床的老爹沒錢做手術。活生生的loser。然後呂受益找上了他,求他去印度代購慢粒白血病的仿製藥。這對為生計所困的程勇來說,無疑是個賺錢的出路。這時,賣仿製藥對程勇來說只是也僅僅是金錢利益驅使下的結果。有一段黃毛為救同夥偷了程勇三瓶藥,被抓後(忘了是哪段)說他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錢,程勇不置可否。似乎黃毛站在高處,在質問程勇。看到這,心裡有點不舒服,不是因為為黃毛,而是為情節的設定。即使目的是正義的,但你的行為不一定是高尚的。試想一下,如果你不幸得病,這時有兩個人站在你面前。一個人像商人一樣,以十分之一的價格向你賣藥,另一個表示免費送。試問哪個可信度更高?這時,金錢是藥品質量的保障。
賣了一陣子藥,程勇聽聞警方正嚴查假藥。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不是病人,他不想冒險。他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雖說自己從中獲利,但是他賣的仿製藥延續了不知多少個病人的生命。從這個角度,我能理解程勇的做法。吃散夥飯(火鍋)的時候,即使有那一句句“謝謝勇哥”,我也不相信那是真的心存感恩。他們要治病的理由,並不比程勇要養家餬口的理由高尚啊。他們指責程勇自私,自己又何嘗不是呢?還真是“升米養恩,鬥米養仇”。“我不是藥神”,確實,經過這樣的刻畫,程勇很真實。
程勇第二次賣藥之前,有兩個細節。他把兒子送到了機場,他父親實施了手術。他有自己的紡織公司,每月純利幾十萬,生活無憂。他沒有後顧之憂了,了無牽掛。我想這也是他復出賣藥的原因之一。毫無意外的,他遭到了那些人的冷言冷語。從始至終,他對這些人毫無虧欠,這些人就是這樣報答他的。突他於是乎毅然決然地倒貼錢賣藥。然想到一句話“不要把他人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這時,他徹底脫離凡塵,成為“藥神”。知乎上影評有段話“如果你沒想好當一個神,那就好好做一個世俗的人。如果你曾於危難時接受別人幫助,哪怕只有一次,記得他永遠是你的恩人。”
影片中有個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是一群病人在製藥公司門口鬧事的片段。代表站在臺上有一句話“我們的藥是完全合情合理合法的……”隨後他被扔了一身的番茄雞蛋。藥廠研製的成本高到用億來計算,本身還要盈利,售價高的負擔不起不出奇。我不認為用這樣引導性的畫面來把藥廠的形象完全歸於負面是可取的。現實主義的片子,“現實”過了頭。天價藥的原因究竟在何處?
最後談一點“法與情”帶給我一點點的感受。曹斌被上司罵“法大於情的案子你也見過不少”的時候。既然在這個問題上,影片選擇“法大於情”,那麼為什麼製藥公司代表可以旁聽警方討論案情的會議?有權力的原因。法跟情要怎麼融合,這是政府要考慮的問題了。
總之《我不是藥神》最成功的地方是對幾位主演形象的刻畫,是很多國內電影無法比擬的。至於仿製藥和天價藥,是急需緩解社會現實現象。怎樣平衡每個階層的利益得失,也是政府要考慮的問題。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5
觀後感 ,1718字一部徐崢的電影,雖說是喜劇,但在各個方面觸動著人們的心,向最深處延伸…
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莫過於它真實,不虛偽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在法律和人情面前,我們到底會怎樣選擇?假如你就是主角,看著眼前買不起天價藥的白血病人,你又是否會心動?“這世上就有一種病,你永遠也治不了,那就是窮病…”
電影中的道德觀足夠反映真實,以至於能揭露人生蒼涼的底色,人性的自私與利他,並教人感同身受淚流滿面。看完電影以後,我真的被主人公勇敢且真實不虛偽的精神所感動。哪怕一開始只是為賺錢給父親治病,最後同情心戰勝了恐懼。程勇重情義,也很有自己的價值觀,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反應了社會複雜的人性,更揭露了當時的形勢。天價藥成為了百姓的負擔,也是因為這個,程勇的決定改變了社會,醫保改革讓更多人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程勇和他偶然認識的四個夥伴一起走私,卻沒有一個因害怕走私犯罪入獄而中途退出的。
老呂,一位別人介紹的朋友,患有白血病,他告訴程勇走私藥的事,正是因為他,程勇決定了他人生中一個如此重要的抉擇。神父,為了和印度人溝通而加入行列的基督徒,但是,在法律和人情面前,程勇的一句話說動了他;“如果基督徒,連百姓的生命都保不住,那你這個神父,還有什麼意義?”而思慧,則是群主,她的號召讓病人都相信,沒有她,程勇根本無法賣出一瓶藥!最後就來說說黃毛吧,因搶藥被程勇抓去運貨,他相貌平平,總是在角落裡沉默不語,但他的心也是火辣的。五個人,都是一條船上的,不會先逃跑,也不會自私,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理想。
在這團結一心的過程中,程勇有一天突然決定不賣藥了,可當大家勸阻他繼續做下去的時候,他開始發脾氣,他說:“我又沒有得白血病!你們都得感謝我!”接著是離別的辛酸,不知為什麼,看到黃毛摔碎杯子滿手鮮血、思慧平靜地道謝、以及神父走時仍是那句教徒的口頭禪的時候,我覺得特別傷感,或許這種方式太突然,而當老呂強笑著給程勇留面子的時候,程勇竟毫不留情地打發他。一句不留餘地的“滾”字,讓老呂的強顏歡笑變成了淚水,四個人走進了雨中,唯獨剩下桌面熱騰騰的菜…
後來,由於老呂的變故,程勇意識到了他的錯誤,可惜老呂由於沒藥想不開,最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實人都很脆弱,經不起什麼大風大浪,我們唯有從中發現自己的價值,這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程勇決定繼續走私,但由於“假藥”開始氾濫,警方派出了曹斌去抓假藥販子,曹斌順藤摸瓜,找到了張長林,原來這位自稱張教授的人也是假藥販子!最後,被程勇救活的病人被抓去審問,所有人都一言不發,沒有人會將程勇捅出來受罪,因為他們都清楚:是程勇,救了大家!最讓人感動的,是一位老奶奶對天價藥最真實最傷感的表露“藥4萬塊錢一瓶,我病了三年,吃了三年,為了買藥,房子吃沒了,家人吃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最後一句讓無數人哽咽,誰不想活著?這也許就是曹斌和警官說他完成不了任務,他能力有限的原因吧?
在一次走私中,黃毛為了救程勇,自己開車衝出去引開了警察的注意,可當他剛逃避追趕,回頭咧嘴笑的時候,被橫過的一輛大貨車撞飛,車上的藥撒了一地,而人…程勇趕到醫院,聽到的卻是黃毛沒了的訊息,激動又悲憐,他不知道怎麼做,“他才20歲!他想活著又有什麼罪?”這句話又一次戳中了淚點。但願吧,在夢中,從上海到凱里的那班車永遠停留,等待黃毛回家…
入獄時,程勇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犯的錯我承認,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只是看到病人心裡難受,但我知道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吧!”
在法律面前,我們低頭,但是程勇的所作所為,到底還是幫了太多人,電影的結尾讓太多人忍不住落淚,哽咽著收不住淚水:白血病人在刑車兩旁,向程勇道別,致敬,感謝,更讓人吃驚的是所有人都摘下了口罩,或許是為了呼應程勇第一次開會時對身前的病人戴口罩的不滿,那一幕終究還是讓人潸然淚下。程勇不敢再看,不知道他出獄後這些病人還好嗎?醫保改革了嗎?太多問題困擾著程勇的心,但他還是要走進監獄。
是啊,這個世界上,除了生命,再無大事…慶幸醫保改革,也慶幸有程勇這樣的榜樣,慶幸在人情面前,法律只讓程勇坐了三年的牢…願你生而平凡,卻不忘創造更好的世界!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6
觀後感 ,1734字《我不是藥神》是一部近期上映的影片,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電影愛好者,凡是有好的電影都會去看一看,當然也有失望的時候,但是這部影片是少有的能讓我思考這麼多的,看完後,回家的路上還沉浸在影片當中。不愧是年度最佳,《我不是藥神》破天荒在極為苛刻的電影交流平臺“豆瓣”能達到9。0的高分實屬不易。
影片故事大致講述的是賣保健品的老闆靠賣印度白血病特效藥而發家致富後又落入法網的故事。電影故事很簡單,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電影,但是這部影片卻遠不止這麼簡單。本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中的主角程勇,在現實中是一個叫陸勇的人,他也是一名白血病患者,因為買不起國內正版藥而私自從印度購買廉價藥,也因為這樣身邊的很多白血病患者也得到了治療,這也就是影片真正聚焦的是中國人十幾年來甚至幾十年都不曾解決的問題“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起初一開始我是不相信影片中對“格列寧”這款藥物的定價,後來查了一下,還是讓我頗為震驚,“格列寧”國內售價一瓶四萬元,沒有看錯,真的是四萬元一瓶,這也是目前為止治療癌症唯一的特效藥,而且藥不能停,敢問有誰能吃得起?
當然也有人會理性分析這個問題,藥這麼貴,當然也有它貴的理由,但是對於這樣的“天價藥”其原因遠比“無良藥企大奸商”要來的複雜。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人,我仔細查閱了一些資料,差不多可以這樣解釋,對於藥企來說,每開發一種新藥,成本是昂貴的,不僅涉及到了十幾億的投資,重要的是時間成本,藥物從研發,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驗證,即使是成功了,這還僅僅是第一步,還有動輒十幾年的臨床研究過程,不斷改進,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導致前功盡棄,好不容易熬到臨床研究結束了,還要對新藥進行註冊,註冊過程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註冊材料能夠多達十萬多頁,雖然在美國FDA的稽核期只有六個月,而在中國最短也要4個月,但實際上,新藥註冊長達數年的例子屢見不鮮。所以一款藥物真正上市最起碼也要幾十年的時間,更何況這是對抗癌症的特效藥。
但是為什麼印度卻能如此的便宜,這也和印度國情有關係,印度老百姓實在是沒辦法消費正版藥,印度政府也就索性頒佈“藥物強制許可證”也就是說印度藥廠可以不經過專利人同意,由政府授權制造仿製藥,是不是聽起來很不合理,但是印度確實這麼做了,在中國四萬元的售價,但是在印度只要兩千元就能買到,而且藥廠生產的成本也只要五百元。
相信每一位看這部影片的人都會感同身受“這些藥憑什麼就這麼貴?!誰TM吃得起啊!”我對中國的藥價之高,感觸頗多,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也在為這一問題進行了很多的探索,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醫療改革,從政府主導,到市場主導,到現在所謂的多舉並措,雖然花樣一直在變,但是我們發現治病越來越貴了。正如影片中江湖騙子張長林的一句話,道盡了治病人的辛酸和無奈:“這世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我國一直在追尋GDP的增長,國家發展迅速,經濟成倍上漲,但是落實到每一位老百姓手中的時候還有多少,一個病能摧毀一個人,更能摧毀一個家庭,也能摧毀一個人對於國家的失望,而片中一位白血病患者在哀求警察不要繼續在追捕走私印度仿製藥的人時所說的話更是讓所有人為之動容:“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領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簡簡單單幾句話,恰恰是對中國現實社會追問的最強音,為了不拖累家庭自殺,丈夫拋棄家庭,這樣的慘劇比比皆是。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讓人十分難以讓人抉擇的問題,我們到底是理解藥的定價,還是同情那些飽受病魔折磨的病人,一邊是理性的思考,一邊是情感的考驗,如何在這裡面找到平衡,這是一個國家必須思考的問題,正如影片結尾所講的“以後別賣假藥了,現在這個藥上了醫保了”這或許是一個完美的解答了這個問題吧
影片的表達還是比較含蓄的,沒有過分引起觀眾的憤怒,在快要點燃觀眾的憤怒的時候,影片也是戛然而止,更多的還是展現了患者面對白血病的無奈,有藥治療卻買不起的無奈。這方面韓國電影表現就十分赤裸裸,《熔爐》一個改變國家的電影,以及近幾年湧現的印度電影,《我的個神啊》、《廁神》等等,無一不是在挑戰著國家所暴露的問題,這部《我不是藥神》是當下中國電影稀缺的極富現實意義的電影,希望《我不是藥神》是一個好的開始。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1663字故事由主人公的父親生病引起。程勇本是一個賣“補品”的無所事事的平凡人,然而他父親的重病卻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慌亂中,他想起那個患了白血病的老呂。
他找到了老呂,並開始賣印度格列寧。他掙扎過,因為他只是個凡人,上有老下有小,他坐不起牢;可同樣,他不想眼睜睜看著他的父親死去。於是,這一場漫長的故事開始了。
他賺了錢,也結實了許多人,但他怕了。張長林的一番話成功的讓他意識到,他這麼久沒有被抓,只不過是靠著他的運氣。他將代理給了張長林,開了一家廠子,準備重新開始。
在這之前,這部電影的情節不過讓我感嘆人生多變,也驚歎他們的幸運,我始終是笑著的。可是從這開始,故事就變了。
啤酒仍放在桌上,雨水滴落在屋簷。那個面白體虛的老呂放下了酒杯,帶上了口罩,在雨中歸家;那個在殺豬場濺了一身豬血的黃毛幹盡杯酒,碎片劃出他手上的血,他一身桀驁,衝出雨中;那個常年賣藝,失去尊嚴,只為女兒生命的思慧推開店門,帶著失望離去;那個信奉上帝,一身儒雅的病人老劉搖了搖頭,慢慢遠去……所有人都離開了,離開了程勇。
可是,這不是故事的結局,因為在這個故事中,還有著成千上萬的慢粒白血病人在煎熬,在等待。我在等待一個蓋世英雄戒酒他們。可是我忘了,這是個現實故事,不是個神話故事。
像所有現實一樣冰冷,那個滿眼希望的老呂死去了。我仍舊記得,昏暗的病房中,他彎著腰,頂著一頭稀少的好笑的頭髮,明明病魔將他折磨的快要死去,明明知道明天就將是死期時,老呂慢慢地回頭,看著睡在地上的妻子與兒子,緩緩的笑了。那是老呂的最後一個鏡頭,一個很慢的鏡頭,卻道出世間所有的無奈。
程勇再次賣起了藥,因為老呂的死去,他像是突然明白,每一個希望活著的人都應該得到幫助。這一次,他不為了錢,只為幫助那些不幸的人。依舊是那樣,可卻沒有上次幸運。
往這之後的故事,遍佈著淚點。
依舊是那個張長林,威脅程勇的張長林。嘲諷地說出:“我幹這行這麼多年,發現只有一種病無法根治,那就是窮病。”這樣一個人,在被抓捕後,卻完全不同。
他坐在警察局,手被拷著,笑道:“給我一根菸。”他吸一口,警察問:“賣藥的人是誰?”我沒想到,他說:“不知道。”他明明可以告出程勇,可他沒有。他放棄了減刑的機會,為一個不熟的人。
令我震撼的,是另一個場面。
幾百個患病向程勇買藥的人被抓去,當兩個警官審問時,一個老太太就著蒼老的聲音說:“警官,請你不要找賣藥的人了。我得病多年了,正版的藥四萬一瓶,家人被我吃垮了,被我吃窮了,這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你們非說它是假藥。其實假不假,我們心裡難道不知道嗎?你能保證,你將來不會得病嗎?”
接著電影的場面轉換了。鏡子裡,兩個警官。“就這麼放了?”曹警官揉揉額頭:“放了。”
所有的悲劇都要有人死去,黃毛也不例外。
警察終究發現了他們,而黃毛目睹了警察的搜尋,急急跑回程勇那兒。黃毛看著程勇,笑了。笑的時候,露出了幾個梨渦。那是我看過最奇怪的笑。他開走了車,選擇獨自面對警察的追捕。他像是有天大的膽子,歪歪扭扭的開著車,衝向鐵門,警察被甩在身後,他向後看去,笑了,以為自己勝利了。可是,現實怎麼會少了狗血?他徑直撞上了大卡車。
曹警官將他送去了醫院,可我們都知道,他已經死了。醫院裡,程勇向所有警察喊道:“他才二十歲,他想活有什麼罪!”
他只是想活罷了,他有什麼罪?他沒有罪,可是判刑的法官是生活。
所有的計劃都不會完美無缺,程勇仍舊被抓了。他進去的那天,成百上千的病人為他送行。所有人都摘下了口罩,像是要讓他記住,他們都在,都在陪著他。在這種場面下,一個已過而立的男人哭的稀里嘩啦,哭的像個孩子。
我想,最後的判刑只是針對他的違法行為,而非他的賣藥吧。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格列寧那貴的出奇的價格,所有的故事都不會發生。我想,這家公司的人是在那人命賺錢,這樣的錢,賺了也不會心安吧?
就像那位老人說的,我們無法保證我們不會生病,所以,對於每個生病的人,我們都應給予幫助。生病的人往往是最堅強的人,他們生病時,其實只想活著。
所以,我們應知足常樂,因為,只有活著,才有其他所有。
啥是佩奇觀後感 篇18
觀後感 ,778字1月17日,一部《啥是佩奇》的宣傳片火了,被各大新聞媒體相繼報道。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生活在大山裡的爺爺,為了滿足孫子新年禮物的願望,開始天天在村裡尋找佩奇的故事。爺爺力盡千辛萬苦,終於弄明白了什麼是“佩奇。”爺爺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且努力用身邊的工具,為孫子創造、打磨了一隻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佩奇。”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了:長輩對我們的關懷是用一點一滴的愛心創造的,同時也被爺爺尋找“佩奇”的執著精神所感動。
剛讀這個宣傳詞的時候,我覺得這位老爺爺有點兒傻,竟然連“佩奇”都不知道,後來我讀著讀著就落淚了,我想起了兩年前的一件事,這是發生在我奶奶身上的。我八歲的時候,奶奶要來天津看望我,從遙遠的山西偏關到天津,火車就要坐12個小時,還要坐大巴車2個小時,況且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等我們到車站去接他們的時候,看到他們的臉都是灰色的,累得有氣無力。但看到我們,他們立刻露出了笑容,奶奶上前一把拉住了我,指著旁邊的一個紡織袋說:“這是奶奶親手種的南瓜,沒有汙染的,而且特別甜,是你最愛吃的。”
爸爸去提袋子的時候,哈哈地笑了,他說:“孩子你過來。”我使出了吃奶的勁,卻沒有把那個口袋提起來,我心裡覺得好笑“城市什麼沒有,而奶奶卻帶了兩個大南瓜來看我。”看了啥是“佩奇”這個宣傳片,我才深深的感到這是奶奶對我的愛,這是用辛勤的汗水,旅途的勞累帶給我的特殊的愛,謝謝您奶奶,我要用愛去回報您。
我要學習爺爺尋找“佩奇”的執著精神,做事要有恆心有毅力,這樣就能成功。
這幾天我正在讀《三國演義》,裡面的人物重多,生僻字很多,看完一章需要很長時間,煩得我不想讀了,但看到老爺爺尋找“佩奇”的執著,激勵我不能放棄,堅持讀下去,這樣才能讀到許多精彩的小故事:三顧茅廬、火燒赤壁、七擒孟獲……
“啥是佩奇”這篇宣傳詞讓我收穫了愛是用心創造的,讓我知道了做事要執著的道。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9
觀後感 ,1270字誰是藥神?
他是電影中的程勇,一個買印度神油的中年男性,或者說是一個老婆鬧離婚,兒子要出國,父親重病躺醫院的落魄角色。
這是一部定義為喜劇的電影,它以喜劇的方式講述著社會倫理,一步步地深入人心。
就像這部電影一樣,程勇這個角色也是慢慢地從金錢走向人性。最開始的程勇是為了錢,他跟印度格列寧製藥商說“錢,就是命”,這是他第一次去印度走私格列寧時的表現。後來,病人呂受益因“救命藥”的短缺而不幸死亡,程勇受到巨大的刺激,重新開始賣藥,不賺一分錢,這也許是他對自己的一種救贖吧。他發現,命,大於錢。
但是,我認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錢也是命。這並不是說錢比命重要,而是現在有無數的人趁著年輕多賺些錢,然後等老了再“拿錢續命”,難道不是嗎?熬夜,應酬,不好的生活習慣,無不在摧殘著太多人的身體,到了最後,卻只能說“我只是想活著,我有什麼錯”。
為了救助程勇而果斷承擔“罪責”的黃毛開著車與大貨車相撞了,傷重送醫。在手術室門口,程勇激動地對警官說:“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活著,他有什麼錯?”的確,他為了治病從鄉下跑到大城市,程勇問他怎麼不回去看看,他說“家裡人早以為我死了,回去會嚇到他們”。他有什麼錯?
黃毛在全劇中的臺詞少之又少,他的出場帶有“劫富濟貧”的色彩。總是一言不發的他,眼睛裡卻透露出堅毅與不滿。他在張牧師被打時第一個衝上去,他在思慧被叫去跳舞時抓緊了手邊的啤酒瓶,他在程勇說要散夥時第一個站起來對程勇說“我謝謝你,希望你的神油生意越做越大”,然後杯酒下肚將酒瓶砸碎在桌上。當他知道當了企業老闆的程勇不是為了賺錢而重新賣藥時,他又主動回來幫助程勇。他像是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角色,他不願意屈服,更不願意做別人。
最開始的黃毛只是為程勇打工,拿著他的那一份工錢。程勇問黃毛:“你是不是很看不起我?”黃毛說:“是,以前是。”是程勇不為賺錢重新賣藥的行為打動了黃毛,也可以說在這個時候,黃毛才真正認可了程勇,這才會有後面黃毛為了掩護程勇而選擇自己開車出去引開警察。他知道,有程勇,就有藥,他們這些病人才有救。
人心,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奸商張院士對程勇說:“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這種病你治不了。”但是在他被警察抓獲之後,他竟沒有供出程勇。這個人物原本的定位是不顧別人生死,賣假藥,為了賺錢而敲詐勒索,是這部電影裡的反派代表,但到最後他卻守住了心中最後的一點良知。他被有救世情懷的程勇打動了,儘管他失敗了,可他佩服程勇。這就是人心。
在警官調查程勇從印度走私的格列寧仿冒藥的時候,患者老奶奶對警官說:“警官,別再追查印度藥了,行嗎?”這也是人心。
在程勇被抓,去監獄的路上,無數病友站在道路兩旁目送他們的“藥神”,這是他們對他的感謝。這也是人心。
在這部電影中,角色的定位變化很大,也很快。也許是作者想要表達這樣的意思,每個人都是亦正亦邪的,好人不一定不是壞人,壞人也不一定就是壞人,這總是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
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兩次走進電影院,但是我知道這電影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什麼東西。
誰是藥神?
這也許並不重要。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1439字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一年復一年,時間的齒輪滾滾轉動,我的高一正式結束。
聽說電影《我不是藥神》頗獲好評,我按捺不住觀影心切,週轉幾回終於坐在影院看完了。
“海報上笑得有多開心,其結局就有多悲慘。”在這之前,各大公眾平臺的點評我都有看,即使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看完後仍淚眼婆娑,聲音似乎都沙啞了。
影片的主角是程勇—一個生意失敗,妻子離異,兒子將移民,老爸患病的男人。窮困潦倒之際,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進入他的生活。呂受益是個新晉奶爸,他想活下去守護他剛出生的兒子和他的妻子。瑞士正版格列衛在中國的售價是每盒2。5萬,而印度高仿格列衛的價位是500,且藥效相同。
許多患者吃不起正版藥,只能等死。程勇猶豫再三,為了擺脫“窮病”,更為了給老爸治病急需的錢,最終走上了走私印度藥的路。期間,劉思慧、黃毛、劉牧師先後加盟,組成病友團隊。剛開始,程勇為利而販藥,直到呂受益尋求自殺、他妻子跪求程勇售藥後,程勇才大受觸動,幡然醒悟。謀利之外,他更清醒地意識到他賣的藥救的是人命,而無數的患者則是等藥救命。他再一次選擇走私印度藥,即使冒著巨大的風險,虧損巨大。
觀影期間,後座有位女生一直在啜泣。我也不由得傷感,而真正觸動我的是程勇在醫院對曹斌飾演的警察聲嘶力竭地哭嚎聲:“他才20歲,他就想活命,他有什麼罪……他有什麼罪……他有什麼罪……”
對啊,他有什麼罪,黃毛才20歲,不公的命運讓他患病後背井離鄉。他仗義,為了掩護病友的恩人程勇,他開車狂奔,竟至車禍慘亡;他重情,剪掉黃髮買了車票本想回家看看,卻遭此不幸。他只是單純地想讓更多的人有活著的機會,他有什麼罪?為了活著,病友們可以在警方的施壓下緘口不言,共同維護一個人,那個人因為有本事弄來印度藥而讓他們有活下去的希望。
作為一部直面社會現實的影片,它既冷酷嚴峻,又溫情感人,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當之無愧。一部優秀的影片離不開典型人物和精彩劇情。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在醫院裡的那場戲足以讓人刮目相看,而王傳君竟然也飾演了那個關穀神奇(熱播搞笑劇《愛情公寓》系列中的四大男主角之一)!整部戲中他的演技都可圈可點。
我不由得想起了另一部同樣震撼人心的現實作品,那就是餘華的《活著》。
福貴早年好賭成性,敗光了家產,妻子家珍也被接回孃家。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鳳霞不幸變成了聾啞人。
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結為良緣,生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檯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
福貴看著妻兒老小相繼死去,又親手埋葬他們。他經歷了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人民公社,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來之不易的溫情被死亡一次一次撕裂。餘華用真摯的筆墨刻畫出一個個在生與死邊緣苦苦掙扎的人物。
程勇不是藥神,卻幾乎就是藥神;病友沒有奢望,他們只想活命。福貴不是英雄,卻要一次次直面親人的死亡;其家人也只是想好好活著,卻被社會擺佈甚至埋葬。活命有罪嗎?我不知道該質問誰。活著艱辛嗎?那是一定的。我願天下人人,不畏艱辛,好好活著,不甘命運,莫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