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故鄉的人》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追故鄉的人》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1130字

每一本好書,都是一朵美麗的花。早晨睜開眼,最幸福的就是遇見一本好書;而每個晚上,就是守著這本書,靜靜地讀。就如此刻,我遇見熊培雲《追故鄉的人》,忍不住輕輕拾起。——題記

這個題目挺有趣:《追故鄉的人》。

看似是一個人在懷念故鄉,但是一開啟,卻不是那樣了——現在的故鄉,還是原來的一樣嗎?一個城裡人,還能迴歸鄉村的那種寂靜嗎?石板青苔,小磨驢拉,簸箕篩米,莫不有一種淡淡的鄉情。有趣的是那盞燈,電燈,引起作者的深思。夜晚還會有螢火蟲,那一盞盞燈中包含的卻不是童心,而是父母對兒女上大學的希望……

看著這些淡樸的文字,想到的都是鄉間農事,心中有的更是共鳴,不能言傳,卻感受到了作者對原本鄉間的懷念。零碎的文題,有的只有一個字,有的有兩個字,不是很長,卻是我這個孩子感到了一種幽幽的迴音,這老物件們的思想呵,那麼詩情,那麼優美,以最質樸的訴說使我們從塵世的喧譁回到了淡淡的過往,這過往是灰色的,很細膩,卻更加的蒼老,就如同那書中的一張張黑白的插圖,那麼的古樸,充滿著一股曠野之力,深沉而憂傷,憂傷得不是它們離開自己,而是所有的鄉村,將不像原來一樣存在。他追的,恐怕就是鄉情了吧。

這本書,語言是質樸的。記得作者寫到殺的雞時,聯絡了人的生活。人能把雞吃了,雞若是可以,也能吃人。作者用這個例子證明了人性的貪婪,也暗示著,鄉村快不復存在。原來的世界,在作者那懵懂的世界,是“追”——追星星,追月亮,追磨坊,追風,全是少年的青春,到今日,只能追那已逝去的故鄉了。

如今的一切,已經不是原來了——人們追著功名,追著明星,追著手機,卻沒有一個人在追故鄉。人是自然的。但是,本原的世界到底離我們有多遠?敢問你,晚上追的是什麼?追星?追劇?追燈?有人追故鄉嗎?敢問你,晚上聽到什麼了嗎?聽歌?聽音樂?有人願意去聽花開花落嗎?敢問你,晚上看到什麼了嗎?看電影?看電視?有人看好書了嗎?

人性是貪婪的,唯有不讓故鄉成殤,才能保持人性吧!現在的世界,難道還有“五月螽斯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的場景嗎?這本書彷彿是乾土中落入的一線泉水,把心中所有的思念全部啟用。我不禁嘆息起來:人必得要在城市爭得一席之地,才肯回歸鄉野嗎?

這本書更是喚醒了我心中沉睡的美景,試想,鄉村之晨,花草樹木,莫不生長,蓬勃生機,更是惹人喜愛。讀好書如同與一個高尚之人談話,讓我無時無刻提醒自己,改變自己心中的汙點吧,追追你那樸實自然的故鄉吧!

朝花,是得拾的;舊事,是得提的。別讓質樸,成殤。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550字

在看到這本書的書名的時候,“追風箏的人”,我曾以為這是一本能讓我輕鬆的書,畢竟風箏承載了我童年時太多的快樂和美好回憶,但是在結束閱讀後,我的心情很沉重!它細膩的文字讓我在閱讀時並不只是一個旁觀者,它讓我因為阿米爾的怯懦而憤怒羞愧,它讓我因為哈桑從男孩到男人不變的忠誠而感動。

《追風箏的人》這本書,我無法定義它是悲情還是溫馨。文章主人公哈桑和阿米爾,他們是僕和主,是兄和弟,是低賤和高貴。

在那裡,一個名為喀布林的地方,一群孩子追著斷了線的風箏,在大街小巷裡追逐,哈桑卻早已知道風箏會落在何處,阿米爾問哈桑他知道的原因,哈桑能肯定地回答他就是知道,還反問了阿米爾,“我什麼時候騙過你?”阿米爾輕聲說,“我怎麼知道有沒有騙過我。”哈桑對阿米爾絕對的忠誠,阿米爾給予哈桑的卻只是懷疑。為此哈桑發誓,“為了你,我寧可啃爛泥。”阿米爾卻還是不信,他進一步確定,“你真的會為我啃爛泥?”哈桑堅定的說,“我肯定!”然後又說,“但是你又怎麼能忍心讓我啃爛泥。”不談論他身為僕的忠誠,僅僅是朋友之間,哈桑給予他的還有真誠,這不是因為阿米爾擁有的財富,僅僅因為兩個孩子之間的友誼!

在阿米爾通過贏得鬥風箏比賽得到父親的認可時,哈桑承諾阿米爾一定會追到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總是說著這句話,這句讓多少人感動的忠誠之言啊!哈桑的確是當地追風箏的高手,風箏追到了,但哈桑卻被幾個年齡大些的孩子侮辱,阿米爾躲在暗處親眼目睹了一切,他卻不曾挺身而出保護哈桑。到底是他的怯懦還是他身為主的身份在作祟?或者這只是人性的一部分?故事還在繼續,阿米爾開始被羞愧和痛苦折磨,陷入了對自己自私、怯懦的自責中而不能自拔。為了逃避這樣的情緒,他將莫須有的偷竊罪名強壓在哈桑的身上,讓父親趕走他們,哈桑也毫無怨言地承認了偷竊行為黯然離開。對哈桑的背叛使阿米爾付出了人生中最慘痛的代價,二十六年的沉重的罪惡感、悔恨與痛苦一直折磨著他。這也暴露了人性的虛偽和脆弱。風箏在阿米爾的回憶反覆出現,每次看到飛翔在高空的風箏,都會提醒他的友誼、成功、痛苦和失望以及他當初對哈桑的背叛。

以至於多少年後,阿米爾知道了哈桑與他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那時,哈桑早已因為守護喀布林那所阿米爾的房子而死於塔利班殘暴分子的槍下。哈桑離開了,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還在充滿硝煙的喀布林等待他去救贖。

阿米爾小時候因為戰爭不得已與父親逃到了美國,他們在美國開始了新生活。阿米爾從小就愛寫小說,但阿米爾的父親並不支援他,認為這是他懦弱的表現。到了美國他還是沒有放棄他一直追尋的夢想。在經歷戰爭又到異鄉奮鬥的他們把美國當作一個埋葬往事的地方,但阿米爾卻沒埋葬夢想和當年與哈桑相處的點點滴滴。一個下午,阿米爾接到了來自父親生前好友阿辛汗的電話,就是那時他得知了哈桑的身世與索拉博的存在。阿辛汗給他指了條明路:“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阿米爾戰勝了怯懦,冒著生命的危險,從被塔利班佔領的喀布林救回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在異國他鄉,阿米爾和哈桑的兒子放風箏,他向索拉博讚揚哈桑,也承認了自己一直逃避的事實—哈桑的勇敢!在與另外一隻風箏相鬥取得勝利後,阿米爾承諾會為索拉博追回風箏,他說著當初哈桑對他的忠誠表白,“為你,千千萬萬遍!”

一個人擁有自己的靈魂和人性,同時它們築成了自己的夢想,夢想引領成長!《追風箏的人》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哈桑夢想著母愛、友誼、自由;阿米爾夢想著父親的認可、自己小說的成功、遺失的美好人性;阿米爾和哈桑的父親夢想著事業、利益……不論你的夢想是否高尚,是否遠大,即使是一次考試0。5分的進步,即使是一份獨立完成的晚飯,更甚是一次成功的登山,請擁緊它們,向著陽光奔去,衝著未來跑去!不用怕,不用退,不後悔,不孤單!因為成長一路,夢想相伴!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060字

《追風箏的人》給了我很大的感動與震撼,讀完後心中感慨萬千!

這本書講的是12歲的阿富家少爺與父親僕人兒子哈桑之間的故事,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追風箏的人看似是哈桑,實質上是阿米爾。阿米爾不想讓罪惡壓在心上,開始正視自己,去彌補去救贖,有人曾說,每個人都像風箏,只要緊握手中那根線,無論飄的多遠的風箏終能迴歸到自己手中!阿米爾不就如此嗎?

當我看到哈桑為了阿米爾犧牲自己,毫不吝嗇的付出,一直履行著他所說的,“為你千千萬萬遍!”心底如一股暖流經過,他一直在默默地付出,不怕自己犧牲了什麼,只為給阿米爾一個成全。當我看到哈桑被其他富家少爺圍困而施以暴力,阿米爾卻蜷縮在陰暗的角落無言的注視著,我感覺到了憤怒與心痛。當然,命運的齒輪並沒有因此而停了下來,阿米爾不願活在暗無天日的日子裡,開始了一場救贖!

古今中外,又有多少哈桑與阿米爾,我們懷念、我們追尋、我們彌補過錯、我們不斷救贖!《哈利波特》的斯內普教授也因為自己的一個錯誤而用剩下的一生去彌補,他雖成了孩子們眼中的壞人,但他依舊沒放棄去救贖的心,在最後一刻,他用生命詮釋他對犯錯的態度。《活著》裡的徐福貴,他揮霍完他家的財產,淪落為一名窮人,他開始反省自己,當他身邊的親人一一離他而去時,他依舊在救贖自己,沒放棄生活,接踵而至的打擊在他身上發生,會讓人感到悲痛和同情,卻使他成為一個存在的英雄,他救贖了他自己,使活著的意志成為他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

生活中亦是如此,自習近平主席上臺就開始正視中國共產黨的不足,不逃避,敢於面對現實,開始了一場反腐救贖,他用行動表明,不管是任何人,只要肯正視錯誤,永遠都不會晚,也正是因為這場反覆救贖,使中國開始更上一個臺階!著名歌手韓紅,因開車違反交通規則事件而微博公開道歉,她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願意道歉反省救贖自己,她說,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她應該成為一個榜樣。她的這種做法得到多數人的贊同,一個願意救贖自己的人,是一個尊重生活的人,這樣的人,生活也會尊重她!

書中體現的情感很真摯動人,阿米爾為了得到父親肯定而不斷努力,哈桑為了阿米爾而付出自己,他們的感情很純粹。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難題,遇到危險會驚慌,失去親人會痛苦。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勇敢面對,即使我們像阿米爾一樣犯過錯,也要勇敢正視自己,阿米爾也曾追過,救贖過,人生就是這樣,你會犯錯,然後錯過,最後去挽回。

也許故事的結局不完美,但不完美的結局往往是最好的,在這不完美中去正視自己,在一生中找到自我,承受靈魂拷問的是故事中的人,而感慨的永遠是看故事的我們!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998字

若非那書中醉人的清香淺淺地在心頭湧動,我又怎會了然那種對時間的追逐,對生命的救贖?

薄薄的紙頁浸透著的是傷痛,字裡行間纏綿著的是無悔,綰在心間難捨難分的寸寸情思,卡勒德?胡賽尼的一本《追風箏的人》寫盡了幽傷,訴盡了衷腸,那般的溫潤,又那般的悲涼。

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哈桑—那個兔脣的哈桑,那個追風箏的人,他追逐的風箏,是亮起的一盞心燈,一盞忠誠的心燈。他追逐它,不放手,不停息,緊緊握住,受盡傷痛,只因那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能給阿米爾的,是一次又次無怨無悔地付出。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在受到侮辱的瞬間,哈桑那熾熱的目光無限留戀地停留在阿米爾身上,那目光如此深情,如此決絕。哈桑的風箏,斷了線的風箏,輕盈的羽翅在長風中劃過一道凌厲而優雅的弧線,彷彿割裂了風響,在空中留下虛無的痕跡。斷了線的風箏,是斷了線的友誼,割裂了心,留下難以癒合的傷。

多年以後,每每想起哈桑那深情的目光,都令阿米爾痛苦不已。離開阿富汗多年的他決定迴歸故鄉,為兒時對哈桑的背叛做出救贖。這是一個輪迴,阿米爾又回來了,為了自己曾經的過錯,為了哈桑那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

“為你,千千萬萬遍。”那一句“千萬遍”究竟是多麼痛的領悟,千萬遍,是夸父追日的那段行程,一語彷彿道盡了人世間的深沉荒涼,只為一人付出所有,斬盡了所有藕斷絲連間的難捨;千萬遍,無論是做得遍體鱗傷終無果,還是從頭便了然不必前往心碎,都無法抹去烙在心上的那千萬遍無奈的苦楚。似海情深,手起刀落便戛然而止,命運就是這樣捉摸不透,連一句最簡單的交代都沒有。

久居深巷的太爺爺走後,留下了孤獨的太奶奶。在幽靜的街道旁,太奶奶不甘落寞,便重拾舊業—畫畫。於是,那些擱淺在心底的語言,那些還來不及兌現的承諾,那些還來不及交付的真心,自拿起畫筆的一刻,便被時光擲向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只是潛心畫著。太奶奶一次次拿起毛筆,在宣紙上揮毫一幅幅濃情水墨畫,畫的只有太爺爺。她的畫,經常會因為手抖而模糊不清,但她並沒有放棄。“為你,千千萬萬遍”,我彷彿能夠洞見時光送去的一張張水墨畫,她單身影只獨自愁,隻身一人在孤燈閃爍的漫漫長夜中無聲地畫著千萬幅相同的的畫,沓雜著踩過濃得化不開的情意。

“為你,千千萬萬遍”,時時迴盪在耳畔,縈繞在心間,久久不曾離去,親愛的你,聽見了嗎?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853字

這本小說寫的是人性的本質與救贖,每次讀到這本書都令我感到震撼,隨之一種鹹鹹的東西在眼眶呼之欲出。

小說寫的是:12歲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和僕人哈桑情同手足。阿米爾自小母親因生他而難產死了,他父親善於做公益,卻吝嗇給他關愛,但他父親時常會給予哈桑關愛,這令阿米爾產生了嫉妒。

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阿米爾眼看哈桑被人揍,強暴都沒有出手相救,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和痛苦,他以不正當的手段逼走了哈桑。不久後在阿富汗有戰爭,他也隨父親逃亡到美國。他在美國學習,有了車子房子妻子,但他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救贖,阿米爾再度回了故鄉,希望能夠為不幸的好友盡力,哈桑已經死了,留下他的兒子再恤孤院,卻也得知原來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他選擇諒解,面對,他為了找回“再次成為好人的路”,阿米爾在被拳擊的捶打中找到了久違的感動,那是一種勇敢,他最終救出了他的侄子。

在文中提到三次“為你,千千萬萬遍”。第一次是他們十二歲那年鬥風箏比賽,哈桑為阿米爾追逐那隻贏得勝利的風箏,“他飛奔到街角的拐角處。他停下來,轉身,雙手放在嘴邊“為你,千千萬萬遍”!然後露出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後。”這句承諾糾纏了阿米爾大半生,直到最後追回那隻遺失的風箏。自那次,哈桑被強暴,阿米爾一直被這個噩夢,緊緊纏繞, 他在等待時光癒合一切。

第二次聽到這句話是16年後,阿米爾回到阿富汗為救侄子被打的住院無法動彈,“為你,千千萬萬遍”是幫助他的法裡德說的。就這樣,阿米爾哭了起來,不顧他折斷的肋骨,讓他無法呼吸,不顧淚水刺痛它裂開的嘴脣。

最後一次聽到是在結尾,阿米爾收養了侄子索拉博,他帶著孩子放風箏,書中寫道“你想要我追那隻風箏給你嗎?他問索拉博,。風掠過他的頭髮。我想我看到了他點頭。“為你,千千萬萬遍”。我聽見自己說,於是我追……

每次聽到這句話都想流淚,三次話的含義都不同,阿米爾的前半生都在逃避,追風箏成為阿米爾長大的儀式,書中風箏是一種象徵。而我們,只有一直追天上的風箏,追逐心靈的風箏。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1001字

並沒有花多長時間,讀完了這本《追風箏的人》。從起初被80年代阿富汗兒童幸福簡單的生活吸引,到被作者細膩真實的情感描寫所折服,深深陷人其中,難以自撥,它帶給我的是一場心靈的洗禮。

主人公阿米爾與哈又要自幼都失去母親,在同一個奶媽的哺育下成長,在同一片山坡上歡笑,看似純真的兄弟情誼後,卻從幼年時期便潛伏著裂痕。阿米爾是有名份有地位的富家弟子。光明正大的接受教育,享受財富,而哈桑卻只是一個哈扎拉人,長著兔脣,身份低微,在這樣一片純樸的阿富汗土地上,卻也遍佈著落後的文明,等級分明的政治制度,殘酷冷血的宗教岐視。或許正是因此,讓兩個在同一屋簷下長大的小孩有了兩種性格:一個在感情和道德上搖擺不定,不知何去何從;一個單純、忠誠、生性純良正直。

矛盾從一開始就有,在平靜的童年生活中如同暗流湧動、靜水深流。終於在風箏比賽那天噴發而出。當阿米爾看著哈桑為了將風箏交到自己手上而被人暴打,怯懦使他只敢站在原地,他惶恐地看著哈桑為自己犧牲靈魂,往事一幕幕在他心頭閃過……他最後選擇了無動於忠,從此,自己便墜入歉疚的深淵,只想從以後的人生中得到自我救贖,“救贖”只這本書中貫穿始終的線索。

風箏比賽取得了榮耀,成為了父親的驕傲,可是阿米曾夢寐以求的而快樂並沒有如期而至,因為他已將自己定為罪人,已經為自己一個錯誤的選擇而淪陷。

而多年以後,當拉辛漢對自己說“這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他毫不猶豫的上路,當他為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被打得頭破血流,他大笑、如釋負重,當中年的他為了索拉博的一個微笑,去追逐孩童們的風箏,他說著:為你,千千萬遍。心中一片晴朗,這是他應該負擔的責任,這是他在自我救贖中滋長的快樂。

人最高層次的需求,是自我實現。是阿米爾的良知,讓他與阿賽夫不同,他最終能得到救贖,迎接他的是敞亮的明天。

童年時期時阿米爾與哈桑身份天差地別,他卻偏偏嫉妒著僕人哈桑,哈桑有阿里的守護,而父親對自己只有疏遠。我想,他更嫉妒的是哈桑有一顆純潔的心,不用遭受良心的譴責,所以當他在救贖之路慢慢成熟,勇敢地奉獻自己後,心情也變得平靜而愉悅。

男主角童年時優柔寡斷,隨波逐流。他一直不願意承認哈桑是他的朋友,跟別的孩子玩時不理會哈桑,在意別人的眼光,意志飄忽不定。後來一步步走向成熟,向妻子敞開心扉,不再逃避責任,他最終成為自己接受、認可的人,書中情節起伏,高潮迭起,急中有緩,真實的情感流露讓人覺得作者有過類似的親身經歷。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1511字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這部由卡勒德。胡賽尼寫的名著讓我的心靈受到激盪,它竟是這麼的讓人不忍卒讀,有對國家與民族的思考,對善與惡的思考,對人性的思考。它更像一個警鐘,有振聾發聵之效。

在階級社會裡,人一出生便是不平等的。阿米爾一出生便是少爺,理所應當的地享有榮譽,財產和來自一切親朋好友的尊敬,恭維,而哈桑只能是少爺忠實的僕人,並且天生兔脣,奴性觀念深入內心。就像他的爸爸哈里一樣是阿米爾爸爸的僕人,他們是朋友,但更是主僕。阿米爾開口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開口的第一個詞卻是“阿米爾”。這讓我難過,每個人開口的第一個詞不應該為自己的至親嗎?

有優越性的阿米爾不止一次捉弄哈桑,用文盲來諷刺哈桑,甚至讓哈桑吃土來證明對自己的忠誠。其實,阿米爾的並沒有這麼強勢,甚至有點懦弱。他嫉妒哈桑,只能通過這種伎倆洩洩私憤,因為父親不僅僅愛著他,還愛著哈桑,哈桑的每一次生日他都不會忘,有什麼好事總想著哈桑。哈桑是那樣勇敢,善良,淳樸,甚至當你跟他說話時,就感覺自己是個大騙子。阿米爾偶然間聽到父親說:“一個不肯為父母挺身而出的人,長大後必然是懦弱的,要不是我親眼看見他從他母親肚子出來,我真不敢相信他是我兒子。”當然,阿米爾的心被刺痛了。誰不想擁有一份獨一無二的愛啊!在風箏節那天,為了喚回父親只愛他的機會,他買了風箏,幹掉一個又一個的對手,如他所願,他拿了第一。但是要把風箏追回來,他才算真正的第一,哈桑就是那個追風箏的人。一直到天黑,他在一個死衚衕裡找的了被一幫混混欺負的哈桑,條件是隻有把追到的風箏交出來,才能倖免於難,哈桑卻誓死捍衛。阿米爾內心的懦弱跳出來了,儘管每次他有難,哈桑總是挺身而出,他不一樣,他怕,最終他退縮了,默默地離開了那個地方。哈桑拖著風箏,黑色的血地在雪地,刺眼之極。阿米爾有意無意地輕描淡寫。

阿米爾,你以為哈桑沒有看見不遠處的你嗎?你也真是懦弱啊!你為了逃避自己的愧疚,把自己的錢和手錶壓在哈桑床下,以盜竊之罪攆跑了他。你每晚夜不能寐,悔恨著遺忘著,那張溫馴的臉卻始終揮之不去。你終於離開了這去了美國,有了事業,愛情,卻沒有孩子,或許這是上天對你的懲罰吧。你從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已死。你當然痛徹心扉,世界上總有那麼一兩個人好無理由的愛你,從此以後再也不會有了。

因惡通向善,是你的救贖。其實哈桑是你同父異母的兄弟,他的兒子在你的故國。你從美國回來了,那凋頹的斷壁殘垣不是你小時候的故鄉。你冒著被大兵殺死的危險見到了哈桑的兒子。在決鬥中,你肋骨斷裂,人中裂開,肺被刺穿,就連結實都被打了出來。你卻大笑,內心無比舒暢,你的愧疚終於有地方發洩了。還記得你用石榴擊打哈桑,讓他來緩解你的愧疚,哈桑卻將石榴砸向自己的腦袋,石榴汁像血液一樣從哈桑腦袋滴下,又是一陣刺痛。最終,你收養了哈桑的兒子,你的風箏追到了。

血淋淋的情節直擊人性,“懦弱”,“自私”,“逃避”這些字眼都是我們所討厭的,但它們又時常出現在我們身上。或許每個人都有罪,他那麼不願讓人言說,因為懦弱,因為嫉妒,因為要保護自己。不言,塵封過去是大多數人都會做的。中國的荀子有性惡倫一說,人之初,性本惡。懦弱或許是我們的天性,沒能保護我們應該保護的人,確實是一種罪惡。由惡向善,追尋美好,追尋內心的風箏是我們應該做的。你忍心看到一個純潔無暇的人對你說著:“為你,千千萬萬遍。”當他遭難時,你卻袖手旁觀嗎?在道德與利益的博弈之間,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贖罪,是西方人的信仰,但中國人也應借鑑。我願以赤子之心挽回被我傷害傷害之人受傷的心,似春日裡第一片雪花融化,漸漸春回大地,追回兒時那遙遠的,美好的回憶,讓那風箏在我心頭一直飛翔。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789字

放眼無際的天幕,浮雲將其渲染上悲傷的釉質,閃著光,是否是那隻紅色的風箏—“我們”的風箏。我想,“風箏”不再了。

—題記

“阿米爾少爺”這也許是哈桑叫過最多的名字,“少爺”在哈桑心中也許是永遠無法抹去的。也許是阿米爾的那份懦弱,也許是少年幼稚的嫉妒,或許只是傻傻的哈桑單純執著的擁護,這句“少爺”,如那磨人的歲月,再不復返。

“我們是否知道我們心中的風箏到底在什麼地方,人生錯過就不會再得到,也許我們會懺悔,會救贖,但這些似乎都已經晚了,每當天空放飛起風箏的那一刻,我們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我們是否真的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這是作者胡塞尼在書中所說的。

多少人無所事事,不學無術,送走了大好青春?多少人貪得無厭,永不知足?有多少人總不知奉獻,卻肆意揮霍他人的付出?又有多少人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當哈桑離去,等待阿米爾的,是無法解開的心結,陷入悔恨的深淵,“暗無天日”。多麼想救贖,身處物是人非的美國,心中的那個有著兔脣大鼻子的阿富汗少年,是那樣魂牽夢繞。我想,阿米爾千萬個夜夢中,定不缺那個在街巷中奮力奔跑的追風箏的人,那個願跟在自己身後追逐終身的人,那個可愛的哈桑。

回頭看看,你是否看見了那個願追逐你終身的追風箏的人。不論有多少,但我相信,定有那生你養你,原為你付出一切的他們。當他們決定生下你的那一刻,也必定立下了願追隨你愛你奉獻一切的偉大誓言。而我們是否珍惜著愛護著呢?我們嫌棄著,厭煩著,向外推,無奈的他們,容忍著。有一天突然發現,時光就是一條長河,而他們就像是溺水了的人們,再也上不了岸。有一天,都走了,不再回了,任由淚水氾濫成災,一切都成了遺憾。

追風箏的少年失足長河之中,岸上的人追喊著,拉起手中的風箏線,而那也僅僅只是風箏線。浪花中閃動著一點紅光,是風箏。

追風箏的人註定要追逐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對阿米爾少爺的承諾)。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761字

第一次讀《追風箏的人》,就有一股強烈的,似曾相識的感覺。那,不就是我嗎?

幼時的我,也有一個如哈桑般的好友。完全稱得上是形影不離。

可我有一次,帶著他去偷東西。我們的目標是一個很刻薄的老婆婆家。平日裡,她老是訓斥我們。我們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報復她。她有一個很珍貴的手錶,我們早就覬覦它了。於是,我就去把它偷了。可當老婆婆發現的時候,我卻說是他乾的。“他明知道是我背叛了他,然而還是再次包容了我,也許是最後一次。那一刻我愛上了他,愛他勝過愛任何人,我只想告訴他,在某種程度上,我也許就是草叢裡的毒蛇,湖底的鬼怪。”書中如是說。

是我在從中作祟,使他遭到了老婆婆的一頓毒打,使他背上了小偷的名號,使他不敢光明正大的站在世人面前。

我感受到了如阿米爾一樣的恐懼,一樣的愧疚。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直到現在,那深深的負疚和罪惡感縈繞著我,無論怎樣,難以拭去。

但讀了《追風箏的人》,我幡然醒悟了,現在還為時不晚。哈桑已逝,朋友仍存。別等到來不及的時候再後悔。當看到阿米爾鼓起勇氣尋找哈桑時,我再也坐不住了,拿起書,徑直向朋友家追去。

“我追,風吹拂過我的臉龐,我脣上掛著一個像潘傑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

早已讀過這本書的他,一看到這本精美橙色封面的《追風箏的人》,心領神會的盯著我,語重心長地說:“我倆之間,無需多言,為你,千千萬萬遍。”

“是啊,為你,千千萬萬遍。”

沒有生在戰爭時代的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因為這樣,我們才有去挽救,去道歉的機會,還不至於懷著負罪感度過一生,抓緊機會別讓它定格成永遠的傷痛。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風箏,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只有追到了屬於自己的風箏,我們才能成為健全的人。那長長的風箏線的背後是一份對人生命運的信服與感激。而對於我們來說,無論那隻風箏意味著什麼,就讓我們勇敢的地去追吧!

我追。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733字

之前,因為“為你,千千萬萬遍”而讀這本書。現在,因為“為你,千千萬萬遍”而悟這本書。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胡賽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全書圍繞風箏和兩個阿富汗的少年展開,現了人性的背叛與救贖。讀罷此書,我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腦海裡總是迴盪著那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

每個人心裡都有著自己的風箏,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阿米爾少爺在追,追的是萬眾矚目的自豪,是戰勝而歸的得意,是父親驕傲的讚許;哈桑在追,追的是不負所托的重擔,是童年珍貴的友誼,是摯友真心的喜悅。不管生活如何的艱難,不管世事如何的難料,只要你想要,就大膽的去追吧。但當我看到衚衕盡頭哈桑被強暴時阿米爾的軟弱逃避,我心如刀割。哈桑將阿米爾少爺視作一切,而在阿米爾心中,即使他稱得上一個朋友,他的分量也無足輕重。父親重朋友,講義氣,對哈桑視若己出,這一切是為了救贖,可造化弄人,阿米爾的生活卻從此改變。揹負著謊言,阿米爾的懦弱讓他承受著無盡的痛苦。有些事,越是逃避,越會在心裡紮根;有些人,越是逃避,越是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我喜歡哈桑,喜歡他的善良、他的忠誠、他對朋友滿腔熱血的守護和他那珍貴的寬容。我永遠都忘不了哈桑的“為你,千千萬萬遍”,內心的慈悲與善念,安詳澄澈。那是抵達天堂的雲梯。為你,愛與包容,習慣與珍視,救贖與原諒,千千萬萬遍。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短短七個字中包含了豐富的意義:對友誼的珍視,對過錯的救贖……人生的道路就像是一條救贖之路,不斷拯救又不斷逃避,這就是人性,人們總是習慣忘記痛苦,忘記愧疚,忘記救贖。

每個人都有著自私的靈魂,要珍惜平常生活中那些為你撐傘的人,珍惜不顧一切來看你的人,也許只有他們肯為你,千千萬萬遍。從今天起,好好對待愛我們的人,不辜負,才是真正的救贖。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1521字

“小時候,爸爸的房子有條車道,邊上種著白楊樹,哈桑和我經常爬上去,用一塊鏡子的碎片把陽光反照進鄰居家裡,惹得他們很惱火。在那高高的枝丫上,我們相對而坐,沒穿鞋子的腳丫晃來蕩去,褲兜裡滿是桑葚乾和胡桃。我們換著玩那破鏡子,邊吃桑葚幹,邊用它們扔對方,忽而吃吃逗樂,忽而開懷大笑。我依然能記得哈桑坐在樹上的樣子,陽光穿過葉子,照著他那渾圓的臉龐。”生活在阿富汗斯坦這一古老的城市,阿米爾和哈桑的童年伴隨著追風箏的故事。而更多的,是哈桑的“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是喀布林的傳統民俗。放飛的風箏在空中追逐,孩子們施展技藝,盡力用玻璃線將別人的風箏線割斷,然後追趕飄落的風箏作為戰利品。普什圖族的少爺阿米爾和哈扎裡族僕人阿里的孩子哈桑,自小便一起長大。哈桑對阿米爾忠心耿耿,阿米爾也甚是歡喜。阿米爾理所應當地接受著哈桑無時不刻的守護和心甘情願的奉獻。

而現實總是喜歡在弱者身上多刻幾刀……正是追風箏的時節,阿米爾的風箏完美的劃斷而哈桑也一如往常追逐著哈桑的藍風箏。故事中三位驕縱的少爺也登場了。他們在風箏掉落的小巷中圍堵哈桑,並威脅哈桑只要交出風箏變了放過他。但如同往日,哈桑對阿米爾的忠心未曾改變,即使,即使在一堵牆的後面阿米爾看著壞孩子對哈桑的所作所為而絲毫沒有衝上去救贖哈桑的勇氣。阿米爾害怕、擔憂、恐懼,百味心情在心中反覆,但事實亦然如此,他看著哈桑受到了無盡的恥辱。甚至在阿米爾離去之後,想著怎樣遠離哈桑,遠離自己不堪的內心。便是妄圖忘卻自己的懦弱。阿米爾得到了風箏,卻將自己的手錶藏於哈桑的床上,欺騙父親是哈桑偷了手錶。哈桑知道,是阿米爾放的,但是,他仍舊忠誠,承認是他偷的,也在僕人阿里的帶領下離開了阿米爾的家……

後來,炮火落在了阿米爾的家鄉,阿米爾幾經周折來到了美國生活,他忘不了童年的記憶,決心回到阿富汗。最終得知多年的祕密,知曉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百感交集。他尋找哈桑卻得知哈桑與妻子已死在戰亂之中,留下一位孩子—索拉。阿米爾將索拉帶回美國同家人一起生活。為索拉追風箏,就如同兒時的哈桑為阿米爾追風箏那樣,“為你,千千萬萬遍”是哈桑的呼喊,是阿米爾的救贖。阿米爾的後半生意識到了兒時的罪過,他所追逐的風箏是自己的過錯,是真誠而善良的心靈。與哈桑的美好記憶只能停留在回憶裡,哈桑鮮活的,乾淨的心為阿米爾跳動千千萬萬遍。你好比我的血液,即使灼傷我的心臟,仍舊在我的全身流淌,不惜放棄自我也願你平安祥和。這大概便是哈桑的內心,詮釋著“為你,千千萬萬遍”。而作為主人公的阿米爾內心的陰暗縱使自己的懦弱、背叛、謊言任性,而揹負了羞恥、內疚、自責。“世界上的罪只有一種,那就是盜竊,當你說謊的時候,就剝奪了別人得知真相的權利”阿米爾深深的記得這句話,是謊言從他的口中脫出,是背叛使他的朋友離他而去,一切罪惡的根源在於自己。救贖是對自己的重生,他追逐著失去的,正視著黑暗的,唯有心中升起光亮,才能喚醒光明。

正如十週年紀念版的前言“故事中有兩個男孩,其中一個內心掙扎,在情感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從,另一個純潔忠誠,天生善良而正直。我知道這兩個孩子的友誼註定不會長久,而他們的分道揚鑣將會極大地影響各自的生活。兩人因何如此,何以如此,是促使我寫完這個故事的動力”看完此書的動力在於何去何從,同時是殘酷的動盪的阿富汗生活環境使得作品得到渲染,更富有感染力。讀者心靈撼動,感受到了真實的阿富汗和真實的內心。我們不免自省,何人不曾有罪過,而我們又是否正視自己的過錯,勘察自己的內心,沒有天生無瑕的美玉只有歷經打磨的美玉。人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活在現實的生活,歷經著人性的洗禮,終是變成一個圓潤而不伸張的謙謙君子,只求內心淨土一片。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1187字

我時常幻想自己是來自未來的,這樣,有一天我面對未來某一時刻的突然變化,就會更從容,面對陳年往事也會更慷慨。

既然無法預知未來,那麼更多的人願意依賴回憶,依賴那一點溫存而瑣碎的回憶支撐往後的日子。有些回憶是有微笑的,有些回憶是有淚水的,有些讓人成長,有些讓人難堪……有些故事就是從兒時回憶展開的。

阿富汗,一個很熟悉的地名。報紙,新聞總會出現關於它的訊息。給我的印象只有四個字—戰火紛飛,而《追風箏的人》卻帶給我一個真正的阿富汗。一座豪華的莊園,一顆石榴樹下,兩個孩童嬉戲著。阿米爾和哈桑,喀布林的統治者,孩童當真地許下諾言,顆他們不知道“王子”與貧兒不可能成為兄弟,因為他們不平等。

所有當身為少爺的阿米爾和他的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的畫面一出現,讀者就會感嘆,他們的友誼那麼深厚。兩人並肩而行,在田野裡玩耍,當阿米爾被欺負時,哈桑總是義無反顧地衝上去保護他,哈桑喜歡聽阿米爾讀書,即使阿米爾編的故事很無趣。

然而有些事情是無法改變的,他是主人,他是僕人;他是普什圖,他是哈扎拉,他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就像兩條鐵軌一樣,沒有相交之時。哈桑總是說“為你千千萬萬遍”而懦弱的阿米爾只會選擇逃避。也許,這就是悲劇的起因吧。

為了讓父親看到自己也可以成功地辦成一件事,阿米爾奮力拼搏,割斷了最後一隻風箏的線,讓哈桑去撿掉落的風箏,自己沉浸在喜悅之中,“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跑遠了,聲音仍迴盪在上空。當看見哈桑唄其它富家少爺困在角落裡施以暴力時,阿米爾,那個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卻蜷縮在陰暗處看著那風箏旁暗紅的鮮血,直到淚流滿面,也不敢出手相救。命運也許是最會捉弄人的。阿米爾因極度慚愧,用誣陷的方式,讓哈桑離開了家,自己與父親移民美國,有了妻子,家庭。

中年的阿米爾在接到一個電話後,義無反顧地返回故國,此時的阿富汗不再美好。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哈桑死了!哈桑死了!一場救贖開始了,阿米爾不顧自己安慰找到兒時宿敵,與他爭奪索拉博—哈桑的兒子。

索拉博也許是因為驚嚇過度,變得不是很正常,只有看到風箏才會笑。阿米爾追到了心中漂泊已久的風箏,成為了一位真正的男子漢,阿米爾的結局是幸福的,但他明白了彼此之間的代價有時是命運。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阿米爾,都在不斷追尋那早已消逝的哈桑,或笑或哭,或失望,或欣慰。人生也許就是在不斷懷念和追尋中度過的。我想書中的情感不僅僅是親情,友情,更多的是朋友處在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失去親人的悲傷孤獨,應該擔當的時候卻逃避及自卑和贖罪。生命就是那一片天空,或湛藍或陰暗,望著遠方的風箏,我們跳舞,我們追尋。在這途中有溝壑,有山坡,有彷徨,有疲乏。可是,沒有人停下腳步,因為我們是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1075字

時針旋轉,又緩緩離開,無數個午後時光相連線。終於,我翻過了書的最後一頁。

阿米爾和哈桑,同父異母的兄弟,卻因種族歧視被賦予了不同身份:一個是被貴族少爺,另一個卻成了卑賤的僕人。哈桑善良忠誠,他可以為阿米爾付出一切甚至生命。阿米爾呢,童年的他過於懦弱了。童年裡的最後一次追風箏比賽,阿米爾和哈桑贏了,在大家都為阿米爾歡呼的同時,哈桑卻久久不能安定。不是因為喜悅,而是恐懼與自責。那個夜晚,哈桑為奪回本屬自己和阿米爾的戰利品,甘受何塞夫一夥人的凌辱。懦弱的小阿米爾,離他們不遠,始終未敢上前半步,那雪地上暗黑的血跡格外刺眼……哈桑的離開,讓他更難以面對自己,最終他移民美國。

戰爭將阿米爾的祖國蹂躪地面目全非,殘忍的塔里班人嗜血成性,以殺人為樂。成年後的阿米爾重返家鄉,親眼見識了塔里班人的陰惡,知道了哈桑的艱難。往昔不斷重現,他和哈桑間的故事一直在腦海裡重播。“十多年了,你對自己過於苛責。”拉辛汗如是說道。

終於,他下定決心,他必須面對自己,要為曾經所為擔起責任,不敢再懦弱下去了。

阿米爾會見了何塞夫——那個從小就和阿米爾作對的陰惡之人,如今是塔里班的同夥,也是奈拉博——哈桑唯一孩子的控制人。可憐的小奈拉博,他對每個人都懷有莫名的恐懼感,走路時總低著頭;當得知阿米爾要帶他離開,小奈拉博拒絕了。阿米爾又怎忍心他繼續受這非人虐待。他和何塞夫談判:進行一場生死搏鬥,或他死,或我亡。

在那個幽暗的空間裡,何塞夫戴上了不鏽鋼手套,眼神中流露著蔑視與嘲笑。毋庸置疑,阿米爾不是他的對手。可阿米爾咬緊了牙繼續搏命,被打倒在地,斷裂的肋骨已支撐不住他的身體。何塞夫豈是善罷甘休之人,儘管角落旁的奈拉博哭著哀求別打了,他仍往阿米爾肚子捶上重重一拳,後者嘴角再次流血。終於,奈拉博拿起了彈弓,以與他父親相當的嫻熟技術,拉滿,對準了何塞夫的左眼,彈珠飛出。

可憐的小奈拉博,戰爭奪去了他享受美好生活的權利。重獲自由的日子,他重複著洗澡,一洗便是一小時,為贖罪,為恐懼,令人心酸。當得知可能會被送回孤兒院時,他哭著、哀求著,可是希望渺茫……

好在後來,阿米爾和奈拉博間的堅冰漸漸融化,他們回到了美國,撿了個天氣不錯的日子,放起了新的風箏……

為你,千千萬萬遍!我的腦海中總縈繞著這句話。

合上書本,閉起雙眼,你能想象嗎?我彷彿看到了兩個男孩追起了風箏,另一個小小男孩,手舉黃色風箏悄悄跟上來,嘴角微微上揚。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1091字

我仰望蔚藍的天空,色彩繽紛的風箏歡快的飛揚著,不時有幾個風箏旋轉著向街上的人群攢動著。這是阿富汗一年一度的追風箏的節日。最後一個停留在空中的風箏主人和追到最後掉落風箏的人將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耀。

多年以後,曾經一個懦弱的小孩,阿米爾在拼命為自己的侄子追回被戰爭摧毀的童真與快樂。這是在舊金山血紅的殘陽下,一個高大的身影在追逐一隻風箏。

因為怯懦,熱愛寫作的他只好揹著父親把創作的詩文藏在被子裡。多年後他才拾起這份勇氣去打拼自己的寫作天地。費孝通說:“在父母眼裡,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們理想再來一次的機會”。也許我們中許多人面臨和阿米爾一樣的煩惱,壓抑著內心最執著的渴望。但請記住丁尼生的話:“夢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為現實”。安徒生在流浪中譜出一部部愛的童話,權菊仙搖著輪椅寫勵志的傳奇,我們需要追逐著勇氣。

因為怯懦,他設計哈桑變成小偷永遠離開這個家;因為怯懦去捍衛友誼,他選擇去背叛那份忠誠。在我們看來這是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馬克思說:“真誠的,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的無價之寶,你是否對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遠做一個無愧於他的人,這就是你的靈魂、性格、心理以致道德的最好考驗”。

在如今鳥語花香的校園裡,沒有欺凌霸市的惡少來考驗我們的友誼。我們耳聞的鐘子期與俞伯牙的惺惺相惜;目睹布羅德邦卡夫卡的執著投稿,那種死心塌地的忠誠似乎只出現在《哈利波特》中的小精靈身上。可捫心自問,倘若真正考驗我們的刀槍棍棒來臨,我們的友誼仍會牢不可摧麼?

因為怯懦,阿米爾不敢正視哈桑是父親的私生子,自己的弟弟這一真相,因此它一直被美麗的謊言包裹著。但真相是殘忍的,無論謊言多麼美妙,我們都要有勇氣去面對和承擔生活的真相。如同海涅說的:“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但阿米爾最終選擇了勇敢,他選擇了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阿富汗,去拯救他弟弟的兒子——他的侄子索拉博,在父母捍衛阿米爾的房子被槍殺後,他失去了他的童年。當阿米爾在舊金山的夕陽下無悔地為索拉博追逐那隻風箏時,我突然意識到風箏線另一端承載是什麼?是勇氣!阿米爾終於抓住了這一份勇氣,突破內心的怯懦,全力彌補以往的過失。

《肖申克的救贖》中曾有這樣一句:“怯懦囚禁人的靈魂”。每個人的內心都飄著一個風箏,風箏的這一端牽著過往,風箏的另一端牽著勇氣。終於有一天,我們會忘我地奔向它,有勇氣去追逐夢想,有勇氣去捍衛友誼,有勇氣去尋覓真相,有勇氣去打破靈魂上的枷鎖。

那一刻,我們破繭成蝶!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1145字

令我震撼——一個關於愛情,親情,罪孽和救贖的故事。恰似一首美麗而悲傷的詩,輕描淡寫中透著一份柔和,令讀者從開頭到結尾都順然於心;又好似一曲泛著淡淡憂傷的旋律,不經意間就撩動了我的心絃,讀來回味無窮……

作者筆下的阿富汗是那麼的真實,彷彿就在眼前——是溫馨閒適,安詳美好,卻因種族的分歧支離破碎,令我最初懷著的美好想象泯滅在罪惡的戰爭之中。從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桑的親密友誼開始,這段感情成為貫穿全書的脈絡,我從中看穿了友誼的脆弱不堪。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關乎了阿米爾與哈桑之間密不可分的友誼,關乎了親情,更代表忠誠,代表了愛!從哈桑和阿米爾一出生,命運就已開始輪迴,他們註定被自己所不能理解的“標籤”分隔開,但這從未讓哈桑對阿米爾的友誼和忠誠受到影響,當哈桑說出“為你,千千萬萬遍”時的那種真摯,那種堅定,超越了他們之間任何的束縛,更感動了阿米爾,可阿米爾卻是一個懦弱的人,他不敢為別人甚至是自己挺身而出,總讓哈桑來避免麻煩,甚至說是讓哈桑無時無刻不扮演這“替罪羔羊”這個身份,我憐憫哈桑,對阿米爾十分不屑,更令我惱怒的是,他竟然將哈桑與他的父親逼出了他的家,自己也隨著父親逃亡到了美國……

時光飛逝,阿米爾經歷了許多磨難,轉眼30多歲的他已是成熟的成年人了,有自己的家庭,可是,當拉辛汗打來的一個意義非凡的電話,阿米爾的人生和自我改變了——“這有條成為好人的路”拉辛汗是這麼說的。拉辛汗希望阿米爾找到哈桑的孩子,但哈桑已經被槍決,孩子需要你照顧。還有一個驚天的祕密:哈桑與阿米爾師兄弟,阿米爾知道了這個訊息,一時已經反應不過來,終於,做完了思想鬥爭,他踏上了人生一條最意義非凡的路——尋找哈桑的兒子。阿米爾的挺身而出感動了我,是我誤解了他,他同樣敢為自己挺身而出……

在最後一次追風箏的清晨,他帶著哈桑的兒子,勇敢的追向一隻藍色的風箏,並說道:“為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最終救贖了自己,結局是那麼美好,很開放,令人心曠神怡……

生活中,我想到了自己,卻發現,自己甚至不如阿米爾,我也是個懦弱的人,不敢挺身而出,只是等著機會的來臨,不敢於救贖自己的錯誤,在一些爭吵過後不敢承擔責任,即使自己想和對方和好,卻不敢開口,等著對方先道歉,然後再大度的欣然接受,我很少為自己爭奪機會,我要學習哈桑,學習阿米爾,為自己挺身而出!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1001字

愛與救贖

當命運一次次的戲弄,當現實一點點的鋪開,愛、恐懼、愧疚、贖罪慢慢交織,在你的面前織出一張碩大無比的網。是否,你還願意義無反顧地去追。

阿富汗的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他的僕人哈桑情同手足,他們本身親密無間的好友,卻因為一場風箏比賽,將他們的友誼送上了支離破碎的道路。阿米爾逼走了哈桑,隨即他也跟隨父親逃往了美國。

成年後的阿米爾一心想著贖罪,他後悔當年的背叛,還是踏上了久違的故土,願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的努力。可他不曾料到,原來他二十多年來都生活在一個驚天謊言之中。

原來他自幼敬重的父親,那個告訴他“沒有比盜竊更十惡不赦的事情了”的父親,他自己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盜竊犯,還將真相同時一併掩埋。

對於阿米爾來說,那個為他高喊“為你千千萬萬遍”的男孩,是無比重要的。哈桑明知阿米爾看見了一切,明知他背叛了他,他還是再次救了他,也是最後一次。那一刻,阿米爾愛上了哈桑,愛他勝過愛任何人,這大概就是真正友誼了。

拉辛漢在與阿米爾通話的最後,意味深長的說了句“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阿米爾也明白,有些沒贖完的罪也該做個了結了。

處於戰亂時期的阿富汗危機四伏,阿米爾猶豫了,膽怯懦弱一步步將他籠罩。他也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值不值得,扔下恩愛的妻子,拿出自己的生命去做最後的一搏。幸好他沒有放棄,沒有甘願揹負罪惡去過完一生,他要救回哈桑在這世上唯一的骨肉。

生活就是這麼可笑,處處充滿了巧合。阿米爾發現,如今傷害索拉博的人,便是當初傷害哈桑的阿塞夫。仇恨的交織讓阿米爾不再畏懼,他不顧一切的救出索拉博,甚至甘願用自己的性命做賭注。

在生死關頭,上帝的天平還是偏向了阿米爾,他和索拉博創造機會逃了出去。儘管傷痕累累,但阿米爾絕不後悔。事後阿米爾夫婦收養了索拉博,但索拉博卻不能敞開心扉,還曾一度有自殘的行為。

故事到最後,索拉博笑了,只是一個笑,卻足以說明一切。阿米爾的愛最終還是完成了救贖,心中的負罪感終於可以放下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大大小小的錯誤。人這一生,不代表不能犯錯,但不能犯錯後還試圖捏造假象,矇混過關,那隻會是錯上加錯。最終紙包不住火,真相總會被揭露,與其等著仇恨步步加深,為何不努力用愛去救贖呢?

風箏意味著我們人生的一部分,大概只有追到了,我們才是一個健全的人,我們的人生才會完整。

為了人生中的某處風景,勇敢的去追吧。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1016字

守護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願意放棄一切為你去追逐風箏的人,他就守護在你的身邊,請你——珍惜。

——題記

合上書,我深吸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追風箏的人》這本書讓我的心靈為之顫動。許久,我沉浸在這蕩氣迴腸的故事情節中無法自拔,彷彿自己也跟著主人公阿米爾一起回到了戰亂中的阿富汗,體驗友情與親情,背叛與救贖。

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風箏比賽後,哈桑為了保護阿米爾得罪了阿塞夫,遭到了阿塞夫的毒打。阿米爾無意中看見了,卻背叛了哈桑躲在一旁。這件事一直讓阿米爾感到自責和痛苦。忠誠的哈桑明知道阿米爾背叛了自己,卻再次救了他。阿米爾最終逼走了哈桑,又跟隨父親逃往美國。長大後的阿米爾為了贖罪,回到了阿富汗,發現哈桑已經不在了,只留下了兒子索拉博。他將哈桑唯一的兒子帶回美國,卻發現一個驚天祕密——哈桑竟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整本書情節跌宕起伏,驚心動魄,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忠誠的哈桑追風箏時對阿米爾說的:“為你,千千萬萬遍。”他們兩人的友情讓我十分感動,我的生活中,也有一個和我一起玩耍,為我付出的夥伴——我的朋友小妤。

一天,小妤和我一起欣賞路邊美麗的野花,我們沉浸在花的芬芳中,並一起暢想著未來。我們發現竟有幾隻潔白的蝴蝶穿梭於花間,我頓時心生歡喜,小妤對我露出笑容,說:“我要把最美麗的蝴蝶捉來送給你!”我也微笑著點點頭,我們在花間追逐著蝴蝶,為彼此而追。

蝴蝶撲扇著輕盈的翅膀,忽高忽低,我和小妤怎麼也追不上,不過我們卻也樂在其中。忽然,小妤的手幾乎要觸到了蝴蝶精緻的翅膀,我激動得差點叫出聲來……

“砰!”突然一聲巨響,讓我回過神來,只見小妤跌坐在地上,膝蓋擦破了皮,留下了紅紅的血印。看到我關切的眼神,小妤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好像在說:“這點小傷,沒事的。”

“對了,快看!”小妤微微張開合攏的雙手,一隻白色的蝴蝶撲騰著一對潔白的翅膀,輕盈地飛起,落在我的指尖。我滿足地笑了,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蝴蝶,它將帶著我們最美的友情飛遠。

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國度,我們的情誼不用經歷血與火的洗禮,但同樣彌足珍貴,簡單而真實。我們是彼此追逐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1514字

為你,千千萬萬遍

我幾乎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這本書——《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講述的好像不只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個真實的人生。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和僕人哈桑從小相互陪伴,但後來在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阿米爾開始陷入自責、悔恨之中,而這種種懊悔也一直伴隨著他往後的人生。少不更事的他逼走了哈桑,成年後,他要贖罪,於是他走上了“救贖”的道路。

看到書中的哈桑和阿米爾,我想起了我的舍友們。每次在我傷心,想要傾訴的時候,她們總是陪在我身邊,一次次告訴我:“我們還在。”就像哈桑對阿米爾說的那樣:“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感觸不只停留在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還有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誰能想象得到,阿米爾背叛了那個為他千千萬萬遍的哈桑!阿米爾因為害怕,因為懦弱,在哈桑受欺辱時選擇跑開。讀到這裡,我心裡開始譴責阿米爾,譴責人性的自私。

突然想起自己的一件事。那時我和樓上的妹妹在家裡寫作業,父母都出去工作了。我忽然看到桌上有一百塊錢,就心起“邪念”。我靠到妹妹旁邊,悄聲對她說:“咦,要不我們去吃東西,那裡有錢。”她看了一眼,沒有說話。我見她這樣便把她扯起來,“你不說話就當你答應了啊!”就這樣,她被我拉到了街上。我們回來時,媽媽已經坐在家裡,拿著雞毛撣子準備要“興師問罪”。我頓時慌了神,我們兩個躡手躡腳地走進去,卻不料也“驚動”了媽媽。她看到我們,二話不說把我拉過去,“錢去哪裡了!”她對我吼了一聲。“不,我不知道!是她!她拿了!”我的眼淚頓時掛不住了。那時我害怕媽媽會打我,想也沒想就把罪名推到妹妹身上。後來母親告訴了妹妹的媽媽,阿姨聽後就開始責罵妹妹。妹妹一直在哭,但卻始終沒有說出真相。原來,曾經我也是“阿米爾”,我們都曾扮演過阿米爾的角色。我感到羞愧無比:我有什麼資格譴責阿米爾!對妹妹的愧疚之感又重新爬上了我的心頭。

每個人都會有害怕、背叛、嫉妒、自私自利的一面。阿米爾跑開的那一刻,也決定了他和哈桑的風箏會斷線。當我毫不猶豫地把罪名推向妹妹的那一刻,也決定了我們之間的風箏斷線了,她不再與我玩耍了。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罪過”時,是否有勇氣正視它?是否會勇敢衝破“魔咒”?抑或繼續躲進自己的“安身之地”?我想我會坦誠面對。背叛與救贖,得到與失去,永遠在我們的人生裡,一切只在一念之間,我們只有面對,才能夠成長為內心期許的自己。也許往事真的會隨風而去,但那只是我們短暫的淡忘。也許因為一個契機,我們又重新陷入痛苦,就像阿米爾一樣。所以我們要面對,要贖罪。

阿米爾最終選擇重回故土,為了贖罪,他救了哈桑的兒子,也拯救了自己。

阿米爾最終的救贖警醒了我:無論這件事帶給你多大的傷害,都不要逃避,永遠不要。於是我選擇了彌補這段友情,時隔多年,我還是將真相告訴了媽媽和那個阿姨,為妹妹洗脫了“罪名”。最後我們也重歸於好。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要追尋的風箏”,它就像我們所珍惜的友情、親情、愛情……無論這個“風箏”到底代表著什麼,無論結果如何,都讓我們勇敢地去追尋心中的“風箏”!成為那個勇敢的自己。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751字

《追風箏的人》太令人震撼,很長一段時間,讓我所讀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我讀了一遍,又想讀一遍。

這本書講述了阿富汗少年阿米爾和他父親僕人的兒子哈扎拉人哈桑的故事。故事從兩人童年出發,他們與我眼中天下的男孩沒什麼兩樣,爬樹,捅桑葚,惡作劇,他們也許更調皮。他們朝夕相處,瘋玩笑鬧,他們一起成長。

他們的共同愛好是追風箏,阿米爾是放風箏的能手,哈桑是追風箏能手,他們無疑是配合默契的黃金搭檔。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不可能並肩進退。因為他們一個是老爺的兒子,一個是僕人的兒子,他們註定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這讓我想到《塵埃落定》,即使與僕人索朗澤玩很好時,麥蘇家也明白“即使是奴隸也有權被寵愛。”或許對於阿米爾少年來說,哈桑是他“寵愛的僕人”,但還是僕人。所以當哈桑在小巷被打時,阿米爾看到了一切,但他站在那兒,袖手旁觀,他並安慰自己:哈桑只是僕人。他以“少爺”的姿態掩蓋了他的無能和懦弱。

再看看哈桑,與他的“少年”形成對比,他從不說“不”,甚至為他的一句話就可以“吃爛泥”。有一處是這樣的,有人威脅哈桑把漂亮的藍風箏給他,而哈桑因為阿米爾許下的承諾而沒有答應,於是他被打了一頓。哈桑的悲劇又讓我想到了書中節日在樹下宰羊的情節,哈桑像那隻黑耳朵羊一樣,他眼裡有為了崇高目標而犧牲的堅定。

長大後生活在條件好的美國,阿米爾並沒忘記過去,他想起那個朋友,他愧怍的人,當他找到拉辛汗時,得知塔利班的人打死了哈桑,他只救回了索拉伯,並收留了他,表達了自己對哈森的歉意。阿米爾總覺得自己最高貴,而後來發現哈桑與他同父異母,一個諷刺。

在生活中我們要真誠地對待友情,不辜負他!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1642字

放下了手中的書,“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哈桑寫給主人公阿米爾的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故事是這樣的:主人公阿米爾從小便與僕人哈桑一起玩耍,他們總在白楊樹上玩鏡子、用彈弓玩耍、在“病玉米之牆”上聊天……他們情同手足,然而,他們的性格大不相同:阿米爾膽小懦弱,哈桑堅強勇敢,而阿米爾的父親更欣賞後者。因此隨著阿米爾的成長,阿米爾對哈桑的嫉妒也隨之加深。最後,他們的關係因一場風箏比賽而破裂。比賽勝出之後,哈桑在去拿戰利品的路上遭到一群阿塞夫人的強暴,但是阿米爾卻因為懦弱沒有去救哈桑,而是躲起來眼睜睜的看著哈桑被強暴。後來,阿米爾總是害怕看到哈桑,於是他設法陷害了哈桑一家:在生日會上汙衊哈桑把禮物偷了,順勢把他們趕了出去。

因為戰爭的爆發,阿米爾一家只好逃離阿富汗到美國生活。阿米爾在美國讀書、掙錢……認識了索拉雅,並與她組成了自己的家庭。原本以為生活就這樣一直下去,可有一天,拉辛汗——阿米爾父親的朋友打電話給阿米爾,並告訴他“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為了救贖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阿米爾再次回到了阿富汗。回去之後他偶然發現:原來哈桑從沒責怪他,一直當他是自己真正的兄弟!為了拯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阿米爾歷經重重困難,最後成功救起並收養了他。可索拉博因為不幸的遭遇不和任何人說話,直到他在公園裡追風箏時才對阿米爾露出了微笑。

故事中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哈桑對阿米爾的友誼。在剛出生時,哈桑會說的第一句話便是“阿米爾”,這也意味著哈桑對阿米爾的愛。再後來,被阿米爾陷害後的他並沒有因此而埋怨,而是表示理解並寫下了“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樣一句話。他願意為阿米爾做千千萬萬的事,願意為阿米爾而犧牲,這樣的友誼是多麼偉大啊!

友誼是世上難能可貴的情感,就比如我和我的好夥伴吧。她總是幫我,有件事令我印象特別深刻:那是一次期末考後,我拿著成績回到家。媽媽一看到我的成績便問:“怎麼考的這麼差?是最近總是玩手機吧?”我小聲地回答:“沒有……是這次有點難……而且……”“行了別說了,下次再這樣就別怪我懲罰你了。”媽媽說完便轉身離去了。看著媽媽的背影,我越想越覺得委屈。於是我出了家門,在附近的街市漫無目的地走著。走著走著,突然傾盆大雨,雨中還伴隨著幾道閃電。我立即跑到一個屋簷下,勉強避一下雨。就這樣躲了半個小時,大雨依舊傾盆而下。我拿出手機,本想打給媽媽叫她帶傘,想了想還是打給了我的好朋友。“什麼!你現在在外面啊?雨那麼大,你沒被淋溼吧!”她驚呼道。“沒有,你可以來接一下我嗎?我沒帶傘。”“好的我知道了,你在那等我!”說完便掛了電話。

過不多久,便看到她一路小跑著過來了。她看到我,皺著眉頭問:“你怎麼一個人出來了?”“我……就出來走走。”我含糊著說。“別騙我啦,看你這表情,發生了什麼事啊?”於是我便把事情跟朋友說了。“哎喲,我還以為是什麼事呢,別傷心了啊,既然這次沒考好,那咱們下次考個好成績就好啦!這樣傷心是沒用的。還有啊你這樣出來,你的家人會擔心的,下次可不許這樣了。我送你回家吧。”說完我們倆便慢慢地向家的方向走去。“謝謝你。”我感激地對她說。“謝什麼呀,這是應該的,誰叫我們是朋友呢!”她笑著回答。

雖然我們之間的友誼很平凡,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平凡的小事,溫暖了成長路上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