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觀影感相關作文20篇

《辛德勒的名單》觀影感 篇1

觀後感 ,1063字

如果你在網上搜索《辛德勒的名單》小提琴曲,會看到猶太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深情演繹的視訊,他完美的技巧將樂曲中的哀怨表現得酣暢淋漓、迴腸蕩氣,讓人們心靈受到觸動,體會到二戰中猶太人的淒涼心境。伴隨著影片的傷感旋律,我看完了《辛德勒的名單》,整部3小時15分鐘的電影,大半時間我都在流淚,人物和故事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故事背景是70年前納粹發動的那場可怕的屠殺,辛德勒這名德國商人對猶太人的拯救,顯示出殘酷戰爭中人性的高貴。

小時候我愛看一本繪本叫《沒有記性的瑪明》,尤其欣賞主人公瑪明。瑪明的記性不好,記不住很多事情,記不住他人的不友好,他因此過得快樂而平靜,他的平和寬容改變了大家,人人都願意和他在一起。媽媽曾和我討論:“如果記性像瑪明那麼差,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當時我的回答非常肯定:“那該多好啊,每天記不住悲傷的、陰鬱的、不快樂的事情,這樣就沒有煩惱、憂愁和不快樂了。”

看完《辛德勒的名單》我對記憶的看法有了一些改變。《辛德勒的名單》的導演斯皮爾伯格是猶太人,猶太人富有經商頭腦,重視教育,在各個時代都英才輩出。他們歷經苦難,顛沛流離,仍然努力保持傳統、珍視歷史,苦難的記憶成為他們的寶貴財富,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斯皮爾伯格的這部電影不只是一份名單,一個故事,更是一種記憶,代表人類的理性和自我反思的勇氣。

我想,記憶是有價值的,它讓人記住歡樂的場景,生命中的美好時光,更讓人記住發生在國家、民族歷史的悲傷時刻。我家附近有一個淞滬抗戰英雄紀念坊,每到與抗戰有關的紀念日,有心人會放上鮮花,紀念這些逝去的英烈。如果每個人只記得眼前自己的小幸福,不願意記住發生在民族和國家的悲劇,這難道不是一種對歷史的背叛嗎?清代大思想家龔自珍說過:“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有的遺忘是被迫的,有的遺忘是人們忽視教育和傳承的結果。在翻看資料時我發現這樣一則新聞,在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0週年之際,英國進行了一項針對中學生的調查,發現60%的8至14歲中學生不知道納粹大屠殺是怎麼回事,這在曾遭受德國納粹蹂躪的英國引起震驚。為此,遭到抨擊的英國教育部想到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單》,決定在紀念活動結束後就給孩子們推薦這部影片,作為補救。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已經70週年,世界發生了許多的變化,觀看反法西斯影片對我們仍有積極的意義。寶貴的記憶提醒人們:慘痛的歷史是傷口,也是一筆精神財富。《戰國策》有云:“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記住一幕幕背叛人性的戰爭悲劇,認識到和平的可貴,才能“化干戈為玉帛”,共同守望和平!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1646字

影片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大規模奴役屠殺猶太人的一段沉重的歷史。

當猶太人被趕往猶太區時,街頭的納粹人高聲喊:“快滾吧!該死的猶太人!”透過黑白的影片,我看到那些猶太孩子眼中的光漸漸黯淡,他們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無盡的苦難與折磨。我不敢想象,他們都還那麼小,心中的憧憬與對美好的嚮往就這樣被蹂躪;就像這黑白的畫面,壓抑得令人窒息。納粹對猶太人的黑暗統治使猶太人徹底成了他們的奴隸。廉價的勞役成了猶太人生存的唯一選擇。後來,電影中出現了一個人物——戈特,他把屠殺猶太人當成樂趣,在他的眼中看不到任何憐憫與寬恕,他僅存的只有拒絕、殺戮和無法言語的暴戾。

我仍記得他的猶太女傭海倫說:“我捉摸不透他的喜怒哀樂,我不敢靠近他,我感覺他隨時都可能殺了我。”我還記得她眼睛裡噙滿淚水,恐懼的眼神與抖動的身軀如暴風雨般滌盪著我的內心……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群逃難猶太人中的一位身著紅色大衣的小女孩,她是這部影片中唯一一抹鮮紅色,她天真無邪,活潑可愛,蹦蹦跳跳尋找著避難的地方,這一幕恰巧被辛德勒看到了,或許是被紅衣女孩所震撼,他的目光久久不肯離開。女孩在一個沙發底下藏身,她悄悄的趴著,露出笑容。可看到這裡的我心卻如刀割一般痛,她多像一個天使!可混然不知惡魔的魔掌終會伸向她。後來,當紅衣女孩再次出現時,是在運屍車上,她的紅色大衣依然很鮮豔,可那已不再是希望了,而是我們心口的一顆硃砂痣。

電影的主人公辛德勒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德裔家庭,家境優渥,懂得享受美好生活。後因經濟大蕭條家道中落,來到克拉科夫尋找發財機會,交際手段高明,能言善道,靠敲詐勒索,讓猶太富商給他投資;長袖善舞,靠賄賂德國軍官取得官方合約。空手套白狼,短短的時間之內從兩手空空發展成了大富翁以及軍方的好朋友。他的本意是發財,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讓他親眼目睹了納粹黨人的殘酷暴行,看到了猶太人被肆意地踐踏和殺戮,他沒有選擇冷漠和逃避,而是巧妙地出手相助。他用高超的交際手腕買通軍方,讓猶太人到工廠來做工,讓他們短暫逃離集中營的地獄;找個測試消防水管的藉口,給火車內飢渴的猶太人帶去生命之水;安慰悲苦絕望的女傭;勸告殺戮成性的軍官用寬恕的管理方式;最後鑄就了閃耀人性光輝的名單。不惜散盡錢財,置自身於危險,保護素昧平生的猶太人。人性的光輝在他身上層層釋放。

“一流的智慧總是自相矛盾的”在辛德勒身上完美展現,他既自私自利、縱情聲色犬馬,又堅守善良的道德底線,彰顯人性的光輝,這是一個真實的人,完美的人。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三好學生,但在關鍵時刻選擇了做沒有惠及個人利益,但卻正確的事情。

戰爭,能揭露一個人的醜惡嘴臉,也能展現一個人閃光的一面。辛德勒在看到猶太人的慘狀後,用自己的大部分財產換取猶太人的命,他的名單上列印著一千一百多個人的名字,這不僅是名單,更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辛德勒捨棄了很多東西,卻保護了一群生命,一個民族!

在猶太人成為自由民時,他們用唯一的金子為辛德勒做了一枚戒指,上面刻著:“當你拯救了一個人,就等於救了一個世界。”

這是辛德勒對自己的救贖,他的善行使一千多個人得以生存。想必,這是人性的光輝,是我看到的在這部影片中納粹人的唯一閃耀的光芒。我時常想,假如我是辛德勒,我會傾其所有拯救猶太人嗎?假如我是戈特,我會殘忍無情地屠殺他們嗎?又或者我是那個時期的猶太人,我是否能忍受避難時躲在糞坑裡?是否能不懼怕死亡?我該怎麼生存,又該怎麼死去。我無法知道,因為我的懦弱,因為我沒有勇氣去面對,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所以,我只能當一個旁觀者,為辛德勒的光輝讚頌。為戈特的殘忍而憤怒,為無辜遇難的猶太人而惋惜,為倖存的猶太人祝福。

時至今日,難忘的是那份厚重的名單,更歷歷在目的是黑白畫面中穿梭在人群中的紅衣女孩,她是最熾熱的火焰,也是人們心中最灰暗的角落。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994字

在歷經2天的追劇下將《人民的名義》看完了,看的時候隨著主人公的遭遇而或悲或喜,但看到最後,回想一下,再聯想一下現實,只剩下沉默無言。

我真的很想說,但不能這樣說,中國那麼多年的法制建設喂狗了,中國培養的法治人才全是豬。但我可以這樣想,一顆老鼠屎總會壞了滿鍋湯,更遑論是一堆堆的老鼠屎。人性更是脆弱的,絕對經不起大環境下花花世界的誘惑,就像一個男人遇到赤身裸體的美女,更別說還是私人訂製。

法律是可以踐踏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人情社會,這無可厚非,大家司空見慣,只能說中國隨著經濟的發展還會走封建主義的老路,腐敗,部分人名不聊生,抗議,鎮壓,哦,幸好還是有底線,不能鬧出人命,這與古代的有何差異,只不過現在的人民有衣穿,有飯吃,當然,想住好房子的話大多數人得奮鬥三輩子。

法律是公平正義的保障,但是誰將他一再打破,是誰在口裡演說人民的名義,又是誰在講什麼所謂的政治生態與政治平衡。

我認為,中國的老百姓是最聰明的,老百姓看到的、感受到的不會是你修了多少路,蓋了多少樓,而是拿到手、實實在在的利益。自然而然,村民的賄選原因就可以解釋了,因為大多數村民根本不會知道你這個人品行怎樣,只知道你是否有錢,能拿到手的才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現在人們的焦點是什麼,是飆升的房價,其後有沒有利益輸送與像蔡成功那樣的倒爺。現在的人民不愁吃穿,最關心的便是教育與房子,其次是工作,教育資料的馬太效應,城鎮化的虹吸作用,催生了一批拆遷戶,那些不拆遷的地方怎麼辦,是不是得考慮考慮,政府不能光顧著賣地啊,在賣地的同時是不是得考慮一下這城市不僅僅是城裡人的城市,也是廣大農村人的城市,因此我建議,拿所有的賣地所得利益全部修成廉租房,供底層人民只要想住,就可以有的住,而且一家一戶只能申請一套,一套不用大,50平米足夠用了。教育的均衡又是一個與工作與城鎮化的命題,未來大城市化是必然的趨勢,畢竟北京考北大、清華的分低啊,那兩個學校是北京市的,不是全國性的,在其他地區招的人數是死的。既然是大城市化必然趨勢,則逐步撤銷、層層遞進,不能著急慢慢依次撤銷小學,中學,最後將資源全部集中到地級市、形成資源集聚,以免產生教師資源浪費。

不再說這些劇中反映的殘酷現實了,還得說說普通老百姓怎麼對付這些腐敗分子吧。在生活中,只要處處留心,咱們也是個個小偵查員,只要全民反腐,將它上網,總有一天曆史會給他最公正的評價。即所謂的正史野史。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655字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對男女之間平常是令人難忘的緣分。

在影片的開頭,一顆彗星劃過天際,天地下兩個截然不同的人便是互換了身份,卻恍若是一場夢,夢中留下的只有紙上的“你是誰?”這幾個字。

瀧是大城市一所高中的學生,對未來已經有了規劃,而住在鄉間小鎮的三葉卻依舊為著身邊的一些瑣事煩惱迷茫。平常的一個夜晚,彗星劃過,天醒來時卻發現自己身處於陌生環境之中。從開始的害怕,尷尬,到後來逐漸適應,甚至是有些期待。一次次的互換,讓兩人越發想要接觸對方。可茫茫人海,找一個人談何容易?瀧一步步的去尋找三葉,找到的卻是一個被彗星所毀滅的小鎮。最終,兩人在夕陽下奔跑,穿越了時空的界限,奔向對方,在彗星降臨前相擁。一切都改變了。

兩人決定在手心裡寫上對方的名字,防止遺忘。在彗星落地之後,一切塵埃落定,只是三葉沒來得及寫上名字,而瀧的手心裡寫著的卻赫然是:我喜歡你。

記憶都被抹去,就連用來互通訊息的日記也消失不見。一切彷彿都是一場夢,夢醒之後,誰也不記得誰。卻在最後,不由回頭,問道:“你的名字是?”

兩人之間的情感何其複雜,似愛,卻不是。銘記對方最主要的原因,也不是因為此,而只是因為對方改變自己人生,因為有了一段可以回味的青春,被對方所救贖,從迷茫徘徊中脫身而出。

當他們在夕陽下奔跑時,也許已經明白這可能是最後一面,卻依舊向前,這便是朝氣的青春,我們無所畏懼,縱使前方是荊棘,我們也願意用遍體鱗傷的代價去擁抱。畢竟生活總不是那麼平穩的,人總是要向前。無論會有多麼痛苦,我們總不可能待在原地。既然無法改變過去,那便去創造未來。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855字

放假期之前,我就給自己制定了一份要看十部電影的計劃。第一部選的是口碑評分都很高卻是自己最不喜歡的動漫科幻類電影《你的名字》。

“黃昏之時可以看見不可見之人。”為了契合這種暗示,我專門找了個接近黃昏的下午,觀看了這部電影。

女主是生活在農村的高中生宮水三葉,她日復一日地重複著簡單卻略顯枯燥的生活。她的父親是她所生活的鎮子的鎮長,由於種種原因她和妹妹跟隨外婆生活,並一起打理著神社的事情。另一邊,男主立花瀧是一個生活在大都市東京的高中生,他也同樣重複著枯燥無聊的生活,每日也不過是上學,打工,回家,如此迴圈罷了。

在無聊日子的某一天,他們兩個完全不搭邊的人因為某種神祕力量的作用而在早晨醒來時發現互換了身體。因為都對彼此原來的生活感到乏味,他們便對交換身體這件事沒那麼排斥。他們每週會交換兩到三次身體,漸漸地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對方的生活中贏得了或多或少的喜愛。

但突然有一天,立花瀧發現再也不能和三葉交換身體了,雖然他不以為然,但腦中卻始終好像被什麼事情羈絆著一樣。他開始憑藉記憶去找三葉生活的那個村子,拼盡全力去找,最終找到了。但那個村子在三年前被彗星擊中,導致村裡大部分人都死了,瀧也從官方的統計中得知三葉一家的死訊……

他很著急,想起三葉的口嚼酒,找到放置口嚼酒的地方,義無反顧的喝了下去。終於他又和三年前的三葉交換了身體,並且去拯救村裡的人,讓他們撤離,提前告知他們將要發生的災難。最終全村人得救了,但三葉和瀧都失去了對彼此的記憶。

看完這部電影,心中感慨萬千……

奇妙的夢中互換身體,交換著彼此的生活,把生活活成最喜歡的樣子。彼此心靈感應著,漸漸互相喜歡。美麗的慧星隕落,深邃的眼裡滿留著遺憾,或許那時三葉在想……啊,多遺憾啊,瀧在這時還不認識我呢……會不會永遠都不知道我呢?瀧竭盡全力尋找著,這讓人感動,也讓人心痛,但幸運的是他最終成功了。黃昏時隕石坑旁的奔跑,以及後來美好的相遇,都成了日落時最好的畫面。

想要見的人就去見吧,該記住的人也都記住吧,不然你以後會為此付出數倍的代價想去實現或者留下遺憾。

你的名字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680字

我看了一部電影,一部講述了一個戀愛故事的電影——《你的名字》。

不知從哪天開始,瀧和三葉都做起了奇怪的夢,夢中的自己變成了別人,而自己的身邊卻是真的產生了改變,於是男主瀧和女主三葉,都發覺了這不是夢,他們交換了身體總會有一些奇異的緣分。終於瀧忍不住去了系守鎮去尋找,才發現三年前系守鎮就被隕石毀掉了,1/3的人都失蹤了,這時瀧想到了三葉外婆對他講過的神話傳說,他找到了那個還留有他口嚼酒的地方,終於他們的身體這幾天換了。在黃昏之時他們相遇了,可還沒等他們在對方的手上寫下名字,黃昏就結束了,他們回到了各自存在的時空,他們一次次叫著對方的名字,卻還是忘掉了名字,忘掉了要幹什麼事,但是他們還記得自己在追尋著什麼,兩個人都是。幸運終究降臨到了他們身上,他們終於相遇了,兩人的眼眶裡都不知為何湧出了無數眼淚,他們不約而同地問出了:“你的名字是?”

他們沒有像宮水家之前的人選擇遺忘,而是一直在追尋,終於找到了彼此。他們是如此,人生更是如此,有多少人將遺憾停留在心間,卻沒有勇氣去追尋?緣分只會給你一個開端,結局還要自己去圓。也許我將來也會遇到對我很重要的人,這部電影告訴我,要不留遺憾,至少要把該說的話都說完,該做的事也一起去完成。

至今我也留下了不少遺憾,沒有鼓起勇氣,現在他們都不在了,這是永遠的遺憾。但之後不會了,絕對不會了,就算結局依舊,也至少努力過,鼓起勇氣過。我可不會再有“以後再幹”之類的想法了,我該乾的事現在就幹,如果幸福沒有像我期望的一樣停留,那又怎麼樣?至少我努力過了。

我和我的祖國觀影感 篇7

觀後感 ,1135字

國慶節期間,我們一家四口來到電影院,懷著期待和喜悅的心情饒有興趣地觀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由七個片段組成,完美地演繹了七個“中國第一”的感人故事,從一個個普通中國人的角度講述了祖國70年來的奮鬥和光輝歷程。

《前夜》和《相遇》的年代較為久遠,講述了建國初期的兩項“中國第一”。其中,《前夜》講述了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前夜,工程師林治遠和他的助手,為了把天安門前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電動升起來,從白天一直忙到次日凌晨,爭取做好升旗的每一個細節,用矽、鉻、鎳和鐵製造了最好的合金制動球裝置,成功見證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相遇》為我們講述了60年代的一位英雄——高遠。因為參加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祕密實驗,他遠離家人,沒日沒夜地奮戰在核試驗的一線,還在實驗中為了搶救國家財產而遭受核汙染,身患重病。但他始終熱愛祖國,與妻子相遇在29路公交車上也不敢相認,最終於1964年10月16日見證了原子彈的試驗成功。兩個故事向我們展示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人民為祖國無私奉獻的奮鬥精神,故事感人至深又催人奮進。

《奪冠》、《迴歸》和《你好北京》分別從三個側面講述了八十年代到新世紀初期三十年普通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和捨己為人的感人故事。《奪冠》裡的陳鼕鼕為了讓大家看到中國女排奪冠的比賽盛況,毅然克服個人情感,為大家舉著電視天線,直到女排取得勝利,最終也沒有來得及與好友小美告別。《迴歸》則講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前,中國政府官員、中國軍人和普通香港市民和警察奮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一絲不苟地確保中英交接儀式的順利舉行的溫情故事。《你好北京》從一位普通的北京計程車司機的角度,描繪了普通中國人熱愛祖國、心向奧運和捨己為人的高尚情操。

最後,《白晝流星》和《護航》重點講述了祖國在最近十年裡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重大進步和帶給我們生活的影響。《白晝流星》裡兩位流浪少年——沃德樂與哈扎布,因在身患重病的退休老人李叔的感召下,見證了神舟飛船的順利返航,而改變了他們個人的成長“航向”。《護航》裡的女飛行員呂瀟然大公無私,毅然將來之不易的參加國慶閱兵的大好機會讓給戰友並幫助戰友排除飛機故障,成功完成了國慶閱兵任務。

看完這部電影,我們為祖國的逐漸富強而備受鼓舞,也深深被一代代普通中國人為建設祖國不屈不撓和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的精神而感動。正是祖國的發展和普通中國人堅持不懈的奮鬥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繁榮和幸福生活。祖國時刻在努力地關心和培養我們,我們應該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和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回饋祖國,為讓祖國變得更加富強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3224字

【篇一:《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雷鋒”一個眾所周知的名子,一個永存的英雄,一個人民永遠要學習的榜樣。今天我們就看了一部,有關雷鋒剛死不久後的日子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和雷鋒同班的戰士,在雷鋒死了之後,繼承了他做好事的傳統,成了“雷鋒二代”做了很多好事的感人事蹟。

這位開車的戰士一開始和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沒有什麼區別甚至還有一點不良習慣。但他身邊卻站有了一位在那時已家喻戶曉的人物雷鋒。他是他的班長,不僅從生活上還從部隊學習中幫助他。可不幸的是在一次雷鋒幫他指匯出車時,他不小心把旁邊的衣杆撞倒,打死了雷鋒。領導關他禁閉時,他得知雷鋒曾經幫他家解決困難,十分感動,這些事為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促使他成為二代雷鋒做了很多好事。在這其中他有時還遇到了很多傷害,就連他兒子也覺得做好事不會有好報,反而會遭到不必要的麻煩。最後他們身陷困境時,一群青年志願者幫助了他們,讓他和兒子感到了世上的溫暖,眾多青年志願者戴著小紅帽推車的情景,成為了影片中最為感人的一幕。

在現在這種一切利益至上的時代中,我堅信除了青年志願者之外還會有很多像那位戰士的群眾,會在一個不知名位置上默默為大家做事,努力的奉獻著自已的愛心,幫助每一個人解決困難。

這其中已有很多人出了名,例如,海地地震時的8位維和police,他們為了拯救海地人民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奪去了他們寶貴的生命。還有已有47年黨員歷史的76歲老黨員,在退休後仍發揮著餘熱幫助戰士們幹一些利索能及的事成了戰士們不是父母勝似父母的親人。還有一些沒有出名的。在我身邊就有這麼一位現在版的雷鋒1樓的老奶奶。今年冬天大雪紛飛的時候,大家都躲在了屋裡享受著暖氣棉被送來的溫暖。就在這時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在我們正不想出門時和老伴二個人把樓前小道上的雪都鏟到了兩旁,使大家不會被滑倒了。大家都很感謝這位為他人著想的老奶奶。

他們和影片中的戰士以及我們學習的榜樣雷鋒,都是無私為大家奉獻的偉人。在這裡我希望大家能做到學習雷鋒做好事為別人送去一份溫暖讓世界充滿愛的普照,能發現自己身邊的“活雷鋒”誇他們一句“好樣的”謝謝他們為大家付出的汗水回報他們的勞動成果。相信只憑藉著這一小句話也會讓他們感到自己沒有白幸苦。最後祝願好人越來越多,世界越來越美!

【篇二:《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我要歌頌一個人,他不是將軍,卻建立了無數功勳;他不是文豪,卻寫下不朽的詩文;他不是鼓聲,卻將每一聲都化成雷鋒。他不為自己梳羽毛,他不為自己編歌曲,他不為自己織羅衣,他不為個人流一滴眼淚。他就是—雷鋒

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他用他的行動感動著每一位中國人。22歲,一個似水的年華,卻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那天下午,是一堂難忘的語文課,我們看了一部短片《離開雷鋒的日子》

短片中的一個畫面使我印象很深:一個被車撞的老爺爺躺在雪地裡,肇事車逃跑了,後來他被當年雷鋒叔叔的戰友,喬安山叔叔救了,卻因為他的家人不想付醫藥費,被冤枉成凶手。我真的想問問他們,就因為錢,就能隨便冤枉好人嗎?多虧警察叔叔及時破案,否則,在離開雷鋒的日子,誰還會去幫助別人?

也許,這就是世態炎涼,現在的人眼裡都只有錢,哪裡會有雷鋒?也許有時候不是人們不想幫,而是怕向喬安山叔叔那樣,而這一切不都是因為一個錢字嗎?雷鋒是一個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人,是一種高尚樂於助人的精神,居然把他和錢相提並論起來,真是諷刺。

其實現在社會上也不是沒有有好人的,正如短片快結束時的一句話: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對呀,現在社會上雖有一些歪風邪氣,畢竟每個人都不是壞人,他們心中都有一塊純潔美好的空地,只不過,有些人把它放在表面上,讓每個人都能覺得他的溫暖,而有的人,則把它放在心靈深處。生活中的好人,可能沒有多麼轟轟烈烈,卻體現在生活中的小事裡。我就受過他們的很多幫助,上學時,幫忙開一下那扇沉重的單元門,車子放在樓下被風颳倒時幫忙扶起來,社會上無償獻血的人越來越多,公益活動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蔘加等等,從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雷鋒精神沒有消退。是的,雷鋒並沒有死,社會上還有千千萬萬的活雷鋒。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向雷鋒學習,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雷鋒不應該只活在我們心中,而應該將他的那種精神傳播到社會,讓每個人都做一名“活雷鋒”,然我們的社會充滿愛心與陽光。

【篇三:《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作文】

近日,通過教室內的“班班通”,我們觀看了影片《離開雷鋒的日子》。主人公喬安山的感人事蹟令我熱淚盈眶、思潮翻滾……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在雷鋒犧牲後繼續把雷鋒精神發揚下去的故事。在發揚雷鋒精神的過程中,喬安山受到了種種挫折,比如他自己的親生兒子就一直反對他在外面“學雷鋒做好事”,還有當他把一位被車撞倒的老大爺送到醫院時,卻被老大爺的子女誣陷為肇事司機……但所有這些都沒有撲滅他心中的希望!

沒錯,影片中所講述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時有發生,現在的社會,“樂於助人”的人越來越少,“袖手旁觀”的人越來越多。“不是不想幫,而是不敢幫”。每個人都在為自身的利益而奔波,處處以“防人之心不可無”來提醒自己。

在這裡我想問所有人一些問題:幫助別人有那麼難嗎?難道你不想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有人過來幫你一把嗎?

不要怕幫助別人會給自己惹上麻煩,因為烏雲遮不住太陽,真理定會戰勝邪惡,風雨之後的彩虹會顯得格外地美麗和絢爛!人都是以心換心的,希望別人幫助自己首先要學會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就等於在幫助自己!

雷鋒不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因為雷鋒,世界變得更加溫暖和美麗。讓我們接過傳遞英雄精神的火炬,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投入到“學習雷鋒同志、弘揚時代精神”的滾滾洪流中去!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點燃全人類學習雷鋒、奉獻社會的熊熊烈焰!

【篇四:《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每到3月5日,我們就會想起只活了22歲的雷鋒叔叔。一提到雷鋒,大家都會翹起大拇指,可每當說道“好事做了一火車”卻只活了22歲的雷鋒時,我就會覺得惋惜。但我還是要對世界說:“今天需要‘雷鋒叔叔’,明天也需要雷鋒,未來也需要雷鋒。也就是說要發揚雷鋒精神。

不僅在20世紀60年代應該學習雷鋒,進入21世紀新世紀新階段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學習雷鋒,更應該發揚雷鋒精神,把它持續不斷的傳承下去。雖然現在和過去不同了,社會隨著事業的發展也改變了,但是我們還是要牢牢記住:雷鋒精神無疑是崇高的,他是高不可攀的“喜馬拉雅山”,眾人難以達到的“境界”。

雷鋒入伍以來,多次立功受獎,他被選為市人大代表,出席過瀋陽軍區首屆共青團員代表會議,他的照片日記和模範事蹟。通過報紙電臺作了廣泛的宣傳,雷鋒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熱情讚揚他的來信,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該歸於黨,歸於熱情幫我的同志,至於我這個人做到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這麼一點點貢獻,比起我的要求和期望差遠了。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點多鐘,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型工地回致駐地。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車場後,發現車測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車到空地去洗車。經過營部前一段比較狹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手臂指控小喬倒車轉彎:“向左,直著倒,到!“汽車突然後右邊滑進水溝,車身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裳的方木棍子,雷鋒不慎被方木棍子砸在頭當場昏倒在地……

戰友們用擔架把他抬到醫院搶救,各級首長紛紛趕到,同時用最快的速度把專家接到床前,由於顱骨損傷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這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的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年僅22歲就這樣和我們永別了。

八月十七日,在撫順市花區政府禮堂召開了追悼會。近十萬人護送雷鋒……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時刻牢牢記住,雷鋒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讓雷鋒精神世世代代傳下去。

道德的力量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824字

她的心靈,如雪花般純潔;她的人格,像青松般高潔;她的青春,似火種將永遠燃燒。她,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老師,雖然她離開了我們,但她那聖潔的靈魂將永遠伴隨著我們。她,就是全國見義勇為模範—殷雪梅。一位平凡的老師,卻做出了不平凡的壯舉。

那一天,陽光明媚,微風輕輕地吹拂著大地。在誰看來,這都是美好的一天。可是,不幸卻降臨到了殷雪梅老師的身上。

殷老師和同學們正興高采烈地走在路上。這時,一輛汽車像一頭狂怒的雄師,橫衝直撞地向學生猛衝過來。眼看慘劇瞬間發生,說時遲,那時快,殷老師一個箭步衝到學生面前,張開雙臂,履行了自己對“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的承諾。

我不是您的學生,而您的英雄事蹟,博愛的胸懷,英勇無畏的行為,卻讓我認為您是我最敬仰的老師。我還有什麼理由,不把您當作我的老師呢?我為有您這樣的老師而自豪、驕傲。我要高聲叫您一聲:“敬愛的殷老師!”

殷老師,您知道嗎?因為您的那一次義無反顧,挽回了六位活潑的精靈的生命。孩子們感激您;孩子的家長們感謝您;學校感激您;祖國感激您!因為您給我們送來了無法估量的最珍貴的精神食糧。

您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您的精神品德,卻點燃了每一位少先隊員心中的火種,帶給了我們生命的無數次感動。

有人說,您像高山,高山巍峨,使人敬仰;有人說,您像大海,大海浩瀚,博愛無涯;有人說,您像春蠶,吐盡銀絲,溫暖別人;有人說,您如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要說,您還是一位平凡的老師,只不過面隊死亡,您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同學們在看殷老師的事蹟報告時,都流下了悲傷的眼淚。然而,如果殷老師活著的話,她決不願意看到一個個淚流滿面的孩子。她所期望的,正如被殷老師救過生命的孩子所說的:“我長大了,也要做一名像殷老師一樣的老師。”是呀,我們要以殷老師為榜樣,化悲痛為力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認真學習,關心他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告慰深愛我們的老師—殷雪梅的在天之靈。

殷老師,我們永遠愛您!

遠去的孤單背影 篇10

高一作文 ,1043字

爛漫的櫻花鋪滿東京小道,這是你一直嚮往的地方。

和你相遇是在早春,彼時的我們剛開始初中的新生活,雖然你我那時還很陌生,但就是一種緣分讓同時躺在柳樹下的我們成為好友。

柳樹下的我們,一起背靠著彼此,空中飄著如花的柳絮,你伸手抓住一小把柳絮,然後張開掌心,用嘴吹向我。綿綿的柳絮飄在我的面龐,有莫名的舒服。我告訴你,我喜歡柳絮,喜歡它的美麗。你說,其實東京的櫻花比柳絮更美。你說,你最大的願望就是去東京小道上看一場櫻花。

三年的時光,足以讓一個人長大,也足以讓兩個人的友情更加堅固。

三年的時光,讓我更瞭解你許多的小祕密,你最喜歡的花是櫻花,你最喜歡的顏色是淡藍色,你最愛的人是誰等等。

三年的時光,讓我更加了解你,你看似文靜靦腆實則體內活躍細胞居多。你遇事冷靜,善於分析。

彈指一揮間,縱有流年千百轉。

就在這個寒假,你興沖沖地給我打電話,說在春天之際,你可以看到爛漫的櫻花了。我不解,問之。你沉默了一會,說你們就要搬家了,是東京,而且再回來的情況很少,少之又少。我問你什麼時候搬家,你說:後天。

接完電話後,我的心隨即顫抖。三年的甜蜜時光,你讓我怎麼捨得?

終於,在傍晚,你來我家向我告別。你剪了齊耳的短髮,穿著橙色的外套。我側身讓你進來,你笑著說不用。你說你還有許多事要處理,此次找我就是給我一個東西。

我接過你手裡包裝精美的禮品盒,抬頭,便看到那雙熟悉的眼眸。只是,此刻,它已通紅。兩滴清淚在你的眼眶久久迴旋,你說:謝謝,三年陪我度過。你說:對不起。你說:勿忘我……

說完這些話,你便轉身走了,在你轉身的一瞬間,我看到淚水已流至你的嘴角邊。

天空飄起一場小雪,風吹亂你的髮絲,你在風雪中,緩慢的行走著,你的背影看上去是那麼孤獨。此刻,我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看你遠去的孤單背影。驀地,心裡一片空白。

回到家去,開啟你送的禮物,裡面竟是一盒柳絮,還有一幅圖,畫上是兩個女孩背對背躺在柳樹下,一起看著空中飛舞的柳絮……

那一瞬間,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低聲哽咽起來。

現在已是春天了,我躺在柳樹下,還是像當年一樣望著柳絮發呆,只是這次,只有孤獨的自己。聽說,東京小道上全鋪滿了櫻花,想必,一定會很美吧!不知道,此刻在東京看櫻花的你是否還會想起當年的我們一起細數柳絮的場景。

其實我們都明白,不久的將來,所謂的友情,都會被時間所埋葬。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情願自己沒有遇上你。那樣,雖然自己沒有知心閨蜜,但也不會像現在,常常會思念某人。

一個人的世界,一個人的孤獨。

願你,在東京,一切安好。

我和我的祖國觀影心得 篇11

觀後感 ,1124字

逼仄的空間,微弱的燈光。警報驟然轟鳴,紅光乍現。明暗交錯的紛雜中,身穿白色長衣的科研人員紛紛撤離,沉悶的腳步,散落的檔案,慌亂中井然。一人忽而停頓,一次呼吸間的躊躇,轉身,如一股逆流洶湧而上,直至原點。徒手扳動閘門,警報戛然而止,重歸寧寂。

……

高壓水槍的沖洗已而麻木,涼意頃刻入骨。蒼白的口罩染上豔紅的血,觸目的鮮紅,他緊閉著雙眼,無言。

他是中國國防科技事業中,無名的科研人員。三年來,隱姓埋名,隔絕人世,置身僻遠,默默無聞,只為原子彈爆炸時蘑菇雲的濃煙,只為被世界敬畏的奪目光輝。一次實驗意外中,他隻手關閉了核洩露的閥門,因而核輻射嚴重,生命已只剩單薄的幾天。

披上厚重的大衣,戴著純白的口罩,他似乎一下子蒼老許多。懷揣著希望,密切地關注著報紙上的點點風聲;街頭奔走,偶然乘車,重逢了闊別已久的女友。

三年,堅持不懈的尋找未打破杳無音信;一個回眸卻恰巧久別相逢。音容未變,聲線輕顫,最強烈的剋制和最絕望的冷靜下,隔著一層口罩,他道:

“我不認識你,你認錯人了。”

顛簸的公交車,孤絕的心。如果相逢能相認,多想相訴思念。她噙著淚回憶著訴說,他就這麼緘默地看著她,無聲,眼角漫上晶瑩,眼神深邃悠遠。欣喜,思念,愛戀……回憶動人,思緒萬千,可縱有千多溫柔,也難再啟脣。

……

車外呼聲漸起,車驀地停了。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歡騰的人,飄楊的鮮豔的紅旗,浩大的遊行佇列,飛散的新報紙。這一刻萬民同聚,一擁而來;這一刻萬眾歡歌,響聲震天!人海茫茫,他抓到一份報紙,紅色大字鮮明地映入眼簾。他激動得踉蹌了身形,眼角溢滿了笑意,眼淚幾乎奪眶而出。上萬次嚴密的計算與實驗,除錯,改進,原子彈終於爆炸成功了!

他抬頭迎上她驚異而欣喜的目光,隔著遙遠的人群,摩肩接踵,她似指了指報紙,又指了指他。

人群熙熙攘攘,人聲鼎沸。虛弱感模糊了視線,跨越千萬人,他默默頷首。

心酸而欣然的淚水,感動而悲寂的笑顏,人群湧向遠方,視線中逐漸模糊的他摘下口罩,喜極而泣得像個孩子。

陽光最後一次鍍上他蒼白的面龐,視線朦朧了,觸覺再真實了……或許他的生命,終結在這一刻。他是否想起那本,《青春之歌》?

……

青春,這便是青春無悔的讚歌。最美的年華里,我遇見了你,也遇見了我所忠誠的科研事業。我愛你,我也愛這份事業,愛得深沉而不渝。可如若只能選擇其一,寧舍青春之我,鑄祖國大業。

可惜,這次重逢,竟成永別。可我不悔。

“七尺之軀,既許國,難再許卿。”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12

觀後感 ,552字

希望是什麼?每次觀看這部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都會給我帶來全新的感悟。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我被主角安迪為了重獲自由與新生,竟然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挖地道並越獄成功的智慧與毅力而深深折服!在長達幾個橄欖球場寬的惡臭地道里爬行,只為通向自由的另一世界,不同於高牆封閉的肖申克監獄,而是充滿希望與自由的另一個世界。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我們都可以從不同的視角來解讀這部影片啟人心智的細節魅力。希望是什麼?對於幾乎耗費一生時光在監獄裡的囚徒來說,希望是重新獲得自由。但是很多囚徒從最初入獄的失望,逐漸麻木並習慣關住他們的這個“鐵籠”,甚至到最後嚴重依賴這個讓他們絕望的牢籠,一旦離開它重回社會,便開始無所適從,陷入深深的恐慌中。影片中的八十多歲的監獄圖書館管理員老布就是如此,獲得假釋卻無法融入這個社會,被監獄“體制化”而無法自拔,最終上吊自殺。類似於心理學上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被害者對犯罪者產生情感,被體制化的人對體制產生依戀。

現實是,我們都有或多或少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我們對某些禁錮我們思想與靈魂的東西而不自知,反而在長年累月下習慣並依賴所阻礙我們前進的東西。重拾希望,重獲自由,就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認清腳下的路而不至於迷失在茫茫的人生霧霾之中。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13

觀後感 ,552字

希望是什麼?每次觀看這部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都會給我帶來全新的感悟。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我被主角安迪為了重獲自由與新生,竟然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挖地道並越獄成功的智慧與毅力而深深折服!在長達幾個橄欖球場寬的惡臭地道里爬行,只為通向自由的另一世界,不同於高牆封閉的肖申克監獄,而是充滿希望與自由的另一個世界。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我們都可以從不同的視角來解讀這部影片啟人心智的細節魅力。希望是什麼?對於幾乎耗費一生時光在監獄裡的囚徒來說,希望是重新獲得自由。但是很多囚徒從最初入獄的失望,逐漸麻木並習慣關住他們的這個“鐵籠”,甚至到最後嚴重依賴這個讓他們絕望的牢籠,一旦離開它重回社會,便開始無所適從,陷入深深的恐慌中。影片中的八十多歲的監獄圖書館管理員老布就是如此,獲得假釋卻無法融入這個社會,被監獄“體制化”而無法自拔,最終上吊自殺。類似於心理學上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被害者對犯罪者產生情感,被體制化的人對體制產生依戀。

現實是,我們都有或多或少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我們對某些禁錮我們思想與靈魂的東西而不自知,反而在長年累月下習慣並依賴所阻礙我們前進的東西。重拾希望,重獲自由,就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認清腳下的路而不至於迷失在茫茫的人生霧霾之中。

《BBC:鍛鍊的真相》觀後感 篇14

觀後感 ,643字

常言道:“健康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沒有了健康,每一天的生活一定缺少某種趣味。事實上,健康是我們進行一切日常活動的基礎。據肥胖資料統計,肥胖症狀正越來越低齡化和擴大化,這意味著更多的年輕人甚至是兒童陷入肥胖的困境當中。越來越多的現代人處於不健康的肥胖狀態中,以至於社會出現一股健身與節食的減肥狂潮。但是,有些人通過鍛鍊重新獲得並保持健康的體態,同時有人卻在減肥與反彈的惡性迴圈中手足無措。如何才能讓鍛鍊起到預期的理想效果?鍛鍊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BBC:鍛鍊的真相》記錄了一名追求健康的實驗者在相關研究教授以及健康專家的指導下,通過進行一系列的親身實踐,逐步為我們還原鍛鍊的真相。在瞭解鍛鍊的真相之前,紀錄片先讓我們看到在鍛鍊時我們的身體機能是如何運作的,有趣的是,當我們鍛鍊到一定時間段,我們的心理是如何改變的。包括在剛剛開始流汗疲憊時,我們的大腦會發出停止的訊號,以至於我們常常沒達到足以燃燒一天脂肪的運動量時,我們就停止了運動。所以在我們運動時,堅持達到目標就是減肥的真理。

還有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道理是,久坐不利於健康。這就是真相,真相就是那麼簡單,而我們卻常常忽視並遺忘它。實驗者穿上用來測試一天運動狀態的衣服,24小時後電腦得出他的運動折線資料。折線圖表明他日常只要走動,身體燃脂就會進行的很順利,但如果是他在辦公室坐上幾個小時,體內的脂肪就會自動囤積,長期如此就會對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要知道,真正的肥胖不僅僅是表面上的身體肥胖,更是內臟器官被逐漸累積的脂肪的重重包圍。

《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篇15

觀後感 ,3318字

【篇一:《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集《國學小名士》,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小名士們解說名勝古蹟時的從容、排練節目的認真。

8月20日,小選手們來到孔子的故鄉—曲阜,首先到三孔化身小小的解說員。雖然他們對解說員這個職業有所陌生,但是他們還是很興奮,解說的有模有樣。有的小名士採用文言文的說法解說的來歷,有的小名士穿上古代的服裝在人群中解說“金聲玉振”的含義,有的小名士用說數來寶板的形式在解說“大成殿”的來歷,他們在旅遊的人群中格外顯眼,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望,雖然有時也會出現忘詞的情況,但是他們不氣餒,一遍一遍的練習講解。有的遊客還豎起了讚賞的大拇指!很顯然,他們肯定是在之前充分了解了這些知識才能講解的這麼信心十足!

隨後,小選手們又投入到緊張的演出排練當中,因為他們晚上將舉行一次大型的文藝演出。在排練中,選手們對角色的扮演、上場的先後各抒己見、奇思妙想、爭先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和導演起了爭執。到晚上演出的時候,雖然舞臺簡陋,但是仍然抵擋不住小選手們的熱情和興奮。節目演出豐富多彩,體裁新穎,有古文改編的說唱、情景劇《蘇武牧羊》,搖滾版的《蜀道難》等,樂曲演奏表演更是古色古香,不斷的獲得臺下小觀眾的喝彩。在節目表演的最後,小選手們還集體給導演們一個驚喜—那就是給導演們一句話祝福、感謝,一句句真摯的話語讓導演感動的淚水溢滿眼眶。

通過觀看節目,我覺得我們要學習小選手們,多瞭解古代文化知識,多學習國學知識,或許有一天,我也能當一名國學解說員,給大家講解國學知識,讓大家都學國學、瞭解國學,、誦讀經典,感受國學魅力,傳頌中華美德。

【篇二:《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這幾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叫做《國學小名士》,讓我受益匪淺!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瑰寶。“讀千年古韻,品幽幽書香”。中華古詩詞,節奏鏗鏘整齊、意境優美,古人云:為文之道在於厚積而薄發。我們只有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充分汲取它們的精華,得到古文化的浸潤,才能豐富自己的語言,瞭解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文明。

山東省,是著名的“孔孟之鄉”,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山東省是兩個小國:齊國和魯國。古代好多名人的家鄉都在這兩個國家。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孔子了。孔子的家鄉在魯國曲阜,他的學生把他的言行記了下來,編成了《論語》。孔子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建立了現在的“三孔”,即孔府、孔廟、孔林,在《國學小名士》中,我們還跟隨著小名士們的腳步到了那裡,到了孔廟,連皇帝都要下馬以示對孔子的尊敬呢!

在孔廟,小名士們做了一天的“講解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有的用了古詩來作開場白,有的用用悠揚的笛聲開場的,有的用論語中的原句來解釋遊客的問題,有的用“鼠來寶”的形式來介紹孔廟的大成殿,有得用快板,還有的同學用了相聲。他們帶領我們領略了山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了古詩詞的魅力,激發了我們對中華古代文化的厚重興趣。

這個節目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我希望同學們能和我一起,傳承中華文化,讓世界關注中國文化,因為他就是民族傳統與民族精神的象徵!

【篇三:《國學小名士》觀後感作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提起這句話,人們都會想起那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國學家—孔子。他帶領我們走入了中華民族經典詩文的聖堂,孔子的精神傳遞給了我們每個人,讓我們的祖國成為了禮儀之邦。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國學徵文活動,觀看一個國學視訊後,我更加欣賞國學了,它不單單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精神,它會教會我們人生的哲理,用精闢的語言來講述君子高尚的修養,為我們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而孔子就是這樣的人,他教會了我許多道理,讓我得到了精神修養上的改善。

在不久之前,我的妹妹來我家做客,她才上一年級,所以什麼事情都要問我,在她心目中,我一直是什麼都懂的大姐姐。這次,她玩著玩著,隨手抓起一本奧數書,找到一個她感興趣的題,便問我上面的題目怎麼做。我看了看,立刻傻了眼,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道題我之前不是做過嗎,怎麼能忘記了呢?我看見妹妹一雙充滿好奇與疑問的大眼睛正在一眨也不眨的盯著我,盼望找到答案。這時,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真是丟盡了臉,連妹妹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我變的沒有她想象中的厲害了。頓時明白了《論語》中一句話的道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老師教的知識要及時複習,不但可以鞏固舊知識,還能領悟到新的知識,這樣才能樹立起好榜樣。

國學,它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教育的精華,國學令我們進步,讓我們意識到經典的可貴。讓我們在學中做,在做中學,與經典詩文一起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篇四:《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擁有5000年曆史的中國,有唐代詩人的唐詩,有宋代詩人的宋詞,可謂有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國學小名士》是一檔對學國學、誦經典、傳美德注重的節目,經過層層選拔,12位參賽選手齊聚一堂,一決高下。第一關我愛記詩詞,根據大螢幕中顯示的字詞,背誦出帶有這個字詞的古詩或詞,不可以重複。選手們個個精神百倍,古詩詞一個接一個,“正確”這個詞一直在裁判嘴裡發出。就算這樣,選手們也不敢懈怠,這其中要數田藝萱姐姐說的最好。

第二關名家對對碰,由小朋友們扮演的古代詩人,分別手持十分、二十分、三十分不同分值,由選手們來選擇,然後進行答題。在這一輪當中,每個人都很出色,基本沒有人答錯。

第三關美德大考驗,這一關非常重要。裁判故意把垃圾桶碰到,看看選手們表現的怎麼樣。剩下四名同學,做出了不同的動作。一位同學看到之後,立即將桶扶起來,另一位同學連忙來幫忙,而剩下兩位,一位看見了不扶,另一個更本沒看見,還強詞奪理。

這個節目讓我們對中華民族有了更好的認識。

【篇五:《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這個經典誦讀視訊由學國學、誦經典、傳美德三個主題組成,每個主題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個視訊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聖人之訓用在實處。

看了這個關於國學的視訊,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範,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這個視訊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春秋時期的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更是中國人的精神偶像、中國文化的代表。

中國人因為孔子而驕傲和自豪,“孔子學院”於是成為許多國家研究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尤其是研究中國的古人和今人的學術機構。孔子的經典語錄集《論語》,因其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其推崇備至,不僅影響著今天中國人的思想,更是成為外國學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經典之作。可見,《論語》之影響深遠而巨大。

我們今天再來捧讀《論語》,其現實意義究竟在哪裡?北師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生活,找到個人座標”。因此,《論語》可以作為我們中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指南。

《論語》中關於修德的言論,最具概括性且易於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篇16

觀後感 ,1221字

【篇一:《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這幾天看了“國學小名士”的節目,這個節目不僅讓我大開眼界,還讓我受益匪淺,學到了許多的知識。

“誦讀經典與聖賢對話,傳承美德,讓心靈成長”讓我們開啟心靈的大門,爭做一名美德少年,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勤儉節約,我認為在生活中浪費物資是可恥的,有一次,我幫媽媽洗碗時,把水龍頭開得很大,媽媽讓我把水龍頭關小一點,還說一方好幾塊錢呢!爸爸也在一旁說:“節約錢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要節約水。”我聽了,漸愧不已,趕緊把水龍頭關得小一點了。

浪費物資是可恥的我認為浪費時間也是一種不良的行為,“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現在老師留的作業少,把時間留給我們,讓我們自由發揮,而我們卻把時間放在看電視、玩電腦、打遊戲上了,時間就這樣白白流失掉了,做為學生我們應該抓住時間,努力學習,有一個好的成就,才能為祖國獻出一點點貢獻。

現在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條件好了,我們都成了家中的小皇上,小公主”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爸爸媽媽買得牛奶不捨得喝留經我喝,我一天能三四袋,買得乾果、零食都是我先吃,把喜歡吃的零食一掃而光,把肚子吃得像一個快熟的大西瓜,卻沒想到給他們嘗一嘗,我吃那麼多,吸收不了就長肉,也是一種浪費,爸爸媽媽那麼辛苦,以後吃東西一定要先給他們留一些。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不僅要學習課本知識,還在要生活中實踐學習,要做到知行合一,我們要努力學習,奮發圖強,長大以後要為祖國的建設增磚添瓦,我要努力,我要加油!

【篇二:《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國粹派鄧實稱:“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

我從幼兒園就會背:人之初,性本善……。這就是我最早接觸的國學。山東電視臺舉辦的《國學小名士》就更突出了詩詞的魅力。古人用短短几句話,就能充分概括了語言的博大精深。

第一關“我愛記詩詞”大螢幕上出現一個關鍵詞,選手們要說出含有關鍵詞的詩句。我只能說出一兩句,而他們卻能在短短的五秒鐘說出一個詩句,我太佩服他們了。第二關“名家對對碰”,

但我還是喜歡第三關“美德大考驗”,倒地的垃圾桶,扶或不扶;撒落的橘子,撿或不撿;不是自己的錢,借或不借;抉擇在一念之間,看到這時我想起了我們常說的一句話“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也正體現了“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主題。

我們在國學中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禮節,但在生活中沒有很好的實踐和應用。知識和道理是我們的內在,而我們的日常行為是我們的外在表現,如果我們只學了內在,而沒有外在表現,那就跟沒學和什麼也不知道是一樣的。我們要把所學得知識和道理要在行動中表現出來,是學習國學的關鍵所在。

平時我覺得自己會的詩詞挺多的,今天看了《國學小名士》以後,才知道我會的只是冰山一角。我也會把我學到知識和道理,用我的行動表現出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節儉·自信·智慧——《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1029字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是這款節目的主題,它讓青少年通過對國學經典的誦讀,把傳統經典中的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節儉

勞動是幸福的左手,節儉是幸福的右手。從小我們就知道要節約一滴水、節約一粒米,“滴水匯成河,粒米攢成筐。”“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等古詩,在節目中,選手們比賽更是讓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分。可是在一輪美德考驗中,一位選手對地上的紙屑不聞不問,也沒有拾起它,反倒踩了兩下。這讓我反省起來;在現實生活中要節約用水,看到在滴水的龍頭應立即關上,在家裡,洗菜水可以拖地,洗臉洗衣服的水可以沖廁所;人離開要隨手關燈;一個學期下來未用完的本子可以裝訂起來作為草稿本;不亂丟糧食;不亂買東西,穿衣不講名牌等等,都是我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自信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講的是無論年齡多大都可以有志向理想。在國學小名士中,選手們都為了自己的理想去拼搏,並且都非常自信。我想到了那一次,我校舉辦了一個運動會,每個班級,都選好了運動員(其中有我)。我們正準備要開始比賽時,這時,我慌了,我既害怕,又心慌。我害怕發令槍的聲音,害怕名次的不好。我的胸口裡倆個精靈鬼又開始打嘴仗了。天使說:“加油,要相信自己,每個人都會有道坎兒,這點小坎兒算什麼,相信你一定行的!”魔鬼說:“不要聽她胡說,如果你失敗了,既損失了班級的榮譽,又破壞了你的名聲,千萬不要去,放棄吧!”最後,我終於做出了決定,我一定會堅持下去的,我是不會放棄的,因為我是一個要對自己有信心,生活自信的人。

智慧

在生活中,什麼事情都是需要智慧的。在國學小博士中,各位選手更是展示了自己無與倫比的智慧,他們的詞彙量都非常驚人,而這些智慧是需要儲蓄的。在總決賽中,兩位選手比賽更是激烈,幾乎不用思考,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其實,儲蓄智慧並不難,只須你我,多思,多看,多體驗罷了。畢竟前人為我們打開了智慧的大門。學習是一種智慧,真正懂得學習的人能將有限的生命拉長、擴寬、積厚,甚至以一種超越時空的姿態永存於歷史。茫茫學海,勤奮作帆,智慧作舟,泛舟於上。智慧的去學習,向人生的新希望邁進!

在看過了《國學小博士》後,我在生活中的各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明白了很多很多。這次活動是對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傳統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揚民族精神,張揚中國文化的魅力法寶。

《十五歲的笑臉》觀後感 篇18

觀後感 ,737字

十五歲的我們,像在天空中翱翔的雄鷹;十五歲的我們,像五彩繽紛的花朵,給祖國增添色彩;十五歲的我們,像自由自在的小鳥,歡樂而無煩惱;十五歲的我們像一把堅硬的利刃,將來要守護我們的國家。十五歲的我們,年輕的我們,自由的我們,是否還像小時候那樣一直保持著燦爛的微笑?

在社會上,我們充當著學生這個角色。在成人來看,我們自由、輕鬆,但誰又想過我們的苦,我們所付出的汗水。在看了《十五歲的笑臉》這部電影后,許多人都明白了學生也不容易,學生並不是想象中能夠做好的角色。這部電影也給了作為十五歲的我們一個道理:只有懂得付出,願意付出,努力付出的人,才會獲得應有的成功。遇到難事不要氣妥,自卑,要知道我們身後有父母,有老師,有朋友的支援和幫助。

在學校裡,我們偶爾會與老師發生衝突,鬧出矛盾,這是正常的。因為每個人的想法和觀點都不同,從問題上思考的角度也不同,因此,發生衝突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在看完這部電影后,感觸卻不同。作為學生時代的我們,看到電影里程老師為學生做的一切,未來讓學生提高成績,健康成長,差點連工作也丟了。不僅如此,老師還像父母,朋友那樣時刻關心著他們。為了更進一步瞭解學生,用異名加入了班級Q群。程老師為什麼這麼做?其實大家都很明白—為了學生。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看到這都會聯想到自己的老師,他們為我們做的一切:上課為了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聽到聲音,放大了好幾信而導致喉嚨嘶啞,為了儘快批示作業半夜熬夜,不辭辛苦地工作,為了讓我們保持健康的身體,每天監督並陪著我們晨跑。回憶過去老師為我們做的點點滴滴,你是否潸然淚下,是否為之前對老師不敬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就是用來讚美這些優秀的老師。《十五歲的笑臉》這部電影讓我受益匪淺。

拆翼的天使,逆風飛翔——《隱形的翅膀》觀後感 篇19

觀後感 ,977字

上帝無情地折斷了美麗的天使的翅膀,可美麗天使卻不認輸,直到幸運的到來。她又擁有了一雙更美麗而且隱形的翅膀。她微笑著,重新拾起翅膀,逆風飛翔。

空蕩蕩的兩隻袖管,堅強而倔強的背影,那個女孩的微笑在我的腦海中刻下了最深的一記。

那是個令人惋惜又使人震撼的影片:她是個叫作志華的女孩,有志向而不貪慕虛榮的女孩。她優異的成績註定了她美好的未來。可世事難料,上帝就是那麼不如人意!一次意外讓她失去雙臂,她失望,她絕望,想過自殺,想過放棄,可她卻不甘心,不甘就這麼離開,她始終相信上帝為她又開了一扇嶄新的窗戶。最終,她克服了種種困難,練就了一顆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心,從而又開始奔向未來,像那風箏一樣,逆風而飛。

看完這部影片,給我最多的東西是震撼,我想那個女孩面對的許多困難,如果讓我來承受,我肯定不知所措,因為我還沒有學會像她那樣磨鍊自我,超越自我。

想到這裡,我忽然想到了另外一個影子,他是我們村裡的一位盲人老爺爺,據說他的眼睛是因為疾病而殘疾的。之後妻子離他而去,他又沒有兒女,他的經歷也沒有人去問,因為誰也不願提及這些傷心事。

事情要從那次說起。我經常在村裡轉著玩,偶然一次中午,我經過他家門口,看見他在做飯,我對他沒什麼印象,只覺得他很醜,臉上有一道又一道深深的皺紋,我盯了他很久,只覺得他做飯很“神奇”,雖然看不見,但他卻知道調料放在哪兒。

他好像發覺了我,便說:“幹什麼呀?”我不知道他是用什麼語氣說的,一時不知怎麼回答。便說:“我在這兒等人。”剛說完便要走,他卻拿了個凳子出來示意讓我坐。我就坐下了,我坐著無聊,就和他聊會兒天,卻毫不影響他做飯的速度。

跟他聊了會天,才知道他是怎樣學會做飯的,他說得太輕鬆,但只有旁人知道他歷經了多少滄桑。他還知道怎麼插秧,雖然每年的收成不是很好,但足夠他吃了。他說,他經常去他親戚家轉轉,晚上也去大隊部與別人聊會天。突然,他沉默了,他的神色露出一絲惶恐。似乎愣了很久,才說:“不知道,我這把老骨頭還活得了多久,死了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幫我安葬。”我也沉默了。

老爺爺獨自在黑暗中生活了幾十年,他那種孤獨是我無法想象的,再想想自己,四肢健全,在精神上卻是一片黯然。

志華的堅韌和永不言敗,老爺爺的樂觀和頑強,無不讓我震撼,比起他們所受的苦,我又算得了什麼呢?

原來,天使只有經歷蛻變,才能擁有美麗的翅膀,才能逆風飛翔。

全國道德模範頒獎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2419字

在眾多的事蹟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羅長姐。她的兒子本是一名軍人。可因一次軍事事故傷了腦子,得了狂躁症,時不時會發作,動手打自己,不知輕重。羅長姐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也為了照顧兒子,三十年如一日。她的偉大事蹟令我們感動。試想:如果我們是她,我們也未必能做到吧!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我們還未孝敬父母,父母就早已為我們付出瞭如此之多。這是我們一生都無法償還的。所以,我以後一定會多多理解父母,不讓父母難過,多替父母分憂,努力學習。

【篇二:全國道德模範頒獎觀後感】

他們是一群你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為他們就是你身邊普普通通的中國公民;陌生是因為你也許還不瞭解他們的行為和事蹟,他們高尚的人格和精神。

當代楷模寫就的感人詩篇,唱響了時代的主旋律,他們用美麗的人生書寫了一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凝聚國人向心力的經典之作,把今日中國真正需要的美好情感和民族精神發掘出來傳遞給大家,讓“感動“喚醒人們與生俱來的愛心和青年的社會責任感。

朱光亞—遙遠蒼穹中最亮的星。祖國和人民給了朱光亞崇高的榮譽,稱他是“奮力挺起名族脊樑的兩彈一星功勳的科學家”,而他卻把自己的一生概括得很簡單:“我這一輩子主要就是做了一件事,搞中國的核武器。”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卻是新中國血脈中激烈牽湧的最雄壯力量。他的卓越功勳,使我們的民族自強,自信,自力,自尊!

吳菊萍—託舉生命的最美媽媽。2011年杭州,有一名兩歲的女童從10樓墜落下來,是她用雙臂挽救了一個活潑的生命,她用她的雙翼托起了生命的奇蹟,喚醒了大眾對傳統美德的自覺意識。

張麗萍—最美的教師。她是平凡而又普通的教師,她用0。1秒的時間拯救了世界的奇蹟,雖然她失去了行走的能力—雙腿,可她不曾後悔,她就是最美的教師。

在我身邊還有許多的人,今天可能是你,明天可能是她,孟子曾曰:人有四心—謙讓之心,善意之心,羞恥之心,惻隱之心,這就是“真,善,美”,就是“愛“。無論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科技航人,還是堅守了藏區12年的高原並蒂蓮胡忠謝曉君夫婦,無論是綠了青山,白了頭髮的人民好書記楊善洲,還是親臨火災,現場指揮的鐵血將帥劉金國,無論是托住生命的”最美媽媽“吳菊萍,還是拯救學生的”最美教師“張麗萍,他們都啟示著我們讓愛充滿人間。不求大愛無疆,但求小愛有情,但願人人都獻出一點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篇三:全國道德模範頒獎觀後感作文】

在看完《感動中國》特輯後,我心裡感慨萬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有太多的人和太多的事讓我們感動,太多的驚險場面讓我們揪心,太多的英雄讓我們肅然起敬。

在那麼多的感人事蹟中,讓我感受最大的就是”最美教師-張麗莉”。她的奮不顧身讓我敬佩;她的勇敢善良讓我感動;她的無私奉獻讓我溫暖。她為了救她的學生不顧危險,換來的事學生的安全和自己的雙腿截肢。她沒有怨言,沒有不滿,只有對學生的關心與愛,她說她站在教師的崗位上,為此而自豪;她說她願意將自己的青春奉獻於此;她說她不後悔。她就像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就像飛蛾撲火一般,她明知道結局,依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試問:這世間能有幾人對自己的學生做到這樣呢?如果換做是我呢?我也不知道。但是,張麗莉的行為證明了有人會這樣做。人間有真愛,大愛無疆。

令我反思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能做到這樣呢?我們能否像張麗莉一樣不假思索在危險面前做到捨生取義呢?作為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我們必須要傳承和發揚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孝老愛親,見義勇為的精神。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但是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做。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這樣的話,日積月累,把這些話銘記心中,總會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的。因為很多事情不是掛在嘴邊說說而已,而是要付出實際行動的。我不一定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對於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我絕不會吝嗇我的熱心。

看了《德耀中華》之後,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

【篇四:全國道德模範頒獎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全年級觀看“全國道德模範頒獎儀式”,我有幸看社會上的道德模範本人和他們的事蹟。他們都是平凡人,可他們都做著一件件不平凡的事。每當看完一位全國道德模範的事蹟,我都有一種想哭的衝動。正因為有他們這些人,我們的社會才充滿友愛、公正、誠信、孝德、關愛,才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

全國道德模範頒獎儀式中主持人分別從“仁、義、誠、孝、愛”五個方面作為核心來頒獎,還為這五點每個都寫了“致敬詞”,從致敬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事蹟的偉大,他們做的事是我們每個公民都應該學習的。

仁,指的是友愛。友愛不僅是對身邊的人友愛,而且還對陌生人友愛,對全社會的人友愛。在頒獎儀式中有這樣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老人,她是開國將軍的妻子。甘祖昌是我國的開國將軍,他於1957年放棄城市的優越生活,毅然到農村當一名普通的農民。而甘祖昌將軍的妻子在將軍去世後,用她微薄的黨費資助了一百多個學生。她回憶起將軍生前對她說的話:“我們圖啥?不圖啥”她也贊同這種想法,可見將軍和她的偉大。我們應該學習她的這種精神,我們應該熱心公益,積極參加各種回報社會的活動。

義,指的是公平道義。公平道義在生活,我們可以做到,如:不做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事就是公平道義。頒獎儀式中有一個人我記得很清楚,他是“沈飛”集團董事長羅陽。他經常出入在車間、工作室。他在我國第一艘航母飛機試飛實驗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生命的最後時光是倒在航母上的。有人說:“我們都說他是為“航母飛機起飛而生”,沒想到他是為“航母飛機起飛而死”,這表示了他敬業奉獻的精神。

誠,指誠實守信。在頒獎儀式中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她的兒子和兒媳在車禍中去世,他兒子欠下19萬元的債務。別人都勸他說“人死債兩清”,可他憑著維修機械和承包50多畝土地,在10年內把錢還了大半。這種誠實守信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孝,指的是敬老愛幼。道德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