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立德樹人》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1244字

“立德樹人”,顧名思義,就是用自己美好的品德樹立給別人一個好的榜樣,在我們《立德樹人》的讀本中,有著許多關於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故事:浩然正氣、捨生取義、尊老愛幼、踐行至孝……但讓我深受感觸的是“踐行至孝”。

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這說得一點都沒錯。孝,也是一種美,但這種美和外表的美可是天壤之別。如果一個人不孝,不管他(她)的外表有多美,也永遠比不上那些平凡而有孝心的人。那麼,什麼是孝?孔子認為,孝順就是贍養父母、尊敬父母。大家都知道,烏鴉雖然外表醜陋,但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當烏鴉年老不能覓食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餵給老烏鴉吃,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而孟子告訴我們,繼承父母的志向,完成父母的遺願也是孝的一種。

文中的蔡文姬,自幼好學,博學多才,最難得的,是她的孝順。父親蔡邕也同樣是學識淵博的學士,後因依附董卓而被關進監獄,死於獄中。臨死前希望女兒能整理自己生平的著作。父親平時寫字,她就站在一旁幫父親研墨;父親平時生病,她就親自前熬湯藥,日夜侍奉。蔡文姬長大後,又經歷了不少磨難。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中,她依然不動搖為父續書的心。後來,又得到曹操先後兩次幫助,答謝曹操時,曹操只需家父的著作,這促使了蔡文姬能夠更快地完成父親的遺願,踐行了孝道。

力行孝道是每一個人都應該盡的責任。對父母的愛,遲了就無法再來,走了就無法最溯、孝順,有的人會用金錢來代替,正如一些現在比較有錢的人。父母渴望的是子女在自己生病時照顧一下,溫暖他們的心。可是,有許多父母都會失望,應為自己的子女並沒有來,而是用金錢來僱人照看,這讓他們的心更冷了。所以,孝,用金錢是難以衡量的。

烏鴉的反哺,蔡文姬為父續書,都是孝的典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為人子女,孝是應該做的。人生天地間,孝字最為先。但,還是有人不孝的,經常向父母伸手就要錢,從不替父母著想,這是孝的行為嗎?孝,只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只要在平時多關心父母,幫助父母完成意願就可以了。烏鴉能反哺,蔡文姬在困境中仍為父續書,更何況我們是人,現在我們的生活那麼好!

合上讀本,我被蔡文姬那份孝心深深打動了。是啊,孝是我們每個人應做的。即使不能夠好好的贍養父母,幫助父母完成意願也是一種孝。我們應像蔡文姬那樣,繼承發揚父母的優良傳統,努力完成父母的意願,父母會以此為榮的。我虔誠地向各位說一句:孝,其實很簡單,而且只要用心,這種美會掩飾掉你外表的缺點。我們有自己的意願,父母同樣有自己的意願。或許,父母的意願比我們的簡單得多,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女懂事聽話,健康地成長。既然如此,我們完成父母的意願又何樂而不為?

如果我們現在不孝順父母,為將來自己的兒女做榜樣,那我們又如何得到子女的孝順呢?我們想得到子女的孝順,父母又何嘗不是?既然是這樣,我們就應該先做個榜樣,孝順父母,完成父母的意願,以身作則才對啊!我衷心祝願天下的父母都能得到子女的孝順,為人子女的也能踐行至孝!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992字

讀《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有這麼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做不完的!我們應用有限的生命為人民多做些好事,做有益於人民的事,這樣生命才有價值和意義。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助人為樂,是正直善良的懷著道德義務感去做,主動給他人無私幫助,是種忘我的精神,我們要把它貫穿在生活中。

雷鋒對自己生活要求苛刻,但是對那些生活困難需要幫助的人卻大方。那年雷鋒知道遼陽地區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洪災,他腦海裡閃出一個捐款的念頭,他立刻跑到儲蓄所把自己兩年來在工廠,部隊積攢下的200元寄給了災區人民。他常說:“人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幫助人們客服困難,獻出自己的力量,是我應盡的責任。”

在我們這個有著13億人的泱泱大國裡,像雷鋒這樣人不計其數。2012年是一個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湧現了許多值得我們大家讚美的事,學習的人。最美老師—張麗麗,為了救出自己的學生,當危險來臨的一瞬間她毅然用自己身體挽住了學生的生命,但自己卻失去了一雙腿。吳菊萍,託舉生命的最美媽媽,危險裹挾生命呼嘯而來,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剎那搖擺。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孟佩傑,遵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在貧困中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迎接這種種不幸,在艱難;裡,他無言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向雷鋒學習,就要從做好每一件小事開始,從身邊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撿起地上的一片紙屑,你就是一個愛清潔的環保小衛士;幫助身邊有困難的老人,你就是一個有愛心的人;珍惜每一分鐘,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你就是一個愛學習的標兵;見到老師,問一聲好,你就是一個懂文明,講道德的人;過母親節時,你送給媽媽一束康乃馨,或為她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獻上一曲動聽的歌等等,來表達你對媽媽的愛。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的具體表現。這一切,不僅讓別人得到了快樂,你自己同樣也享受著快樂的。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聽上去很偉大,行動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並不難。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相信,一天、半天、一小時、一分鐘,甚至就在那麼一秒鐘,只要持之以恆的去做一件件有道德的事,你終將會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讓我們像雷鋒叔叔一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去爭做做有道德的人吧!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26字

今天,我讀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本書,書中一個個真實的感人故事,使我深受啟發。其中,那個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楊蓉是一個平平凡凡的小女孩,她活潑可愛,學習成績優秀。但由於照顧母親,她的生活全被打亂了,也因為這件事,她成了家喻戶曉的女孩。自從得知母親患有肝硬化晚期,她就再沒有笑過,懂事的她得知母親病情的嚴重性,每天都在發愁怎樣給母親治病。因為父母已經離婚,母親患病以來,照顧母親和做家務的任務都落到了楊蓉的肩上,就連高考,也因為這件事而放棄了。最終,楊蓉將自己的肝的60%植入了母親的體內。

每天早晨起床總有可口的飯菜等著我們,總有乾淨的衣服準備給我們,還有整潔舒適的房間供我們生活……這些都是誰的功勞?是母親。而我們呢?還總是嫌他們做得不夠多,做得不夠好。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肝臟可再生,學業可重來,唯獨媽媽的病不能耽誤。楊蓉都能割自己的肝救母親的命,我們是不是也該關心一下母親,替她分擔一下家務,為她做一點事呢?是,我們應該這樣做,因為我們是少先隊員!是一個懂得知恩圖報的人!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優秀少年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們是不是應該像優秀少年學習,像道德模範學習,在家庭、在學校、在社會做一個好孩子呢?

把父母放在第一位——讀《立德樹人》有感 篇4

讀後感 ,625字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鳥語花香的季節。在這美好的春光裡,我細細品味著《立德樹人》一書。這本書一共分成十課,有“習禮約己”、“好學為本”、“孝悌善友”……每一課都有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我最喜歡第三課“孝悌善”。這課書裡面蘊含著敬重父兄、晚輩善於長輩的一種優良道德風尚。《弟子規》中有一句話: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為他們去掉。正如《馮玉祥忍飢買肉孝父》這故事一樣,當中講馮玉祥知道家裡貧窮,就把父親給他買餅充飢的錢一個不花地存了起來。過了些日子,馮玉祥到肉店裡買了父親最喜歡的豬肉,煮熟遞到父親面前時,父親感動得眼淚撲簌簌地掉了下來。

再看看我,常常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把父母放在第二位,把好吃的先留給自己,總是嫌父母做的飯菜難吃,經常吵著父母為自己買喜歡的玩具,當父母沒有滿足我的慾望時,我就大吵大鬧,還有時因為小小的事情就頂撞父母。我和馮玉祥相差太遠了。因此,我要改掉壞習慣,也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尊師愛幼,與同學和睦相處。說到做到,在家裡忙完功課,我就幫父母做點家務,分擔一下父母的辛勞;逛街時,不必要花的錢不亂花;平時有好吃的留給父母一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行孝為先”。

同學們,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我們要懷有一顆感恩父母的心,要從小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會孝敬、學會生活。讓我們一起為建立文明的社會,美好的生活而奮鬥吧!

讀《立德樹人》有感 篇5

讀後感 ,640字

《立德樹人》這本書是我上五年級的時候學校發的,對於我們這些鄉下娃來說是一件新鮮的事兒,尤其對於愛看書的我來說,更是高興萬分的事。

在後來的日子裡,我手不釋卷地讀起來。裡面的內容豐富多彩,知識無窮無盡。例如有孔子、郭沫若、聶耳……讓我最為詫異的是孔子連吃東西要按照五穀之類什麼的。而我呢,管他什麼禮儀啊。只要菜一上桌,我就朝我最愛吃的東西進攻,不一會兒菜就被我一掃而光,而媽媽則生氣地盯著我。

當我讀了《立德樹人》之後,我的臉就像蘋果一樣紅了。暗暗發誓以後絕對不能這麼沒禮儀了。還有當我讀到馮玉祥捱餓買肉給父親時,我的臉更紅了。裡面講了:在馮玉祥父親當官的時候,父親因病被罷免,剛好在兵營的名額還差一個,父親就讓馮玉祥去當兵。眾所周知當兵是十分辛苦的,每天都要高強度地訓練。看著自己的兒子瘦削的身體,父親心如刀割,於是湊了點錢讓他去買點東西吃。但是馮玉祥知道這錢來之不易,想退回給父親又怕父親罵;不退回去,又覺得不安心。於是他把錢存下,慢慢的把錢存夠,他就請了兩天假買了兩斤肉回家。父親碰巧不在,他就先把肉燉的香香的等父親回來,想給父親一個驚喜。

父親回來後問他這肉從哪裡來?馮玉祥不緊不慢地說:“這肉不偷不搶,您只要放心吃就行了。”父親還是不肯吃,他只能把事實告訴父親,父親激動的抱住了他……

而我呢,和馮玉祥相比,真是差個十萬八千里啊。而今,我懂得了什麼叫做禮儀,什麼叫做父愛,還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都是讀了《立德樹人》才有的感悟。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父母,立德樹人。

有責才是德——讀《立德樹人》有感 篇6

讀後感 ,1039字

責任,我並沒有深入探究過。我無法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它。倘若你問我什麼是責任,這個我還真答不上來。但那都在閱讀《立德樹人》之前。

合上手中的《立德樹人》,思緒一下子飛回到那個夏天……

那是個悶熱的下午,我買完輔導書,急匆匆地往家裡趕。畢竟相對於火熱的室外,我還是更喜歡待在家裡乘涼。這麼想著,不由加快步伐。

突然,前方傳來一陣“叮鈴鈴”的聲音,我連忙側身閃躲,接著便是刺耳的剎車聲,我回頭一看,騎著單車的那位少年沒料到前面會突然衝出個小女孩,他來不及剎車,只好將車頭一歪,車身驚險地從小女孩身邊擦過,女孩身子一晃,摔倒在地。

心中暗道一聲:“不好”。雖然人不是我撞的,但人家的父母指不定會不分青紅皁白,把責任一股腦兒推在我身上呢?這麼想著,剛向女孩的方向邁開的步伐瞬間停在半空中。我悄悄環顧四周,期望有人能帶頭邁出一步,只是看熱鬧的倒有,卻沒有一個肯上前幫忙。

那個騎單車的少年呢?不會逃跑了吧?我內心正猜疑著,突然,飽含歉意的聲音從身旁傳來:“小朋友,抱歉啊,如果我剎車及時,你也不會受傷了……”那個騎單車的少年正一臉內疚地看著女孩,舉了舉手上的塑料袋,說道:“我去隔壁藥店買了消毒水,先幫你清洗一下傷口吧,要是傷口發炎就糟了。”女孩在少年的安撫下,抽抽噎噎地停止了哭泣,拽著少年的衣襟不放,也不吭聲。

少年蹲下身,小心翼翼而又認真地給女孩上藥。那個時候,我從他眼睛裡看到了些很美的東西,是責任。

竊竊私語的人群也漸漸靜了下來。不知什麼時候,人們眼中的冷漠被善良代替了,也許是少年的真誠打動了他們吧。有的人開始拿起手機報警,聯絡女孩的父母,有的人則上前逗女孩開心,安慰她,也有人誇讚少年的真誠和勇敢。那裡,我從人們身上看到了些很美的東西,也是責任。

在我們這個年紀談起責任,似乎是很遙遠的事,然而它又確實存在著。《立德樹人》中倒是提及瞭如《蘆衣順母》中講的是子女應對父母盡到孝順的責任;《季禮贈劍》說的是為自己的承諾負責;《朱買臣負薪立志》說的則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但事實比文字更令人信服。我就從那個騎單車的少年身上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責任”。

在一個充斥著金錢利慾的社會,人們都自顧不暇了,哪還會管別人的“閒事”呢?於是再柔軟的心也漸漸地塵封了。這時,是需要有那麼一些人站出來,用真誠的行為開啟人們封閉的心扉。

責任不是富麗堂皇的語言,它是突破層層濃霧的一束光,是黑夜中最耀眼的一顆星。倘使有一種魔力,我甘願化作最燦爛的一束光,化作最耀眼的一顆星,把責任與溫暖帶到每一個人身邊。

德,引領人生的方向——讀《立德樹人》有感 篇7

讀後感 ,849字

風,引領著雨,為大地帶來生命的蒼翠;太陽,引領著人們走出黑暗的黎明;德,像一顆璀璨恆星,指引著生靈的方向。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曰: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意思是:所謂使自己意念誠實,就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我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吳國國君的兒子季禮曾答應送予徐國國君寶劍,正要送予時,徐國國君卻不在人世了,但季禮卻鄭重地把寶劍掛在他墓前的松樹上。讓我感動的是:季禮的誠信。季札明知他已看不到,用不了,卻依然守約“贈”予他。時光悠悠,歲月匆匆,誠信,依然是人們所追求的。誠信,誠信,就在一個“信”字。假如我們不守承諾,用謊言欺騙了他人,何嘗不是在騙自己呢?你欺騙的,都是信任你的人,你欺騙了他們,你,又剩下什麼呢?誠信,總會令我們的生命更燦爛……

古語有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一聲嬰兒的啼哭聲中,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逐漸長大成人。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是誰讓你有一次遊世界的機會呢?又是誰,給了你人生?沒錯,是父母。是在你發脾氣時,在身邊哄你、逗你的是父母,在你掉眼淚時,為你擦乾眼淚的是父母;當你生病時,因你而著急上火的是父母。父母,給了你多少?數不勝數吧。而你,又回報了父母多少?屈指可數吧。那麼,從現在開始,用你的行動,去回報父母的愛吧!讓我們從點滴做起,以德待人,去回報父母的恩澤。因為,他們是最愛你的人。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樂於助人,與人為善。長大了,我們也成熟了,但理解善,並去踐行善的,又有多少人呢?在同一個世界,有許多令人心痛的人和事,那是一片片等待善良的雨露降臨的沙漠,等待我們去行善、樂施;同在一片藍天下,有許多沒有愛的角落,在等待善的探訪;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盼望著春天的到來。我想生命的價值不在於索取,而在於奉獻。把道德點燃,讓它帶來希望,為“德”造一艘小船,讓它航向美好的明天……為善良立德建一艘小船,讓它駛向美好的明天;把愛點燃,讓它帶來生命的希望……

正如風引領著雨,正如太陽引領著萬物,德,不僅引領著人生的方向,更引領著人們航向繁花似錦的未來……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934字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黃凱樂

三國時期的軍事家、政治家諸葛亮曾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代偉人毛澤東,寫文章時經常提到“人定勝天”。我想,將諸葛亮所講的“靜”與毛澤東所指的“毅”結合起來,就是文章《植樹的牧羊人》告訴我們的道理:心無旁騖,人定勝天。

《植樹的牧羊人》講述了一個離群索居的牧羊人,通過近半個世紀堅持不懈地植樹,把荒漠變成了綠洲,讓數以萬計的人過上了美好生活的故事。

很多人在看完這篇文章後,讚歎牧羊人堅持不懈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只是,是什麼信念支撐他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堅持和無私奉獻呢?我覺得,“靜”能使他淡泊名利,使他不計回報;“毅”使他能夠克服困難,戰勝一切。

在牧羊人植樹的三十多年間,先後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無數的人們因戰火流離失所,背井離鄉。世界也因戰爭的硝煙變得滿目瘡痍。當人們為了生存顛沛流離時,牧羊人依然堅守著他的家園和內心的寧靜,堅持種樹,他的生活並沒有受到戰爭的擾亂。

牧羊人意志堅定,所以他才能戰勝一切困難。面對缺水與動物啃咬樹苗的困境,他沒有屈服。在一個不毛之地,他沒有先進的工具和技術,也沒有人來幫助他,只憑著雙手和毅力,培育出了一片生機勃勃的森林,給千千萬萬的人們建立了一個美麗安寧的家園。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只有心靜才能排除外界的干擾,事業才能取得成功;只有面對困難,毫不妥協,人生才會精彩。作為學生,也應該在學習中做到寧靜專一,做到迎難而上。

回想自身的學習道路,我也曾因內心浮躁而導致學習粗心、生活馬虎。讀完這篇文章,我立下決心,心一定要靜,不驕不躁,做好自己。牧羊人能夠克服一切戰勝一切,我也能克服自己的諸多不足。

心無旁騖,人定勝天。一絲不苟做好自己,我想我和我的同學們,都應該是那個數十年如一日的牧羊人種樹人——我們以此迎接自己的華年,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鬱鬱蔥蔥的明天!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鄒要名

安靜地堅持,成就一切。這是課文《植樹的牧羊人》告訴我的。

文中叫艾力澤·布菲的牧羊人,從1910年開始種樹,種到1945年,共種了35年。所種的樹不計其數,一片荒漠變成了活生生的綠洲。這讓我想起了荀子所說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聚流成海的滄桑,也是鐵杵成針的頑強,更是水滴石穿的堅持。

說到堅持,我想到背唐詩。不少的人說,每天背一首唐詩,遲早會把《唐詩300首》背完。可往往因種種原因,目標拖了一天又一天,最終未能達到。

說到這,我還想起了曾國藩和盜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時候天賦並不高。有天夜裡,他在家讀書,一篇文章不知道重讀了多少遍,還是沒能背下來。有個賊潛伏在屋簷下,想等他睡覺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等了很久,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地誦讀那篇文章。

賊實在是忍無可忍,推門進去,說:“這種水平還讀什麼書?”隨口將那篇文章背誦了一遍,後揚長而去。

賊的確很聰明,不過聽曾國藩誦讀幾遍,就把文章背了出來,是塊讀書的料。可為什麼賊終究是個賊,曾國藩卻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一完人”呢?原因很可能就在於那個賊沒有堅持,沒有堅持讀書。沒有堅持走正道而選擇了歪道,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偷技高超的賊罷了。曾國藩呢,他雖然不如賊天賦聰明,但他堅持了,堅持讀書,堅持走正道,結果以勤補拙,笨鳥先飛,靠著非凡的毅力和超人付出堅持下來,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當然,在堅持的同時也需要安靜。安靜即心靜。只有心靜了,才能堅持下去,才能做好事業。倘若文中牧羊人心不靜,他早就與其他的村民一樣搬走了,又怎麼會在荒漠之中建起一座結實的石房子,默默無聞地種起樹來?

從1910年到1945年,牧羊人35年種樹,他不是不知道1914年的戰爭,也不是不知道1939年的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外面炮火連天,死傷無數,可依舊沒有干擾他的生活。他沒有離開,沒有放棄種樹,可見他的心是多麼的靜!要是換做其他人,聽到外面的炮火聲,恐怕早就逃之夭夭。

我們的領袖毛澤東主席曾經在鬧市中讀書。要知道鬧市是多麼的吵鬧,毛澤東這樣做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不被外界干擾。可見心靜的重要性。倘若心不靜,即使堅持了,也不過一曝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收效甚微。

堅持,是成就夢想的基礎;心靜,是遠航路上的壓艙石。安靜地堅持,方能事半功倍,才能將荒漠變成綠洲。做種樹的牧羊人那樣的人,讓夢想成真,讓我們安靜地堅持吧。

影子的交流,心靈的靠近——《偷影子的人》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752字

“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有幸福的幻影。”著名法國作家李維寫的《偷影子的人》使我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書中主要寫的是: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而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他人心事,聽見人們心中不願意說出口的祕密。他開始成為需要幫助者的心靈夥伴,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在書中,作者用完美的筆觸寫出了男孩與女孩克蕾兒之間令人沉醉的美麗邂逅;也寫出了男孩與好朋友呂克之間美好的友情。但是,讓我為之感動,讓我的心靈泛起波瀾的是男孩和母親之間的親情。

從我們咿呀學語,到邁出人生的一步,到說出一個完整的詞,這些瞬間都藏在母親的內心深處。她用那最溫柔的目光看著我們長大。也許她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細心,但是她卻付出了自己所有的耐心細心,就像那無私的太陽照耀著大地,就像無聲的春雨滋潤著萬物,但是,我覺得她更像一根鐵杵,在我們身上磨光了她的青春年華和美麗的容顏,直到磨成了一根鋒芒的細針也也不曾停下為我們辛勤的腳步。

“她添了皺紋,但眼中閃耀著永不老去的溫柔。父母到了某個年紀總會變老,但他們的容顏會深深烙印在你的腦海裡,只要閉上眼睛,想著他們,就能浮現出他們昔日的臉龐,彷彿我們對他們的愛,能讓時光停頓。”一個個呆呆的笑容,一步步笨拙的腳步……那些我們記不清的,或是我們忘記的瞬間卻雋永的牢牢刻在她的心底。

她為生計奔波,為生活操勞。可是曾幾何時,我們還與她無理的爭吵,對待她的提醒卻是草草敷衍,這些都是母愛對我們的包容。讀了這本書,我更能理解母親,更能理解母愛的偉大。從現在做起,學著體貼父母,試著為他們分擔,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耐心撫平親情的裂口。

“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有幸福的幻影。”現在我們應該擁抱自己愛的人,感受幸福的真實,讓溫暖環繞。

生存、死亡與愛——《擺渡人》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966字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進入再次的輪迴,你又願意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獨自踏上一列火車去尋找自己的生父,不料遭遇了一場火車事故,當她爬出火車殘骸時,卻發現世界已經變成一片荒原。她以為她是唯一的倖存者,但她卻是唯一的逝世者。走出火車殘骸的僅僅是她的靈魂而已。在一片荒原的世界裡,迪倫見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他帶領著她,保護著她,穿越茫茫荒原,護送她的靈魂到達應該去的地方。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被擺渡的靈魂,在知道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後,迪倫沒有頹廢和消沉,而是淡定地接受了死亡的事實。她在崔斯坦的引領下,與如影隨形的惡魔們勇敢抗爭,從最開始的依靠、信賴,慢慢變成了純潔的愛戀。

被擺渡的靈魂愛上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

可是這份愛註定不被允許,迪倫有自己的歸宿,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當迪倫跨越擺渡的重點邊界線時,卻沒有看到答應與她一起離開的崔斯坦。痛苦欲絕的迪倫最終決定冒險嘗試任何靈魂都沒有做過的事情—返回崔斯坦的世界,去尋找自己的靈魂擺渡人,自己的愛人。

又是一條充滿未知和艱險的路,為了愛,迪倫選擇了一場可能讓自己灰飛煙滅的豪賭,儘管前途未卜,但她依然步履堅定。

上天還是眷顧了這對有情人。在茫茫荒原中,迪倫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崔斯坦,她盡力勸說崔斯坦跟自己回到另一個世界,一個屬於她的世界。儘管這是一件從未有過的事,儘管一切都充滿未知的風險,一切都有悖常理,但崔斯坦願意冒險嘗試,只因他曾答應過迪倫決不會失去她,一定要保護她!

這一次,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帶領著他義無反顧地找到了自己身故的那列火車,去尋找自己的身體。為了不再一次失去崔斯坦,迪倫在進入火車殘骸後就緊緊抓著崔斯坦的手,可行走在錯亂不堪、漆黑一片的車廂時,不慎摔倒的迪倫還是丟開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來的迪倫如願回到了人間,滿心卻是失去崔斯坦的痛哭。她為丟開崔斯坦的手而懊悔不已,卻看見向自己走來的崔斯坦對她說:“原來你在這裡。”因為迪倫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直存在和陪伴,陪伴她的靈魂,陪伴她的人,用陪伴守護她一生。

迪倫是幸運的,因為她有崔斯坦,擺渡了她的靈魂,擺渡了她的人生。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擺渡人?用不變的承諾,勇往直前的行動,擺渡你的靈魂,陪你抵達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