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密花園》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1667字

《祕密花園》是美國女作家伯內特最受歡迎的三部兒童小說之一,本書重要講述了一個名叫瑪麗的小姑娘和一個叫狄肯的小男孩開闢祕密花園的動人故事。故事的一開始講一場瘟疫奪去了瑪麗父母的生命,她被送往遠在英國的姑父克拉文的莊園。性情乖戾的她變得鬱鬱寡歡,莊園裡的小鳥兒做了她的朋友,並指引她找到了祕密花園的鑰匙。她在狄肯的幫助下,使荒蕪的花園重現生機。更為可貴的是,她不僅使失去生活信心的表弟恢復了希望,還幫助他站了起來,使他們父子團圓。

文中的瑪麗與柯林本來是一個任性、性情乖戾並且病懨懨,一點兒也不招人喜歡的小丫頭,可是在很多人的幫助下,他最終卻成為了一個聰明伶俐,可愛善良,健康活潑的小女孩。這其中少不了女僕瑪莎、男孩狄肯以及索爾比太太等人的幫助。

瑪麗與柯林都是一樣的孩子,一樣的任性、一樣的性情乖戾、一樣的不招人喜歡,一樣的孤獨。所以在瑪麗找到柯林之後,柯林一點也不生氣,相反很喜歡他的這位表姐,他們惺惺相惜。這當然與他們從小接觸到的環境有關,可以肯定地說,這兩個孩子的一些壞脾氣根本就是所處的家庭環境所造成的。瑪麗一出生就被媽媽甩給了保姆,爸爸也很忙,所以瑪麗從小就沒享受過父母的疼愛,而她周圍的那些僕人根本不敢逾矩,只知道惟命是從,沒有一個人告訴瑪麗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所以很自然的,瑪麗成為了一個驕縱任性的女孩,她不愛任何人,包括她的父母—在父母死後,瑪麗一點也不傷心難過。而柯林與瑪麗的境遇何其相似,他一出生就是一個小駝背,並且活不了多久—至少所有人都是這樣認為,包括他自己,他出生不久母親便去世了,因此他的父親不願見到他,他的奴僕們不論是害怕他還是為了討好他,總之都不會逆柯林而行,因此克林也成為了一個不可一世的小男孩。

瑪麗與柯林都是被寵壞了的孩子,也都有一些小自私,所以他們在十歲之前都沒有一個可以真心對待自己的人,都很孤獨,因此,在他們見到彼此之後會惺惺相惜,這是一種相互依偎的心理。

女僕瑪莎是一個不懂規矩的姑娘,所以她在瑪麗小姐罵人和不吃東西時很生氣,這在以前侍候瑪麗的僕人身上是一點也看不到的,所以瑪麗對此也感到很新奇,並且因此知道了一個男孩—狄肯,所以在瑪莎建議她出去玩的時候,她接受了這個建議—狄肯與動物們的關係很好,而正是因為狄肯愛在外面玩耍,所以他才能與那麼多動物交上朋友。

也正是因為瑪麗小姐這次的玩耍,所以她才遇到了旅鶇,才能在旅鶇的指引下找到祕密花園。

剛進入祕密花園時,一切都顯得那麼荒蕪,正如瑪麗眼中的生活一樣,但在她發現這裡還有一些綠色,還有一些希望的時候,她感覺很驚奇,並且很開心。於是,她萌生了一些念頭,她開始了對祕密花園的拯救—與狄肯一起,這也是對瑪麗自己心靈的拯救。漸漸地,祕密花園活了過來,而瑪麗的心靈也如同這花園一樣復甦了,她變得陽光、活潑。而當瑪麗用自己的這種轉變去影響柯林時,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同樣倔強的孩子之間的衝撞,而衝撞之後便是柯林的“覺醒”與振奮。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說一個人—索爾比太太,她身上好像彙集了所有母親的美好品質,她睿智、善良。在她得知瑪麗是個身體羸弱並且不愛吃東西的孩子時,從自己微薄的收入裡拿出了一點錢為瑪麗買了一根跳繩,並讓瑪莎教瑪麗去外面鍛鍊身體。當她得知柯林是個厭世、動不動就發火並且王子病嚴重的孩子時,她又通過管家梅德洛克太太之口說,“地球像一個橙子……這個橙子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每個人都只能擁有屬於他的一個角落。要想擁有整個橙子—連皮帶瓤—是荒唐的。要是你想這樣做,很可能連籽兒都得不到,而籽兒是很苦的,根本不能吃。”這真是一番有哲理的話,索爾比太太就好象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

總的來說,這本小說的閃光點很多,是一個充滿了正能量的故事,是一個關於愛的傳遞的故事,從頭至尾都閃爍著人性美,使人感覺到一種溫暖,還告訴我們許多生活哲理。而且它的語言有趣、通俗,內容豐富,情節多樣,人物形象飽滿;極易引起讀者的興趣與思考,真可謂是一部雅俗共賞的佳作。

米蘭的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750字

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米蘭的祕密花園》這本書。翻開這本書,它似乎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把我緊緊吸引住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有了不小的收穫。

故事的主人公米蘭是一個生長在德國的中國女孩。一次意外中,認識了一位白髮綠衣,慈祥又充滿智慧的德國老奶奶愛麗絲。這本書中,我最喜愛的人物就是愛麗絲了,她不像一個老太太,她像是一位友人,一位老師,溫柔地解答一切難題,她在我的心中像永遠都不會衰敗的夾竹桃,一直指引米蘭走向正確的道路。用文中的話說就是“原來一個人老了以後,也是可以很美麗的。”米蘭每個週末都會與愛麗絲聊天,是愛麗絲教會了她禮儀,教會她尊重別人,讓她成為了一個彬彬有禮的小女生。

這些簡單易懂的對話,教會了我很多禮儀:怎麼和人交談,在和別人說話時不能漫不經心,因為那樣是不尊重別人的,應該面帶微笑,雙眼注視著對方說話,這樣才會顯得很有教養。怎麼在人群中吸引別人的注意;怎麼去別人家做客;怎麼對待客人;怎麼給別人送禮物,送什麼禮物;怎麼在名品店裡買東西,甚至包括敲門的方式、坐的姿勢、說話的語氣和餐具的使用等等。總之,一句話,怎麼才能做一個受歡迎的人?要注重細節,即使微不足道,也要使這個世界變得美好,變得溫馨。

以前,我都不懂這些禮貌禮儀。比如說,有客人到我家來,我都沒有熱情地招待,讓客人快樂起來,而是來了一個大反轉,躲在爸爸媽媽的身後,對待客人不理不睬的……,想到這裡,我就覺得很慚愧。看完這本書,我明白要想成為一個受別人尊重的人,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出發,每個細節都無不在展示著自己的個性。人在生活中作為就像你自己的一個影子,做一個有愛的人,高尚的人,彰顯出人性的光輝。

禮儀是自身文化修養的一種體現。我想誰都希望在交際場合別人向你投來讚賞的目光,而不是厭惡的目光。那麼就請你注重禮儀,不要讓禮儀消失。

《米蘭的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3

《米蘭的祕密花園》讀 ,693字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旅德作者程瑋寫的《米蘭的祕密花園》。這本書講述了一箇中國小姑娘米蘭與一位德國老人愛麗絲在週末關於禮貌及社交禮儀的生動談話,讓我獲益匪淺。

米蘭是個生長在德國的中國女孩,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偶然遇到了一位神祕的德國老人愛麗絲,成為了忘年交。每個週末,這對忘年交都在一起談論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客、如何交談應對……聰慧的米蘭懂得了,每個人都和自己同樣重要,都有被尊重的權利,因此要關心身邊每個人的感受,並且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感謝。她將學到的道理與知識運用到了朋友母親的生日派對上,不再像以前一樣只顧鑽進朋友房間裡玩耍,而是禮貌地參加派對。恰當的禮物、得體的舉止,讓米蘭成為了德國人眼中識禮又有內涵的小女士,她因此參加了電視臺的禮儀禮貌的脫口秀節目。

米蘭與愛麗絲的談話是孩子與老人的對話,是文化與文化的對話,也是東方與西方的對話。對話的內容是我們中國孩子走向世界、與世界相融的應有文化裝備,它給予我們走向世界的“翅膀”,以助我們在廣闊的天空裡順利而美好地飛翔。它是教育,但沒有一絲說教的意味。

我不由得想起了生活中的兩件小事。有一次,我們在韓國的景福宮參觀,走著走著,聽見有人吵了起來,回頭一看,居然是我們中國的遊客因為搶上廁所而差點大打出手。還有一次在濟州島泰迪熊紀念館上廁所時,發現廁所的門上貼著用中文寫的“請不要站在馬桶上小便”的字樣。當時,我真是為中國人感到丟臉,在國外一點也不注意文明禮貌,不注意國人形象。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隨著社會的國際化,每個人都要好好學習社交禮儀,學會社會交往。大家都來讀讀《米蘭的祕密花園》吧,相信它能給你一把解祕的鑰匙。

《米蘭的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4

《米蘭的祕密花園》讀 ,514字

有什麼比禮儀更重要的呢?最近我了讀一本書,書名叫《米蘭的祕密花園》,這本書並不是如書名那樣寫花園的,書中描述的是一個出生在德國的中國女孩米蘭,這個女孩每個週末都會去和一個德國老人愛麗絲聊天,德國是把禮貌看得很重的一個國度,書中講的都是有關於禮儀方面,讓我受益匪淺。

書中有一節提到米蘭幾次去愛麗絲的家,都先敲門後見無人開門就自己進去了,愛麗絲就教育她:米蘭,去別人家不能持續不停地敲門,敲一下就停,然後靜靜等主人同意再進去,這樣比較禮貌。

在我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去外公家,每次都是見到無人開門,就一直按門鈴,直到有人開門。後來,我又去了一次外公家,這次我按了一次門鈴後,見無人應答,本想接著按,就在這時,愛麗絲教育米蘭的情景,突然間在我腦海中浮現,我馬上放棄了再按門鈴的想法,耐心地等著外婆來開門。

外婆把我迎進去時說道:“孩子,你怎麼不多按幾次門鈴呢?”“因為我要做不急不躁,懂禮貌的好孩子呀!”我笑著回答。

這本關於禮儀的書一直伴隨著我的生活,我從中懂得了許多禮儀方面的知識,讓我知道有一件事永遠比學習來得更加重要,那就是“禮儀”。強烈推薦大家來跟我一起來閱讀,讓我們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家裡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

《米蘭的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627字

今年寒假期間,我看了好幾本書,其中有一本叫《米蘭的祕密花園》的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本專講禮貌禮儀的書,看完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書中主要講了一位叫米蘭的中國小女孩,她跟爸爸媽媽一起生活在德國。在一次外出買東西時,米蘭認識了一位叫愛麗絲的老奶奶。老奶奶非常慈祥,她經常教米蘭一些關於禮儀的知識和為人之道,從此以後米蘭的人生髮生了巨大的變化,吃飯的時候不再發出聲音,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會先敲敲門,別人給東西時會說謝謝,與對方交談時會注視著他的眼睛……米蘭變成了一位講道理懂禮貌的好孩子。

看了米蘭的故事讓我不由的想起一個月前發生的一件事,幼兒園的同學婷婷到我家裡玩,我們非常開心說說笑笑,還一起畫起了圖畫。我畫了一位可愛的小公主,她畫了一片五彩繽紛的花海。當婷婷拿起紅蠟筆想畫畫她的花朵時,我也一把抓住了紅蠟筆要畫我的公主裙。我們倆就為了誰先用紅蠟筆爭吵了起來,誰也不讓誰。我還對她大聲地說:“這是我家,蠟筆也是我的,我說了算。”當時的我覺得這全是婷婷的錯,她在我家就應該聽我的。婷婷聽的非常生氣,哭著回家了。看完了《米蘭的祕密花園》後我才意識到原來我也有錯,我對當時的行為感到非常的後悔,我作為家裡的小主人應該讓著客人,並且好好招待她,更不應該跟她講這樣沒禮貌的話。就像愛麗絲說的,只有你先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我要去向婷婷道歉。

這本書不僅改變了米蘭,它同樣也將改變我。我以後一定要像米蘭一樣,改掉壞毛病,從點滴做起,做一個彬彬有禮的女孩。

《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86字

《祕密花園》講述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主人公瑪麗的經歷扣人心絃。閱讀中,我的目光緊緊地追隨著她。

開篇伊始,出場的瑪麗可是個自私、專橫的小孩,面色焦黃,瘦得皮包骨頭,一點兒都不討人喜歡。

瑪麗爸爸是個軍官,媽媽是個時髦的大美人,她從小就被送到不打擾大人的地方。傭人們都順著她,由著她蠻橫無理,因為他們知道要討好女主人就要順從瑪麗,不讓她哭鬧。可天有不測風雲,一夜之間,瑪麗雙親竟都不幸染上霍亂去世,剩下的傭人也都逃走了。瑪麗躲在自己的幼兒室裡,惶恐不安。幾天後,才被來尋活口的軍官發現並暫時收留。

瑪麗被送到舅舅克蘭文的莊園裡,至此,她的生活才峰迴路轉,掀開了全新的一頁。在瑪麗怯生生地嘗試適應新的生活時,出現了許多好人幫助她成長,幫助她學習改變:女傭瑪莎讓瑪麗自己穿衣服,學會了自理;知更鳥幫瑪麗尋找祕密花園,一直陪伴著她;本和瑪麗性情相投,和她相處愉快,;迪肯幫瑪麗買園藝工具,守住祕密……這些人讓瑪麗感受到了友誼的芬芳溫馨,讓瑪麗逐漸告別了原來的自私、專橫,隨著時光的流逝,浸潤在大自然中的她,慢慢地改變了,成了活潑大方、善良可愛,如陽光明朗的孩子。瑪麗的轉變,可真讓人驚歎,她成功地破繭成蝶:從一開始只會教訓別人,只會頤指氣使地指揮傭人,變成了一個改變了自我,也會幫助他人改變的人—讓表兄柯林和舅舅克蘭文重歸於好。瑪麗在朋友們的潛移默化下,竟逐步靠近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麗世界。

這是個美麗的改變。就像老師改變了我們,讓我們感受善良,學會寬容,樂於助人,讓我們從懵懂無知逐漸成長成知書達理的文明少年。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去做,願用自身的行動去感動他人,改變是會悄然而至的。瑪麗因為身邊多了許多美好的人和事物,自己也融入了美好中,我們也要成為美好的人來改變身邊的人。可以是邊散步邊撿垃圾,為營建潔淨家園而努力;可以是捐獻力所能及的物資,幫助災區的人民度過難關;可以是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積極為改善環境出謀劃策,從小養成主人翁意識……總而言之,我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我有一個優點就是—愛看書。一捧起書我就會沉迷其中,對外界的感知在那一瞬似乎消失了一樣,無論媽媽怎麼叫我,我都不會應。這種“忘我”的境界不知什麼時候也影響了妹妹。她也非常喜歡閱讀,捧著繪本,邊看邊喃喃自語,馬上要上小學的她,也認識了些字,說“讀書時是最好玩的呢”。

改變是美麗的,改變自我,改變身邊的人,改變周圍的環境,不知不覺或許我們就改變了世界,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來吧,我們可以像瑪麗一樣,努力實現自我的全新蛻變的!

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442字

讀完《祕密花園》,我的內心被深深的震撼了。

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脾氣暴躁、性格古怪的小女孩瑪麗伦羅克斯在父母因霍亂去世後的故事。瑪麗伦羅克斯先被送到了一個牧師家,牧師有五個與瑪麗年齡相仿的孩子,但瑪麗和他們格格不入,他們不但不與瑪麗玩,還經常嘲笑瑪麗是“牛脾氣小姐”,不久瑪麗就被送到了她姨夫的莊園—畫眉園,一個神祕而又古老的莊園。莊園裡有100多個房間,有被鎖了10年的花園,還有被祕密藏在房間裡的小男孩,而瑪麗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瑪麗在莊園裡結識了聽的懂獸語的小夥子狄肯,被祕密藏在房間的小少爺柯林和園丁本與他的小鳥。瑪麗、狄肯和柯林找到了屬於他們的花園。

瑪麗在莊園裡結識的朋友,讓她不再是以前那個瑪麗了,她以前脾氣暴躁,長的又小又瘦,現在,瑪麗每天都很高興,黃黃的臉也紅潤起來了,瑪麗在畫眉園裡變的不一樣了。

讀了《祕密花園》我明白了:有時候,快樂是勇氣;有時候,快樂是分享;有時候,快樂是幫助;有時候,快樂是一潭春水,而不是一片枯葉。

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952字

我們有時候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之後,要想實現它,很不容易。讀了《祕密花園》之後,我發現,只要一點點地堅持努力做下去,就能實現目標。

《祕密花園》講的是:卡羅琳帶著媽媽開車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很高的山頂上看水仙花,幾英畝的水仙花和一大片紫色的風信子,形成了花的海洋。她們後來知道,這座大大的花園是由一個女主人,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從剛開始的一點點想法,加上每天一點點的時間,不停地努力,這個世界便永遠美麗了。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設定一個小小的目標,每天用一點點時間,堅持下去,會有很大收穫。

這讓我聯想到我的英語學習。有一段時間,我很少主動去背單詞,也很少讀課外書,學習上只複習老師教過的課文和單詞。漸漸的,我發現,上課有時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因為老師上課基本上都是用英語)老師說的單詞我也有些聽不懂了。我有些著急了,回家問媽媽,媽媽說:“是你的單詞量不夠了,你應該多背單詞了”,可是我放學後要做學校留的作業,還要去上鋼琴課、美術課、舞蹈課等等,哪有那麼多時間背單詞呀!我想起了《祕密花園》裡種花的女主人,我一下子有了個想法:我雖然沒有充裕的時間背單詞,但是我可以每天抽出一點點時間,設立一個小小的目標,背一點點單詞,積少成多,我可以試試。

於是,我開始每天抽出15分鐘,五分鐘背單詞、5分鐘念一篇小短文、5分鐘聽一首英文歌,每天堅持一點點。有時候,作業比較多,或者我去外面上課了,沒能抽出時間背單詞,我就會在晚上睡覺前的一點點時間,看一點點英語小故事。這樣,剛一個多星期,我就發現自己有了變化,單詞量在增加,念文章也很順口了。又過了一個多月,我覺得我的變化更大了,上課能聽懂老師說的大部分內容了,而且自己還能用許多課外的詞彙回答問題了。更讓我高興的是,我每天堅持5分鐘的練習英文歌曲,讓我到現在已經能全英文唱二十多首英文歌了。我的英語水平有了很大很大的提高。

這一切都歸功於《祕密花園》給我的啟示。慢慢的,我發現,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像建祕密花園一樣,都需要設立一個目標,然後一點一點地努力,背單詞是這樣的,連彈鋼琴,甚至寫作文,都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一點一點的積累。

今後,我做事情還會像書中的女主人公那樣:設定一個目標,每天堅持做一點點,天天努力,就一定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就一定能有很大的收穫。

《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887字

最近,我讀了《祕密花園》這本書後,深受啟發。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場瘟疫讓瑪麗父母雙亡,她在無奈之中被送往姑父家,那裡叫米瑟斯韋特莊園。這個莊園古老而又神祕:有被鎖了十年的花園,還有一個被藏起來的小男孩兒。瑪麗找到了鑰匙,又隨著哭聲找到了被藏起來的小男孩兒—瑪麗的表哥—科林。瑪麗儘自己全部的力量,改變了這個祕密花園,也改變她的表哥—科林。

自從瑪麗與科林,還有迪肯成為好朋友以後,科林和瑪麗天天去花園找迪肯。但科林的日漸康復,引起了保姆和醫生的疑慮,但是,任何事都阻擋不了他們去花園的腳步。這個花園就是他們快樂的源泉。

克蘭文先生想用忘記花園來忘記亡妻之痛,可是,他失敗了,他一直在掙扎,最後,他逃出來了—當他重新走進花園時,快樂有走回了他的心房。

讀了這本書,我思索著,我終於明白了—其實快樂是一種精神,充滿這種精神,你就是健康的,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而痛苦,往往是心裡的,心中充滿痛苦,就會走向黑暗的長廊,一不小心,你就可能走出不來了。先舉一個我的小例子吧:“老師出了一道數學題:一千零一乘一千加一的和乘八百八十八的積是多少?有一個同學說:‘快列豎式!’我比沒有列,靜靜的思考了幾秒鐘,給出了答案:9個8。有一個同學說:‘可惜是錯的。’然後繼續列豎式。老師說道:‘不要列豎式了,答案的確是9個8’。‘嗯?怎麼可能?’”看見沒,樂觀和悲觀的只是相差那麼一絲一毫。沒有了成功的喜悅,沒有了失敗的淚水,沒有了失去後的珍惜,沒有了一切感情,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呀!

學會樂觀、開心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風順,兒不會樂觀、開心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則處處碰礁。快樂和痛苦都是一個大禮包,就看你想有哪一個,想開啟那一個。

我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吧,是關於快樂和痛苦是怎麼來的:從前,天上有痛苦精靈和快樂精靈,痛苦精靈變出來的一起湧向人間,而快樂精靈變出來的卻是一個一個走的。快樂相對與痛苦而言就會少一點了。

但是我們要讓自己快樂起來!我們無法讓所有人都快樂起來,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快樂起來。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祕密花園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649字

《祕密花園》中的小主人公叫瑪麗,她是一個相貌一般,脾氣暴躁,人見人厭的小女孩兒,在一次瘟疫中,他的爸爸媽媽的生命就被奪走了,可憐的瑪麗變成了孤兒。接著另一個小主人公迪肯認識瑪麗之後做了朋友,瑪麗的性格漸漸的開朗起來,顏面慢慢變得漂亮,身體健康也非常好,她喜歡去戶外玩兒了,漸漸讓我們感到瑪麗和之前判若兩人。這本書主要讓我明白了深厚的友誼的價值,迪肯用自己的友誼打動了對什麼事都討厭,不想去做的瑪麗,她打動了身患重病,對生命不抱有任何希望的科林,使他重新燃起了對生命的希望之火,如果,我是瑪麗,我會更加厭惡所有的人或事,因為我的母親也只會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聚會,並不在乎我是不是存在著,生活在這樣惡劣的家庭中,我只會感到孤單寂寞,漸漸的性格孤僻,有誰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不會變成這樣呢,瑪麗來到祕密花園之後,這裡有好幾百間房子,可是又有很多件不讓人進入的,瑪麗聽她的僕人告訴她,這裡以前有一個被鎖住了十多年的祕密花園,因為她的舅舅。因為曾經和他的妻子在這裡,妻子坐在樹上不小心樹枝斷了,下面則剛好是玫瑰花叢。她不幸落到了上面,死去了,從此她舅舅不讓任何人提起這件事。還把花園鎖住,把鑰匙埋在土裡,不讓任何人進入,瑪麗聽後感到很有趣。從此就踏上了尋找祕密花園路的開始,瑪麗在尋找花園的路途中,認識了農夫本。他的知更鳥,和他一起開始找這個神祕的花園。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我也向往擁有和迪肯那樣寶貴的友情,讓我對生活充滿了樂趣,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這本書的出現使我明白了友情可以改變一切,甚至是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