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時文的文化思辨》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當代時文的文化思辨》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1592字著名作家狄馬先生說“一個人如果真的養成了獨立、自立、理性和思辨的習慣,那他已經是個現代公民了”。《當代時文的文化思辨》一書由余黨緒先生選編,在倡導“思辨性閱讀”的同時,旨在培養中學生理性精神與思辨能力,喚醒和激發學生沉睡的閱讀興趣和慾望。
何為“思辨性閱讀”呢?笛卡爾曾說“我思故我在”。“思辨性閱讀”就是提高閱讀過程中的思維含量,是理性的閱讀,是對話式的閱讀,是批判性的閱讀。
帕斯卡爾說:“人是能思想的葦草。”然而據統計,中國學生最大的缺陷是在“比較和評價論點”題型中,正確率僅為23。3%。這類題型要求學生剝離表象並且對比和判斷不同作者的觀點,這種聯絡和區別中作出獨立評論的題型,因明顯的思維批判性而成為中國學生最大的軟肋與“閱讀瓶頸。”若閱讀缺乏思辨性,何來文化理解?何來文化積澱?缺乏思維性的閱讀必是淺薄的、表象的、僵硬的,缺乏思想的人與葦草又有何不同。
方鳴先生曾言:“語言活動的背後是思維活動”。《當代時文的文化思辨》中著力體現了“思維性閱讀”的兩個內容:理性化閱讀和批判性閱讀。
蒼?F遐緬,人事未已。在這快節奏的社會,科技進步近乎光速,閱讀方式也趨於多樣化。人們似乎熱衷於“碎片化閱讀”這樣的“文化快餐”,微博上的小段子,朋友圈的經典文章節選充斥著人們的生活。這時就需要人們學會理性化閱讀,選擇閱讀完整的文章,拒絕“斷章取義”式片段。讀片段,會破壞文章的完整性,甚至歪曲作者的本意,用餘黨緒先生的話來說:“就像欣賞美人,只能看到他最漂亮的鼻子或脖子,卻看不到他的全身,總有遺珠之憾”。窺一斑難以知全豹,見一葉難以知秋至。要理性地改變低水平的零散的“淺閱讀”,以仰望的姿態對待原著,以思辨探究的心態去閱讀。
由於應試教育作祟,學生與家長對分數頂禮膜拜,說的是閱讀重要,行的卻是題海戰術,對考點和書本奉若神明。在功利氛圍濃裡的當下,就需要我們具有批判性的閱讀態度,不是跪著讀,而是站著讀。餘黨緒先生認為:“批判”一詞很多時候被誤讀了,甚至被妖魔化了,其實,從閱讀的角度看,所謂‘批判’,不過是邊閱讀邊評析,邊理解邊質疑,邊沉浸邊反省。書中編入的《武松的神性和人性》一文中辨析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情節其實是不科學的,只有以藝術的眼光和想象來理解,才能把握作品的神韻,書中提到:“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膜拜,閱讀的價值,在於汲取前人的思想與文化成果,為有所用,以鍛造‘我’的現代人格,實現自我的精神建設與文化建構。”誠如斯言,《水滸傳》中俠肝義膽的英雄氣概值得學習,但其中佔山為王的行為,骯髒粗鄙的髒話卻不可效仿。對經典,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保持閱讀者獨立的姿態,以質疑的眼光,批判性的閱讀。
叔本華在《叔本華散文》中提到:“大量的知識未經自己的思考加工,其價值趕不上力量甚小,但卻經過反覆思考的知識。”閱讀不是獵奇,而是“自我思考的代用品”;不是瀏覽,而是“人生智慧的理性反思”。蘇格拉底說過:“也可以說未經審查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未經思辨的閱讀是沒有價值的。《當代時文的文化思辨》教會我不應該做沒有個性思想的“蛀書蟲”,而應秉持思辨精神,思辨性地閱讀。
一場艱苦的旅行——《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211字文化苦旅,顧名思義即是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探究的一場艱苦的旅行。在本書中,餘秋雨先生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故事,歷代文人艱難的故事,我從中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其中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風雨天一閣》
《道士塔》,餘秋雨先生將這篇文章小說化,而表達的內容只用三個字即可說明,那便是那帶著瓊瑤阿姨淚腔而彷彿在那幾卷古書面前,對著死朽者的屍骨卻無力迴天的哀怨嘆恨道:“我好恨。”我彷彿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卻無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為家成為了道士,在這段期間王道士對莫高窟進行粉飾,繪上了西遊記的故事,這看上去美妙但卻是對中古歷史文物的一種褻瀆。王道士的作為也的確反映出當時的教育落後,也為後來的損失埋下伏筆。不就王道是發現了這莫高窟裡的經書,並視其為珍寶。後來英國的考古學家斯坦因知道這件事便前來,這裡,餘秋雨又為我們引出了一個橋樑似得人物,那邊是湖南人蔣孝婉。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類橋樑似得人物往往被掩蓋,但它卻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蔣曉婉幫助英國人用僅僅30英鎊換回了那幾卷古書。可是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我閱讀時發出的疑問。但我想可能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迫吧,畢竟那是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身為一個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國文人也只有到異國他鄉謀出路了。
當王道士聽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警惕、閃躲、拒絕。這說明當時的他還算有點良知,但後來他卻又同意了,這也就是因為他之前的經歷,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時一年化緣化來的錢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於善意希望中國文化能在各國展覽,但卻是這一念之差釀成終生遺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攔住他,但後來卻又放棄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怕官兵私藏呢?還是怕軍閥混戰搞得古書葬身於戰場呢?原因數不勝數,最終讓它在異國展覽可能還會完整吧。
這便是《道士塔》,講述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們年輕人在面對祖國文化遭受侵略時要勇於站出來維護,不像王道士那樣愚昧軟弱。同時也在呼籲保護歷史文物。
“二百年的積存,可散於一朝;三千里的蒐集,可焚之於一夕”說的便是位於寧波的天一閣。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這一可笑的詞,後來這個可笑的詞又被獻給康熙帝。古人好講“健全”“圓滿”,也擅長把這些完美的修飾詞留給自己的掌權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婦女登樓”的封建族規。是一個酷愛書籍的女子最終抑鬱而終。這也反映當時在既缺少人文氣息有無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著婚姻多讀一點書,其實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與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敗了,卻讓我很感動。《天一閣》的真諦大約是叫我們堅持文化的積累,沉澱出濃郁的民族情節。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華民族文化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許如秋雨先生所言“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也罷,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碟躞,以此為歸。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001字苦旅也是一種幸福
不止一次拜讀過餘秋雨先生的著作—《文化苦旅》。每次瀏覽於那文化底蘊十足的文字間,我都會為之所描繪的名勝古蹟而陶醉。
可是,我總是對那充滿詩情畫意的書名懷有不解的疑惑:先生為何稱旅行為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又為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於是,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又循著先生的腳步,開始西行。旅途很幸福。我看見了塵封已久的兵馬俑,我流連於大漠深處的月牙泉。我幸福,因為浩瀚的秦史就展現在我的面前;我幸福,因為荒無人煙的沙漠竟有如此一片綠洲。我的幸福是形體上的。
翻開文集,遊於文字之中,再借先生的眼睛去觀察,我卻感受到了一絲苦。我用心靈與兵馬俑對話,觸到了繁華不再的咸陽城的一聲嘆息;我用心靈與月牙泉私語,感到了風吹狂沙,小泉可能在彈指間灰飛煙滅的惶恐。我感到苦,這苦是心靈上的。
我驚異,用心靈去旅遊,竟能在幸福的旅程中品出一絲哀傷!
再次翻開先生的著作,再次隨著先生遊敦煌,歷蘭州,攀沙山,覽西湖……我深深地明白了:他看到的不僅僅是表面的景象。一次次思想的遊歷,使他一次次接觸到人世間的真諦,雖有苦感,嚥下卻覺甘甜。我想,先生苦苦前行,其實是對中國歷史的反思,是對中國文化的反思,是對中國國民素質的反思……。這種反思正是為了守候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明,發揚中華文明。
這心靈的苦旅,成就了獨一無二的餘秋雨,成就了獨一無二的《文化苦旅》,但成就更多的,是人們從苦旅中品出的幸福,一種為歷史之豐富、文明之燦爛的古老中國而驕傲的幸福。
對往事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滄桑感。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在生活道路上跋涉時,有了越來越多的觸動心靈的回憶,這些回憶又提煉成每個人各自的幸福。生活中沒有經歷過苦旅,就像是沒有靈魂的木偶渾渾噩噩地走完了人生道路,絲毫感受不到幸福所在和生命的意義。
我想,我們都無法不老,但我們還有可能年輕。試想在若干年後,當我們已老去,開啟心靈深處的那一罈老酒時,定會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那時,我們一邊品著苦苦的香茶,一邊咀嚼過去,然後大笑:“往事如煙啊!”嘆哉,幸福哉!
若將人生苦旅中的一切痛苦的顏色化為蒼白,一切憂傷的情思擰成絲線,一切寂寞的味道品成淚水,一切抹之不去的歡樂孕育成嘴角永恆的微笑,那麼,自此以後,我們就獲得了此生的幸福。若是沒有了傷苦,幸福也就多了一份脆弱。
只有心靈的苦旅,才能讓人越來越接近幸福的天堂。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805字閱讀《文化苦旅》你會發現我們祖國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裡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印跡,這就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響。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然而,一點點、一點點地品味這山、這水、這人,那深沉的滄桑也演化成長長幽幽的嘆息!文化是一種內涵、一種深度,有時也是悲劇的見證。
《酒公墓》記述了張先生一生的無奈嘆息:身為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有一個不錯的教員職位。因故被青幫抓取做了師爺,後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斷腿;後來又到一所學校教書,然而鄉野學生卻不能理解他所說的“愛”,只能無奈離開;從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後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稱為“酒公”,無兒無女、孤獨地走完了一生!
讀完文章不禁感嘆,可悲啊!在那個時代,一個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應是那個時代的精英,應在社會上大有作為。卻被一群對文化人沒有絲毫敬重的“青幫”頭目抓取做裝點門面的工具:他們大概覺得佔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但是這種整日打架鬥毆、吃喝玩樂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內心?最後張先生用自己身體的殘疾掙脫了野蠻。這時我想起了那句俗語“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這時張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後來他又遇上了一群自以為讀過書的人,他們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他們沒有見過世面,他們不能理解“愛情”怎麼可以在帶大家面前談論;他們嘲笑他的出格……張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蠻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選擇離開!
張先生寂寞一生,只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只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於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無奈!
聯想到本書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飛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裡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裡只有飼料,沒有鮮花!隨著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動:憤怒、悲哀、無奈、苦澀……有沒有苦澀的淚滴悄悄滑落?
文明不被理解、不被接納,那是一種怎樣的悲苦!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080字燈光昏黃,茶煙繚繞,盤旋而上,縷縷如絲,光影糅合。持一本《文化苦旅》在手,任茶由熱轉涼,遺留悽傷於心中。
三十七篇文化散文,一篇自序與後記,文字中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輕鬆,蒼老後的年輕深深地映入眼簾中,刻在腦海裡,遺留於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忘懷的,唯有悽傷,蒼涼與苦澀。
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你離開故鄉,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而你行行走走,到達了莫高窟。那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在夕陽西下,朔風凜冽中,更顯得悲涼。當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流淚地被賣到遠離故鄉的遠方。“那裡,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一卷又一卷,一箱又一箱,一大車,又一大車。經文書卷被幾句現編的童話騙走,“我好恨!甚至想剜心刻骨。”恨未早生一個世紀,決戰於敦煌,任千帆過盡,這也只是一抹泡影,時光蒼茫,歲月的洪荒裡,那些往事已為陳跡。
別離了敦煌莫高窟,你又蘇州來了場相遇。“古城門藤葛垂垂,虎丘塔隱入夜空”,美麗的古城中,你遙想蘇州的委屈,困惑於蘇州的興衰,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唯有此古城,才能給人一種真正的休憩。縱它揹負著種種“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的罪名,可它依舊默默地端坐著,迎來送往,安分度日。
辭別了古城,兜兜轉轉,來到了天一閣。偌大的中國只留下一座藏書樓。藏書樓興起於明代,由範欽所建。此樓被阮元說成:“範氏天一閣,自明至今數百年,海內藏書家,唯此巋然獨存。”文化人愛書的思想,收藏書籍的典範也由範欽而來。如此這般惜書愛書,想必範欽本人也被古籍、古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濃厚的書卷氣息,古舊的歷史書卷,猶如一個歷史老人屹立在藏書樓中。那封存已久的文化內涵隨天一閣門的開啟而奔瀉而出。文學者漫遊於此,感受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然而不幸的是天一閣一半圖書被盜,那悠久的文化因被偷而喪失於天地之中。
痛心於文籍的喪失,感慨於文人藏書的艱難歷程。雖心痛哀傷了許久,然而按耐不住心中對苦旅的探求,我跟隨你的腳步,到了筆墨年代。那濃黑的墨揮灑自如於潔白的紙上,濃郁的墨香沁人心脾,惹人心醉。可惜的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世界的毛筆文化,現在已經無可挽回地消逝了。當近代中國,外國的思想文化流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毛筆之於中國人的地位動搖了。毛筆漸漸被碳素筆所取代,流傳之久的文化也隨之而去了。時代之更迭,文化之興衰,亦越來越迅速。久久不能自拔的是,我們如今還剩下什麼呢?
歲月是場旅行,文化在其中更顯艱辛。借問靈山多少路?十萬八千有餘零。這是風行的距離,也是漫漫文化之旅。
合上書扉,閉目小憩。久久之不能離去的,是心房裡被填滿的淒涼與苦殤。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823字這場說走就走的苦旅,異常艱辛,卻能讓人感觸那麼深刻,這文化之旅,還是苦啊!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這一點,我就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點點加深。當然,由於我才識淺薄,在此,我就和各位談談這中國之旅。
中國,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出生地,具有獨一無二的歷史以及文化,同時這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多少前人的努力和付出,又是有多少無情毀滅後像野草一樣頑強。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富強民族。
而餘秋雨先生這次中國之旅讓我感觸最深,首先提到了—我的山河。作者在感慨,中國原來的封閉,自己埋頭耕種,自給自足,對於外面的世界,連看的興趣都沒有。用穩定、保守、統一、集政的方式來維持下去。雖然中國的缺點很多,但是最看不上十九世紀的歐洲國家用非常資本的手段來侵犯安靜的中國。
作者像古代的詩人一樣,行走在山河之間,那麼作者筆下的第二站—都江堰,讓我有了新的體會。
萬里長城,守護了千千萬萬子民,都江堰,工程雖小,只是一個水利工程,但也可以成為一個長城的後輩。它保住了一個天府之國—四川。
這都江堰是尤為震撼,文中有寫道“這種比賽又極有規矩,奔著奔著,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為二,直竄出去,兩股水分別撞到了一道堅壩,立即乖乖地轉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一下,於是有根據築壩者指令來一番調整”。而這歸功於遙遠的李冰。
看似是在治水,事實上,確實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道便如此。
莫高窟大家誰不知道,敦煌莫高窟,中國的又一大財寶,佛教從印度帶來和希臘的文明包羅在裡面,這裡所蘊含的,是兩個大文明的精彩,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就連歷史上,最殘忍的暴君,都願意為莫高窟做一點好事,不過這又能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去看看。
時間說起1900年6月22日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92字說實話,讀完這本書我心緒繁亂,想要說什麼,卻又說不出什麼。熟悉卻又陌生的地名紛紛從我腦海掠過,我想把自己心中所想表達出來,卻又無法言說。
世界之大,我限於這一方境地,滿心期待想去了解除故鄉以外的美景,《文化苦旅》讓我如常所願。那華麗的筆墨描寫了一個個我所熟悉卻又陌生的美景。餘秋雨先生一步一腳印踏過這些地方,他所描繪的畫面及細節是別人所不能及的,他旅程過程中那些小事和心得更給予我一種真實。先生筆下之景,是歷史與現在的結合,是故事與現實之間的轉換,如今的金碧輝煌,那你可知過去又是經歷了何種苦難,它們又見證了多少歷史?
先生的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描寫風景,它也在描寫著過去。我一直不懂為何叫《文化苦旅》,而現在我懂了,他所描寫的風景之下又隱藏了多少博大精深的文化。
先生到過很多地方,無名的小島或是著名的景點,他所訴述的是我們能理解,卻又是我們不能理解的故事。這些故事或是歷史給了我極大的震撼,當過去呈現在眼前時,我已經無法用語言去描述,文化與歷史交織著呈現出一幅絢麗的景象,令我歎為觀止,心中卻也有著一股淡淡的悲哀。
在探索文化這一旅程上,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但我想說的是,這一旅程不僅僅只有苦,也有著甜。
先生說: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我說:中華文化的龐大,是我們無法言說的,但,總是有像先生一樣的人,用筆墨或是其他方式,將它表現出來,即使僅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039字文化是一艘永不停靠的航船,不懼風颳雨打嗚咽著喊出一個時代的悲鳴;文化是一條奔騰東去的大河,無視暗潮洶湧呼嘯地衝刷掉年積日累的汙濁;文化是一個倔強苦旅的青年,歷盡千帆,蓬頭垢面下掩藏的清澈雙眼仍然笑得動人。
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將這一切或巨集偉,或悲哀,或歡欣,或渺小展示給了我們,讓從來抽象的“文化”有了具體的形象。特別是眾多富有中國特色的“驛站”,令我禁不住停下腳步,駐足觀賞。
那神祕尼姑庵里美麗的尼姑和後來的年輕女老師,沒有人知道她們來自哪裡,也沒有人知道她們姓甚名誰,只知道她們總是前衛而智慧。這是新時代的女性形象!她們寧願狠心遠離家人故鄉,也不甘於被“貞節牌坊”這種故舊封建的思想束縛一生。這就是中華文化中女性的苦難。
那正值壯年,風華正茂的大文豪蘇軾,懷著忠君愛國之心和報效國家之意,卻只因一篇寥寥數十字的文章,被小人借題發揮,牽扯出巨大的風波,最終含冤入獄。小人們說,蘇軾——這位以愛國和政績聞名的文豪,輕視國家,挑釁君王。這恐怕是我聽到過最荒唐的笑話了。這一切事情的發生,不過是人的嫉妒心作祟,俗話說:“槍打出頭鳥。”蘇軾當時的風頭太盛了,於是因嫉妒而架起的“輿論”這無數把槍,便齊刷刷地瞄準了年少輕狂的他,最後在一件小事的引爆下,炮聲轟然。這又說明了古代中國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化——“文字獄”。儘管這個名詞是清代才開始具象化的,但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因文字而入獄判刑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了。而這種文化又在書中的另一篇文章《寧古塔》中,表現得愈加深刻。古代的人民,從來沒有言論自由權。
好在這黑暗的一切最終沒有根植於中國大地:美麗的尼姑們,最終得以還俗,追求自己的幸福;年輕女老師們勇敢地打破了成見和束縛,加入了中國女性爭取權利的隊伍中,自信又美麗;蘇軾從小人讒言和驕傲破滅中昂起頭來,挺過千辛萬苦,用謙遜自強又樂觀的心態從頭再來,民間歷練不會使他大文豪的光芒有所削弱,反而令他的形象更加親民,文章更有感染力。
文化之美不在於歡樂和精彩,而在於它的真實與樸素,苦難及悲傷。每一粒文化結晶的形成,都需要走一條漫長又充滿苦難的路,而每一段“苦旅”之後,總會苦盡甘來。
我不禁期待,接下來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2107字家裡有一本記錄餘秋雨先生給北大學生講課的書,是姐姐高中時買的,叫《問學餘秋雨》。我二年級時翻出來看,對於書中的大部分內容,我是不大懂的。後來總算明白了一點兒,心想這個人說的真好。再後來我又在名家彙編、語文教材中陸續零散地看到幾篇餘先生的文章,慢慢開始對他和他所講述的文化感興趣。
這次國慶假期,我終於有錢買我敬仰已久的《文化苦旅》,於是立刻在噹噹網上買了一本——順便推薦給了一位同學。
星期六書到了,我迫不及待地開啟。前兩章《牌坊》《寺廟》,是在講自己的故事,我不太感興趣。翻到《道士塔》,我被吸引住了。
匈牙利人斯坦因、翻譯蔣孝婉,出身農民的道士王國篆,幾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人,因為一個藏經洞,命運在莫高窟緊緊地勾連在一起。王道士的無知以及對財富的喝求,蔣孝婉的軟弱,斯坦因的狡詐,共同把成堆的文物推向大英帝國的博物館,成就了國衰民弱歲月的悲劇。
於是,餘秋雨來到了敦煌,站在莫高窟門外,王道士塔前,彷彿穿越到了20世紀初,他暢悲,自己來到了西域的大漠裡,攔住斯坦因的車隊,與他辯論。引用餘先生的原文“也會有一種可能,儘管概率微乎其微——我的邏輯終於壓倒了斯坦因,於是車隊果真被我攔了下來。”是啊,在那荒蕪時代裡,大清正企盼用兩千年的巫術和權謀苟喘,大英帝國代表著當時世界上最高文明水平,可斯坦因在這片生長野蠻的土地上掠走的輝煌、殖民者的傲慢,使他只是一個強盜。而和強盜(哪怕他是一個精通七八門語言的學者)又有什麼邏輯可言?
如果真的攔下來了呢?餘秋雨接著說,“當然應該送交京城。但當時,藏經洞文物不是也有一批送京的嗎?其情景是——沒有木箱,只用席子捆紮,沿途官員縉紳伸手進去就取走一把。”這可是古代文物啊!如此作為,無怪乎大清之亡!餘先生接著又寫當時中國軍閥混戰,即使運到了北京,也不知如何儲存。
“那麼不如叫住斯坦因,還是讓他拉到倫敦的博物館裡去吧。但我當然不會這麼做。我知道斯坦因看出了我的難處,因為我發現,被迫留下了車隊而離去的他,也一次次回頭看我。”
“但是,山河亂成一團,明天路在何方?這裡也難,那裡也難,我左思右想,最後只能跪倒在沙漠裡,大哭一場。”
巧的是,“就在王道士發現藏經洞的前幾天,在北京,英、德、法、俄,美等外交使團又一次集體向清政府遞交照會。而王道士發現藏經洞的當天,列強決定聯合出兵。”而幾個月前,甲骨文也被發現了。在時隔上千年的文明重見天日時——一個搖搖欲墜的朽爛的國家,正在被堅船利炮橫掃,似乎再用點兒力,就要倒了。
百年前,大漠一個寧靜的夜晚,九千多本經卷,仍在透過時空,警醒世人……
最令我觸動的,還是那篇《寧古塔》。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炭,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彀?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試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u。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君剖。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
這是康熙年間,顧貞觀因思念老友吳兆騫,所作的兩首《金縷曲》。而同是康熙時期的詩人丁介寫過這樣兩句詩:
“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
餘先生提到,“據李興盛先生統計,單單清代東北流人(其概念比流放犯略大),總數在一百五十萬以上。”
一百五十萬人是什麼概念?即使按清代三百年平均,每年也有五千人被流放,平均到每天就有接近十四人被流放到東北。
18世紀的中國,生活水平、GDP、疆域,都可以說領先全球。康乾盛世持續時間在唐之後前無古人,但就是這締造盛世的帝王,統治著似乎代表文明的國度,每天都流放十四個人。
這些人都犯了什麼法律嗎?不,他們中有一部分是讀書人,其餘很大一部分是株連者。讀書人有罪可以追責,但為什麼牽連到全家老小乃至整個家族呢?
是啊,何以得牽連全家性命呢?何以得締造盛世的帝王、戰勝了無數強敵的國家,一下子怒不可遏、沉默寡言呢?
這使我想起前一陣子的紅黃藍幼兒園虐童案。紅黃藍據說是我國第一家上市的教育機構,可以說是行業龍頭。然而幼兒園隨意對待孩子,皇帝隨意處置知識分子,像是文明人退回了野蠻。
我仍想借用餘秋雨先生在《寧古塔》裡的兩句話: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但絕不喜歡野蠻。在後面加上一句:“如果文明不用文明的法制守護自己,必然倒退回野蠻。”遠如斯坦因、紫禁城裡的皇上,近似紅黃藍虐童案。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287字行途萬里求索文化靈魂,筆力千鈞揭露世態冷暖。
近日有幸,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受頗多。無論是他所寫之處的文化靈魂,還是描寫之下的世態冷暖,無疑都讓我感動。讓我再次走近這位大家,感受他帶給我們的生命啟示。
先生筆下的事態冷暖,足以讓每一個讀者感動,也引發了我們對人生的思考。他筆下的巴金先生,那位百年老人,勇敢地面對惡勢力,從不退後。一個受盡折磨的生命,依舊選擇高傲地站起來。一直行走,從不停歇。他的一生就是這樣一句話:“即使身陷溝渠,也要仰望星空。”身陷絕望並不可怕,因為那一片星空,我該幸運,我學會了仰望。太多的人,喜歡俯視眾生,而沒有人選擇仰望,但天很高,我們需要抬起頭。因為只有在最深的絕望中,才會看見最美的風景。還有他筆下的黃佐臨先生,我真的很佩服,他在侵華戰爭爆發之後,毅然決然的回國,他雖是一介書生,但他終究是個戰士,他是把戲劇當作他的刀槍,用它們來對付敵人。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許多作品被禁,但是黃先生依然堅持著,他從未想過放棄。在光明之後的十年黑暗裡,受過的傷害當然多,但他卻選擇沉默。這好像一個母親打了一個孩子,孩子會恨母親嗎?不會。儘管這是文化的浩劫,但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陰影,但這個世界光明之地還是比陰影之角多。直到他人生的盡頭,他沒有任何遺憾,他打開了中國戲劇的大門,創造了屬於中國戲劇的黃金時代。或許大家都記不住他的名字了,但他從來沒有想要大家記住他的名字。還有那句,從來不對別人的說三道四做任何辯駁,因為他清清楚楚的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有時候不必證明給別人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便好。但我們會永遠地把他的名字牢記於心。
在《我的山河》這篇文章中先生寫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這是我遇到的最多的問題。我回答說:‘沒有兩者,路就是書。’”曾經我也這麼想過,無疑在這裡找到了最好的答案,在讀萬卷書時,你雖未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但在書中你依然可以身臨其境,那時你的心在路上。而行萬里路時,你確實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東西,在看到的東西必須要入心,才算真正的領悟,那是你的腳在路上。所以,人這一生要麼心在路上,要麼腳在途中,這兩者你必須選擇一種。但兩者無疑都是苦的,讀萬卷書,日夜與書為伴,自是單調乏味;行萬里路,日夜與星辰為伴,自是艱難困苦。儘管有這些苦,可我依舊想要去嘗試,嘗試世人所苦,我相信那一定是我所樂。故而我想先讀萬卷書,再行萬里路,畢竟有了知識的積澱,走到哪裡才不會感到迷茫。當你真正走上這條路時,那麼你就從文字世界,真正進入了自然世界。我們本就是這自然中的一員,所以我們最終的歸宿,也會是自然。正是需要這樣的迴歸,餘秋雨先生才會除去一切俗務,選擇踏上他的文化苦旅。只有當身體上的一切塵雜完全除去時,你才會掙脫所有束縛,離靈魂更近一步。這是他的文化靈魂。所以,該讀書的讀書去吧!該上路的時候就上路吧!
重新攜上《文化苦旅》,這才明白文化本就是一場苦旅,但我們步步前行,不回頭。感謝餘秋雨先生,帶給我們最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