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小艾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1001字

在我八歲生日時,爸爸送我一本書,《小艾,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如今,它是我的最愛。

這是一本十分很特別的書。是漫畫家丁午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幹校”勞動期間寫給八歲女兒小艾的信。因為小艾只有八歲,認不了多少字,聰明的丁午就把信的內容畫出來。書中六十一封信半是文字半是畫,就像今天的繪本。這樣的書不僅我沒見過,就連爸爸也沒見過。

爸爸送書給我時,我也認不了多少字,加上書裡的字都是手寫體,我根本看不懂。於是爸爸就一頁一頁念給我聽,邊念邊解釋。

書中的內容十分有趣,放牛、餵豬、釣魚、捉青蛙、演節目、做木匠。爸爸來自農村,所有這些事他都經歷過,因此講得繪聲繪色,我聽得入了迷。

我之所以珍愛這本書,最主要是因為爸爸帶給我的那種特別的讀書感受。

爸爸總在他心情很好的週末或夜晚,半躺在沙發上給我念這本書。我呢,像小貓一樣鑽進他的懷裡。他一手拿書,一手摟著我,用他厚重的聲音慢慢地念起來。有時候,爸爸會插一段他小時候親歷的小笑話,聽得我手舞足蹈,哈哈大笑。有時我們會完全沉浸到丁午和小艾的情感中去。爸爸的聲音會哽咽住,我會情不自禁地流下淚來。

爸爸唸書時,我的臉上時不時會拂過一陣熱熱的鼻息,耳朵也會聽到從爸爸胸腔裡發出的嗡嗡聲。每當唸到“小艾,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時,爸爸摟著我的手會微微用一點力。這時的我,心是暖暖的,整個人彷彿融化在爸爸的身體裡。

這是一種特別奇妙的感覺。

現在,我已經熟悉書中的所有細節,也認得書中的每一個字。可是,我仍然喜歡依偎在爸爸的懷裡,聽他一遍遍地念,一遍遍地講。

自從有了這本書,我和爸爸就多了一些默契。每天放學後,我會在回家的路上接到爸爸的電話,聽我報告當天發生的新鮮事。如果爸爸工作太忙,沒能及時給我電話,我就會在下班前打他電話,問他回不回家吃晚飯。

記得去年暑假和媽媽一起回老家看外婆,爸爸有工作不能同行。臨行前,我將這本《小艾,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放在爸爸的案頭,讓它陪伴爸爸。爸爸呢,總在日暮時分打來電話,而且開頭一定是那句—“安安,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我聽了,心裡特別的溫暖。

幸福也許是對比出來的。我常想,小艾那個年代,沒有手機也沒有網際網路,半個多月才能收到一次信,一年難得有一次機會團聚。而我每天有爸爸媽媽陪伴,偶爾分開,也可以打電話、聊微信、發照片。那怕沒有零食、沒有玩具、沒有圖書,沒有朋友,我也是幸福的。因為,畢竟還有爸爸摟著我講故事。

特別的媽媽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909字

今天,我讀了一篇書名叫《特別的媽媽》文章,讀後心裡非常的感動。

文章裡面講述了世界上有很多表達母愛的方式,使主人公聯想到自已媽媽似乎和別人的媽媽有些不同,別人的媽媽都給自己的孩子做過這樣的事---搓澡。我的媽媽從沒給我搓過澡的時候我心中顫一下。媽媽脫去了華麗的時裝,卸去濃濃的妝容,我忽然發現,在那厚厚的粉底下,媽媽的臉上也有著歲月帶來的一條條魚尾紋,在那香噴噴的名貴香水的味道下,也有讓人安心的母親味道。那一晚,主人公和媽媽說了很多心裡話,媽媽一邊給我搓澡,一邊給我講笑話,我們的歡聲笑語,飛出了窗外傳到十里開外。

這篇文章傳遞了母子關係那種濃濃的親情,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的媽媽,我的媽媽常說自已愛吃酸菜,不愛吃肉。那天,媽媽做酸菜炒五花肉,我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我突然發現媽媽吃的菜一直是酸菜,把肉放到我的碗裡,我心裡想,媽媽一直喜歡吃酸菜嗎?為什麼一直夾酸菜吃呢?難道媽媽真的喜歡吃酸菜,不喜歡吃肉嗎?不行,我要一查到底。於是,我放下筷子,告訴媽媽,吃好了,不吃了。然後我走進了衛生間,當我從衛生間出來的時候,看見了媽媽夾了五花肉。原來,媽媽不是不愛吃,是因為她愛我,為了我長高長壯,好吃的都留給了我。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為了擴大我的視野,媽媽在暑假裡帶我到內蒙古遊玩了七天,那裡的草原開滿五顏六色的不知名的野花,廣闊的草原一眼望不到邊,就像那綠色的地毯,讓你忍不住去打個滾兒,翻個跟斗,我騎上了駿馬,看到了蒙古包,喝了羊奶,吃到了蒙古族的招牌菜--烤羊腿,那個香呀,久久不能忘懷。

通過這次旅遊,我見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到了蒙古族人的熱情好客,增長了我的見聞,開闊了我的視野。體驗了蒙古族的生活習俗,並見到了闊別兩年的爸爸,感受到了父愛的溫暖,品嚐了沿途各地的風味小吃,體悟到了旅遊的樂趣,真是收穫多多,回味無窮啊!

作者文中的媽媽讓我學會了珍惜,珍惜每一個出現在我生命的中人。原來的我太自私,所以忽視了母愛,我們一天天長大,媽媽一天天變老,她那泛生的臉,額頭的汗,悄悄爬上臉的魚尾紋,微笑掩飾的感動,那些將永遠定格在我的心中,成為我永遠的記憶……

我愛你,媽媽,你的愛將永遠伴隨我長大!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11字

我學的課文有很多,但最令我欣賞的是這一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文中體現德國人的愛花之真切以及崇高的思想境界。

這是季羨林先生的作品,當年季羨林先生在德國留學時,在那裡所觀察到一種奇特的景象,因為他們的花都是種在陽臺上,並向外開的,所以這引起作者的好奇。德國人愛花、愛美,以及高尚的品質是作者想讚美的,這種境界是作者所向往的。

幾十年過去了,作者又回到德國,那裡的一切幾乎都變了,可唯一沒變的還是那奼紫嫣紅,花團錦簇的景象。德國人能夠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稱讚的。

我們當今的社會裡,也有許多為他人著想的現象。比如在公交車上,有很多的年輕人為老人讓座;學校裡值日的時候,同學們都在辛苦地打掃衛生,積極地為同學創造一個潔淨的學習環境,這不正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具體體現嗎?

我的心裡也是有別人的,比如,一到晚上,我家附近沒有路燈,一片漆黑,我總會把我家大門外的燈開啟,讓走夜路的人避免摔倒。

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境界使我想起了一句諺語“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從這篇文章中我受到很大的教育。如果一個國家的公民都能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必將是強大的!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588字

我讀了很多篇課文,其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季羨林寫的一篇文章—《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你們看了這篇文章的題目,一定很好奇吧!花為什麼是給別人看的呢?就讓我來告訴你答案吧!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季羨林先生在德國留學的時候看到了一種奇特景象,就是德國人養花都在陽臺上養,花是朝外開的,窗子前的景象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季羨林曾問過他的女房東“你養的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她莞爾一笑,回答道“正是這樣!”季羨林覺得德國人是為別人著想的人,也是愛花之真切的人。四五十年以後,季羨林再次來到了德國,美麗依舊沒有改變,而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高尚品質也沒有改變。

我覺得德國人這種做法很令人感動,他們具有著“我為人人”的高尚品質,我們也要把這種品質當作一種習慣,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如果我們在公交車上看到了老人上車,要立刻站起來給他們讓座。只有你為別人著想,別人才會為你著想。大家都爭先恐後地這樣做,都能享受到愛與溫暖,這個世界才會越來越美好。

我們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給他人制造麻煩,如果你不為別人著想,別人也不會為你著想呀!做人要為他人奉獻。你看德國人為什麼要把花朝外,花的背面朝自己,因為他們想讓別人也欣賞一下花的美,大家都這樣做了,就形成了花海。

我們要向德國人學習,做個具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高尚境界的人。並把這樣高尚的品質一代傳一代!</p>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讀後感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838字

哈利波特是一個不平凡的男孩。書中寫道,十三年前,他的父母被凶殘的黑魔王—伏地魔奪去了生命,也因此小哈利的頭上留下了一道永久性的閃電形傷疤。可十三年後的今天,當哈利和好朋友羅恩、赫敏一起去觀看魁地奇世界盃時,他們無意中發現了消失十三年的黑魔標記,它預示著伏地魔將要捲土重來,哈利的心頭頓時籠上了一團濃重的陰雲。哈利渴望在百年不遇的三強爭霸賽中戰勝自我,誰知整個競賽竟是一個天大的黑魔法陰謀……

JK罗琳寫的雖然是一部魔幻小說,但裡面的人物卻是有血有肉的。只要翻開書,你就會置身於魔法世界。讀了這些故事,我彷彿就站在哈利身旁,看著他們經歷著種種磨難。三強爭霸賽設定了三道關卡,從三個魔法學校精選出來的選手們要分別戰勝火龍、美人魚和迷宮才能最終奪得火焰杯。火龍的凶殘、美人魚的誘惑、迷宮的重重殺機,當哈利和同伴克服種種困難,一路走向勝利時,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頭。原來這竟是一個天大的陰謀:伏地魔處心積慮準備用哈利的鮮血讓自己復活……

JK罗琳筆下的哈利告訴我,不僅要做一個勇敢、機智的人,更要做一個勇於擔當的人。且不說在比賽過程中的種種驚險,單就哈利和同伴塞德里克一起被帶到了伏地魔身旁時,在伏地魔首先殺死了塞德里克的情況下,哈利還是保持沉著冷靜,並且機智逃脫了,還把塞德里克的遺體帶了回去。如果換成一個普通巫師,那他肯定會“撲通”一聲跪倒在伏地魔腳下。哈利;波特所做的一切事情,一個普通巫師是不可能完成的。老校長鄧布利多曾對哈利說過:“你肩負起了一個成年巫師的重任,並和那些在伏地魔鼎盛時期同他抗爭到死的巫師們不相上下!”

看著伏地魔的復活,正如霍格沃茨狩獵場看守、哈利的老師、朋友海格說的:“該來的總歸會來……一旦來了,就必須接受。”那麼,還有怎樣的磨難正等著哈利呢?這就是作者構思的精妙之處,一個懸念剛解開,另一個懸念接踵而至,這就是我愛看哈利;波特系列書的原因。它讓我愛不釋手。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460字

每一個人的有一個為人著想,受益他人的心,不能只想自己而不顧別人的感受。

最近我學了一篇課文叫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講述了德國人很愛花但卻把花養在臨街的陽臺上,讓它往外長,自己在家卻看不到花的美。這是為什麼?是因為德國人都有一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美好心靈,雖然自己看不到花可卻匯成了一片花的海洋,讓德國人身至花海之中。

至於我對此的看法和理解是:你要為集體或他人著想,讓他人受益,那麼他人也會幫助你。可你若不這樣做他人也不會為你著想,這又會有什麼好處呢?

有一個例子,我大舅經常交朋友,朋友有困難了大舅總會幫忙。事成之後當然少不了請客吃頓飯了,而且大舅有困難時也會義不容辭地出手相助,這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你若是做到了,那麼當你有困難時人們都會伸出一雙手友好地對你說:“我幫你吧!”這時你的心會異常溫暖。可是相同道理,你若不為他人著想,你有困難了,向別人求助時別人不僅不會幫助你還會譏笑你,大罵你活該,根本不會向你伸出救援之手。到那時,你的心就會絕望,“咔嚓”一下碎了,逼你走向無底深淵,不能自拔。希望大家切記!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956字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J·K羅琳的著作,在魔幻小說界有著重要地位。當然,這部影片也升起了一陣熱潮,很受“哈迷”們的歡迎。影片中,心情隨著情節的發展波盪起伏,讓我對這部影片甚是歡喜。

哈利·波特是一個孤兒,從小寄養在姨媽家,受盡欺凌。但就在哈利11歲生日的時候,他收到了霍格沃茨學院的入學通知書。哈利從該學院派來接他的巨人海格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來哈利的父母都是偉大的巫師,在對付伏地魔的戰鬥中雙雙獻身,唯有哈利倖免於難,也讓伏地魔的靈魂炸成碎片,失去了肉身。哈利進入霍格沃茨後,得知魔法石的事,同時發現霍格沃茨學院內有一股黑暗勢力似乎在暗暗滋長,揭開謎團的關鍵就在守護在房間內凶惡的三頭犬。哈利、羅恩和赫敏三個好朋友決定探個究竟。哈利常在暗中觀察他最討厭的教授——斯內普的行蹤,他常與哈利最為信任的奇洛教授獨處,並說出許多威脅的話語。種種證據讓三人斷定斯內普想要偷取魔法石,當在三人的努力下突破重重困難,哈利進最後一個屋中時,真相卻出乎哈利的預料……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個朋友度過重重難關的情景:他們通過奏樂來催眠三頭犬,又抓住會飛的鑰匙開啟門鎖,下了真人版的巫師棋……羅恩為了保護魔法石不顧自己安危協助哈利,最終哈利在同伴們的幫助下獨自走進最後一個房間,看到鏡子面前站著的,不是斯內普,而是奇洛教授。奇洛教授解下他的紫色圍巾(原文是白色),後腦勺出現伏地魔的臉。伏地魔沒有肉身無法殺死哈利,只讓哈利交出魔法石來延續自己的生命,哈利千辛萬苦地逃走並保住了口袋裡的魔法石。

在片頭與片中,你或許會覺得奇洛教授是一個可親的人。在初次見到哈利時,他主動上前與他握手,在學校時會表現出對哈利的欣賞。可這背後,是伏地魔的指使,是一次次的謀害。可以說,是極致的險惡。

這部影片主要是控訴外表可親,內心險惡的人以及讚頌同伴們的團結協作與犧牲精神,讓我受益匪淺。

奇洛教授的下場,是化為灰燼,而這個結果,就是奇洛教授的本性——惡所導致的,而人性之惡,也讓他學會了披著一件偽善的外衣。然而,善終究是要戰勝惡的,好看的皮囊和醜陋的靈魂最終也會同歸於盡。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797字

今天我讀了《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一篇課文,非常感動,也受益匪淺。

課文講述了作者季羨林在德國留學時,發現德國人非常愛花,家家戶戶都在陽臺上種著花,只是花是向外開的,在家裡只能看見花的脊樑。人走在大街上抬頭一看,五顏六色的花在家家戶戶的陽臺上盛開,美麗極了,匯成花的海洋。

作者問過他的女房東:“這些花是給別人看的嗎?”女房東很平靜地說:“確實這樣!”表現地很平常。

很多年後,作者再次來到德國,來迎接他的人問他:“你看這裡有什麼變化嗎?”作者說:“變化是有的,但是美沒有變。”這說明愛與文明已經成了德國人的一種習慣。

這不由得使我想到,我們中國原來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現在國外很多景點上的警示語卻用中文寫的,如“請不要隨地扔垃圾”,“請不要隨地吐痰”,“不要在文物上亂刻畫”……這些都說明外國人覺得中國遊客是很不文明的。我們要重新樹立文明形象,要具有德國人的這一種精神境界。

做人不能太自私,要多為別人著想,要做到“我為人人”。有一次,我在等公交車,終於來了一輛車,和我一起上車的還有一位老奶奶。她一上車,車裡就站起了一位青年,把老奶奶扶到他的位子上,老奶奶下車的時候,這位青年又把這位老奶奶扶下車,老奶奶滿口答謝。等這位青年上了車,全車人都用讚許的目光看著他,這位年輕人也很開心,這使我想起了一句諺語“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當一個人隨手丟垃圾時,所有人都會扔垃圾,當一個人不遵守交通規則時,所有的人都會跟著效仿。所以我們要從自我做起,做其他人的榜樣,倡導社會好風氣,傳播正能量。我們要學習德國人這種為他人著想的精神品質,使社會美好和諧。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699字

學了語文書上的第二十五課《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篇課文,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使我認識到德國人有無私奉獻的一面。

這篇課文寫的是著名作家季羨林去德國留學時的感受,看到大街小巷的陽臺上都是美麗的鮮花,感到很驚訝,就問自己的女房東:“你們家家戶戶把花都種在外面,是給大家看的嗎?”女房東說:“是的。”季羨林也因此知道德國人喜歡把花種在外面的原因——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奼紫嫣紅的鮮花布滿整條大街小巷,就像是花的海洋,德國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真是美好呀!多年以後,當季羨林再次來到德國,就說:“改變是有的,但美麗並沒有改變。”季羨林所說的“美麗”,就是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高尚品質。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現象。那一次輪到我的朋友值日,我就去幫她掃地,輪到我值日時,她也幫我掃地,這不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嗎?還有一次,我把我的書借給一個同學看,等我想向他借時,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借給我。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就是你幫助他,他也幫助你,互幫互助。如果我們的民族也是這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希望大家都明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的道理,生活中都要互相幫助,每個人都要無私奉獻,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強大。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472字

自從學過五年級下冊25課《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時,我懂得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理。

季羨林在德國留學時,發現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德國人也算是個奇特的民族。他們把花放在陽臺上,並不是給自己看的,而是讓別人欣賞的。

在德國,許多窗子連在一起,就像一片花的海洋,來看花的這些人都猶如來到仙境一般。如果走在大街上,自己看別人種的花,在屋裡只能看到花的背影,體現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品質。

當然,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過這樣的美好境界。有一次,老師讓我去倒垃圾,我很委屈,我的朋友劉珈銘主動承擔起這項任務,而且一點也不抱怨,我大吃一驚地問:“垃圾那麼骯髒,又不歸你收拾,你為什麼要主動倒垃圾呢?”劉珈銘堅定地說:“因為樂於助人,無私奉獻才是必要的,這些會使清潔阿姨更加方便。”

生活中我們要互相幫助,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要向德國人學習“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崇高品質,形成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