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你之前》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在遇到你之前》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556字

電影《在遇見你之前》主要講述了高度癱瘓的男主與看護女主之間的愛情故事。其實,在愛情故事的背後隱藏著更大的主旨:活著,抗拒那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如果失去了身體這個軀殼行動的能力,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是繼續忍受身體的痛苦活著,還是選擇另一條路?

在男主出事故受傷之前,他的人生可謂豐富多彩,滑雪、潛水、跳傘等各種新奇有趣的生命體驗活動他都有盡情參與,富裕的經濟背景,美麗的女友,無可替代的工作成就,高富帥的男主活得豐滿成功。但是在出事故後,除了來自富裕的父母經濟支援,男主一切都失去了,包括以前健壯自如的身體,高度癱瘓將他囚禁在輪椅上,與外界的精彩世界完全隔離開了。

直到女主成為他的看護,她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後的寧靜時光。在兩人一起觀看《人與神》影片時,男主評論電影說,與其痛苦的無意義活著,不如光榮犧牲。男主最後選擇自己的方式結束生命。

她在遇見他之前,是活得平凡的鄉村女孩,男主一直鼓勵她走到外邊世界,開闊眼界,開啟新的人生之旅。電影男主那句鼓勵女主,讓人觸動的話:“You only get one life。 It’s actually your duty to live it as fully as possible。”生存還是毀滅?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盡情活得精彩吧。

《遇見你之前》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884字

偶然在一本雜誌上看見了關於這部電影的推薦,當時通過短短几百字的介紹便產生了觀影的興趣,為了配合電影主題,我選擇了在一個深夜來看《遇見你之前》。沒想到就是因為這部電影,改變了我對於殘疾人和安樂死的看法。

影片講的是一個年輕又活潑的小鎮女孩—露露,於不久前突然被咖啡館解僱,因為家境不好、學歷不高,無奈之下只好接下成為一名高位截癱病人的全職看護的工作。來到病人家中,她發現看護物件是一名因車禍導致全身癱瘓的年輕人威爾特雷納。威爾年輕英俊,博學富有,過去熱愛旅行冒險,卻因一場車禍而一蹶不振,變得自暴自棄又憤世嫉俗,他的母親為了喚醒兒子的求生意志才聘請露露。生性樂觀的露露為了讓威爾重新展開笑顏,小露使出渾身解數,兩人都得到寶貴的的意外收穫,重新找到人生與心靈的歸屬。但是囿於高位截癱,威爾除了頭部,其餘身體都不能動彈,失去生活興趣的他甚至連親吻愛人都無法做到,最終選擇安樂死離開人世,露露則得到威爾的資助拋棄過去的生活方式,重新追求自我。

男主說,第一次看見女主時候燦爛的微笑就像陽光射進心房。正是露露天生的樂觀和陽光改變了車禍後陰鬱的威爾,讓他感受到那份遺失的美好和鮮活。當一個熱愛運動的人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只能像一具植物一樣被人移來移去時不斷惡化的病情和身心的折磨讓他隨時想死。威爾告訴我們生活該如何繼續,命運該怎樣選擇?

雖然,威爾的選擇是結束自己的生命,平靜的離開這個世界。我們不能評判他選擇的對錯與否,因為我們沒有身歷其境,更沒有經歷和他一樣的痛楚。在最絕望的時刻,遇見了最想與之共度一生的人,而我卻連擁抱和親吻都無法給予。每個人只能順應心意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因為愛你,所以我希望你能勇敢堅持留下,因為無法看到你受苦,所以我承擔你離開的痛苦和孤寂,這是愛的絕望。

在電影中,露露和威爾的是愛情,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親情、友情、甚至是陌生人之愛。因為你曾經付出的情感,豐富了另一個人貧瘠的生活,而這份愛,足以承受一切的痛楚。正如威爾,離開了露露,你或許已不在我身邊,可是曾經一起走過的時光永恆的影響著我踏出的每一步人生路。這就夠了。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757字

一個小小的舞臺,一個幾乎佔據整個背景的大螢幕,一個短頭髮,身穿牛仔褲的女主持人,柴靜就這樣和我們“分享”著霧霾下的種種不堪。

柴靜由她的女兒開始講起,一個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小女孩,可是她的大部分時間卻只能被告關在家裡,為什麼呢?因為霧霾,因為空氣中那些飄浮著的莫名的小顆粒,為了避免霾的襲擊,人們只能選擇呆在家裡,可是這樣做,什麼時候才是頭呢,人們怎樣才能擺脫霧霾呢?就這樣,柴靜憑藉著她的央視的人脈進行了自己與霾的對抗,從汽車排放到工廠排汙,從石油化工到鋼鐵煤炭,這些產業對汙染的“貢獻量”大得驚人。看似強大的國防事來下,犧牲的又有多少?大批大批的不合格汽車被貼上了合格、環保的標籤,卻排放著幾百種的汙染物,相關部門卻置之不理,執法人員更無法將其查處。工業區的大煙滷向外傾吐著黑乎乎的廢氣,本已不再湛藍的天空變得更加灰暗,甚至連“中國石油”這樣強大的企業都藏滿了汙穢。

這一切,究竟該誰來負責,是不知情的違法車的司機,還是奮力在違法企業裡幹活的農民工?如果真的要取締不合格工廠,那麼多少人會失業,又有多少人會流離失所,這或許也正是相關部門不採取行動的藉口吧。

再看看外國,曾經有霧都之稱的倫敦,中國的現在就是它的過去,可是如今,英國的環保與經濟發展毫不衝突,為什麼同樣都是發展經濟,外國卻可以環保、發展兩不誤呢?

再反省反省自身吧,官員腐敗,資源壟斷,有關部門間相互推卸責任,連法律都存有明顯漏洞,樣樣都是致命的,中國樣樣不缺,難道一定要以環境的犧牲為代價來換取工業發展嗎?

每個人都是霧霾的受害者,同樣也都是創造者之一,做為我們自己,即使無法親手關停重汙染的企業,也千萬不能為這樣的企業效命,即使我們不能禁售不符合環保規定的車,也不要做違規車的主人。

即使我們不能重換藍天,也要對得起自己頭上頂著的一方蒼穹。

《伴你高飛》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889字

這是一部美國電影,開頭就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車禍。

因為這場車禍,小女孩艾米失去了最愛的媽媽,因此來到了住在加拿大的爸爸身邊。

爸爸是個立體造型藝術家,酷愛飛翔,工作之餘會製造一些小型的飛機器。爸爸很愛艾米,但艾米因為失去了媽媽而變得孤僻起來,很冷漠,總是一副不讓人接近的樣子,爸爸有點無可奈何了,可還盡力謙讓她。

這段長長的開頭,看得我無精打采,不僅因為情節沒有看點,而且覺得這個女孩太任性了,認為所有人都虧欠她似的,不願意上學,整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是我最看不得的。

他們住的地方要被開發,野雁快要無家可歸了。這時艾米在樹叢裡找到了一窩野雁的蛋,便抱回了家,放在一個溫暖的箱子裡,沒過幾天,小雁就破殼而出了。爸爸很樂意幫忙照顧,並保護它們,與女兒的關係漸漸親密起來。

電影播放到這裡,我開始提起了興趣,原本一頭霧水,現在也慢慢清晰。

要到冬天了,但是小雁沒有大雁的帶路,遷徙時會走丟的,這也是一直困擾著艾米和爸爸的大難題。

直到有一天,爸爸在玩飛行的時候,突發奇想,覺得如果自己開飛行器,帶領著小雁飛向南方,不就好了嘛?因為小雁老是跟著艾米,所以爸爸想教艾米開飛行器。經過了幾個月的訓練,小雁變成了大雁,也學會了飛翔,他們是時候起行了。

於是,在一片金黃的草地上,艾米和爸爸,帶領著野雁,上路了。

我的眼淚一下子冒了出來,這就像是夢想成真的感覺。我對艾米的偏見一掃而光,我也很佩服她。她比我大不了多少,卻比我多了幾倍的勇氣和膽識。我更羨慕她有一個這樣敢想敢做的爸爸,不僅會製造飛行器,還永遠站在女兒的身邊,支援她,鼓勵她。

他們穿越了五大湖,來到了美國境內,當然,這是違法的,所以使得美國邊界的警察慌亂起來,以為是什麼危險。他們只得降落。警官查明瞭情況後,雖然有點生氣,但是為這對父女兩的愛心和勇氣感動了,併為他們送行。

最後,在所有愛好環保的人們的幫助下,野雁順利到達遷徙地。

影片結束,我的心情卻很激動,原來為自然做一點事情是那麼快樂,大家一起保護自然是那麼快樂。在女孩起飛那一刻,我也暗暗發誓,就算做不了像她那樣驚天動地的事,也要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1422字

故宮一直是我國一個著名景點。和故宮有關的紀錄片很多,但是和故宮中的人有關的,卻寥寥無幾。而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即其一。其他紀錄片往往是大段大段地向觀眾灌輸事實,而這部影片,傳達給觀眾的卻是有情節、有感情、有血有肉的故事。

在巍峨的宮殿裡,在紅磚綠瓦間,在一扇扇硃紅色的大門後,有一群可愛又可敬的人們。他們是大師,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過著平凡的生活,卻有著不平凡的身份。他們是藝術家,卻見證著歷史。

他們是文物修理者。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從世界各地運來的文物修好以便於展出和保護。在保證文物質量的前提下,還需要儘量還原和保留文物本身的特點。

在展館裡的文物,都散發著莊嚴肅穆甚至高不可攀的氣息,那一塊塊冰冷的玻璃,彷彿把它們和我們隔絕了好幾個世紀。但在他們的手中卻是那麼近,那麼真實與親切。而他們,也給予了文物最高的待遇,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使一件件文物在他們手中再現英姿,重放光彩。這一來一往,形成了一次次跨越歷史的交流。他們彼此影響著,給對方留下自己的印記。一個在表面,一個在內心。就如同木器組科長屈峰先生在雕刻一件佛像時所說:“每個人對佛的理解不一樣,這也跟人的性情有關。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麼奸笑,要麼淫笑,還有刻得愁眉苦臉的,很難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個味道很難把握,怎麼能刻出那種神祕的純淨的微笑,那是最難的。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說‘以玉比君子’,玉就一塊兒破石頭,它有什麼德行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行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想辦法把自己融到裡頭去。人在這個世上走了一趟,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才有價值。很多人一般都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為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方面,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已經把自己也融到裡頭。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什麼,要文物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它傳播文化,對吧,不是說文物就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那沒有什麼價值。”

是啊,一件文物,只要真正接觸到它,體會它,感知它,就會發現,“物”只是它的載體,而它承載的文化,是活的,且不朽的。

對歷史與文物感興趣的,難道只有那些喜歡懷舊的老年人嗎?在這裡,這種想法不成立。因為這裡每年都會招聘四五十位應屆的大學畢業生。這些年輕人在一些老師傅的指導下,感受著蘊涵在文物中的生命,感受著歷史中的鮮活。他們耐心、負責、誠懇、專注地工作,卻又不時地散播歡樂與青春。這兒彷彿是個與外界隔絕的新世界,沒有大城市特有的那種焦慮、緊張的工作氛圍,取而代之的是執著和從容。工作之餘,他們也可以去院子裡栽幾棵樹,收穫一些果實,喂貓,養鳥,與同事們一起享受生活。這樣平穩、安定的生活,再加上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是多少人嚮往的啊。

他們改變了故宮,也改變了他們自己。相信他們在故宮度過的每一寸時光,都是他們畢生中最珍貴的回憶。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有幸光臨故宮時,看到展館裡那些完好如初的文物,是否還會想象它們曾經歷的所有故事和默默為它們付出的所有人?是否能感受到那種鮮活且強大的力量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

感謝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故宮那些充滿意義的文物,以及故宮那些有著不平凡的工作與生活的人們。

雷鋒之歌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938字

“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雷鋒用實際行動實現了諾言。他冒雨護送老人,捐獻畢生積蓄給災區,幫助經濟困難的戰友……雖然他做過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的,但正是這無數平凡的小事構成了他偉大的人生,構成了他身上勤勞儉樸、助人為樂的閃光點。

影片的開頭,雷鋒正要去參加體檢。但是,張大娘的小孫女發高燒,要趕緊上醫院。大娘年老體衰,沒有一點辦法,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雷鋒毫不猶豫、二話沒說,背上生病的小女孩就跑。他為了儘快讓小女孩治好病,硬是跑了一千多米。來到急症室時,已是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大娘萬分感謝,雷鋒卻沒有說什麼。他永不停息地為人民做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這一點一滴,猶如一磚一石,構築起了雷鋒助人為樂的大廈,永遠屹立在人們的心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雷鋒為無數素不相識的人排憂解難,真正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格言。

最令我感動的是影片中,雷鋒叔叔在撫順市上寺水庫抗洪救險的情景。雷鳴電閃,大雨滂沱,洪水如猛獸般肆虐。雷鋒身體十分虛弱,但他堅強不屈,忘記了自己的疼痛,和戰友們一起抗洪搶險。他頂著暴風雨,踩著過膝的稀泥,用力揮舞鐵杴,猛力挖掘溢洪道。他一邊挖一邊和戰友唱起了歌,歌聲壓倒了風雨的呼嘯,撼動了漆黑的夜空,鼓舞了官兵們的士氣。突然,“譁”地一聲響,一大片黏土被洪水沖垮下來,雷鋒猝不及防,鐵鏟被打掉了。天很黑,一時找不到鐵杴,他就用手挖,用石頭刨,一口氣幹了很長時間,只覺得手指頭火辣辣地疼。他直起腰,走到微弱的燈光下一看,原來手指已經磨破,流出了血。一個同志見了,勸他找衛生員上點藥,可情況太緊急,他沒有離開,繼續用手挖著……雷鋒在這場戰鬥中奮不顧身、身先士卒的精神感動了戰士們,也震撼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晚上,我望著窗外的星星,覺得格外明、分外亮。啊,它是雷鋒精神的化身,高懸在人們的心空中永不隕落。它是一種不朽的象徵—象徵著我們民族勤勞、簡樸、關心他人、克己奉公的優良傳統;同時它也成了一種永恆的啟示—啟示著我們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奮發向上、不斷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富強、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奉獻出每一分光和熱。

雷鋒之歌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721字

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身帶有補丁的軍衣,這就是雷鋒!

雷鋒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家庭,從小孤身一人無依無靠,但他卻十分淳樸、樂於助人。

雷鋒一生勤儉節約,再熱的天也不喝飲料,大大的白瓷杯裡一年四季裡裝的都是白開水;衣服,襪子也是一補再補,即使穿了近十年,也捨不得丟。他生活簡樸,每一分錢都十分節約,總是零存整取,但他將這些錢全部捐給了慈善機構。許多戰友都勸他不用這麼節約,但他總說:“節約是美德。”記得著名的詩人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樸素,這便是我所希望的比其他一切更重要的品格。”我曾經在報道上看到過,一些有名的富翁竟用純金打造名片,那一張張金光閃閃的名片難道不是奢侈的象徵嗎?

其實雷鋒不僅是一個簡樸的人,他還是一個做好事不留名的解放軍。在一個寒風刺骨的冬天,大雪紛飛,天地一色。雷鋒急著趕回部隊研究他入黨的問題。突然,他發現大雪中一輛汽車格外耀眼。原來車子裡的一個小孩發高燒,恰巧車在這時壞了。雷鋒瞭解後,急忙爬到車底下修車。寒風颳在他的臉上,暴雪打在他的身上,可他毫不介意,繼續一絲不苟地修車。他的手凍僵了,臉上也結上了冰,車子終於發動了,它如同脫韁的烈馬,仰天長嘯。等到老鄉回過頭來,卻發現雷鋒的背影已陷入茫茫大雪的征途中。

雷鋒說過:“黨給了我一切,我要將我的一切獻給黨。”是黨在雷鋒困苦時,救助了他,雷鋒這種感恩之心多麼可貴。相反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這種可貴的品格已越來越少。父母會在對你的打罵中默默流淚,老師會在你潦草的作業中唉聲嘆息,朋友會在你傲慢的態度下默默遠離,總之身邊的一切都會拒你為千里之外。

又是陽春三月了,在這學雷鋒月裡,更多助人的事會來到我們的身邊,更多的“雷鋒”會像雨後的春筍,給我們帶來一個動人的春天。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765字

“我不是怕死,我只是不想這麼活著。”

在我們措手不及時,霧霾如同洪水猛獸向我們襲來,擊倒了一浪浪的人,肆虐地遍及了全國,街上的人都戴上了口罩,我不禁想問:“二十年間那片藍天去哪了?二十年前的星星去哪了?二十年前的白雲又去哪了?”

我從來不曾想過冬天供暖的背後是一群恐怖的顆粒物,不曾想過汽車行駛的背後一例是危險的汙染,更不曾想過自由呼吸的背後是無數危險的因子,我也從來未曾想過“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景象是一種可怕的假象。

令我印象更深的是肺癌初期的患者進手術室的場景,他們一家人沒有吸菸史,卻仍在遭受著這樣的病痛,當顯式鏡中出現遍滿黑絲、黑斑的肺部,我不禁為她心痛;一個小女孩孤獨地站在落地窗前,用手捶打著透明的玻璃,渴望一個鶯語花香的外界;那個六歲的山西女孩仰著無邪的臉回答:“沒有見過星星與白雲……”我曾以為只有見到礦山的炸裂,只有見到冒著黑煙的煙囪才算是汙染,但事實卻是霧霾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吞噬著一個又一個人的生命與幸福。

那我們如何對待霧霾,創新無疑是一條必經的路。英國委員會大臣說過,政府將公平競爭的機會留給市場,市場自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因此他們使用了天然氣,這便是創新的力量。我們也不應當置身事外,環境的保護也依靠我們每一個小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即使它微乎其微,它亦然能使你感覺到腳踏實地,而不只是寄住在這個藍色的星球。

當我看見那終被網覆蓋起來的泥土,看見安裝了淨化處理裝置的餐館,看見了加油站的員工對器材進行更新,而不是說著“你只有義務,沒有權力”的話語的時候,我終究是對這一場曠日持久的環境保衛戰有著無限的信心與希望。我相信我們留給自己的子孫也不會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地球。

那個小女孩在花盆裡養了一隻蝸牛,每天都對著它吹氣,你見到了嗎?它其實真在一步步地長大,就像我們憧憬著的美好未來正在向我們款款走來。

喜劇之王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572字

雖然出生的時候已經是九十年代,並沒有經歷那個為小虎隊瘋狂的年代,也沒有因為李小龍的武術,開始痴迷上拳擊或是中國功夫。卻依舊可以耳熟能詳的哼唱著《愛》,時不時的還跳著舞,想象著小虎隊的動作,也可以在看到中國功夫時,想起爸爸說過的以前有個特別厲害的功夫達人叫做李小龍,就像,我們至今也還是會去欣賞周星馳主演的喜劇電影。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是因為它有著不會褪色的回憶,也能使人們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有新的感悟。

就像長大之後再回過頭去看周星馳自導自演的這部《喜劇之王》,早已經是不一樣的感觸。不得不說,那時候的張柏芝真的是美得讓人驚豔,是那種不加修飾,也不帶任何科技感的自然純真的美。想必看過影片,很多男生都會忍不住想說,也要娶一個像飄飄那樣的姑娘回家,那麼美麗,還有著她自己獨特的個性。

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周星馳站在一個很高的臺子上,很無奈的在跟飄飄告別。

“真的要走嗎?”

“對啊,去工作啊”

“可不可以不走啊

“不走的話,你養我啊?”

聽起來像是緩解氣氛的玩笑話,卻又是現實的直戳人心,以至於要過好多年以後,在經歷了一些人事變遷之後才能真的看懂這部片子,這些臺詞的真正含義。

“我養你啊”,星爺最終還是說出了這句話,可是依舊沒能夠留住飄飄,飄飄在車裡嚎啕大哭的場景真的讓人心疼,有多少人的愛情是輸給了現實,又有多少人能夠在現實面前,依舊堅持著?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987字

花了104分鐘,看完了柴靜的《穹頂之下》。靠在椅子上……

作為一個二十一歲的大學生,看完這樣的紀錄片沒有感覺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我還是一個感性之人。感性之人關注的當然是感性之事。

柴靜是本著一份作為中國公民的道德良心,更是作為一位母親的一種關愛孩子的天性。我國許多城市的霧霾現象普遍嚴重。當然,我並沒有像諸多網友所說的感到恐懼與對生活的無望。對我而言,深深地更是一種憤慨。真的很是生氣。

中國的霧霾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不可救藥的。作為一個感性之人,我更想說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向原,習相近。當然,照這種情況,苟不教,性乃遷是不可置疑的。

我不由的笑了。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社會,更甚至到一個國家,為什麼要將本來真善美的東西,一點一點地毀壞,直到面目全非的時候,到危害到自己的那一瞬間,才氣急敗壞,焦躁,煩惱。看著那一個個面對著全國甚至全球的觀眾時的那種語無倫次,也可以說是“胡言亂語”時,我感到了一種悲哀。人性的悲哀。

我不想用數字與生硬的理論來論證哪兒的霧霾的指數是多少,更不想在這大談霧霾的危害有多少。這些誰不知道?既然能以環境為代價,以自己的下一代的生命來做賭注去獲得較高的經濟利益,就一定懂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如果沒有柴靜去做出這個《穹頂之下》,我想,還有多少人連自己親手造成的局面都不敢承認。人,就是這般虛偽。

為什麼當面對面去交流的時候會冷言相待,而當手機這個冷酷的機器出現在面前時卻唯唯諾諾,霎時間就懂了很多,做了很多。電子產品是人類自己創造的,到頭來卻又控制了人類自己。“奴隸”依舊是存在的。只不過,人類這次,是心甘情願做了奴隸,還是漸漸地,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呢?

我向來是不喜歡用冰冷的數字與空洞的大道理來解釋任何問題的,在這個問題上我依舊選擇了人性。

陽光是最為美好的實物,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種食糧。東西不在陽光下運用的話或是發黴,或是乾燥無生機。我想,我們也許,當然也是因為沒有在陽光下公開地來晒一晒自己,手中的活兒也發黴了,因為,我們早已經發黴。

柴靜說,她永遠關注著藍色的地球,即使是活著,還是死去。因為,這一生一世,都有著我們愛的人以及愛我們的人延續下去。

人性,因為我們擁有,即使曾經。但是,擁有過就是擁有過,他還在我們的心靈深處,那有一個永遠鮮活的種子。因為,我們終究叫做人。

陽光甚好,去陽光浴,你約嗎?我想,你會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