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年》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四千三百年》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538字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一座迷人的小島,一座曾經像桃花源一樣好似仙境的小島,一座從來沒有給世界惹過麻煩的小島,卻經歷了任何地方都不想經歷的憂傷。莫名其妙地被炸彈轟炸,莫名地被封鎖成了軍事佔地,然後莫名地被埋下了上萬顆地雷。這裡的孩子總是不敢去海邊嬉戲玩耍,這裡的人不敢去森林裡漫步採蘑菇,這裡的人不敢去人少的地方。因為有很多的孩子在去上學的路上就被地雷炸掉了一根胳膊或者是一條腿,海邊海中不知道還有多少沒有被發現的地雷,掃雷員總是冒著生命危險的。這個地方就是金門。
透過這篇文章,我的內心裡充滿了震撼,原來真的有這樣的地方一直在戰爭的陰影裡,原來真的有人委屈地受著這個世界不應該有的折磨。戰爭的破壞力,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當戰爭好不容易結束的時候,這裡的人們舒了一口氣,以為真正的和平真的要來臨了,但是卻忘記了地雷無處不在。一個掃雷員一整天只能清除二十到五十平方米的範圍。“要掃除阿富汗五分之一的國土的地雷,需要的時間是四千三百年。”戰爭的陰影總是大的令人驚恐,這個時代需要真正的和平。
歷史是慘痛的,是令人難以忘懷的,但是銘記歷史,不是為了聚集內心更多的仇恨,而是為了更好的前行。誰都無法想象那個島上的人承受著多麼的艱難,這個世界能做的就是防止這種悲劇重蹈覆轍。明天一定會更好。
宋詞三百首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43字近段日子,一直在讀《宋詞三百首》,並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詞的詞海中。書中優美的詞和詳盡的註釋、精闢的評述,讓我更好地領略宋詞的迷人風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體驗和美的陶冶。
我喜歡李清照婉約派的委婉細膩。描寫孤單寂寥時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和“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苦悶。遙想初見時的“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誰知現如今卻“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當真是“花自飄零水自流“啊。陳染其中,彷佛與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悵。我敬佩李清照的才華橫溢;感嘆她經歷的悲歡離合與坎坷;欽配她在那麼一個時代,作為一個女人在詞作上所得到的傑出成就,讀她的詞,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賞豪放派慷慨曠達的豪情,看那“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感嘆“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站守沙場,看那“馬做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感嘆“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何等大氣與徹悟!反覆誦詠,彷彿親臨其境,道不盡“浪花淘盡英雄”般豁達。我為之敬佩,也為之折服。
我欽佩蘇軾的大氣,面對東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許只是感時傷勢,東坡卻是何等慷慨,一句“人聲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就將其拋到九霄雲外。這是何等的大氣啊!我寡歡於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幽怨;傾心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訴說;惆悵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雨”的孤獨……
讀完了《宋詞三百首》,真是讓我對宋詞的理解又到達一個新的高度,宋詞中蘊含著許許多多對人生的大度、豁達,都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學習。
《隱姓埋名三十年》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85字學習《隱姓埋名三十年》這篇課文,首先我會想是誰隱姓埋名三十年呢?為什麼要隱姓埋名三十年呢?我帶著疑問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哦!原來是女科學家王承書隱姓埋名三十年。因為王承書要放棄名利參加原子彈的研製工作才隱姓埋名三十年的。
在隱姓埋名三十年中,王承書克服重重困難,終於掌握了提煉濃縮鈾的技術,為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一句話,三十年,一件事!這一件事讓我對王承書有了深刻的認識,王承書是一位用自己智慧保衛祖國的女科學家,她為了祖國的強大,毫不猶豫的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在研製原子彈過程中,有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那就是掌握提煉濃縮鈾的技術。不掌握這項核心技術,就不能製造出原子彈!對於王承書來說,這是一個難題,因為在她原來的研究領域中,沒有涉及這個難題,再加上要研製的原子彈需要濃縮鈾,而她卻是研究的稀薄氣體領域,要轉行,要一切從零開始,這需要犧牲自我的極大勇氣!王承書她克服裝置簡陋的困難,不分晝夜的工作著,終於有了成果!1964年元旦,高純度的濃縮鈾在王承書和她的同事手中誕生了!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昨天,王承書是一位默默無聞的隱姓埋名者,然而所作出的貢獻是那麼的偉大,為了祖國的強盛,她隱姓埋名三十年!我們要尊敬她,我們要學習她。今天,為了我們的中國夢,我們更要繼承她的優秀品質!沿著無數像王承書一樣的先輩的足跡,報效祖國!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861字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唐詩不僅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因為如此,我借用國慶假期這個機會,細細品讀了《唐詩三百首》。書中主要介紹了唐代的各大詩人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有被稱為詩仙李白的《將進酒》、被稱為詩聖杜甫的《春望》、被稱為詩佛王維的《山居秋暝》……等等。每品讀一首詩就彷彿將走入一個文字構建的朦朧美麗的世界,或悲或喜或動或靜都讓我留戀往返。我就挑選印象最為深刻的幾首詩談談自己的感想。
首先是王維的《鹿柴》。開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兩句,原意是想突出山中的寂靜,但是詩人反其道而行之,不直接寫“靜”反而大膽採用“響”字。用空無一人的寂靜山谷中傳來的隱約人聲來反襯深山的靜謐,突出詩人寂寞的心情。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運用這種反襯的寫作手法,借景托出人物的心理描寫,而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份趣味與內涵。
接下來是李白的《山中問答》。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從這短小精悍的詩句中我讀出了屬於詩仙的處世之道。擁有萬金的李白不貪戀繁華城區的奢華生活,而是選擇隱居山林,在碧山叢林深處積極學習,汲取精神食糧。古人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李白作為久負盛名的大詩人也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我們也應學習李白孜孜不倦的精神、堅持學習和戒驕戒躁的好習慣。
最後是詩佛王維的《少年行》。“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這兩句寫出咸陽城的遊俠在路途中相遇,一見如故,便相邀在路旁酒樓酣飲暢聊的場景。詩句中洋溢著熱情與豪邁的氣息讓我這一千年後的小讀者也燃氣澎湃之情。雖然古時候這種場景也不太會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是處於新世紀的我們也應該多敞開心扉,廣交朋友,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唐代詩歌就像一座百花盛開的大花園,群芳競豔,奼紫嫣紅。唐人在不到三百年創作的詩篇,流傳至今的尚有五萬餘首。雖不能說篇篇都是精華,但是可供我們學習與借鑑的地方卻有很多很多。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是應該多學習我國傳統國學精髓,傳承我國經典,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818字聽爸爸說,古詩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古代有名的詩人寫的很好的文學作品。是我們國家很好的文化遺產,作為中國人一定要好好背誦掌握。
媽媽跟我說,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背古詩,三歲的時候就能背30多首了,雖然不知道意思,但聽幾遍就能跟著背個大概。我現在還記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當時不知道什麼意思,現在再讀古詩,一邊看原文,一邊看譯文,瞭解了詩文的意思,更覺得古人不一般,用了這麼幾句話,就表達了這樣豐富的意思和一些美麗的畫面。知道了古詩的意思,我就更喜歡背誦古詩。有時還能想象出一些畫面來。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我能想到沙漠的廣闊和美麗。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我想起了遊覽西湖時看到的美景。背誦“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爸爸甚至跟我說今年暑假要帶我去登泰山,感受山頂的絕美景色。我高興極了。
按爸爸的要求,我每天都要背一首不會的古詩,同時要把會的古詩複習一下。弟弟每天聽我背,他居然也會背了一些古詩。他不僅會背《詠鵝》、《春曉》等常見的簡單古詩,還會背《送兄》“所嗟人異雁,不做一行飛”,《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等不太常見的詩,甚至有的比我背的還快,最願背“繫馬高樓垂柳邊”。最煩人的是,爸爸提問我的時候,他也搶著背,甚至不讓我背,我說他2句,他還哭。沒辦法,爸爸就讓他背,現在也會背20多首了。爸爸笑著說這是我背詩的意外收穫,並且說我小時候就這樣,喜歡聽別人表揚。
古詩用簡單幾句話就能展現美麗的畫面,或者表達了作者的一些情感,真像爸爸說的那樣是珍貴的文化遺產。背詩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還影響了小弟,我越來越喜歡背古詩了。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770字永不磨滅的信念
春日,望著綻放的桃花,不禁想起桃園三結義的兄弟真情;夏日,望著潺潺的流水,不禁想起屈原投江的悲痛;秋日,望著南飛的大雁,不禁想起昭君出塞的悽美;冬日,望著漫天飛舞的白雪,不禁想起程門立雪的執著……
茫茫大漠中,蒙古人一直不曾明白,為什麼他們的騎兵能迅速打垮西夏的千百鐵騎,戰勝了大金的百萬雄兵,但面對小小而又軟弱的南宋卻用了十年之久?但他們終究還是明白了。他們看到了陸秀夫的以身殉國,看到了文天祥的寧死不屈,從他們身上,蒙古人看到了從未看到過的東西—信念。無論是蘇武北海牧羊,還是林則徐虎門銷煙,他們的身上都有著一種“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氣魄,他們不求功名利祿,只是堅信:無論冬天有多漫長,春天總會到來的。
當年王振以權謀私,干涉朝廷,爆發了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變”。面對強大的蒙古鐵騎,于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他沒有必勝的信念,只有必死的決心。“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一個人,若有了必死的信念之時,天地之間,惟我獨尊。反之,昔日“西楚霸王”項羽立熊心為楚懷王,分封了十八路諸侯,好不威風。只是被劉邦圍困垓下,便認為是天要亡我,最終在吳江自刎。一個人,只要失去了信念,就等於拋棄了自己。
有誰曾想,當年沿街乞討的乞丐,竟會成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有誰曾想,那個亡國奴百里奚竟能輔佐一代君主完成霸業。不要以為渺小就沒有力量,不要以為卑微就沒有尊嚴,弱者與強者的唯一差別只在於信念是否堅定。命運是公平的,它不會憑白無故地將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扔給一個乞丐,在一個又一個孤獨的歲月中,陪伴朱元璋的只有那永不磨滅的信念。
那些輝煌,過去都過去了,把經驗留下來;那些遺憾,過去都過去了,把教訓留下來。當萬物都在因為歷史的變遷而發生改變時,信念始終屹立在那兒,一成不變,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成為英雄,走向成功。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753字我有一本典藏版的《上下五千年》,閱讀之後,我深深地陶醉在充溢著憂傷與傳奇的古老的歷史當中……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宛轉的《楚漢之爭》到《四面楚歌》那一段。
項羽、劉邦爭奪帝位可謂是戲劇性的發展。剛開始,項羽權勢巨集大,劉邦弱小,呈壓倒式對比。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張良相識,便好心勸張良投降。劉邦、張良趁機會以禮相待,讓項伯招劉邦為女婿,結為親家。次日,項羽舉行鴻門宴,名曰“招待劉邦”,實是想將劉邦殺之為快。酒席之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伯不願讓親家受委屈,便與項莊一同舞劍,實際在掩護劉邦。席間,劉邦借肚子疼去方便為由,偷偷溜走。
而項羽呢?則是傲氣頂然、驕傲自大,認為劉邦怕自己,巴結自己,對自己構不成威脅,也就任劉邦走了。項羽的謀士氣地把酒杯扔到地上,用寶劍劈碎,氣急敗壞的說:“好了!等著瞧吧!咱們這些人一定是劉邦的手下亡徒!”
事實之後,果然如此。項羽燒奪搶掠,鬧的平民家中雞犬不寧。而劉邦一直仁德寬厚,注重收攬民心,廣攬人才賢士……楚漢之爭,終究漢勝。一代西楚霸王,留下一幕感人的深愛‘霸王別姬’—烏江自刎。
讀完之後,我感觸頗深。我在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也犯過與項羽同的的錯誤—驕傲自大。我認為自己基礎好,隨便寫寫也是優秀成績,便不注重複習。待到考試結果一出,我整個人都懵了—我怎麼只考七十幾分呢?一般都是95、96的呀?拿到試卷,我一看,傻眼了:人家讓寫T或F,我因為太驕傲而導致粗心,居然看都不看直接寫了序號!由於考得不好,我心情也不好了—唉,驕傲真是個大毛病。項羽因為它,無奈之下落得烏江自刎的悽慘下場;我呢?也因驕傲落得成績不好的下場。
“書中自有黃金屋”。輕倚朦窗,靜賞潔雪,淡品香茗……書,還是如江南閨秀那般,淡雅,卻也高貴……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621字今天,老師在網上給我們看了歷史故事書—《上下五千年》其中的幾個故事。
這本歷史故事書是由著名的教育家、語言家林漢達教授和曹餘章教授為青少年編著的。這是一本記載我們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歲月中,創造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書。上至中華民族的起源—遠古時代,下至清朝鴉片戰爭。大大小小几百個故事,清清楚楚地將五千年來的歷史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在課文中也學習過其中的一些歷史故事,比如大禹治水、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李廣射虎、司馬遷發憤寫《史記》、劉備三顧茅廬、鄭和下西洋,等等,這些故事就像歷史長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
那些歷史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故事講述了一個正直的人—司馬遷,他因為替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入獄之後,又因無錢贖罪,毀了身子。他幾次想自殺,但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就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史記》寫好後,他鬱鬱寡歡,最後去世了。司馬遷真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的名字和《史記》一起永遠被後人記在心中。他的死比泰山還重,他永遠被後人敬仰。
《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讓我們重溫了五千年的歷史故事,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長了我們的知識。
從書中,我們知道了很多偉大的人都是在困苦和艱難的環境下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名書,膾炙人口的名詩。現在,我們的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不能像前人那樣,把自己的人生變得有價值和更精彩呢?英雄只會不斷地出現,也許會是你,也許會是我,歷史是阻止不了的。讓我們在美好的期待中努力。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篇9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732字我們的祖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盤古開天到開國大典,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期間,統一與分裂、安定與戰亂、變革與保守、繁榮與衰敗迴圈往復,推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今天,我有幸讀了《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千。
《上下五千年》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動人心絃的故事。比如退避三舍、昭君出塞、玄武門事變、和坤貪得無厭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司馬遷忍辱寫史記》了。文史家司馬遷從小立志寫一部史書。正當他在寫書的時候,一場飛來橫禍降臨到他的頭上。原來,它替一位將軍辯護,得罪了皇帝,入獄受了酷刑。出獄後,司馬遷忍辱負重,終於完成了編寫《史記》的工作。看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失敗並不可怕,只要磨礪自己,就能獲得新生的機會。
像我們學過的諾貝爾,他在進行炸藥實驗時發生了爆炸,實驗室被炸得無影無蹤,連親人也未能倖免。但是,在這樣的挫折面前,諾貝爾也沒有放棄對科學的執著追求,最後發明了雷管,發明了新型炸藥。堅持就是勝利。這種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精神是多麼難能可貴啊!我不由想起了我小時候學吉他的艱辛過程,我一開始學吉他的時候,手指按在弦上,根本彈不出聲音,試了好幾次都失敗了。我想,我不能辜負了我爸爸媽媽對我的一片好心,我一定要把它學會!從此,我一直都在研究這個問題。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彈出聲音來了。那時的我是如此高興啊!其實,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學一樣東西,就要持之以恆地學完,取得優秀的成績;做一件事,不管前面有多大的困難,都不要半途而廢,要鍥而不捨地做完……
《上下五千年》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觸控到了五千年文明的脈搏,感受到了華夏文明民族精神的可貴,更感受到了中國歷史文化的魅力,我為身為炎黃子孫而感到深深自豪!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568字終於,我讀完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輕輕合上書本,我來到窗子前,夕陽西下,晚霞映紅了天邊,飛鳥掠過緋紅的蒼穹,思緒將我帶到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我彷彿看到了神農正在冒著中毒的危險嘗百草,他為了人類不惜冒險的精神讓人敬佩。看哪!肆虐的洪水淹沒了美麗的村莊、肥沃的土地。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踏遍千山萬水,終於馴服了洪水,讓百姓回到了安定的生活。我不禁被大禹這種甘於奉獻的精神感染了。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尋聲望去,司馬遷正在發奮寫作,他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一行行工整的隸字。司馬遷忍辱負重的精神讓世人感慨。
突然,我聽到了人們無助的呻吟,原來我來到了晉惠帝時期。晉惠帝貴為皇帝,卻幾乎目不識丁;他君臨天下,卻不顧老百姓的死活,一心只貪圖享樂,以至於朝廷昏暗,百姓貧困交加。如果歷史上少些這樣的黑暗時代,那麼歷史該增色多少啊!
看臥薪嚐膽,我懂得了越王勾踐忍辱負重、不忘國恥、不屈不撓的精神;覽書聖—王羲之,我明白了做什麼事情都要目標專一、勤奮的道理;觀鄭和七下西洋,我瞭解了鄭和不怕艱辛困苦,不怕強盜橫行,憑藉自己的聰明與智慧,成為世界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
一輪皎潔的明月已掛在天邊,柔和的月光透過窗子撫摸著我的臉龐,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堅信,祖國的未來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