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課·雷鋒告訴我》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同上一堂課·雷鋒告訴我》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727字

今天,老師組織我們班的同學觀看了《同上一堂課雷鋒告訴我》這段教育視訊。片中,雷鋒精神的典型代表楊威、張龍、孫汀娟走上講臺為我們解讀了新時代的雷鋒精神。雷鋒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獻給了祖國和人民,他所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非常的平凡,然而正是這一件件小小的事件讓他構造成了偉大!

這個短短片段中介紹了雷鋒同志的生平: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於湖南望城縣一個貧苦的家庭。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哥哥相繼去世,雷鋒成了孤兒。年齡僅7歲的雷鋒自力更生,艱難地活了下來。雷鋒曾經說過這句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現在雷鋒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見義勇為和奉獻社會的好榜樣。對於現在的新時代來說,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已經很少有人能做到了。所以我們就更應該學習雷鋒的這種精神!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而不做壞事。楊威說,他對雷鋒的精神最為感動,就是因為這種堅持和堅定的信念,讓他從失敗走向了成功。他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堅持自己內心的夢想,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結果是一定可以帶動身邊的人。盲校教師張龍則教導我們如何做好自己,張老師讓我們明白了雷鋒精神也是一種奉獻和責任。而孫汀娟阿姨給我們講述的千千萬萬的網友拯救一名僅“一斤半的早產兒”的故事,則讓我們懂得雷鋒精神是一種傳承和接力……

雖然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不能像雷鋒那樣奉獻,做不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但起碼我們可以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善待他人……這些我們現在是可以做到的,我們為什麼不去做呢?只有我先為人人,人人才能為我呀!從現在開始,我們大家一起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吧!

同上一堂課雷鋒告訴我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605字

今天我們在學校上班會課,班會的主題是:同上一堂課,雷鋒告訴我。說到這裡。我心中頓時心潮騰湧,有許多說不盡的話想說。

通過視訊,看到了原本光鮮的名人,這才知道,原來,他們是付出了百分之九十的汗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雷鋒同志說的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他對待同事,像春天裡的暖陽一樣溫暖。在同志們參加救援行動的時候,雷鋒帶病堅持參加救援,在大雨中雷鋒的身影漸漸模糊起來。頓時,我們的鼻子一陣痠痛,熱淚竄上眼眶。雷鋒同志在日記中寫到:如果國家是一部機器,那我們的每一個戰士就是一顆螺絲釘。毛主席曾為雷鋒題詞,並把三月5日定為了學雷鋒日。1962年,雷鋒逝世了,人民的心中充滿了無數的傷悲和悲痛,他的肉體雖然被埋葬在了地下,但是他的靈魂永遠火災了我們心中……

楊威是2008年的奧運男子體操冠軍,人們也許只看到了他展現精彩的那一刻,殊不知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多少汗水!2004年奧運會,日本打敗了中國,他們灰溜溜地逃走了,一月中他有28天都在訓練。

吳潔是一個盲人,媽媽再一次意外中失去了生命。張龍老師發現了吳潔的憂傷,並安慰她,對她說自己願意做吳潔的第二個母親,這給了吳潔重生的希望。張龍老師說:“雖然吳潔看不見道路,但是她要讓吳潔看清自己的人生。”

雷鋒的默默奉獻,楊威為夢想堅持,吳潔和張龍的心地善良,他們身上具有我們學習的品質。我們要向雷鋒同志一樣,願做那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也要為夢想而奮鬥。

觀《同上一節課,雷鋒告訴我》有感 篇3

觀後感 ,1573字

雷鋒曾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是啊,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而在這方面雷鋒便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三月五日,第五十二個學雷鋒紀念日,我校觀看了《同上一堂課:雷鋒告訴我》的視訊,開場首先介紹了雷鋒的生平: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於湖南望城縣一個貧窮的家庭,不幸的是,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哥哥相繼去世,雷鋒成為了一個孤兒。年僅七歲的雷鋒自力更生,艱難的活了下來。

民族解放後,他光榮的參加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60年,雷鋒終於達成了他的夢想成為了一名新兵。但他依舊不驕不躁,努力學習,並全心全意地為人民作出貢獻,卻從不留名,默默離開。

可惜,1962年8月15日,年僅22歲的雷鋒同志因公殉職,離開了這世界。雖然他犧牲了,但他依舊活在我們心臟,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得到了傳承!次年三月五日毛主席親自為雷鋒題詞,此後每年三月五日都成為人們公認的“學雷鋒日”。

而奧運冠軍楊威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不做壞事。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融合在一起歲才最具有能量,才叫無私奉獻!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實現的那一刻固然令人激動,但夢想不在崇高,而在於你不斷的堅持與努力。”楊威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夢想實現了,也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武漢盲校的張龍老師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但她卻是最偉大的老師。吳迪因為眼盲而被迫選擇當一名按摩師,但她喜愛音樂!是張龍老師的關愛,是張龍老師的呵護,照亮並陪伴了吳迪幼小心靈的人生旅途,成為了一個優秀的音樂人!愛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奉獻的力量是無窮盡的。張龍老師再平凡不過,但她卻是再塑生命的人,她拯救的不只是一個盲人的前途,更拯救了盲人那近乎死寂的心!“我會在平凡的崗位上,竭盡全能,為孩子插上藝術的翅膀,讓她們熱愛生活,熱愛職業,做一個有利於社會的有價值的人。”在奉獻與服務的道路上,張龍老師的步伐堅定而踏實,這何嘗不是一種奉獻!

那個當初的一斤半早產嬰兒壯壯,他現在應該很好吧。因為有了他,人們心中的愛才能更完美的體現出來。才會有武漢好人吳天祥,才會有慈善形象大使孫汀娟,才有最後團結幸福的民族大家庭!人人都是活雷鋒,人人都可以當活雷鋒!

何為貴族?在大家心裡,可能就是開著法拉利,出門帶著一堆保鏢,每天懷裡還摟著不同的女人?這都不對,貴族是一種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系列價值為核心的先鋒精神。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貴族精神,就意味著自制,克己,要奉獻自己,服務人民。真正的貴族是懂得尊重別人的!一位八十三歲的老人,為拯救備受煎熬的靈魂,決意把所有的家產分給窮人,自己卻像流浪漢一樣死在荒蕪的車站。著名作家茨威格這麼評價他:“這種沒有光彩的卑微的最後命運無損他的偉大,如果他不是為我們這些人去承受苦難,那麼列夫托爾斯泰就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屬於全人類……”這就是貴族!

即使是一個英雄,在絕境中也會變成懦夫。但責任意識舉起了人的價值,人的高貴,人的美麗!這,就是貴族精神!

精神的貴族不一定富有,富有的人不一定是貴族。而貴族精神也絕不是用錢就能買到的!而雷鋒,就是真正的貴族!

每個人都可以當雷鋒,精神是永恆的。我們就從現在開始,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無限的付出,去做一個活雷鋒。去當一個真正的貴族!

雷鋒告訴我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621字

昨天既是中國民族的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是52個學雷鋒日。雷鋒是偉大的解放軍戰士,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一種沉澱,使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是一種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髮展的與時俱進的精神。

在《同上一堂課,雷鋒告訴我》電視課堂的講臺中走上了奧運冠軍楊威、心靈導師張龍和慈善大使孫汀娟。他們用自己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新時代的雷鋒精神的含義。

楊威天生並不適合練體操,但是為什麼他能成為體操冠軍,都是因為夜以繼日的辛勤聯絡,堅忍不拔,不斷堅持的付出。他的成就是他用辛勤的汗水換回來的,他的成就就是我們祖國的驕傲。

在當今社會,這種雷鋒的精神尤為重要。楊威告訴我們雷鋒精神是一種堅守和堅持,張龍教我們如何做自己,告訴我們雷鋒精神是一種奉獻和責任。孫汀娟講述了萬名網友拯救一個“早產兒”的故事,告訴我們雷鋒精神就是一種傳承和接力。

楊威在講臺上說,他對雷鋒精神最為感動的,就是這種堅持的信念。他希望每個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美一件好事做起,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終一定會帶動身邊的人。就像我們現在,什麼嗎都不是,只要我們不斷地努力,就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在遙遠的地方人們都會看到你,走近你,你就能幫助別人,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同學努力和成長的標準。

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為人名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到無限的為人名服務中去。”雷鋒他做到了,在新時代的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雷鋒驚聲繼續傳揚下去,傳給下一帶……

觀《同上一堂課,雷鋒伴我成長》有感 篇5

觀後感 ,707字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這熟悉的旋律,勾起我童年的美好回憶。這歌詞裡的主人公—雷鋒是我們童年時期最常聽到名字,他的名字為什麼人人皆知呢?因為他樂於助人,深受人民的愛戴。《同上一堂課,雷鋒伴我成長》講的雖然不是雷鋒,但講的是我們生活中的“雷鋒”!

第一課的主題是:雷峰精神永不過時。講述的是武漢長江救援隊的英雄事蹟。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既平凡又偉大。平凡的是樣貌,是工作;而偉大的是他們舍已救人、捨生取義、樂於助人的精神和他們的事蹟!在2014年10月25日晚上8點,有兩個小夥子溺水了,64歲的老陳和另一名隊員立刻下水去救那兩個小夥子,可不幸的事發生了,老陳因為救人,失去了生命。這一次,他再也沒有自己向岸邊走來。

這節課,我知道了平凡也可以偉大!學習雷鋒精神不一定是要做轟轟烈烈的大事,要從小事做起,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

第二節課的主題是:堅守心中的夢想。這節課講述的是大鬍子叔叔,也就是《一百個孩子的中國夢》的作者董老師。他認為只有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才能寫出孩子們喜愛的書。他的寫作靈感就來源於他上一年級的女兒。有一天晚上,他女兒作業很多,那天晚上,女兒就做夢,夢見自己發明了一臺作業機。女兒的夢激發了大鬍子叔叔的靈感,他就這樣開始了他的創作之路。

這一節課我明白了,想要實現夢想就必須對夢想和理想有憧憬。現實是夢想的土壤,而夢想是現實的花朵。所以我們要有情懷,有理想,有遠大的抱負。

第三課的主題是:人人學雷鋒,人人做雷鋒。講述的是陳鵬和毛曉東樂於助人的事蹟。他們的事蹟讓我明白了,幫助他人是幸福的、快樂的。

在《學習雷鋒好榜樣》這優美的旋律下,這一節有意義的課結束了。

夢想的道路——觀《同上第一課雷鋒告訴我》有感 篇6

觀後感 ,693字

奧普拉說過,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只要夢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是啊,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夢想,都有擁有夢想的權利。看了這次的《同上第一課雷鋒告訴我》我有很深的感觸,然而令我最敬佩的是張龍老師。

張龍老師從小就非常喜愛音樂,經過她的刻苦訓練和對音樂熱情,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

她本來與她的夢想只差一步之遙,但是,一次偶然的機遇,讓她遇到了一群盲校的小孩子。他們同樣非常喜歡音樂,有一樣的夢想。可惜他們天生有缺陷,這讓他們離夢想的距離越來越遠。張龍老師不忍心看到這群孩子因為不能實現夢想而自卑、傷心,於是,張龍老師決定親自帶領這群為夢想而執著的可愛的孩子們走上夢想的道路。她放棄了一舉成名的機會,來到盲校當一名普普通通的音樂老師。這天,所有的孩子全部都被爸爸媽媽接走了,只有一名小女孩孤獨的在走廊上徘徊。經過張龍老師的瞭解,她身世很特別,張龍老師把她當親身女兒養著,還教她許多音樂方面的知識……

我覺得張龍老師很有愛心,也很受我們尊敬。我很敬佩她這種無私奉獻、捨己為人、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美好崇高的精神。我覺得我們在生活中也要有她這種無私的精神,儘管是一件小事,我們也要不厭其煩地幫助別人。事事為他人著想,不能自私,只求自己的利益不管別人。那些盲校的孩子們也有自己的夢想,不能因為他們身體有缺陷而歧視他們,否定他們的夢想。我們支援他們,給他們追夢的勇氣,給他們一絲溫暖,讓他們感受到在這個社會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追夢的權利,讓他們走上夢想的道路。

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為自己的夢想付出努力,不管是誰,老天爺都會給予回報。讓我們為自己的夢想加油吧!

觀《同上一堂課》有感 篇7

觀後感 ,590字

昨天我們看了《同上一堂課》,我的感受很深。

誰說雷鋒距離我們太遠?誰說雷鋒已經消失?不!雷鋒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每當有人談起助人為樂的時候,你第一個想起的是誰?沒錯,就是雷鋒!雖然他沒有出色的外表,沒有實力雄厚的背景,沒有富可敵國的錢財,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士兵。可是,又有誰說平凡的人不可以偉大?

在滾滾東流的長江邊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太過平凡,平凡到我們常常忽視他們的存在,可卻在人們落水的第一時間,是他們勇敢地跳入水中,毅然救起一個個落水者,人被救上岸了,可其中有一位六十幾歲的老人—陳忠貴,永遠的留在了江中,獻出他寶貴的生命。長江,是他們兒時的遊樂場,是他們成年後的運動場,如今卻成為埋葬他們生命的“戰場”。

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別人的新生無疑是偉大的,但並不是犧牲自己的生命才叫做雷鋒,在我的身邊就有許許多多平凡的雷鋒。

以前我的英語很差,單詞記不住,課文也不能背誦。當時,我已經放棄學它了,但我的同學沒有放棄我。她主動幫我補習,教我學習英語的方法,鼓勵我,監督我,慢慢地我的成績提升了,我又重新擁有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現在,我雖然轉學了,但她幫助我的身影深深銘記在我的心中。你能說她不是雷鋒嗎?

雷鋒離我們很近,是你,是我,也是她。為了我們心情更為歡樂,為了這個社會更加美好,讓我們攜起手來,學習雷鋒,學習雷鋒精神,用實際行動,為美化世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誦讀經典·照亮人生——看《同上一堂課》有感 篇8

觀後感 ,593字

《春曉》的花落繽紛,《憫農》的汗水漣漣;《登鸛雀樓》的黃河奔流;《沁園春雪》的江山裝壯美。從清新婉約到慷慨豪情,從自然規律到家園情懷,一首首耳熟能詳傳承千年的經典詩詞讓同學們感受到傳統經典的韻律和美好,感知中華文化經典的魅力。

誦讀經典,可以使我們陶冶情操,增長知識。誦讀經典,可是使我們的心靈變得豐富,精神上獲得巨大而寶貴的財富。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相信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屋。

每一首詩,就像一杯茶,難受時嚐到是苦的,愉快時品到的是甜的,如果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入情入心,每每品詩,我的心情總會隨著詩人的憂而憂,隨著詩人的樂而樂,在憂中學會思考,在樂中學會享受。

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傳統給我們炎黃子孫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些流傳了成百上千年的經典著作,詩詞曲賦,文學著作,名言佳句,如燦爛的星辰,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學習態度;“擇其善者而從之”的辭約義豐;“學而時習之”的精練傳神地告訴同學們怎樣從傳統經典中吸取精髓,讓自己成為有才華的人。

《遊子吟》和《紙船—寄母親》,這兩首相隔千年的詩篇,將“母慈子孝”的文化精髓展現地淋漓盡致,讓同學明白要知人倫而盡孝道,知感恩而盡責任。

壓軸篇目《少年中國說》告訴我們,要努力學習,為國效力,為國爭光!“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同上一堂課的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679字

今天班隊會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同上一堂課之雷鋒伴我成長》。

雷鋒,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字吧!雷鋒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雷鋒就如春天的風,吹遍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雷鋒精神就彷彿一顆耀眼的星辰,引來千萬人的學習。2016年3月5日是第53個學習雷鋒的紀念日,百萬名中小學生一起觀看同上一堂課之雷鋒伴我成長。

2012年的一個夏天,有一位遊客在水中游泳納涼,但卻被迂迴的江水困住了,要往最近的岸邊游去也至少需要好幾分鐘,眼看著江水將他的頭頂淹沒,這時,一個小夥子從旁邊跳了下來,用了不到5秒的時間,就游到了他的身邊,就這樣一條寶貴的生命被獲救了……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雷鋒的精神,只有我們自己助人為樂、與人為善,才可以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才可以與他們成為知心彼心的好朋友。

小時候,我聽身邊人說,只要有人幫助其他人,他就喊幫助他的人叫他“活雷鋒”。小時候我不懂事,只知道雷鋒是好人,已經殉職了,但是我不知道“活雷鋒”是誰,我便向媽媽問道:“媽媽,媽媽,雷鋒不是已經死了嗎?怎麼還叫‘活雷鋒’?”我把媽媽問得一愣一愣的,媽媽總是找藉口說:“小孩子長大後會明白的,不要老問大人,以後你總會知道的。”

現在我長大了,終於明白了什麼叫“活雷鋒”,“活雷鋒”就是在生活中從點滴中幫助別人的人。因此,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幫助他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身邊小事做起。

同上一堂課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828字

“雷鋒伴我成長。”是這次《同上一堂課》的主題。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雷鋒這個名字為什麼依然一遍遍提起?因為雷鋒一直都在,他伴我們成長。

“雷鋒精神永不過時。”這是第一小節的主題。湖北衛視的記者陳超,給大家講述一個故事。2014年的一個傍晚一名中年男子來到武昌江灘游水納涼,沒過多久他就被迂迴的江水給困住了,眼看就要把他的頭頂淹沒,就在這個時候,讓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一個小夥子馬上從觀景臺上跳下,不到五秒的時間游到了他的身邊,就這樣一條寶貴的生命終於獲救了。這位小夥子不怕危險,毅然下水救人,他可真是一個活雷鋒,就算自己有危險,也要冒著危險把人救上來,他是一個長江邊的生命守護神。

“堅守心中的夢想。”這是第二小節的主題。國家一級作家,董巨集猷老師給我們講述一個《路標與燈塔》的故事。他說雷鋒就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大海上的一座燈塔,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一個普通的士兵,但是他卻成為了一個國家,四季常青的傳奇。為什麼?不僅僅是因為他做了許多好事,更重要的是,他有著對夢想和理想的憧憬與追求。他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卻是無限的,他願把他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董巨集猷老師記了冰心作家的一句話:冷水泡茶慢慢濃。一直堅守著寫作的目標,一輩子都不放棄。

“人人學雷鋒,人人做雷鋒。”這是第三小節的主題。孝感市文昌中學的學生陳鵬,雷鋒在他心中是他的偶像。湖北貴州的一名支教老師把缺衣求助資訊發到了網上,陳鵬同學主動與支教老師和的聯絡,並送給了他們很多衣服。

“雷鋒伴我成長。”、“堅守心中的夢想。”、“人人學雷鋒,人人做雷鋒。”這三個主題都講我們應該像雷鋒學習,而且一定要在生活中做幫助別人的事才可以。

做雷鋒就應該從小事做起,幫助身邊的人。讓雷鋒精神傳遍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