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古文觀止》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872字

從《左傳》到《後漢書》,從李斯到張溥,文中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發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題目中的“觀止”也看出了作者的用心。

韓愈的《原道》中說“《傳》曰:‘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可見古人所謂正心和誠意,都是為了要有所作為。現在那些修心養性的人,卻想拋開天下國家,滅絕天性,做兒子的不把他的父親當做父親,做臣子的不把他的君上當做君上,做百姓的不做他們該做的事。”

韓愈看待事物,對這個世界有著自己的批判角度和價值觀,他是一個很愛國,很有抱負的人。他對仁義、禮儀和倫理是很尊重的,他推崇《詩經》、《尚書》、《易經》和《春秋》。他認為只有用這些來教育自己和別人才是合適的。轉身看看我們現在的社會,很多人的內心都已將這些拋諸腦後了,忘記我們的本性。他們對道德、對倫理的認識,只是放在心裡,而並沒有將它作為我們做人做事的準則。我們對自己的祖國熱愛,也表現在了這些憂國憂民的人身上。自古總是有很多的文人,為國家的設計建言獻策。作為我們現在社會的人,也不能忘記這些被載入史冊的故事、人物和道理。每個人在社會中的分工有所不同,不可能讓每個人有理想,有抱負的人都能被重用,可是這不能成為你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的理由。哪怕你只是空氣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塵埃,你也應該發揮好自己的作用。

再看韓愈的《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一句定義了老師的作用,那就是教會孩子做人,傳授知識,解答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在成為老師的過程中,我們要一直不斷的學習。老師不一定什麼知識都擁有,他也需要向有才能的人學習。這個有才能的人,他的身份、地位和年齡是不確定的,只要這個人掌握了你不知道的知識就可以你的老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在生活中,最怕聽見別人說,你是老師都不知道。憑什麼做老師的就應該什麼都知道呢?作為小學老師,我們只是在小學語文教學和教育學生的領域有自己的知識和特長,並不是百科全書。師者,要知道活到老,學到老。

《古文觀止》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601字

《古文觀止》按照時間順序分成:先秦文、漢文、六朝文、唐文、宋文以及明文,其以散文為主。《古文觀止》收錄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每朝每代最富盛名的文章,例如我們所熟知的《陳情表》、《出師表》、《滕王閣序》等。書中的每一篇古文都不算長,但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們反覆思考,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愛國,百善孝為先,民貴君輕,寄情山水陶冶情操等等,都是《古文觀止》篇篇文章中的真知灼見。劉禹錫的《陋室銘》寫出了一種淡泊名利,志趣高潔的高尚品質,這讓我們後人讚歎連連,也激勵著我們。一個人的成就並不完全等於他金錢的多少,住處的好壞,而是由他的志趣和品德成就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寫了一個漁人打魚的時候偶然進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這裡一片祥和寧靜,富足的景象。桃花源裡的百姓與世無爭,不過問世間事事。桃花源裡自由美好的生活,是作者是每個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也許是人們對現實生活有諸多不滿才會更渴望桃花源真的存在吧,但這終是夢一場……

《古文觀止》中還有很多流傳千百年仍被人們所熟知的文章,它的思想深度,文學造詣都高,值得我們後人閱讀,分析。《古文觀止》中的文章都多少表達了作者的無奈,而這些無奈又何嘗不在困擾著我們,經歷了千百年人們的煩惱或者問題是亙古不變的,藉助前人的經歷和思考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消除我們的愁。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閱讀這本書,體會它的魅力,它所蘊含的價值是不菲的珍寶。

《李漢榮散文選集》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6669字

【篇一:《李漢榮散文選集》讀後感】

散文的歷史很久遠,無論是對國家大事的一些評論,還是對生活瑣事的一種感悟,散文都有著它獨特的魅力,近期選讀的李漢榮作品的風格就是在細膩之中不乏一些男人應有的一種氣概。

總的感覺,李漢榮的作品凝練、灑脫,文章一氣呵成,細微之處可以見到作者的真功夫,他的文字功底雄厚,其作品在樸素的文字之中卻能給予讀者無限的感慨。當你在品讀文章之時,文字會將你帶去作者心中的桃花源,那裡“不知秦漢,無論魏晉”,那裡擁有著他兒時的自由、純真和快樂。

作者在文章中更多寫得是他的母親,可見作者的母親對其本身的影響之巨大,他對其身邊的一花一草、一鳥一石皆有細微地觀察,當然“格物”的確很重要,但真正的“致知”才是一篇散文的精髓,也是我們這些後輩們要學習的思想。作者用獨特的視角去詮釋著那些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以及人與人之間最普實的情感,在他的眼中,萬物都是有靈智的,這就像一位得道的高僧,反而比常人更加放低姿態去看世間百態,看到的往往比常人更多,所以說“站得越高,望得越遠”並不一定全對,最起碼做人不一定全對,只有切實地放低姿態,才能真正做到通地氣達天理。

說老實話,我其實最有感觸的是作者的外婆,一位在文化大革命受盡摧殘的地主婆,當一個人被永遠定性了之後,人就會對未來失去信心,更何況這種定性要牽連著一系列的打罵侮辱,到最後自然會身心俱疲。作者外婆心中難免會有成噸的苦水,就像孟子說過的“所惡有基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作者的外婆為了維護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而選擇了死亡。

記憶最深刻的是文中曾寫到作者的外婆臨死前喝了一口清水,這水裡究竟有什麼值得作者的外婆留戀的呢?這讓我迷惘了很久。或許這僅僅是一朵將凋零的花對莖和葉的最後一絲眷戀吧。哎,我們要去珍惜身邊的親人,他們遲早會一個又一個的從我們身邊離去,我們該怎麼辦,親人的逝去是一種比死亡更恐怖的事,珍惜每一段時光,每一縷陽光、每一份緣份,千萬不要到了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

人終究是人,要被七情六慾所控制,但這何嘗又不是件好事呢?這可以使人與人之間不再冷漠,同時藝術也因此而生。人生在世,無非就是緣,能活在世上已經不容易了,無論過程多麼精彩,結局終究是一杯黃土,想想當年豪言壯語,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帶走,就像一座山,無論怎麼都是山頂最吸引人,然而等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上攀時,孰不知山頂上是亙古的嚴寒。

其實,我們只要在活著的時候留下什麼給後人,這就足夠了。李漢榮應該是想把他一生歷程的感悟留給我們讀者,讓我們更好地做人罷了。

【篇二:《李漢榮散文選集》讀後感】

初識此書,是素淨的封面,卻只見幾字寥寥,如—李漢榮散文選集。

由此可知,鉛華如水淡淡成。壓平了的紙張上,一行行天空樣的文字橫貫其上,文字不是因為它有多麼華麗而使你感動,而是文字中的一面如水明鏡,文字的澄澈,使你窺見你心中感動柔軟的角落,使你感動的是一顆有文字的心。

文字是真實的,它所擁有淺淺的呼吸都是它的每一個韻律,我喜歡他文字中的每一片天空,一葉菩提,一沙一世界,讀漢榮的文字有如陳時的月光的昏黃久遠是一幀過去的書信。《一碗清水》中印著一位老人窮盡了一生的執著,追求著水一樣的純淨的尊嚴。親人給的總是最貼心的溫暖,《外婆的手紋》中外婆便如一名藝術家會針織縫補,自然之景是從那雙巧手中呈獻而不同時代的人,自是擁有一門時代所給予的技巧,然,時代過了,人民熟悉的就變成陌生的,人民篤定的就變成懷疑的,李漢榮的文風大致便分成二類,一類抒情寫親人,二類嘆息大自然,人燈對自然的糟粕迫害便從義憤填膺的語言中流露而出,相較,我似乎還是偏於喜好溫暖的親情,像冬日的太陽,明亮又不熾熱,溫暖而又安寧。

想起一文《頂針:一生的戒指》突然想起一名廣告:女人,一天的公主,十個月的皇后,一輩子的操勞。日子就是這樣,一天天再難再也得咬牙渡過,所以才是過日子。頂針就是這樣與母親手中力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身上的傷是以光天之傷心承後天之痛,做活時那一枚小小的銅戒指又藏了幾分痛得執著,十指連心啊,頂針上一個又一個集合的密密的針眼,是母親多少次痛了,累了,苦了,欲淚了,又罷了,反覆吞嚥的情啊,心上扎滿了密密的針眼,卻裝作完好,痛對知苦對樂,頂針連著心,必其曉心之苦,天天地繞指而轉,像飛旋的螺,不斷奔走,奔出一個我們得以廕庇的世界,母親用溫暖的心把我們包裹起來,用足夠多的溫柔包裹我們內心的反叛,黑暗,任其爆炸,飛裂,仍以笑面對,華美的鑽戒戴了一生,卻只有一枚銅戒指能陪了一生久遠,痛卻不服,像一個反反覆覆的夢。

其文貌不揚,意卻濃,如一杯春茗,餘香久久未散,卻留得滿脣滿齒餘香。

【篇三:《李漢榮散文選集》讀後感作文】

年末前的一週,我讀完了《李漢榮散文選集》。在2014年收官的同時,我一年的閱讀也圓滿的劃上了句號。

李漢榮,陝西勉縣人。著有詩集《駛向星空》、《母親》、《想象李白》和散文集《與天地精神往來》,還有多篇文章入選中學語文教材。

這本散文共91篇,分為6大章節,每個章世都有一個突出的主題。從文章上看,作者的寫作風格側重於語言描寫,但也兼顧了內容情節,更讓人感覺思想深邃。至於題材,那更是妙趣橫生卻又發人深省,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散文集,因此我幾乎每一篇都進行了較為仔細的品讀,但我依然要挑出幾篇與大家分享。

讓我感觸最深的文章應該算是《我們為什麼活著》。該文以白雪與古樹等景物為切入點(似乎與主題不著邊際),逐漸引出文章的中心內容:人為什麼而活了?要知道,人之所以活著,當然靠自然與眾生的護持和養育(作者的觀點)。然而,我們可曾想過回報自然嗎?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在人類的潛意識中,就已經認為向自然索取是天經地義的了。可是,人應該明白,如果索取“透支”的話,大自然將會報復人類,到那時人類將無法生存下去。因此我們必須對自然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敬畏大自然的一切。但擁有感恩的心是不夠的,我們更應該用實際行動來回報自然。永遠將感恩掛在嘴上的人和破壞者一樣可鄙,只有付諸行動才是真正的回報自然。愛護自然吧,就像它愛護我們一樣。

《為生靈哭泣》是一篇動物題材的文章,講述了幾種動物的悲慘下場(如羚羊、虎、錦雞、狐),讓人看了深受啟發。自然賜予了這些動物生命與生存的領域,而人類卻為了自己的貪慾不斷地“向外擴張”,逐步擠佔這些動物的生存空間,掠奪它們身上一切寶貴的東西。坐在金字塔頂的人類啊!殊不知自己正在將塔基的石塊一條條地抽掉。動物們依舊那麼慷慨,但這恰好助長了人的貪念,它們不知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而人類的高樓卻越來越多。這直衝雲宵的高樓,哪裡是混凝土堆成的,材料分明就是獵人的黃金,和動物的骸骨。

《生命何其不易》同樣是寫動物的不幸,然而與前一篇文章不同的是,這些動物不幸的命運在人眼中是十分合理的(如豬、牛、羊、狗等)。動物們身上的特點原本是它們生命的特色,然而這也成為了他們悲劇的源頭—人類看上了這些特點。從後半部分內容來看,作者進行了深刻的“自我檢討”。(這其實是在抨擊人類的暴行)。我承認,為了人類自己的生存,我們必須要“犧牲”部分動物,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生存手段越來越利益化,這也導致了許多不應該有的屠殺浮現在人們面前(或者不為人所知)。人類正處於盲目的利己主義深淵之中,也許難以自拔了。但是,只要我們依舊心存善念,去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死亡,我們的心靈仍可以得到“救贖”。請記住:生命何其不易,人類沒有資格過度地掠奪它們。

作為人類,我們正處在這個世界的頂峰,可如果沒有自然與其它生物的存在,人類也將無法立足。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個世界才能永久地維繫下去。

【篇四:《李漢榮散文選集》讀後感】

“今天,我有太多的話要對那雙手錶達,但那雙手早已回到夜的深處。”

—題記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這樣一些人,家境貧寒或是身份低下的人,內心卻埋藏著一份善良與真誠。

品讀李漢榮的散文,讓我更加懂得愛的真諦,以及在我們生命中的過客留下的美好記憶……

其中,《黑夜裡的那雙手》一文令我尤為感嘆。當我第一眼看到這篇文題的標題時,就不時聯想起鬼片中的刺激性的片段。正因為如此,我就帶著好奇與期待讀這一篇文章,最後才知道是自己錯了。

文章的內容主要是:“我”小時候,一個人走夜路,因為害怕而坐在石頭旁,這時地主婆王嬸拍拍“我”的肩膀,叫我不要害怕,並領“我”回家。

作者因此感觸很深。雖然王嬸並不是“我”的母親,也常被他人辱罵,捱打,但在“我”的心裡,王嬸是一個善良的人,就如同“我”的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文中花大量的筆墨對王嬸的手進行了描寫,以一雙握滿老繭的手從而來突出主題“這雙手傳達的是愛意和溫情。”

殘酷的生存給王嬸的是粗暴和凌辱,但她的善良換來的是我久久的懷念。在我們的生活中,像王嬸一樣處境的人有很多,但又有多少人能像王嬸一樣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默默奉獻的人應永遠懷念在我們成長中。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顆懂得懷念,懂得感恩的心,把他人給你留下的“記憶”好好珍藏於心中。在我們的生命中,就應該有這樣的“過客”,且行且珍惜,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命煥發光彩!

記得在我四五歲時,去了趟鄉下游賞,當地的鄉民都十分熱情,我注意到了一位老奶奶,身穿一身破舊的短衣裳,處處打著補丁,鞋子也是破的,但她面帶笑容,把手中的玉米遞給我,我連忙退了一步,“奶奶,還是您吃吧,我不餓。”奶奶還是強把它推進了我手中,令我

感觸極深……

如果每個人都能報著“感恩的心”,即使是貧窮落魄,我們也照樣能做到!

【篇五:《李漢榮散文選集》讀後感】

“語言是一個人皆可夫的妓女,而我卻要把她改造成純真的處女。”詩人奧登如是說。如果說作家的任務是為了體現語言的神聖性,那麼李漢榮無疑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李漢榮對時間與自然幾乎有著一種天生而發自內心的崇拜,我讀他的《我們為什麼要活著》,便清晰地表達出了他的這種感情。杜甫詩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歷經悠悠十載滄桑歲月,吐露出的文字自是優雅,想必李漢榮正是因此才寫了這篇文章吧。

的確,時間之流浩浩蕩蕩,相比之下人太過脆弱也太過渺小,“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恨不得掛長繩於青天,系比西飛之白日。”何不能說明千百年來世人對時間的珍惜,但很可惜的是時間有如一匹脫韁的野馬,一馳千里,絕不回頭。若是這世上有什麼人可以令時光回溯,那麼我相信,只要他提條件,絕對會有無數人為之赴湯蹈火。然而時間沒有彈性,一切總會有盡頭。人的生命也是如此,那麼我們又為何要生存下來?不,人是不會平白無故地到這塵世間走一遭的,何為人生?—人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出無盡的事業,此之謂“人生”。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生確實短暫,若不倍加珍惜,無所事事而碌碌無為,這樣的人生已是喪盡了意義,而回首過去,也必是悵然若失,憾而無用了。所以說我們應趁此時大好時光,去做一些我等必做之事,這樣我等才不會“空悲切”。

人生有涯,活的有無價值,不在乎生命長短,而在於是否做了有意義的事。鄧稼先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殫精竭慮,吳孟超九十多歲仍征戰在手術檯上,王進喜為中國石油鞠躬盡瘁,他們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他們的時間卻換來了碩果累累,青史留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的生命已然在紙面上得已延續下去,要我來說,這才是古代帝王夢寐以求的“壽比南山”,是真正的“長生不老”。

所以說,朋友們,千金難買寸光陰,何不以今日之努力換他日之嘆息?相信這樣我們才會度過一個充實而豐富的人生!

【篇六:《李漢榮散文選集》讀後感】

自然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對待?在這日益喧嚷的世界裡,鮮有人能夠敏銳地捕捉住它,甚至都難以給出讓自己信服的答案。正如許多文章中所感嘆的那樣:住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之中,我們已離自然越來越遠。此時,我讀到了李漢榮的文章,他那清新還帶著一點童趣的語言深深吸引了我,跟隨者它,我似乎看到了更深邃,更瑰麗的自然……

在李漢榮的文章裡,他描寫最多的是那些看似簡單而又稀疏平常的事物。他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賦予了他們鮮活的個性。正如書中對狗尾巴草的描寫:“狗尾巴草,那麼天真地守在路邊,誰家的狗丟了尾巴?遍地好看的狗尾巴,令千年萬載的孩子們想找到那一定很好看的狗。”他把最普通事物的情態描摹得出神入化,讓人腦中不自覺地浮現出自然中的萬事萬物,似乎一切都渾然天成,自然之趣在他的筆下體現得淋漓盡致。

再次細讀,我發現李漢榮的的散文中散發著一種對自然的尊重和感恩—哪怕是最微小的生命。在《為螞蟻讓路》一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螞蟻的隊伍前駐足的一件小事。當我們急著趕路時,我們是否會留意到腳下那一列小小的隊伍?我們又是否會停下急匆匆的步伐,只為等待他們平安通過?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螞蟻的生命太過與卑微,甚至卑微到常常被我們所忽略。但李漢榮注意到了,他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一切,而面對奉獻者,他也常常抱著感恩,乃至懷著愧疚之情,用心靈去與之交流—這能不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到底怎樣去面對自然?

在碧山綠水白雲之間,我們可以獲得一種深沉的愉悅。日常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無傷大雅的蠅頭小利,與這遼遠和純白相較,顯得太過狹隘。大自然教誨你,也修正你,使你對生存的理念,有了些許新的調整。

從李漢榮的文章中,我逐漸明白,自然的本質就是自然二字,大自然是一個整體,它不會刻意去改變什麼,也不會刻意去破壞什麼。四季更替,春華秋實,都只是遵循著自然的規律罷了。在人生的旅程中也是如此,有些不重要的東西,該放手就放吧,順其自然,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心境。

同時,我們要對周圍的事物心懷尊重和感激,人類與自然從來就不能夠分開討論,尊重自然,就是在尊重自己,感恩自然,也就是在感恩自己。

李漢榮的文章不長,但他以清晰、鮮活和易於領會的描述,最充分地展示了人類與大自然相親相近、密不可分的聯絡;並由此延伸,甚至改變了我們對於大自然乃至世界的印象,使你獲得生命最重要意義和價值的領悟。

【篇七:真實的心和眼—讀《李漢榮散文選集》有感】

第一次翻開這本書,看見夾頁上作者介紹中的一張照片,一位戴著眼鏡的中年人正眯著眼睛微笑著,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的感覺—儘管這麼形容一個人的確不太適合。

這麼一本厚厚的散文集,隨筆佔了許多,他的散文中也有許多是描寫農村的。字裡行間帶著一種懷舊,又蘊含著天真純樸的農人情懷,像是一大筆精神財富。整本選集分五大節,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節“動物的眼睛”。每讀完一篇,都實在難以相信作者是何以寫出這樣的文章,描寫的是牲口,卻讓人感覺像是真正的,與人類一樣富有智慧,甚至有著許多人類身上幾乎泯滅的特點。

在《動物的眼睛》這一章中,作者說,許多人說,動物沒有心靈,那動物的眼睛還是心靈的視窗麼?但他又否認了這個說法,因為他看見了動物眼睛後的心靈,作者通過那些動物的眼睛,看見了虔誠的心,懺悔的心,純潔的心。我確實是第一次閱讀這樣的文章,將動物同人類一般描寫,我也彷彿通過這些文字確確實實地看見了那些有心靈的動物。我曾疑惑,同樣有許多描寫動物的文章,但是為什麼唯有他的文字,真正讓我震撼感動呢?大約,是因為他真的看見了,真的感受到了。

也有一篇名叫《感恩》的文章,而這感恩卻同其他文章不同,因為這篇文章通篇不是感恩那些食物,用品,自然,而是感謝它們的來源—動物,蟲子,世間萬物的生靈。閱讀這些文字,作者彷彿是在描寫感恩父母,感謝朋友一般。還有那篇《為生靈哭泣》,一種即將滅絕的種族,一隻做成火鍋的公牛,一隻被做成皮衣的狐狸,一頭被做成虎骨陣痛貼的老虎,一直被做成佳餚的錦雞,及,一篇野味餐廳啟事。

我感到諷刺和噁心。

是的,人類便是為著些不知何的理由將他們殺害。為了吃?為了穿?大概,還有好奇心?亦或是虛榮。總之,以第二人稱視角中所描寫的那些動物的慘狀、下場,我感到的是罪惡感。還有真實—難道不正是如此?

正是如此,為了將他們殘殺,為了美,拔去他們的皮毛,為了健康,取他們的骨做藥材,割下他們的陽物壯陽。這正是真實的事,發生的事,被坦然接受的事。而我卻感到罪惡—大概字裡行間,我已將他們當做同類。又或許,是因為我正是那些吃著野味,穿著羊毛衫的人中的一員,卻假惺惺地在這寫著將他們當做同類。

我彷彿能看見,一隻披著人皮的野獸伏在臺燈下寫著什麼。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28字
令人讚歎。

讓我領悟出生命含義的是俄國契訶夫的《生命是美好的》,凡事都是有正反對立兩面,如果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對待問題,那麼我們陰鬱的心情也會隨之透著陽光。美好的生活不需要刻意創造,只要用心去尋找。知足常樂並不是懦弱,貪心的結果定不可觀。既然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為何不試試一顆平凡心呢?樂觀從容,努力永遠不會在快樂中付諸東流。

人性的虛偽和真誠是讓人最琢磨不透的。墨西哥作家瑪麗婭思裡凱達的《鬱金香》以一朵鬱金香講述人與人之間的微妙聯絡。一位漂亮的的織花邊的女工,鄰居是樓上樓下的兩個年輕小夥,這兩人皆對她傾心。樓上的甜言蜜語、熱情奔放,樓下的拘謹內向、含蓄質樸。女工在樓上小夥的浪漫攻勢下逐漸產生好感,講自己培育已久的唯一一枝鬱金香贈與他。誰知不一會兒樓下的小夥卻在馬路上撿到被人遺棄的鬱金香並交還給女工。當時女工內心百感交集,對此十分氣憤,她的心血竟讓人如此糟蹋。經歷此事,她被真誠的樓下小夥打動。世事都是這樣的奇妙,冥冥之善與惡都有著安排。也許我們往往都會被事物光鮮美妙的外表所欺騙,而卻忘記了解事物的本質。人生在世,不能被浮華所迷惑,求真才是人生的追求。生活中不缺類似《鬱金香》中的人物,我們也應該審視自己的內心,不可遺棄人的本質。

《射象》《優哉遊哉》《門》《我的母親》等都是讓人震撼的好文章,這裡面蘊含的道理值得每一個人閱讀!

通俗易懂卻深刻的散文,從裡到外,極致的洗滌你的靈魂……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767字

書語幽香

要我怎麼說,我不知道,太多的語言,消失在胸口,頭頂藍天,沉默高遠。有你在身邊,讓我覺得安詳。

—題記

翻開《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幽幽的書香沁入人心,作者華麗的筆觸勾勒出豐富的情感,我為他們高歌,嗟嘆,感傷……

“盡情享樂吧,我們只此一生。明天你只留下餘灰,化作幽靈,一切歸於烏有。”這是蒙田對生活的態度,讓我們學會《盡情享受生活之樂趣》。“其他一切快樂都抵不了它的痛苦。”這是愛默生對愛的感悟,參透了愛情的三味,讓我們領悟了《愛》的真諦。“只有幸運的人才被送到這條帶上行走,才被指定為建築那座聯結上帝與人間的橋樑的、沒有薪水的總工程師。”這是愛徒生面對困難的坦然,一條《光榮的荊棘路》……

是約翰济慈對芳妮布勞恩的無私而偉大的愛情感動了我?是夏多布里昂Againtosea的宣言感動了我?是馬克吐溫登勃朗峰的意志感動了我?又或是我被這一篇篇飽含情感的散文感動了。

但,在那麼多篇散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卻還是《書》。就像在《愷撒大帝和克雷奧帕特拉》中一樣,蕭伯納曾說亞歷山大圖書館是人類記憶的中心。我想書便是記憶,是想象力。什麼是對往事的追憶?還不是一系列夢幻的總和麼?追憶夢幻和回憶往事之間究竟有些什麼差異呢?博爾赫斯為我們解答了,這便是書的職能。我想說,這,也是書的魅力。

博爾赫斯在文中寫道“人們取來一本書,開啟它,這本身就是有美學的含義。讓詞語躺臥在書中,讓那些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僵臥著又有什麼意義呢?毫無意義。倘若我們不開啟它,書又有什麼用呢,它僅僅是一卷紙或一卷皮而已。”是啊,每本書都滿載著已逝的時光的含義,我們總能從中找到幸福,獲得智慧。鬱悶時,書是敞開的窗戶;陰霾時,書是燦爛的陽光;意冷時,書是熊熊的火焰。如果我們不開啟它,那真的就毫無意義了。

沈從文邊城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613字

【篇一:沈從文邊城讀後感】

以我心換你心,始知相憶深。

—題記

因著“愛”與“美”的特質,我被沈從文身上那股獨特的氣質所吸引,既富於幻想,又在心靈上積澱著沉痛隱憂。他是很喜歡強調自己農村背景的作者,在《習題》裡他這樣寫道:“我實在是個鄉下人,說鄉下人我毫無驕傲,也不自貶,鄉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遠是鄉巴佬的性情,愛憎和哀樂自有它獨特的式樣,與城市中人截然不同!”讀完《邊城》,我才似乎向他邁進了一大步,理解了他心中的“愛”,領悟了他筆下的《美》。小說中湘西秀麗的風景畫和清新、淡遠的牧歌情調深深感染了我。

在小說中,地處湘川黔三省交界的邊城茶峒,青山綠水,美不勝收。秀麗的自然風光教化著茶峒白塔下兩個相依為命的擺渡人。外公年逾古稀,卻精神矍鑠。翠翠情竇初開,善良而清純。他們依著綠水,伴著黃狗,守著渡船,向來往船客展示著邊城鄉民的古道熱腸。誰又能想到,在這個古樸而絢麗的湘西畫卷中,鋪衍的竟是一個美麗而淒涼的愛情故事。翠翠與外公失散,幸得美少年儺送相助,從此翠翠平添了一件不能明言也無法明言的心事。正是以“我心換你心,始知相憶深”而願“兩心永相依”的美好愛情的萌芽,誰知儺送的哥哥天保也愛上了翠翠。為了成全儺送與翠翠,天保外出闖灘,不幸遇難,儺送也因此離開翠翠架舟出走。疼愛著翠翠併為她的未來擔憂的外公終於經不住如此打擊,在一個暴風雨之夜溘然長逝翠翠守著渡船,深情地等待著那個用歌聲把她的靈魂載浮起來的年輕人,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翠翠也知道,“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她也希冀,“也許明天回來!”令人無限感慨。

我最不能忘記的是翠翠那雙清明如水晶般的眸子,是那樣盈滿了對那個人的痴情。我不禁想起韋莊的那首《思帝鄉》:“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一寸相思一寸灰,翠翠的愛情不若詞中女子那般衝動熾烈,卻也分外耀眼,志不可奪。她一生都在用她那份含情脈脈的溫情守候一段飄渺的希望,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這段愛情,是如此可悲、可嘆、可敬!

這座邊城。是翠翠心靈的歸宿,她一直留在溪邊無盡地等待。我們每個人心裡也有一座邊城,它既是我們的枷鎖,也是我們的歸宿。

【篇二:沈從文邊城讀後感】

今天我讀完了沈從文寫的《邊城》,它講述了撐渡老人與他孫女翠翠相依為命的純樸生活。以及翠翠與船總的兩個兒子的愛情悲劇,作者用清麗的筆調寫出了湘西濃濃的鄉土味。

整個小說描繪出一個世外桃源。這裡的人們誠實勇敢、樂善好施、輕利重義,詩般地生活。

翠翠是文章的主人公之一,“她在風日裡成長著,面板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撫養她,教育著她。”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如一隻小獸物”,“從不想殘忍的事情,從不發愁,從不生氣。”邊城的生活使她出落成一位眉清目秀、聰慧溫柔、且帶幾分矜持,幾分嬌氣的少女。

老船伕是翠翠的爺爺。他忠厚、老實,幾十年如一日地守著渡船,他給人方便而快樂,從而他的真誠獲得了許多關愛。賣肉的不肯收他肉錢,小商販送粽子給他,水手們送棗給他,這種超越階級關係、金錢的鄉鄰之情在現實生活裡幾乎是不存在,現在的人們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鬥氣。沒有構成一個和諧的社會。

《邊城》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表現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提供了富於詩情畫意的鄉村風俗畫幅,用別具一格的手法突出了人性的美麗。

《邊城》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表現出了人性美,為我們繪就了一幅如詩如畫美麗的湘西。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牧歌般生活的嚮往,這和如今世界比簡直就是一塊脫離塵世的桃源。這種寧靜地生活的人們充滿了初始的本質的愛。

當今社會的人太過於浮躁,缺少了一種內心的寧靜,許多人追求物質上的滿足,成了“房奴”、“表叔”從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守財奴,他們缺少了心靈的滿足,作者正是想通過湘西人們的生活告訴當今世人,心靈上的充實才是真正的滿足。

【篇三:沈從文邊城讀後感】

茶桐是個美麗的小城。

一碧如洗的天空彷彿藍寶石般熠熠發光,與奔騰不息的長河對應著,河中埋藏了不知多少幽幽的回憶和哀傷。河邊白色的塔下臥著幾戶人家。這美如唐朝水墨畫的風景,不僅引出了《邊城》這段美麗的故事,更是茶桐人淳樸民俗的搖籃。

翠翠是個純真善良的姑娘,與爺爺相依為命。她是個多麼可愛的孩子!懂事,肯照顧爺爺,能吃苦,常幫爺爺拉渡船。同時,女孩子可愛的愛幻想的一面也在她身上體現了出來:追小羊,採花扮新娘,聽小鳥唱歌等都無一不刻畫了她清澈純淨的天性。難怪船總順順家的兩個兒子會同時喜歡上她!只不過大老因其淹死,把自己美麗的愛情夢想永遠埋葬在長河之下,二老賭氣遠行,再也不知影蹤的結局,未免太悽婉了一些。

作者大概是同情翠翠的吧!那纏綿在少男少女心中如同小鳥振翅,琴兒撥絃的柔美之情,比那山中的山雀還要純潔,比它的歌聲還要唯美的戀情,被魂牽夢繞的記掛著,卻就像一張過期的支票般無法兌現,該是多麼可悲!所以他才會在結尾充滿同情之情的說:“也許,他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他‘明天’回來!”……

河水轟隆隆地如黃色的長龍奔過,遠去的心安,在世的平安!這句祝福成為了《邊城》的結局。我們依稀能看見,翠翠那天真的面孔,爺爺慈祥的雙眼,幻燈片般在激盪的波浪上回轉,許久,才慢慢地消隱在平靜地見證了一切的青山腳下。

這是一場執著感人的戀情,也是一次樸實祥和的民風的展現。與和鴨子嬉戲的人群,互贈香菸與茶水的渡者和被渡者,我們總比茶桐差些什麼。如今所謂的大城市裡,再難見到鄰里間親密的交往。遠遠望去,皆是一片冰冷的防盜門,隔開一顆顆陌生的心臟。這個世界本皆如茶桐般熱情友好的啊!可以預想到,在科技如此飛速發展下,人們不久便會變得如機器人般毫不出錯,卻也更加枯燥沒有思想了。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我明白了作家為什麼總是偏愛農人,因為從農人身上,我們才能讀到那被高科技掩蓋下的人們真切的本性。

【篇四:沈從文邊城讀後感】

《邊城》營造了一個使人難忘的美麗世界:立在半山腰的白塔,寬約二十米卻清澈透明的小溪。但書中的人物,卻比這美景更令人難忘。

《邊城》講述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雖然以悲劇收場,我卻喜歡書中的每一個淳樸善良的人物:

翠翠的爺爺。當了一輩子的船伕,卻從沒有收人家一分錢。這要是換到現在來看的話,我們有可能會覺得這樣的人不存在,不過,在書中,老船伕的形象卻十分真實。他淳樸的形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每一個帶著一點兒“傻氣”的行為,使人發笑—端午節時,為了堅守崗位,將翠翠一個人扔在了城裡頭;將自己的燒酒分給別人喝……我在覺得好笑之餘,也對他更加喜愛,喜愛他淳樸善良的心。這也許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吧。

文中淡化了錢的意義。即便是最有錢的順順,也是十分慷慨。可見,文中的邊城是一個重義輕利的地方,沒有一股濃厚的商業氣息,使人覺得輕鬆。隨著金錢的淡化,全書的主題也更加突出。全書中的淳樸的人情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更深。於是,一個個鮮明可愛的人物形象便留在了我的大腦裡:熱誠質樸的楊馬兵,豪爽大度的順順……他們都是美好道德品質的象徵,都體現了理想人生的內涵。

大老和二老的兄弟情義也讓我覺得很感動。當二老向大老說出自己的心事之後,兄弟兩人並沒有反目成仇,而是通過“公平競爭”來分出勝負。這也體現了書中的人物淳樸的特點。

故事雖最終以悲劇結尾,卻留給了人們遐想的空間“也許明天就回來!”讀到這一句話,令我無盡感慨。我不禁為作者巧妙的構思所折服,只一句話,就讓故事的結局使人容易接受了許多。這樣一個結尾,讓人意猶未盡。

讀邊城,是一種享受。邊城裡的文字處處是鮮活的,處處是淳樸善良的風味人情,卻每每讀起,都會不由自主地憂傷,為主人公的命運,也為淳樸善良的人情的消逝而憂傷。在現在這個被鋼筋水泥包圍的城市裡,還有多少擁有這樣的品質的人呢?

【篇五:沈從文邊城讀後感】

清澈蜿蜒的河水,碧藍碧藍,澄明如練的天空,群山環抱的民風淳樸的山村,慈祥善良的擺渡老人,以及他乖巧伶俐的孫女。“一道斜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是誰的歌聲繞過遠處隱沒在黃昏中的群嵐,透過輕紗柔曼的暮靄,氤氳融化了那蒼勁的青松與冷杉的凜冽,嗚咽婉轉,繚繞在江邊,久久不肯散去……

《邊城》就是以這樣清新的場景在我眼前展開,在淡淡的敘述中帶我走進一個吟著憂傷牧謠的童話。

翠翠和她的爺爺靠擺渡相依為命,一直長到了15歲,儼然如活潑的小獸。明淨的眸子裡沒有悲傷,也看不見憂愁。每天編蚱蜢,擺渡,唱漁歌,吹牧笛。這樣的生活如一潭平靜的湖水,澄明似練,卻沒有絲毫波紋。直到15歲時的端午節,她在黯黯的江畔遭遇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一個讓她徹夜難眠的人—儺送。

如一粒石子落入了潭中,激起了圈圈漣漪,她生活的平靜被打破了。她依然每天編蚱蜢,擺渡,唱漁歌,吹牧笛,只是她的心裡藏了一個祕密,一個連爺爺也不能說的祕密。古樸的青瓦,飛轉上揚的閣角,簷下有古舊的風鈴隨風輕響,那聲音好像撞在心上,一下,一下……

人生就是這樣,因為一個人的離開或一個人的到來而劃出了一條界線,從此與他無關,或與他有關。

兩情相悅的人卻最終都沒有說出口,儺送的哥哥天保也愛上了翠翠,要娶她回家,而儺送則被父親要求娶一位富家千金。故事出現了轉折,而後是兄弟倆相約唱情歌,可老船伕誤以為是天保打動了翠翠,孰知那天保生來不擅唱歌,是儺送一人在唱,再後來天保為成全弟弟出船送貨不幸身亡,儺送傷心欲絕離家出走,而爺爺也因操勞過度,懷著遺憾去世了,只剩翠翠獨自在江畔等待,等待她不知何時才能回來的儺送……

邊城,一座沉默的城,一座質樸的城,一座宿命的城,從開始到結束似乎都在默默的隱忍著什麼。翠翠,這個像觀音一樣的女孩子,她就是這座城的化身,從戀上了那個在夢中可以用歌聲將她帶到很遠地方的人兒開始,她便選擇了沉默,雖然內心起伏不定,表面卻始終如一。文中的結局疼愛她的祖父在雷雨夜裡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默默相愛的青年戀人離去。翠翠依然重複著母親的命運,惟有等待,“那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

沈從文先生從人物的內心深處,以簡練而又細膩,散淡而又自然的筆法刻畫著人物的心理,使人不由自主的融入人物的心靈世界,融入湘西這片純樸漂亮的土地,融入那群溫良率直的人們中,他用詩一般的語言的輕聲述說著整個民族的悲哀,召喚我們炎黃子孫本性的良知,正是因為愛得這般深沉才孕育了這些帶著哀思的文字。

我在想,為何取名《邊城》,在心裡它就這麼“遙遠”嗎?還是在沈從文先生心靈深處正守護著什麼?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不都有一座“邊城”嗎?也許那座悲天憫人的城已經隨著歷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深深思考。

【篇六:沈從文邊城讀後感】

“怕什麼?一切要來的都得來,不必怕!”這是老船伕的一句話,雖然透露出了堅強與勇氣,但也隱藏著一種對人生的無奈嗎?很多時候,我們真的無能為力。

但《邊城》卻是通過抒寫青年男女之間的純正情愛、祖孫之間的真摯親愛、鄰里之間的善良互愛來表現人性之美的,雖然當時那裡僅僅是一個落後的小村鎮。

“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是沈從文先生自己的看法。以歌求婚、兄弟讓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著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慾氾濫的批判。這些事情在我們現在看來是無法理解的,但這卻是當時最真誠動人的表現,從文先生讓我們瞭解了湘西人的人生方式,想以此讓我們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畢竟在當今社會下,那麼真誠動人的感情不知道還存不存在,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越來越大。

如今傳統美德受到破壞,甚至在傳統美德的外表下,物慾金錢主義、腐化墮落的現實在瘋狂快速的湧動,汙染了整個社會。

湘西的柔水與淨土滋養出的是兩個坦蕩的襟懷,愛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反目成仇,彼此鼓勵,彼此謙讓。

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愛,可是愛也可以成為一種負擔。

結果並不如每個人想的那樣“翠翠與儺送這對互相深愛著對方的年輕人海誓山盟、卿卿我我”。後來,也就是故事結束的時候了。儺送的不辭而別,順順家的冷眼相待與爺爺的死使翠翠變得完全孤獨,這樣徹底,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物件。碧溪的渡船上只剩了一個清寂的身影,她依然在執著地守望……儺送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

沒有愛!

但生活也就這樣繼續下去了。大仲馬不是曾在《基督山伯爵》中如此作結:“請記住:等待和希望!”

《邊城》裡的人情亦如水,卻不是如水樣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純淨。在閱讀的時候

邊城式的鄉土氣息,在外來文化的侵蝕中,到底往何處去,這是沈先生的深沉擔憂,她既愛這泥土氣味,憎惡重利輕義,以鄉下人自居,但又看到大勢必然,純粹爺爺式的文化傳統行將死去,翠翠的去向象徵著這邊城文化到底往何處去。其實,不論往何處去,都不是沈先生想要的,沈先生都不會以為是喜劇。嫁大老,沈先生對大老不滿,嫁二老,象徵著本土文化的變質,出走,則如魯迅言,不是回來,就是墮落。以上象徵,是他人觀點,但十分符合沈先生的本意。但是以沈先生的性格,又不願看到翠翠又不好的結局,用他自己的話說,她其實竭力呵護著他們。因此,邊城以等待做結局,不讓翠翠走向必然翠走向的未來。又或者,沈先生在等待更好的結局,等待拯救翠翠與本土文化且符合沈先生自己心意的方法。他讓翠翠的等待留在紙上,幾十幾十年的等下去,希望等到翠翠好的出路。

這是一個牽動人心的故事,但我不能說這是一個我喜歡的故事。在我看來,翠翠如果能跟爺爺或儺送表明自己的想法,悲劇就不會發生,遺憾也不會產生。我想,除了欣賞文章中主人公們的淳樸善良以外,我們也應該以他們作為教訓。無論什麼事情,機會是由自己把握的,消極的等待只會讓自己陷入自己遺憾或悲劇。

如詩的邊城,詩意地演繹著人生,詩意地演繹著生活。書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著完美,而翠翠的無限期等待又顯示著不完美。她的愛情悲劇可以說是那個年代造成的,她和儺送本來完全可以結合在一起,培育出美麗的愛情之花,可惜二人卻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長的遺憾。

【篇八:沈從文邊城讀後感】

週末,獨自一人站在窗邊。手臂中抱著那本《邊城》,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凝視著遠方,隱約中,彷彿聽見了那此起彼伏的山歌。它是如此的悠揚,從遙遠的湘西飄來,將來自那茶峒小鎮的那份純淨也帶進了我的心中。

《邊城》是沈從文著名的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湘西茶峒鎮的唯美的愛情故事。主人公翠翠是一個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少女。她與身為老船伕的外公相依為命。在端午節那天,她無意中與一個青年相遇—他就是儺送。翠翠在心中暗暗愛上了這個青年,而青年也喜歡上了這個善良、清純的女孩兒。但這兩個少男少女都將這朦朧的愛意藏在心裡,並未說出口。

然而,命運充滿了戲劇性。

儺送的哥哥—天保也愛上翠翠,並準備娶她。而父親要求儺送娶一位大家千金。但儺送深愛著翠翠,他寧可放棄磨坊去繼承一條破船,也要與翠翠在一起。於是,他們兄弟倆決定用最浪漫的方式競爭:唱山歌。哥哥謙讓給弟弟,讓他先唱。可當弟弟一亮嗓子,他便深知自己不是弟弟的對手。他便微笑著退出了。

讀到這裡,我原本以為故事會像以往的故事那樣:弟弟儺送與民女翠翠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可當我讀下去才發現,故事並不像我想象中那樣簡單而那樣美好。

天有不測風雲。哥哥天保在外出闖灘時不幸遇難,而儺送認為哥哥的死是他造成的,十分內疚,不知去向了哪裡。一直為翠翠操心的外公也不幸地去世。最後,只留下翠翠孤獨地在江邊,靜靜地等待著儺送的歸來……

我不禁為他們的悲慘命運感到悲哀。同是追求愛與美,為何他們卻要付出如此的代價?也許,這就是命運。但它給我們更多的,是書中淳樸的民風以及對真愛執著的追求。儺送為了真愛,放棄了富有的機會;而翠翠也為了真愛一直守候在江邊。這些都體現出了他們對美好的追求與嚮往。還記得茶峒的人們互相打趣的場景;還記得翠翠與爺爺相依相偎的背影;還記得端午時節茶峒人民歡慶時的表情……這一切的一切都這值得我們去細細地品味。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希望翠翠能在這期望中等回“這個人”,等迴應該屬於她的那份愛。

《五千年猶太文明史》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1023字

生命如曇花斑斕一現,轉瞬便隨風逝去,化為塵土。唯有文化永不消散,它將流芳於世,萬古長青。眾所周知,華夏民族五千年文化史可謂源遠流長,而另一個同樣歷史悠久的民族—猶太民族卻鮮為人知。

或許,他們留給世人更多的只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裡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喊叫。的確,二戰期間,他們曾是納粹肆意屠殺的物件。在此之前,猶太王國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以及羅馬人佔領,統治,雖多次反抗均被鎮壓。猶太民族和文化流離輾轉數千年,如今散佈於世界各地。猶太民族雖流散各地,但文化卻將他們緊緊繫在一起。猶太民族一直揹負著真正意義上的流離失所,這樣的遭遇不亞於民族滅亡。然而猶太人至今卻仍作為一個民族團結著,前進著。他們是堅強的民族,在所有流散、遷徙、移居過程中,從未丟棄民族文化,喪失民族精神,始終固守著猶太民族的傳統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創造了流而不散的歷史文化傳奇。

一個民族的興旺發達不僅僅取決於民族的凝聚力,良好的教育更是促進一個民族不斷向前繁盛發展的重要因素。每一個猶太孩子出生時,他的父母就會在《聖經》上撒滿香料,讓其親吻。父母用這種獨特的方式教導自己的孩子熱愛《聖經》,熱愛猶太教,熱愛讀書,熱愛祖國。在猶太人家庭裡,母親總會教育孩子,假如家裡發生火災,哪怕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搶出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那一本本世代相傳的書籍。金銀珠寶搭建起來的王國隨時會有坍塌的危險,唯有知識才能撐起一個民族堅實的脊樑。猶太人認為,生命終有結束之時,求知卻永無止境。他們為自己樹立終生的學習目標,這有別於其他民族的被動學習。學習不分何時何地,不分男女老幼,直到生命隕落的剎那學習才會停止。猶太人不但會告訴孩子人生有喜悅有幸福,更會告訴他們人生也有黑暗有失意。強調光榮歷史的同時,更要正視歷史上遭受的挫折、迫害和沒落。猶太人將避免歷史悲劇重演為己任,力求學習歷史不只停留在過去,更要對未來敞開胸懷。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猶太民族,曾歷經數以千計的自然災難和戰火的洗禮,尤其在二戰期間,在殘酷的屠殺面前,他們不僅成功化解了滅頂之災,還絕處逢生,使整個民族得以繼續繁衍生息。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劫難中湧現的傑出人物數不勝數。他們成功的祕訣是什麼?一個重要原因是猶太人在同自然與強權不懈抗爭中,造就了他們患難與共、自強不息、團結友愛、勇於創新的民族精神,更為重要的是猶太民族良好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傳承。這一切,無疑應歸功於文化。

所以,文化不滅,國將永存。
</p>

幻想語文大戰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596字

“一個飢餓的人讀了一本書後,就像撲在大面包上。”這是俄國大文豪高爾基曾說過的話。這個假期,我也像一個撲在麵包上的人那樣飢餓地啃讀了一本叫《幻想語文大戰—語文西遊記》的書,這本書的精彩內容非常吸引我。

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首位迪士尼簽約作家楊鵬。他用我們非常熟悉的《西遊記》中的故事為藍本,講述了一個反語文星球企圖通過攪亂語文王國的秩序來攪亂人類的生活,使人類世界陷入無序和混亂之中,從而戰勝有數千年文明史的人類,佔領地球的故事。

這個故事裡有一個我們地球上誰也看不到的王國:語文王國。它又分為五個小王國:字王國、詞王國、句王國、作文王國和標點符號王國。故事中弟弟弟、小草莓與肥仔穿越到了西遊記中,跟隨著唐僧經歷重重困難,解開謎題、識破錯別字與錯讀、組成語等,最後到靈山取得真經,回到語文王國挫敗了反語文星人的陰謀,最後返回現實世界。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穿越火焰山。唐僧師徒為了借芭蕉扇滅火焰山的火,來到芭蕉洞。在這裡,發現一路上的字都帶“火”,於是弟弟弟用“火樹銀花”、“十萬火急”等成語帶大家穿越火焰山。我從未想過有這麼多帶“火”字的成語,如“火中取栗”“如火如荼”等很少聽過的成語,讓我受益匪淺。

這個假期在這本書中,讓我學習到許多的成語、詞語和句子的使用,也讓我知道了正確使用它們的重要性。《幻想語文大戰》這本書讓我在西遊中暢遊語言,亦讓我體會了文字“話”西遊的魅力。

古典之殤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622字

我抬腳走了出去,拂去頭上冒出的一層細汗。眼前,是有些汙濁的天空,稀稀散散的飄著幾朵灰白的雲。倒不像從前那樣,澄淨湛藍。“唉!”一聲嘆息輕輕吹進我的耳裡,“誰還記得從前的世界?誰還記得生活本來的樣子?”本來?樣子?我拿出揹包裡唯一的一本書,掀開了它的面紗。

我輕輕閉上眼,在腦海中勾勒出詩,勾勒出曲。

“勝日尋芳四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日光正暖,風兒柔柔地吹著,一雙腳悠閒自在地走著,想要去尋那良辰美景,泗水之濱。美,真美。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太陽有些毒辣,正值夏天,石榴花一朵朵的開得燦爛,嬌豔欲滴。荷花的清香彌散出來,遠遠飄香。美,真美。

然後,在某一天。自然離我們越來越遠。不再提四季特有的美景,不再提山間、樹叢熙熙攘攘的精靈,也不再提某些時刻的悠閒與樂趣。一切的一切,都就這麼消失殆盡。

然後,在某一天。詩詞畫離我們越來越遠。不再有抑揚頓挫的朗朗誦讀聲,不再有極具韻味的南腔北調,也不再有揮筆成雨的瀟灑墨畫。一切的一切,都就這麼悄無蹤影。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科技發達,車水馬龍。沒有了裊裊炊煙,沒有了芬芳田野,也沒有了那個富有情懷的我們。現在的我們,都被困在了由鋼筋水泥構成的鐵匣子裡。我們開始很輕鬆,很開心。但我們何時才能開始醒悟,開始無趣?

當我們缺失了對自然的熱愛,對情懷的追逐,我們還剩下什麼?我們的信仰又在哪個角落奄奄一息?

去幹一番作為吧!去尋找,去感悟,我們要的不止是獨自嘆息,而是勇敢去尋,回到璞真。

古典之殤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101字

“誰還記得世界?誰還記得生活本來的樣子?”我合上書本,抬頭望著窗外一點沒有星點的天空,只有那被燈光照得暗紅的顏色,腦中迴盪著王開嶺老先生的質問,我不禁疑惑了—曾經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

作為一個00後和80、70、60後的長輩們相比,我無疑是幸福的了,不管是獨生子女還是二胎政策都改變不了我是爸爸媽媽心尖尖上的存在,從我們00後開始我們就擁有了優越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學習設施、代表時代的高樓大廈、幾乎人人手頭上都有一部手機,高科技的發展使我們受益無窮,我們生活在這樣平和、幸福、高科技的時代,跟爺爺、太爺爺他們那個動盪的時代相比,我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嗎?沒有,我們該知足了。

但是住在這個充滿鋼筋泥土的社會中,看著外面濃厚的霧霾中,仰望著沒有一點星光的夜空中,我只能感嘆—生活在什麼時代,就要付出什麼代價嗎?曾經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王開嶺老先生在古典之殤提到過—流螢之美,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流螢,那謎語氣質、童話味道是什麼樣的呢?天上自由的鳥兒,草叢中婉轉動聽的螞蚱,有著遠方里程的河流,鬱鬱蔥蔥的樹林……它們在那兒?靜悄悄的跑了吧,自然似乎像月球那樣離我們越來越遠。

高度思考的大腦,人們匆匆忙忙的腳步,時代飛躍般的進步,似乎時間不變,但總有著什麼追趕著人們的步伐,什麼都是急迫的,沒有人在關注身邊的美好,所以流螢如天上的星星一起消失了吧。

“我越來越篤信兩點,好東西都是原配的,好東西應是免費的。”

“誰還記得從前的世界?誰還記得生活本來的樣子?”

天空是暗紅的,山已經禿了,河早就乾枯了,水裡剩下的只有垃圾,廟快拆光了,菩薩明白了事理,有的只是硬心腸,人臉不紅了,豬不在睡只在吃,房子是有產權的,娃不能想生再生了,燕雀不會住樓房,守信的人很少了,商鋪心裡只有利益……

世界上尚存多少原配?人間還剩幾許古意?”我想我們該停下腳步了,我該試著發現生活中的美,古意快沒了,我該駐足了。

春天,看著小草發芽,聆聽樹上麻雀吱吱喳喳的聲音,體會來之不易的小雨綿綿;夏天,看著長勢旺盛的樹葉,嬌豔盛開的各色花朵,在暑假與朋友來一場痛快的旅行,一起歡笑、玩耍;秋天,吃著媽媽帶回來的橘子,欣賞枯葉紛飛的景色,感受風的作伴;冬天,吃的暖暖的小米粥,舒舒服服的躺在被窩裡,耳邊放著自己喜歡的音樂,捧著一本書,細細的品讀著。

這—才是人生,美總是在不經意的小事中產生,才值得我們發現。

別讓古典成殤,世界自然是美的,不在於你想不想發現,而在於你是否能發現。

“誰還記得世界?誰還記得生活本來的樣子?”我可能不記得世界,不知道生活本來的樣子,但我知道生活現在的樣子。

文天祥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559字

今天上午,我在家裡讀了一篇名叫《文天祥》的課文。我深深的被文天祥熱愛祖國、寧死不屈的精神品質所感動了……

這篇課文講的是1271年蒙古改稱大元,並攻陷了南宋許多地方。許多南宋官兵都棄城而逃。這個訊息讓文天祥知道後,他毫不猶豫地變賣了家產,組織了勤王軍,投入到抗元戰爭中。由於勤王軍沒有經過訓練,最後被元軍打敗,文天祥不幸被俘。元軍屢次勸降都被文天祥嚴詞拒絕了。最後,在1283年1月的一天,文天祥被殺害了。

在文天祥被俘後,面對元軍的三次勸降,文天祥都毅然拒絕了。最後還用《過零丁洋》一詩回答“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來表達自己的一腔愛國熱情。在元朝皇帝親自勸降時,他為什麼不投降呢?因為他有一顆愛國之心。如果他投降,不就不會死了嗎?不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了嗎?我想,他當時一定在想,如果我投降了,就會有更多人投降,那麼我們的祖國就沒有人保護了,那就真的亡了!

讀了這篇課文,不禁讓我想到了為國捐軀的劉胡蘭。她被敵人抓住後,不管敵人怎樣逼問,她都不告訴敵人傷員藏在哪裡。最後,她被敵人殺害了,那年她才15歲。如果我們是劉胡蘭,我們也會像她一樣嗎?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告訴敵人傷員在哪。這樣看來劉胡蘭是多麼偉大啊!

我們應該尊敬並學習他們偉大的精神品質。我們現在應該努力學習,長大以後做一個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人。

幻想語文大戰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646字

我是一個小書蟲,無論天文的、地理的,還是科學的、歷史的,都是我的最愛,家裡的書都被我啃了很多遍,於是我的肚子裡就有了許許多多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我從書裡“吃”出來的。

一天我在書櫃裡找尋當天新鮮的“食物”,突然,《幻想語文大戰》跳到了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仔細地讀起來。

《幻想語文大戰》是幻想大王楊鵬為四、五年級的學生量身打造的幻想作品。講述了主人公孫小空,來到異空間的神殿星球,調查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並偶然間捲入風暴漩渦中,回到十年前的奇幻故事。他遇到了師傅—白眉長老,以及年幼的靈狐和蒼狼。師傅白眉長老交給他兩大任務,一是學習武功,並控制好體內的神龍,奪取天賜神珠消滅反語文星人;二是保護靈狐和蒼狼,直到他們長大成人並最終獲得語文星輝,抗擊反語文星人的故事。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書中各種各樣語文謎題的設定,比如:找錯別字,病句,錯誤的標點符號;在空格里添上適當的字,讓每一行都組成成語;根據古詩猜花名;根據圖片猜成語等等。我變成了主人公開動大腦、冥思苦想,幻想討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解開謎題奪取語文星輝,憑藉語文星輝封印了魑魅魍魎的三千魔兵。

整本書看下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隻靠聰明才智是不能夠僥倖取勝的,而取勝的關鍵是必須掌握足夠的語文知識。哎,只要地球上還有人寫錯別字,說病句,用錯誤的標點符號,這場戰爭都就不會停止。我一定要引以為戒,改掉馬虎等毛病,學好語文,讓語文變成我的星光寶劍,手握這把寶劍,披荊斬棘,我的學習之路、人生之路就會光輝燦爛!

劉姥姥進大觀園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1747字

《紅樓夢》已經翻閱數遍,每次品讀感覺都有不同。今日老師佈置寫讀後感,我腦子裡浮現出來的倒不是大觀園裡的那些林林總總的少男少女們,而是一個鄉野老太。這是紅樓夢裡唯一一個每次想起她,我都會嘴角上揚的人物。

當女婿狗兒因家境敗落無錢過冬煩悶不已只會瞎生氣時,這個老太太有膽有識,批評了一番女婿的無作為,又三言兩語給狗兒一家指明瞭一條活路。足見這個老太太的格局開闊,思路靈活,非尋常鄉下老太可比,其生活智慧實在了得。

對的,她就是傳說中的劉姥姥。劉姥姥帶著一縷清新的鄉野之風麻利登場,一掃大觀園的沉鬱陰森,她如同《秋興》中的那叢絢爛秋菊,瞬間點亮了森嚴壁壘的榮國府。

再來細味這個可親可愛的老太太。我發現她的逗笑湊趣本領也實在很高明,與大觀園裡最能用詼諧機巧取悅於賈母的鳳辣子,有的一拼。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時,正值秋菊盛開。賈母遊園時,揀了一朵大紅菊花簪於鬢上,回頭看到劉姥姥,便忙請劉姥姥也來帶花。鳳姐何等機靈敏捷?賈母一語未完,她就一把拉過劉姥姥,將一盤子花橫三豎四的插了一頭。賈母和眾人笑的了不得。

但劉姥姥她竟毫不在意,頂著滿頭菊花,反而笑說道:“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麼福,今兒這樣體面起來。”

古稀老太如此被鳳姐戲弄,她不以為窘,已屬難得。竟然還能順勢湊趣,“這樣體面起來”,反以為榮!這樣令人驚奇的反轉,既巧妙海涵了鳳姐的惡作劇,又讓大家的玩笑更舒坦自在,也為鳳姐更加肆意的捉弄完全卸下了心理負擔。

試想,此時的劉姥姥只要流露出一絲的尷尬,或者羞惱。恐怕今日這整個大觀園的氣象就要為之一變,這最能彰顯大觀園之烈火烹油盛況的章節只怕要重新改寫。曹公的慧心讓人歎服。

當眾人笑話劉姥姥成了個老妖精,劉姥姥又笑,今兒索性做個老風流!

鳳姐確實機靈,但劉姥姥的湊趣更挑戰智商,我個人認為劉姥姥在這裡比鳳姐更顯機敏,其高明處還在寬厚中顯豁達智慧。

如此一路隨著眾人走走停停,說說笑笑,頂著滿頭菊花的劉姥姥早就清醒地明白,她今日的使命就是讓大家笑,她確實出色又本色出演了一個插科打諢的丑角形象。

到午飯時分,劉姥姥的演技爆棚!成功地讓一園子人笑得天昏地暗。

飯席上,劉姥姥拿著比鐵杴還重的叉爬子,對著一碗鴿子蛋,站起身來,鄭重其事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說著,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眾人先是一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一直哈哈的大笑起來……且不論曹公寫這眾人笑態如何聲色各異出神入化精彩絕倫。

思考一下劉姥姥這一番話的笑點在哪裡?一番無比粗俗鄙陋的笑話,被她很嚴肅地富有儀式感地演繹出來,就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劉姥姥為何如此出人意料?原是鳳姐和鴛鴦安排她如此說的,鴛鴦可是再三囑咐好的,“這是我們家的規矩,若錯了我們就笑話呢。”後又遞眼色給劉姥姥時,劉姥姥道:“姑娘放心。”

劉姥姥果然完美地接招,認真地表演無知和粗野,她假假真真,可以稱得上滴水不漏,冰雪聰明。

爾後表演夾鴿子蛋,表演狼吞虎嚥“老劉食量大如牛”,眾人已沒心吃飯,都看著她笑。

末了,鴛鴦來給劉姥姥賠不是。劉姥姥笑道:“姑娘說那裡話,咱們哄老太太開心,可有什麼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個笑兒。我要心裡惱,也就不說了。”

如此,我才明白,劉姥姥心裡可是什麼都懂的。有人評價,劉姥姥是“為了打秋風”而自我作賤。我是很反對的,第一,劉姥姥這二進大觀園,是帶了各色鄉下蔬果來回報恩情的,這大觀園發生的一切原不是她本意。第二,從她聽聞榮國府衰敗後,三進大觀園義救巧姐兒。可知道這姥姥才真是大觀園裡最知恩圖報的仁者。

劉姥姥插滿菊花的形象一再在我腦海中浮現,她在大觀園裡湊趣的各種醜態我不但不覺其醜,反倒覺得其可親可敬。她的各種湊趣,我只覺得她機智可愛。她是一個何等清明的老太太?賈府給她的滴水之恩,她銘記於心,於是她甘作大家的“女清客”,以取悅眾人,回報“20兩銀子”的大恩。如此而已,同時,她也確實滿載而歸,給一家子謀得了更好生存的資本。

這個為了生計,為了報恩,不計姿態不端架子的姥姥,在我心裡,她不是大觀園的丑角,相反,她是生活的智者,勇者。於此,我不合時宜地想起那兩句詩歌來:“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插滿菊花的劉姥姥在我心裡,何嘗不是一個深諳生活滋味又超然於世人嘲笑之外的詩人?

林清玄散文精選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703字

寒假裡,我讀了著名臺灣散文林清玄先生的《林清玄散文精選》,他的語言有時波瀾不驚而妙趣橫生,有時閱歷深刻而深入淺出,散發出無盡的魅力,讓人去細細品味和感受。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散文是《清歡》,它出自蘇軾的詞“人間有味是清歡。”這篇散文包含了林清玄對人生的感悟,他在裡面寫道:“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於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它的境界很高,它不同於李白那樣的自我放逐或者盡情歡樂,也不同於杜甫的悲痛心事,更不同於文天祥的壯懷激烈。想要做到“清歡”是很難的,尤其是生活在現在的人,差不多是沒有清歡的。像嘈雜的咖啡廳,或者濃油赤醬的飯館,還有擁擠的景區,別說清歡了,連歡也不剩了。在這個時代,眼要清歡,找不到青山綠水;耳要清歡,找不到寧靜和諧;舌要清歡,找不到蔥茸萵筍;身要清歡,找不到清涼淨土;意要清歡,找不到智慧明心。與其去擁擠,嘈雜的地方,不如靜靜地坐下來,泡一壺淡淡的香茗,心也會隨著那香醇,變得豁然開朗,這就是“人間有味是清歡。”

在元豐七年歲暮,蘇軾罷了汝州職,回宜興修養。當時,蘇軾與泗州劉倩叔同遊南山,那是一個冬天的早晨,細雨斜風天氣微寒,淡淡的煙霧和稀疏的楊柳使初晴後的沙灘更加嫵媚了。洛澗入淮後水勢一片茫茫。蘇軾與劉倩叔坐下來野餐。乳色鮮白的好茶伴著新鮮如翡翠般的春蔬,味道的確不錯。但蘇軾覺得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了,因為試吃野菜這種平凡的清歡,才使人間更有滋味。

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嘗試著做到“清歡”,文中提及盛大士說“凡人多熟一份事故,即多一份機智,多一份機智,則少一份高雅。”清歡來自於對平靜疏淡簡樸的一種熱愛,我們也要在現在喧囂嘈雜的社會裡去維護這種清歡。

季羨林散文精選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566字

前幾天,我讀了《季羨林散文精選》中“爽朗的笑聲”這篇文章,文章主要講了作者認識一位老幹部,並對他懷有敬佩之心。作者願意對他談自己的思想。他爽朗的笑聲給作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是一場“暴風驟雨”般的運動使他們都不會笑了。有一天作者在醫院遇見了正在看病的老幹部,雖然作者很擔心他,但不敢打招呼。直到有一天,烏雲逐漸散去,陽光普照,爽朗的笑聲又回到了他們身邊。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類似的經歷。

我的童年裡大部分都是充滿笑容的:考試得一百分時,我會開心的笑;受到表揚時,我會害羞的笑;和好朋友一起玩耍時,我會無拘無束的笑。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本名叫《萬物簡史》的書,裡面提到宇宙和生命,讓我想起了先後去世的爺爺和姥爺,他們生前都很愛我,我也很愛他們,可是我再也見不到他們了,一想到這裡,我很傷心。於是我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我想如果人活著還要死去,那麼活著還有什麼用?宇宙是不是無限大的?無限是什麼概念?時間是不是永遠存在的?在那段時間裡我幾乎每天臉上都沒有一點笑容。尤其是想到爸爸媽媽以後也會死去,我會再也見不到他們了,我就特別傷心,每到這時候,爸爸媽媽就會耐心地開導我。

慢慢地,我明白了:我們要珍惜時間,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在有限的生命裡做有意義的事情。只要有愛,一個人永遠不會死,TA會一直活在我們的心裡。笑容也回到了我的身邊。

沈從文的《漁》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939字

初次翻開沈從文小說集第一章寫到了華山寨村民持著火把去打漁,眼前一亮。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與別書不同。遠離城市的喧囂,黑暗的社會,生活在清靜、淳樸的山寨中,生活質樸,可就在那一方淨土上,曾經也是戰馬嘶鳴。

上一時代中,甘吳兩姓家族各聚五百漢子在山寨旁的河岸大戰,同歸於盡。至此,兩家族的人的心裡埋下仇恨的種子。與此同時,吳姓家族落敗了。族裡有對孿生兄弟,他們的父親傳給他們一把寶刀,為他們的家族落敗而報仇。甘姓家族的人已杳無音信。

真可謂是兩敗懼傷,兩族非要爭個你死我活嗎?僅僅為了稱霸,打破了做人的底線,各以五百漢子的生命為代價,在我看來,真是不划算。兄弟倆慢慢長大,復仇這件事也漸漸地淡漠了。懸著的心也漸漸落下,以為兄弟倆會走上覆仇的道路,氣氛愈加濃烈,看來暫時不會了。

天黑了,天空中鑲嵌著如寶石般的明月,他們躺在岸邊,往事被明月勾勒出,想起了復仇。頓時,我心中打了一個寒噤。他們真的要因復仇而失去原本的幸福生活嗎?不,實在不敢想象。哥哥把那祖上傳下的寶刀拔出鞘,在月光下舞刀。

刀刃被磨得光亮,風中來去,在月光的照射下,寒光四射,好似塞上燕脂凝夜紫的悲涼悽慘,又好似“報君黃金臺上意”,衷心於家族的碧血丹心。那把刀在哥哥的舞動下,在寂靜的夜晚呼呼作響,我的後背微微浸出汗,看得出,他們真得要復仇了,仇恨的種子慢慢在心底發了芽。

他們不正處於花季的年齡,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渴望愈演愈烈。可他們卻陷入了復仇的深淵,無法自拔。但他們不像是108位梁山好漢,為了夢想而起義,最終失敗也無怨無悔,最起碼他們是為人民而著想。可這兩兄弟為了給父輩討一個公道,而去殺在甘姓家族無辜的人們,這不是荒謬嗎?

仇恨佔據著他們原本童真的心靈,但何不放下仇恨試一試呢,也許對於這兄弟的命運就此截然不同了吧!

本已落下的心再一次懸起來了,他們終究走上了復仇的道路,這一夜,他們受鄉親們的囑託,為了撈魚蝦,趁著黑夜到河裡下藥,是“漁夜”,希望他們就這麼過著簡單、平淡、幸福的生活,用這沖淡心中已生根發芽的仇恨,在清靜的山寨中過著田園生活。

月色如銀,哥哥停止了舞刀,一切顯得美麗和平。風景因夜靜而轉悽清,天上降著薄露。看,放下舞刀,忘掉仇恨,景緻極美。

坐井觀天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449字

今天,我和同學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這篇文章,裡面主要講了一個青蛙生活在一個井底裡,一隻鳥飛在井口準備喝水,看到了裡面的青蛙,青蛙問:“你來這幹嗎?”小鳥說:“我從幾千裡遠的地方飛過來你,口渴了,想到井裡喝口水。”青蛙有說:“不可能,井口只有那麼大,天就得比井口小。”

讀了這篇文章,我為青蛙固執己見、見識淺陋而覺得好笑,我知道了不能光聽自己的想法,有時也要聽聽別人的建議。

記得在一個星期一的下午,同學們都在操場上跑步,因為快要比賽了,一個同學跑過來對我說:“我們一起跑吧,如果不練,就拿不了第一名了”。我滿不在乎的說:“我現在已經跑得很快了,不需要練也能得第一名”。到了比賽的時候,我拼命地跑,頭上已經出了汗珠,但是還沒有拿第一名,因為其他同學一個個跑得像閃電一樣,我只拿了第五名,這就是我固執己見的結果。

這一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大腦裡,再也不會讓這件事在我身上重演了。

中國文明史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1151字

書的魅力

書的出現代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它是知識誕生的源泉,書載著知識繞著地球飛翔,從竹簡到絲帛……隔著千山萬水,穿越千年時光,帶到一代又一代人的頭腦裡,人類文明才不會永遠在原地打轉,才會這麼燦爛。

原始人類從一個無聲的世界開始,人們為了記錄發明了文字,從剛開始把字刻在龜甲上,再到羊皮捲上,由於文字的誕生,才有了現在的書。它的出現讓人類文明有了飛速的變化,可見書的魅力對後人影響有多大。今天看到《中國文明史》這套書,讓我真正了書的歷史,讓我對書有了更深的感情。

過去人類的書是怎麼來的呢?又是怎麼做成了呢?我帶著疑問掀開了它的面紗,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它還是一捆捆竹簡,開啟來讀時會咔咔作響,那是個了不起的時代,每個人的腦袋裡都有各種各樣的想法,而且可以大膽講出來,或者寫下來。各種思想紛紛出現,就出現了現在我們知道了儒家、墨家、道家等思想家。

有一天書的敵人突然出現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他怕學者散播謠言,除了醫學、藥物,卜卦、種樹類的書,其他全部燒掉,燒了整整3個月。使得許多經典書籍因為秦始皇的一把火全部失傳。

人類對書的態度,往往能決定自己的命運。項羽和劉邦在“帝國爭奪戰”時,書讓劉邦知道:哪裡人口多,哪裡物產豐富,哪裡容易防守,哪裡容易進攻。而不懂得利用書籍學習的項羽敗給了劉邦。可見在戰爭年代,書依然發揮著作用。

到了漢朝,漢武帝派人到處蒐集古書,把笨重的竹牘變成了帛書之後,把所有分過類的書收藏在書庫裡。還有的書沿著絲綢之路到了外國,可是外國被一群野蠻人佔領,把書當作燒火來取了,書一卷又一卷的被燒燬,那些美麗的神話哲學家,無比深奧的思想,科學家令人興奮的發現都將要消失了嗎?這時,一處避難所出現了———基督教的修道院,白天抄收集來的書,晚上休息。就這樣,修道院裡的書越來越多,修道院外面的書卻越來越少了。

在敦煌千佛洞,有許多商人、軍人、江上湖人……來到這裡。於是,有許多書被埋在了敦煌千佛洞。當中國人發現以後,卻不知道這些廢紙是什麼,就被一些外國人“偷”走了。當中國老學者,看到中國的國寶就這樣到別人的手裡,氣得咬牙切齒,向清朝政府報告,才將大書庫裡的書搬了回來,但是搬回來的只剩下原來的一小部分了。要不然現在會有更多的古書流傳下來。

書籍的命運往往與時代的興衰息息相關。太平的時候,人們對書呵護備至;一但戰火燃起,書又會難逃被焚燒、譭棄的命運。

而到了現在,各種各樣的精美書籍隨處可見,還出現了電子書。書從竹簡到現代精裝書,隨著事件不停地變換。可見它的魅力無人能擋。以後的書還會有什麼樣的變換,也許它們的命運就由你來決定了。

觀潮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449字

我今天學習了語文書上的第一課《觀潮》,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去錢塘江旁的海寧市鹽官鎮觀潮的所見所聞,告訴我們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上次考試作文是寫景物,我一下子難住了,因為我從來沒有觀察過周圍的花草樹木。那次的作文只是粗略寫了寫,沒有寫詳細,結果一下子扣了八分。從那之後,我開始認真觀察事物,看到花,我聞聞香不香;看到樹葉,我摸摸厚不厚;看到石頭,也摔摔硬不硬。在下次考試中,作文只扣了三分,老師表揚了我,說我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我十分開心。

還有一次老師問我們:“生活中什麼最美?”班裡鴉雀無聲。上次觀察事物有了經驗的我高高地舉起了雙手,我說:“生活中花草樹木是最美的,只要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就可以發現大自然的無數美景。”老師說:“你說的太好了,你是從哪裡受到的啟發?”我回答:“就在我們語文課文第一課《觀潮》。”

讀了觀潮,我明白了,只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的處處美景。

一場艱苦的旅行——《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1211字

文化苦旅,顧名思義即是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探究的一場艱苦的旅行。在本書中,餘秋雨先生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故事,歷代文人艱難的故事,我從中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其中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風雨天一閣》

《道士塔》,餘秋雨先生將這篇文章小說化,而表達的內容只用三個字即可說明,那便是那帶著瓊瑤阿姨淚腔而彷彿在那幾卷古書面前,對著死朽者的屍骨卻無力迴天的哀怨嘆恨道:“我好恨。”我彷彿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卻無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為家成為了道士,在這段期間王道士對莫高窟進行粉飾,繪上了西遊記的故事,這看上去美妙但卻是對中古歷史文物的一種褻瀆。王道士的作為也的確反映出當時的教育落後,也為後來的損失埋下伏筆。不就王道是發現了這莫高窟裡的經書,並視其為珍寶。後來英國的考古學家斯坦因知道這件事便前來,這裡,餘秋雨又為我們引出了一個橋樑似得人物,那邊是湖南人蔣孝婉。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類橋樑似得人物往往被掩蓋,但它卻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蔣曉婉幫助英國人用僅僅30英鎊換回了那幾卷古書。可是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我閱讀時發出的疑問。但我想可能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迫吧,畢竟那是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身為一個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國文人也只有到異國他鄉謀出路了。

當王道士聽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警惕、閃躲、拒絕。這說明當時的他還算有點良知,但後來他卻又同意了,這也就是因為他之前的經歷,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時一年化緣化來的錢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於善意希望中國文化能在各國展覽,但卻是這一念之差釀成終生遺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攔住他,但後來卻又放棄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怕官兵私藏呢?還是怕軍閥混戰搞得古書葬身於戰場呢?原因數不勝數,最終讓它在異國展覽可能還會完整吧。

這便是《道士塔》,講述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們年輕人在面對祖國文化遭受侵略時要勇於站出來維護,不像王道士那樣愚昧軟弱。同時也在呼籲保護歷史文物。

“二百年的積存,可散於一朝;三千里的蒐集,可焚之於一夕”說的便是位於寧波的天一閣。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這一可笑的詞,後來這個可笑的詞又被獻給康熙帝。古人好講“健全”“圓滿”,也擅長把這些完美的修飾詞留給自己的掌權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婦女登樓”的封建族規。是一個酷愛書籍的女子最終抑鬱而終。這也反映當時在既缺少人文氣息有無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著婚姻多讀一點書,其實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與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敗了,卻讓我很感動。《天一閣》的真諦大約是叫我們堅持文化的積累,沉澱出濃郁的民族情節。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華民族文化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許如秋雨先生所言“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也罷,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碟躞,以此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