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時代”何樂而不為?相關作文20篇

“共享時代”何樂而不為? 篇1

國三作文 ,991字

“共享”的字面意思為共同分享,而從去年最早開始進入人們視線的“摩拜單車”到“ofo小黃車”以及跟風出現的小紅車、小金車等,幾個月之間上海的街頭停滿大大小小風格不一的自行車,它們更是被賦予了一個新名稱即“共享單車”,意為同一輛單車大家可一同分享著用,一時間“共享”這個詞成為全城熱點,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作為“共享單車”的衍生產物,“共享書店”、“共享籃球”、“共享雨傘”更是層出不窮,在這個逐漸“共享化”的時代我們應該要支援並接受它。

“共享”使生活更便捷。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放學後,背上書包與夥伴們一同騎上共享單車,來到附近的籃球場,開啟手機掃一掃籃球櫃的碼,一隻乾淨的籃球便滾了下來,於是我們在球場上揮灑汗水,享受青春。陰雲密佈、大雨傾盆,下班後,帶上公文包,走到公司門口掃一把“共享雨傘”,從焦急地等待雨停的人群中優雅地走出,來到拐角的“共享書店”把書從包中拿出,手機掃碼開櫃,放入借的書,手機上立即跳出歸還押金的提示,用自己良好的信用度再借出今天想看的書,來到咖啡店靠著窗聽著雨聲,看著書,於是我們在忙碌的工作中享受著悠然時光。

“共享”亦是生活上的情趣。年輕人的週末愛騎上“共享單車”騎行在上海的各個地標間,領略城市的美好;小情侶們享受的拿著“共享相機”在上海的老弄堂裡兜兜轉轉,互相為對方留下愛的掠影;而外國人則對“共享”事物到了痴迷的程度,更戲稱要把共享事物都帶回國。可見人們對“共享”的熱愛,無論是誰都會覺得“共享”亦是生活上的情趣。

“共享”讓生活變得環保,使城市更加美麗。“共享單車”的風靡讓許多有車一族拋棄開車出行,加入到“自行車大軍”中,尾氣減少的上海藍天白雲;“共享書店”讓大家在不需要擁有這本書的情況下飽覽書中知識,免去書局印刷大量的書,還紙於數,樹林茂密的上海空氣清新;“共享雨傘”讓許多人改正到了下雨天沒帶雨傘就買一把,下次繼續不帶傘,於是家中堆積了許多的雨傘的做法,它代替了賣傘的小販,在城市的各個地方以綠色可降解材料樹立了新的標誌,還市民一個乾淨整潔的上海。可見“共享”更讓生活變得環保,使城市更加美好。

“共享時代”的到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更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理念。“共享時代”帶來了許多便捷和新氣息,為城市加入新鮮血液,讓生活更美好。上海既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那麼對於共享時代的支援與接受,作為生活在上海的人們,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共享時代的樂趣 篇2

國二作文 ,1108字

一個蘋果改變了牛頓和喬布斯,也推動了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一幅畫改變了達芬奇和凡高,增進了人對於美的追求,而一輛自行車,改變了許多人的出行方式,更隨之改變的,是這一個嶄新的時代的降臨—共享時代。

譁…譁…譁…的雨聲從我的耳邊傳來,大雨像瀑布般落在地上,奏出令人心煩的樂章,而在這冬季,站在地鐵站門口,卻不得前進—我沒有帶雨傘……“小朋友,你在這兒待了那麼長時間,為什麼還不趕快回家,天色都陰暗了。”“我—我沒帶傘。”我說著,“誰不是啊,我也沒有帶呀。”他說著,但轉視一看,他的手上拿著一把嶄新的雨傘,摺疊的十分嚴整,我驚訝了“你不是拿著傘嗎?”“是啊,共享雨傘,地鐵站下面就有。”聽到這,我趕忙跑下樓去,“謝謝”的聲音也從我的口中躍出……。“下載APP,借後7天內歸還即可。”的告知,我急忙下載完,付了押金,拿著雨傘回家了。聽著雨聲為我做獨奏的交響曲,我的心情也甚為愉悅,而我也深深感覺到了共享時代所帶給我的便利及我們生活都密切相關……

與其說共享時代帶給了人們許多的便利,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共享時代改變了人的生活理念。

“你下去到地鐵站那裡去列印個東西。”媽媽對我說到,“我不要去,走都走死了。”我家離地鐵站一公里路,走路又不願意,開車又浪費,每次都會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但從今年起,隨著共享時代的降臨。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人們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OFO、摩拜單車層出不窮,而這不僅為人們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尷尬,也為環境帶來了改變……

記得以前的我十分懶惰,而且對於自行車這個出行工具也是分畏懼,學會了自行車也無暇練習。“出去騎個車。”以前父母呼喚我,而每次“不想去”的回答也令我們互相都感到厭煩,也不再提出問題,“我們出去列印個東西,開輛小黃車。”我跟我媽媽說,媽媽彷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願意騎車了!”媽媽驚訝地望到,彷彿曇花綻放開來,“走路多不方便,騎車多好啊!”我回答著,“好,我陪你……”就這樣,我們為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就減少了許多廢氣的排放,節省了石油,又使身體健康。所以說,共享單車的出現,共享時代的降臨,增強了人們綠色出行的生活觀念,也使世界的環境得到了保護,逐漸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的理念。

而隨著理念的加深,科技的更加進步,共享資源也將越來越多地與人接觸。繼續改變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甚至一個世界。而共享時代所帶來的更將會成為一種普遍的理念,成為一種共享觀念,深深的印刻在你的腦海裡。

設想一下,你開著無人駕駛的共享汽車到達景區,騎著單車,欣賞自然美景,累了停下來看著共享書店裡的新書,陶冶著你的情操,在一個春日的下午,一個人也會感到無限的平靜和溫暖,樂趣無窮……

共享時代如何安存? 篇3

國一作文 ,725字

“共享”,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各類共享商品層出不窮:“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床鋪”此類更是供應無暇。

可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使用“共享”商品後,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例如,在某區某縣,使用共享單車的某些市民,使用完後,直接隨地一扔,揮揮袖子走人了,完全不顧身後有多少行人因為他的行為會有多大的不便。最後,是共享單車的負責人把它安放到了固定的停車位。

只因為本著一顆反正也不是我的東西,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隨意停放,丟棄。這種違反道德行為的舉動,還大大不止一種。

在共享單車的存放點,每天檢查的人們都會發現成百上千輛被人為破外的單車,竟佔到了總數量的三分之一!若說隨意停放只是違反道德,那麼這就已經踏進了法律的邊界線。

儘管共享單車的公司已經為單車還裝上了實時監控追蹤的裝置,可是這真的能阻止人們違反道德,友善對待“共享”嗎?

共享的時代已經悄然將邁向新世界的腳步後退,我們又該何去何從?我想,在這之前,我們應該要做些什麼來挽回那顆稚嫩的心。

首先,我們要有一顆向善的心。

把“共享”的商品都當作是自家的物品。你會把自家的單車扔在馬路上而不停在車庫?你會把自家的單車的氣門芯拔去後扔在路邊嗎?你是否會將自家的單車坐凳著下來送給別人呢?若是人人都這麼想,大概倒也不大會有這些事發生。

其次,我們要有一顆奉獻的心。

“社會是我家,文明靠大家。”這類話縱然老套,但卻從來不缺乏真理。如果我們能把路邊隨意停放的單車放置到原來的地方,如果我們願意擦擦老舊的共享單車,那麼共享的時代可能會回心轉意吧!

“共享”本是為了讓社會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只有人人都懷揣著一顆奉獻、向善的心,社會才會更加美好,人與人才能和諧相處,共享的時代方可安存。

共享時代——無處不在的共享 篇4

國二作文 ,808字

相信出生在21世紀的我們,不論男女老少都不會陌生一個詞語,它就是“共享”。

共享無處不在,共享單車,共享健身器材,共享書店,共享籃球。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個人產生密切關聯,也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

人們對“共享”看法不一,有的認為它大大提升了方便和減少個人金錢輸出;有的認為它不好,就列如共享單車,它可是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因為有許多人對共享單車表示不滿,它的投放量實在太多了,起初沒有那麼多時,人們覺得可以接受,因為它提升了大家的生活質量,又綠色環保。

可這共享單車放著放著,“味道”就變了,開始無盡頭般瘋狂生產、投放,搞得現在地鐵、小區門口、人們走路的地方。到處都是,我父親曾戲稱這共享單車像“蝗蟲”似的。

這比喻自然是非常形象了,也是,因為共享單車的投放量巨大,連國家都看不下去了,發表宣告說這共享單車呀,開始限制投放量了。

此訊息一出,老百姓可開心了。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景不長,那些有商業頭腦的人看到了商機。

他們不去造共享單車,因為做這行的人太多,他們就去書店、運動、飲食、服裝上下手。

於是就出現了共享書店、共享禮服。連現在的時代都被稱為了“共享時代”。

很神奇,對吧?是,就連生在50、60年代的爺爺、奶奶也從起初的不能理解,到後來的慢慢接受,再到現在的騎共享單車、看共享書店裡的書。

我爺爺總說一句話:“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我這些老年人啊,也要隨著時代進步啊。”

對啊,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我們不能落下,不然就會被淘汰。

共享是無處不在的,我對共享的看法始終保持中立。因為“共享”是個雙刃劍。你說它完全不好吧,它也有好的地方,你說它完美吧,也不可能。人無完人,物必無完物。可能是我年紀太小,理解的沒大人們那樣全面,那樣細緻。但我會至少在現在不受他人影響,保持自己的看法。

共享無處不在,是好是壞,大家都各抒己見,出發點不同,認為的也不同。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黑與白,好與壞。

如何看待共享時代 篇5

國一作文 ,666字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共享產品在問世: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人產生密切關聯,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共享時代呢?

首先,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共享時代使人們的生活更便捷。最顯而易見的例子便是—共享單車。隨著共享單車(如ofo,摩拜等)在某些一、二線城市問世後,人們的出行日益便捷。人們不再需要為出行擔憂,無論你在哪裡或你想去哪裡,只需要用支付寶或微信掃一掃,支付一定押金後即可開始騎行,到達目的地後只需要支付為數不多的租金即可結束本次騎行。除了共享單車,還有不勝其數的共享資源服務於人們,為當今社會帶來了便捷。

其次的一點是,共享時代推動了環保,每一樣共享資源都會反覆使用,現代人的通病就是不珍惜資源,浪費資源,隨著共享時代的到來,這一問題應該會有所緩解。

然而,共享時代有利也有弊。共享資源的難以管理成為了目前的一大難題。

不少人會將共享資源佔為己有。這種現象在郊區極為常見,由於郊區的共享資源為數不多,不少人想盡一切辦法來佔有共享資源。還是拿共享單車為例吧,在街上我常會看見“缺胳膊少腿”的共享單車:沒有二維碼,沒有車牌號,甚至沒有座椅……有些人就是這樣,把共享資源佔為己有,讓他人無法再次使用,破壞“共享”的原則性,使共享時代變成了個人時代。

所以說,共享時代是一個有利有弊的時代,但它的弊端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人人提高公民素質,嚴格遵守“共享”兩字的原則性,愛護共享資源,我相信,共享時代一定會變成一個服務於人民、便利與人民的時代。

讓我們一起努力,創文明的共享時代!

共享時代不“共享” 篇6

國二作文 ,931字

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進來“共享”一詞愈加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似乎邁入了一個“共享時代”。但是,並非什麼都可以“共享”。

譬如:每個人身上應該承擔的責任。

就以最近街頭常見的共享單車為例。前幾日,我和媽媽打算騎自行車前往濱江大道。為了便捷,我們選擇了共享單車。本以為要出了小區去找車—小區大門口掛著一塊大牌子,藍底白字寫著“謝絕共享單車入內”。可還沒走到小區門口,便在各個角落裡發現了黃色的身影。

停車棚下、小草從中、樓與樓的夾縫間,都有共享單車的一席之地。管理小區環境,謝絕共享單車入內,這不是居委會和保安的責任嗎?現在這般混亂的景象,又是怎麼造成的呢?我邊跟著媽媽後頭找車,邊想著。

“悉悉索索”好一陣聲響。我猛得回神,定睛一看,才發現是媽媽在搬一輛車,一輛倒在牆的縫隙裡的車。我連忙跑過去幫忙,仔細一看,車子已經蒙上了一層灰,原本明亮的黃色變得暗淡無光,輪軸間還有些細細的蛛絲。

地上的雜草參差不齊,與牆邊的苔蘚“相互輝映”。牆邊的排水管滴滴答答滲著水,聽得人心煩意亂。好不容易把車搬了出來,趁媽媽進行保修,我又湊上去打量了一番。輪胎沒氣,坐墊卡住調整不了,輪胎前的護槓有不少凹陷……,哎,車有了問題和瑕疵就被遺棄,怎麼使用的人也不保修?

隨後,我和媽媽各自選了一輛車,向小區外推去。一路上看到幾個小朋友,正在行人少的小路上,用共享單車學騎車。時不時“碰”的一聲,車摔在了地上,徒留輪子與鏈條飛轉。路過他們身旁時,恰好聽見家長在談論著,“還是共享單車好,我那車,摔了兩下就壞了,這車摔不壞,壞了也有人修,多好……”。

與他們擦肩而過,心事卻難以平靜,油然升起了絲絲氣憤與難過。大概是為了這個半日的所見所聞吧。

仔細想來,這不是這不正是“共享”惹得禍嘛!保安與居委會共享監管的責任,卻把自己的責任推給了對方。對於使用者也是一樣,以共享為由,卻把責任理所當然地推給其他人。

“共享”一詞,意為共同享用。既然東西共同享用,責任也要共同承擔。只有人人都去關注,去關心,才能建設成文明和諧的社會。只有人人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才能讓“共享”真正帶來便利,讓明天便更好。

回程路上,看見穿黃色馬甲的志願者推著“病車”走過,我又不停地想著……

共享時代,我們如何選擇? 篇7

國二作文 ,1255字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覺又到了“一葉落而知秋”。窗外涼風陣陣,我背起書包,匆匆向媽媽道了“再見”,向地鐵飛奔而去。

剛到小區門口,忽然一聲大喝:“站住!”,嚇了我一跳。我一抬頭,看見小區保安滿臉激動地指著某處,口裡不停地在吼叫。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個青年正騎著摩拜單車在小區裡風馳電掣般飛奔,保安的大吼聲順著他的耳邊風吹過……

雖然小區門口貼著大幅提示“共享單車禁止進入小區”,可是經常有人“頂風作案”,我已經見怪不怪了,反而看到這樣一幅“貓捉老鼠”的畫面,隱隱覺得好笑。

去地鐵站的路上,經過了一個公交車站。走到車站,發現幾乎無法前行,一地的共享單車,橫七豎八,站著的,躺著的,斜靠著的……五花八門的姿勢,像殭屍一樣地攤開,擋住了正常的人行道。在這樣一個蕭瑟寒涼的深秋的清晨,兩個身穿工作服的人員卻大汗淋漓,衣衫溼透,正在扶起一輛一輛地單車,將它們整齊地停在白色停車線內……

我的心下充滿懊惱之情,抬起的腳都不知道放哪兒。猶猶豫豫,畏畏縮縮,我終於走出了那片單車的沼澤。這是一個“共享時代”,共享單車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共享圖書讓我們享受更多的知識、共享雨傘給雨天出行帶來了更多方便……各種共享資源遍佈天下,已經成為人們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源。然而,“共享”的快速生長,卻由於高素養的缺乏和共享機制完善的滯後而暴露出諸多問題,出現了不少尷尬場景:有人在享受便利的時候不遵守規則,肆意破壞,就比如進入小區的共享單車使用者;比如公交車站橫七豎八堆積成山的單車,違規停放給行人和其他使用者帶來不便;還有地鐵站的共享雨傘,無一退還;共享圖書,遭到人為故意損壞……

在這樣一個“共享時代”裡,一定會有更多的“共享”產品和服務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如何讓“共享時代”真正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能讓人們感受現代文明,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我想起了中國第一單車獵人,開著百萬豪車每天主動搬共享單車,讓共享單車歸位的莊驥,還有一次我在上學路上看見的扶起倒在路邊的小黃車的女孩……人們不再破壞、隨意丟棄單車,甚至修復共享資源的時候,這體現的是普通公民的高素養;辛勤勞作讓共享單車歸位的工作人員是共享制度的完善與補充;而更多的,近如共享單車環保出行,遠如荷蘭阿姆斯特丹以環保為理念不以賺錢為目的且每件經典衣服只要29美金的共享衣櫃等,這樣的“共享”產品與服務在改變人們的理念甚至時尚的定義,這是真正為人們的衣食住行和地球家園做出貢獻。而只有共享產品創造者、共享者集體素養的全面提高,更環保、更有秩序的“共享時代”才是真正文明的時代。

共享時代,人人可參與,人人可共享,個性化的需求將會得到充分尊重和滿足。但是共享時代來臨,我們的選擇,不是隻有方便自己最重要。共享是新奇的創意,學會共享是美好的品質。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共享時代”會讓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

若有所思中,我已到地鐵站,一陣暖風從地鐵口撲面而來,那是地鐵裡的熱空調,在越來越冷的天氣裡,給行走在路上的人們共享著越來越濃的暖意!

相信,這會是一個更好的時代!

不同凡響的共享時代 篇8

國一作文 ,1015字

“完蛋,要來不及了,去死吧,小黃車!”我拿著手機,氣得直跺腳。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類文明又一次出現了一顆超新星,她(胡瑋煒,摩拜單車創始人兼CEO)創造出了一個新時代,這是個將會被後繼所有人銘記的“共享時代”。

隨著摩拜單車的興起滿足了很多“沒錢買自行車”“怕自己自行車被盜”“下雨天不捨得把自行車暴露在外”“學騎車怕把車摔壞”等人的心思,方便了人類的生活,成為當時人們的“搶手貨”。後來,越來越多的共享產品出現了,小黃車,共享床鋪,共享雨傘等等……總之,現在還剩下沒有被共享的只差人了!

因為學校比較遠的緣故,我下載了一個小黃車的軟體,每天早上都“吊炸天”地騎著自行車到學校。

“Oh,myGod”,都30分了,怎麼還沒找到車,軟體定位器不就顯示車在這裡嗎?我在小區裡足足繞了20分鐘,連個小黃車的影子都沒找到。哎,都怪自己今天出門晚了,車都被人騎走了。

終於,我在一幢房子前迅速用“眼神裡的鐳射”射中了一輛擠在很多私家自行車裡的小黃車。謝天謝地,找到了!今天只要騎快點就不會遲到了!我剛剛開鎖,還沒高興太久,就發現這輛小黃車怎麼也拉不出來,當我耐心地把旁邊的自行車一一挪開時……什麼?上鎖了?小黃車,你怎麼不跟和你鎖在一起的粉色自行車一起上天,與太陽肩並肩?

我無奈地走出小區,小區外的草坪上躺著一輛小黃車,我高興不起來。幸好,這輛車沒什麼問題。我用盡了我畢生的力氣騎著車來到了學校,但還是遲到了5分鐘。

放學,經過了一天,我對小黃車的氣還沒有消,我發誓要讓我再看見一輛有問題的,我就去小黃車公司舉報他們。我與同學在尋找小黃車的路上,忽然,同學點了點我的肩“你看,那是不是一輛小黃車?”我順著她的目光一瞟,什麼鬼?為什麼這輛小黃會在垃圾桶後面這麼個“陰暗的小角落”?我的火氣又一下子上來了,因為在垃圾桶的草叢裡,我`又發現了一輛倒地的小黃車,它的輪子被拆了下來,車後的二維碼圖示也被劃的亂七八糟。我冷笑著“好有藝術天賦哦”,一邊騎車離開了。

我在騎車回家的路上,心想:共享自行車怎麼變成現在這樣呢?人怎麼會那麼自私呢,我可真正相信了那些新聞裡所說的共享單車被盜到外地,並被重新塗漆的事了。一不留神,我的車撞到了圍欄,我從車上彈了下來。唉,我這是女辛棄疾的“戶外提腿騎車,夢迴共享時代”!

而那些什麼共享籃球,共享床鋪,共享雨傘……你們會怎麼樣呢?其實你們還未被廣泛運用,不知後續如何,且聽下回分析。

共享時代,真是不同凡響!

共享時代,我們該如何面對 篇9

國一作文 ,716字

隨著共享單車的普遍流行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站在大街上放眼望去,共享單車、共享籃球、共享充電寶,幾乎比比皆是。它們已然向我們宣告了共享時代的來臨。那麼,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它們是利還是弊呢?

首先,共享資源的出現無疑對我們有著極大的便利,然我們生活更快捷。比如,當你想要去一個較遠的地方,卻不想去乘那擁擠的公交車時,你可以來到一輛共享單車前,拿出手機,對著上面的二維碼掃一下,解鎖,就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既便利又迅速省事。同時,它也沒有任何汙染,保護了環境。再比如說,你的手機沒電了,可你在外面,沒有電源怎麼辦?共享充電寶的出現幫助人們解決了這個難題。總而言之,共享資源使人們的生活更便利,好處多多。

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它們都有著兩面性。共享資源也是如此,在帶給人們諸多益處的同時,它也展現出了其不好的一面。前不久,有一位女士騎完共享單車以後忘記上鎖結賬便離開了。直到第二次騎時才發現已被被人“免費”騎了九白多分鐘,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也曾經目睹過這樣的事情:一個人在騎完共享單車後,將車拉進了自己的家裡,直到第二天又拉出來繼續騎。這一件件事的背後,所體現出來的是什麼?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你走在大街上,周圍放滿了共享單車,你必須非常小心地走路,才能避免被車子撞到。這樣的共享單車看上去就讓人覺得非常凌亂,嚴重影響了市容。這是什麼造成的?我想,這是某些素質低下的市民造成的。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每一個人的素質與教養。

所以,當我們在使用它們的時候,要珍惜它們,小心謹慎地使用它們。在它們給你帶來便利時,請不要將其佔為己有。只有提升了自我的素質,我們才能在這樣一個時代裡做到問心無愧。

共享時代,不共享生活 篇10

國二作文 ,809字

從我們祖先還攀著藤蔓、啃著果子的遠古時代,人類就已經是群居動物。可人類向來秉持著點到為止的聰明,互幫互助、互利共贏,又適可而止地不介入他人的私生活中去。但是,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人類認知的不斷提高,不知是哪個智者提出了“共享”這個理念,並帶動著我們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共享時代”。以共享單車為首的一系列共享產品鋪天蓋地地襲來,它們雖然便捷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卻又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消極影響。

在共享時代,我們的私生活被無意識地闖入。未知總是散發著神祕的氣息,它用著乾枯蒼勁的手牢牢地抓住了你的好奇心,並且讓你談之色變。你從來不會知道也不想知道上一個使用這輛共享單車的人是誰,包括他/她的心路歷程、身份地位、在城市的哪一個角落過著苟且偷生或是榮華富貴的生活。上一個使用這輛單車的人或是一個面若銀盆、眼似水杏,笑起來花枝亂顫,穿著清新時尚的小姐,她正趕著去單位上班;或是一個袒胸露乳、毫不檢點,用著濃郁的鄉音叫嚷的糙漢,他正急匆匆地騎去工地搬磚……而你對其一無所知,不知不覺地就沾染上了別人的氣息,帶著好奇心理去揣測別人的生活。你與他人構建起了不必要的聯絡,把自己的隱私像長舌婦們聊的娛樂八卦一樣毫不遮掩地推送到了別人的面前。

除此之外,一旦不與這個時代隨波逐流,就會被貼上頑固迂腐的標籤。我的父親就是一位典型的70後的知識分子。他熱衷於蹬著一輛年久生鏽的小單車,前弓著身軀,咯吱咯吱地上班下班,樂此不疲。我曾暗笑他的迂:“都2017年了,你就放下老一套,跟上點潮流吧。”我總是這麼調侃著。父親撓了撓他的後腦勺,眼角的紋路宛如將石頭投入水中後的水紋一樣漾開。他尷尬又羞澀地說:“有些東西,習慣了就改不掉了咧。不像你們這些年輕人喜歡嘗試新東西啊。”

若想要逃避這個共享時代,那簡直是天方夜譚。除非你和武陵捕魚人一樣尋到了一處世外桃源。我們只能去迎合這個共享的時代,做個懂得把握分寸的賢人,在共享時代裡不共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