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城行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劉克莊

萬夫喧喧不停杵,杵聲丁丁驚后土。
遍村開田起窯灶,望青斫木作樓櫓。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訶責如風雨。
漢家丞相方憂邊,築城功高除美官。
舊時廣野無城處,而今烽火列屯戌。
君不見高城齾齾如魚鱗,城中蕭疏空無人。

黑暗 諷刺 同情 人民

譯文

譯文
眾人擾攘紛雜的築城,不敢停下手中築土的木錘。
木錘築土的叮叮聲都似乎驚動了大地之母后土。
眾多村落裡所有的農田都用來燒窯。
所見的全部樹木都砍來做瞭望高臺。
天氣寒冷的冬日白天短,工程進展卻越發迅速。
監工酷吏手揮棍棒,口吐惡言猶如暴風雨般猛烈。
因為漢族的丞相方憂慮邊疆,
所以築城的官員功勞很大獲得了升遷。
昔日那空曠的原野上沒有城池的地方,
現在卻是狼煙燃起,排列著戍邊將士。
你沒見那那高大的城池參差起伏,如同魚鱗般密集。
但城池之中卻已蕭條荒涼,空無一人。

註釋
杵:築土的木錘。
樓櫓:古代用以瞭望敵情的無頂蓋的木製高臺。
齾齾:參差不齊的樣子。
蕭疏:稀疏冷落。

參考資料:

1、繆鉞 等.宋詞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266-1267 2、作品譯文和創作背景由綿羊愛琪琪提供

賞析

  這是一首揭露黑暗現實,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的詩。在腐朽的官僚統治下,好事亦會變成壞事。這裡所寫的“築城”就是一例。築城本是為了保衛人民,戰爭年代就更應如此。可是實際情況卻是變保民為擾民、害民。

  詩的前六句描繪築城情景。詩人首先從聽覺角度著筆,描繪出人聲、杵聲交雜的築城景象。前兩句使用頂針句式,上遞下接,造成了一種連綿的氣勢。使人感到聲聲相連,不得停息。於是,後面“驚后土”三字才真實、自然、有著落。然後又從視覺角度著筆,描繪燒窯、斫木的情景,用了“遍村”、“望青”四字,村裡所有的農田都用來燒窯,所有的樹木都砍來做樓櫓,一幅全民動員的情景歷歷如繪。以上四句還只是一些現象,五六兩句,詩人的筆觸又深入一層。“工役急”,一個“急”字,引出了下一句“白棒訶責如風雨”,把手持棍棒,口吐惡言的監工酷吏,刻畫的凶相畢露。這樣大張旗鼓的築城,究竟是否出於安全的考慮?如果確是這樣即使苛責太甚也情有可原了。然而詩人告訴人們:“漢家丞相方憂邊,築城功高除美官。”原來,這個築城運動是賴以“除美官”的手段。僅僅兩句詩,無一貶詞,而官僚政治的腐敗,地方官吏的假公濟私,卻十足的勾畫出來了,真是入骨三分,足見詩人眼光的敏銳,這兩句是全詩主題思想的點睛之筆,不僅在思想內容上使全詩生色,在結構上也起著上下勾連的作用。

  詩的最後四句,意在描寫築城帶來的後果妙在借題寄意,不著議論。詩人把他金剛怒目的強烈感情,完全融入四句對比鮮明的景物描寫中去:昔日無城的廣野,而今屯戍林立——這是寫由“無”變“有”;然而只見高城鱗次櫛比,卻不見城中之人——這是寫由“有”變“無”。築城本是要保衛人民的,而今卻無民可保了。人呢?那築城的、燒窯的、斫木作樓櫓的“萬夫”哪裡去了?遠徙他鄉了?布,築城時不遷移,城築好了哪有遷徙之理?原來是在“白棒訶責”之下,困頓而死了!那齾齾高城,正是築城者的屍骨壘成;而築城官員正可以藉此邀功,加官進爵了,至於萬民的死活,管他作甚!詩人的憤激之情,至此噴薄而出。

  在詩中,詩人不發一句議論,全用事實說話,事實勝於雄辯,最有說服力。這首詩鞭笞的不僅僅是築城的地方官員。那“憂邊”的丞相,不管有無需要,不顧人民死活,只要築城就給以獎掖提拔,雖無一貶詞,卻也昏庸可見了。

參考資料:

1、繆鉞 等.宋詞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266-1267

創作背景

  南宋後期,政治更加黑暗,國勢江河日下,金人佔領的淮河以北地區始終不曾收復,又逐漸受到崛起漠北的蒙古的入侵。作者關心祖國命運,但在政治上卻屢受打擊,被貶斥出守外郡。詩人在出守外郡的途中經過邊疆,目睹了人民因官府強迫築城而致家破人亡的景象,心中激憤不已,因此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   

參考資料:
1、作品譯文和創作背景由綿羊愛琪琪提供

賞析

  這是一首揭露黑暗現實,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的詩。在腐朽的官僚統治下,好事亦會變成壞事。這裡所寫的“築城”就是一例。築城本是為了保衛人民,戰爭年代就更應如此。可是實際情況卻是變保民為擾民、害民。

  詩的前六句描繪築城情景。詩人首先從聽覺角度著筆,描繪出人聲、杵聲交雜的築城景象。前兩句使用頂針句式,上遞下接,造成了一種連綿的氣勢。使人感到聲聲相連,不得停息。於是,後面“驚后土”三字才真實、自然、有著落。然後又從視覺角度著筆,描繪燒窯、斫木的情景,用了“遍村”、“望青”四字,村裡所有的農田都用來燒窯,所有的樹木都砍來做樓櫓,一幅全民動員的情景歷歷如繪。以上四句還只是一些現象,五六兩句,詩人的筆觸又深入一層。“工役急”,一個“急”字,引出了下一句“白棒訶責如風雨”,把手持棍棒,口吐惡言的監工酷吏,刻畫的凶相畢露。這樣大張旗鼓的築城,究竟是否出於安全的考慮?如果確是這樣即使苛責太甚也情有可原了。然而詩人告訴人們:“漢家丞相方憂邊,築城功高除美官。”原來,這個築城運動是賴以“除美官”的手段。僅僅兩句詩,無一貶詞,而官僚政治的腐敗,地方官吏的假公濟私,卻十足的勾畫出來了,真是入骨三分,足見詩人眼光的敏銳,這兩句是全詩主題思想的點睛之筆,不僅在思想內容上使全詩生色,在結構上也起著上下勾連的作用。

  詩的最後四句,意在描寫築城帶來的後果妙在借題寄意,不著議論。詩人把他金剛怒目的強烈感情,完全融入四句對比鮮明的景物描寫中去:昔日無城的廣野,而今屯戍林立——這是寫由“無”變“有”;然而只見高城鱗次櫛比,卻不見城中之人——這是寫由“有”變“無”。築城本是要保衛人民的,而今卻無民可保了。人呢?那築城的、燒窯的、斫木作樓櫓的“萬夫”哪裡去了?遠徙他鄉了?布,築城時不遷移,城築好了哪有遷徙之理?原來是在“白棒訶責”之下,困頓而死了!那齾齾高城,正是築城者的屍骨壘成;而築城官員正可以藉此邀功,加官進爵了,至於萬民的死活,管他作甚!詩人的憤激之情,至此噴薄而出。

  在詩中,詩人不發一句議論,全用事實說話,事實勝於雄辯,最有說服力。這首詩鞭笞的不僅僅是築城的地方官員。那“憂邊”的丞相,不管有無需要,不顧人民死活,只要築城就給以獎掖提拔,雖無一貶詞,卻也昏庸可見了。

參考資料:

1、繆鉞 等.宋詞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266-1267

創作背景

  南宋後期,政治更加黑暗,國勢江河日下,金人佔領的淮河以北地區始終不曾收復,又逐漸受到崛起漠北的蒙古的入侵。作者關心祖國命運,但在政治上卻屢受打擊,被貶斥出守外郡。詩人在出守外郡的途中經過邊疆,目睹了人民因官府強迫築城而致家破人亡的景象,心中激憤不已,因此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   

參考資料:
1、作品譯文和創作背景由綿羊愛琪琪提供

詩人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後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於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