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杜甫

絕岸風威動,寒房燭影微。
嶺猿霜外宿,江鳥夜深飛。
獨坐親雄劍,哀歌嘆短衣。
煙塵繞閶闔,白首壯心違。

抒情 懷才不遇

譯文

譯文
陡峭的岸邊狂風大作,淒冷的房屋裡只有點點微弱燭光。
猿猴露宿在結霜的山嶺,深夜時分江邊還有鳥兒飛過。
身著短衣獨自坐著,手握寶劍悲歌長嘆。
煙塵環繞著那雄偉宮門,已是兩鬢斑白,滿懷壯志卻無處施展。

註釋
閶闔:閶闔門原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天門,後泛指宮門或京都城門,借指京城、宮殿、朝廷等。

參考資料:

詩人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