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寒食原文賞析
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
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
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
譯文
譯文
身居他鄉的鄉思像楊柳一樣,被春風一吹就有千萬條思緒。
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節,自己的眼淚就更多了,流的淚就快要淹沒冶城了。
自己的白頭髮像是要掙脫出頭巾的束縛,鏡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經顯得蒼老。
不想知道官位的快樂啊,只求自己能夠在青山綠水做一個打漁和砍柴的農民。
註釋
寒食:節令名,在農曆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
“客思”二句是說客思如春風裡的柳條之多客。客思:他鄉之思。思:思緒,心事。
冶城:《太平寰宇記》載,江南東道升州土元縣:古冶城在今縣四五里;本吳鑄冶之地,因以為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宮附近。
巾:頭巾。雪:白髮。
朱:紅色,常形容青春的容顏。
軒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車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祿。
老:終老。漁樵:漁人和樵夫,指代隱逸生活。
創作背景
“二十餘年別帝京,重聞天樂不勝情”。兩句所指自然是大和二年(828年)詩人回到長安的事與情,但這話同時也就告訴了讀者“二十餘年”前,詩人曾在帝京,並且聽過“天樂”。這表明詩人當年並非長安一布衣。一別多年,帝京重返,且又聽到熟悉的“天樂”,此時此地,直教詩人情難自已。這“情”的內涵是喜,還是悲,是傷,抑是慨,並沒有明確說出,要知道答案,就必須瞭解詩人“二十餘年”前在長安的情況,而後又是怎樣“別帝京”的,“別”後這二十多年又是怎麼度過的,還有與他一樣告“別帝京”的朋友們,又有著怎樣的遭遇。這些問題,事實上就是一段“永貞革新”的興起和失敗的歷史,保守勢力對革新派殘酷迫害的歷史,這裡有包括詩人在內的“二王八司馬”的悲劇,還有這些悲劇人物之間的相互激勵、相濡以沫的動人的篇章。只有思索回味了這些,讀者才能體會到“二十餘年別帝京,重聞天樂不勝情”的深沉的內涵,和無限的悲慨。對此,詩人有時也表現得比較明快直率,比如“昔年意氣結群英,幾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盡,兩人相見洛陽城”(《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這是頭一年(827年)回長安途中在洛陽遇到韓泰時寫的,可見這種悲憤之情,久已鬱積於胸,“洛中逢韓七”,“重聞天樂”,都不過是遇事則動、借題發揮而已。
一二兩句由今而入昔,思緒萬端,言簡意豐,情溢於詞,而對於全詩來說還只是開始,它給與何戡重逢創造了環境和心理的背景。第三句折轉入正題,妙以何戡之在,點出“舊人”之不在,如此情景,則“在”亦悲,“不在”亦悲,無限悲痛,隱於字背。況且唯有的一位舊人何戡,又偏不忘舊事,又為他唱起了當年送別的離歌《渭城曲》——“西出陽關無故人”——可沒有人能想到重入長安無故人。何戡一曲,往日的“別帝京”,此時的耆舊凋零,更是齊襲心頭,千層浪,萬重波。滔滔難平。有人說藝術貴在引人思索,此詩之妙,大概也在於此。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490鑑賞
王安石回江寧為父親和長兄王安仁掃墓,不覺悲思萬縷,淚若江潮,白髮先出,朱顏早凋,因而發出了軒冕不足樂、終欲老漁樵的感慨。大概是從父兄雖然學問卓越、志節高尚,卻窮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慘淡經歷受到觸動,引發了他潛藏於心中的歸老田園、漁樵為生的意願。然而他也只能借詩抒懷,不能付諸於實際。
此詩一方面是表達了作者在掃墓時對父親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推行新法時的艱難處境作了一番慨嘆。
作者用“雪”與“朱”兩個頗具色彩的字極其生動而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頭髮與容顏因操勞過度而出現的未老先衰的狀況。當時王安石只有三十二歲,本該是黑髮朱顏,但現在是“白髮爭出”“朱顏早凋”,顯然是想表達自己內心的一種感慨:自己雖然身居官位,卻絲毫沒享受到當官本該有的樂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以至於才過而立之年就華髮早生、蒼顏畢現,世事實在是太艱難了。“雪”與“朱”相對,產生強烈的色彩對比,隱含著詩人對過早衰老的感嘆之情。這種悲嘆與全詩抒發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為官不快的情緒融合在一起,使詩人關於衰老的感嘆更為深沉。整首詩把思鄉之愁、哀悼之痛、早衰之嘆、為官之苦有機地串聯,並用“雪”與“朱”這兩個字把王安石內心的感慨與苦楚更加深沉地表達了出來。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為了養家孝親,並非樂意官場,汲汲富貴。由於家中無田園以託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幾十口人賴其官祿,他根本就沒有條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詩歌中,就表達了“收功無路去無田”的無奈,既然“人間未有歸耕處”,他只得“竊食窮城”、任職地方,但這並非他的本願,在《壬辰寒食》一詩中就表達了他的感慨。
參考資料:
1、2014高考語文.古代詩文閱讀.第二章第二節.人民教育出版社創作背景
“二十餘年別帝京,重聞天樂不勝情”。兩句所指自然是大和二年(828年)詩人回到長安的事與情,但這話同時也就告訴了讀者“二十餘年”前,詩人曾在帝京,並且聽過“天樂”。這表明詩人當年並非長安一布衣。一別多年,帝京重返,且又聽到熟悉的“天樂”,此時此地,直教詩人情難自已。這“情”的內涵是喜,還是悲,是傷,抑是慨,並沒有明確說出,要知道答案,就必須瞭解詩人“二十餘年”前在長安的情況,而後又是怎樣“別帝京”的,“別”後這二十多年又是怎麼度過的,還有與他一樣告“別帝京”的朋友們,又有著怎樣的遭遇。這些問題,事實上就是一段“永貞革新”的興起和失敗的歷史,保守勢力對革新派殘酷迫害的歷史,這裡有包括詩人在內的“二王八司馬”的悲劇,還有這些悲劇人物之間的相互激勵、相濡以沫的動人的篇章。只有思索回味了這些,讀者才能體會到“二十餘年別帝京,重聞天樂不勝情”的深沉的內涵,和無限的悲慨。對此,詩人有時也表現得比較明快直率,比如“昔年意氣結群英,幾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盡,兩人相見洛陽城”(《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這是頭一年(827年)回長安途中在洛陽遇到韓泰時寫的,可見這種悲憤之情,久已鬱積於胸,“洛中逢韓七”,“重聞天樂”,都不過是遇事則動、借題發揮而已。
一二兩句由今而入昔,思緒萬端,言簡意豐,情溢於詞,而對於全詩來說還只是開始,它給與何戡重逢創造了環境和心理的背景。第三句折轉入正題,妙以何戡之在,點出“舊人”之不在,如此情景,則“在”亦悲,“不在”亦悲,無限悲痛,隱於字背。況且唯有的一位舊人何戡,又偏不忘舊事,又為他唱起了當年送別的離歌《渭城曲》——“西出陽關無故人”——可沒有人能想到重入長安無故人。何戡一曲,往日的“別帝京”,此時的耆舊凋零,更是齊襲心頭,千層浪,萬重波。滔滔難平。有人說藝術貴在引人思索,此詩之妙,大概也在於此。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490鑑賞
王安石回江寧為父親和長兄王安仁掃墓,不覺悲思萬縷,淚若江潮,白髮先出,朱顏早凋,因而發出了軒冕不足樂、終欲老漁樵的感慨。大概是從父兄雖然學問卓越、志節高尚,卻窮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慘淡經歷受到觸動,引發了他潛藏於心中的歸老田園、漁樵為生的意願。然而他也只能借詩抒懷,不能付諸於實際。
此詩一方面是表達了作者在掃墓時對父親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推行新法時的艱難處境作了一番慨嘆。
作者用“雪”與“朱”兩個頗具色彩的字極其生動而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頭髮與容顏因操勞過度而出現的未老先衰的狀況。當時王安石只有三十二歲,本該是黑髮朱顏,但現在是“白髮爭出”“朱顏早凋”,顯然是想表達自己內心的一種感慨:自己雖然身居官位,卻絲毫沒享受到當官本該有的樂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以至於才過而立之年就華髮早生、蒼顏畢現,世事實在是太艱難了。“雪”與“朱”相對,產生強烈的色彩對比,隱含著詩人對過早衰老的感嘆之情。這種悲嘆與全詩抒發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為官不快的情緒融合在一起,使詩人關於衰老的感嘆更為深沉。整首詩把思鄉之愁、哀悼之痛、早衰之嘆、為官之苦有機地串聯,並用“雪”與“朱”這兩個字把王安石內心的感慨與苦楚更加深沉地表達了出來。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為了養家孝親,並非樂意官場,汲汲富貴。由於家中無田園以託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幾十口人賴其官祿,他根本就沒有條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詩歌中,就表達了“收功無路去無田”的無奈,既然“人間未有歸耕處”,他只得“竊食窮城”、任職地方,但這並非他的本願,在《壬辰寒食》一詩中就表達了他的感慨。
參考資料:
1、2014高考語文.古代詩文閱讀.第二章第二節.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