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三十首·其一原文賞析
漢謠魏什久紛紜,正體無人與細論。
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
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
譯文
漢謠,指漢樂府民歌。
魏什,指建安詩歌。什,《詩經》的雅、頌,以十篇為一卷,稱為“什”,後來便以“什”指詩篇。
涇渭各清渾,涇水、渭水一清一濁,合流時清濁分明,涇渭各清渾即指涇渭分明。
參考資料:簡析
這是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第一首,表明了他寫這組論詩詩的動機、目的和標準。元好問以《詩經》的風雅傳統為“正體”,認為漢樂府和建安文學是這一傳統的繼續,他針對宋金詩壇上的一些弊病和“偽體”盛行、漢魏詩歌傳統的淆亂,以“詩中疏鑿手”為己任,要在縱覽詩歌創作的歷史中正本清源,區別正偽,使之涇渭分明,從而廓清詩歌發展的正確方向。
參考資料:
詩人元好問
-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