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諸子侄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棲遲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夢覺聽啼鵑。

寒食節 思鄉 鄉情

譯文

譯文
江山確實美好但這裡不是我的故鄉,我漂泊異鄉暫棲於此已經將近百年。
青山、屋舍、墳墓、田地、曲折的流水和家鄉的相同,沒有什麼區別,但我不能忍受夢中醒來聽到杜鵑悽苦的鳴叫聲。

註釋
至正:1341年,元順帝改年號為“至正”,這一年(農曆辛巳年)的寒食日,寫了這首詩,給自己的弟弟子侄輩們看。
夢覺:夢醒。

參考資料:

簡析

  寒食時節,詩人與族中後輩祭掃先人之墓,不禁感慨系之。首句以三國時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曾何足以少留”語意,抒發故土之情。意謂此地雖富饒美麗,卻非故鄉,不免有漂泊離根之感。虞集家鄉本在四川,自其父遷居江西,至今已有多年。面對葬於異鄉的先人墳塋,故土之思就更加強烈了。富足的江南水鄉,怎能隔斷對蜀中故土的深切思念。每當清晨醒來,杜宇之啼聲聲縈耳,此種情懷更顯得刻骨銘心。   

參考資料:


詩人虞集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並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範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