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教學反思夸父逐日課後反思
《夸父逐日》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的一篇課文,是一個流傳於千古的神話故事。有哪些關於《夸父逐日》的課後反思?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夸父逐日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到你。
《夸父逐日》教學反思篇一
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來說,古文的接觸並不多,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於文言文的不懼怕,乃至是興趣。語文重在朗讀,我想文言文也一樣。因此在一開始處理文字時,我把課文的朗讀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文字進行多形式的趣味性的誦讀,師範讀,斷句讀,加上肢體語言,搖頭晃腦地誦讀,配樂讀。由於自身素質的缺陷,我就如何進行古文的誦讀,查閱了相關的資料,還在網上搜尋了《夸父逐日》的誦讀,但最後的誦讀效果並不好,除了慢還是慢,慢條斯理,昏昏欲睡,這在上課時,自己就有感覺。課後我也非常的苦悶,後來評課後,師父的一席話使我茅塞頓開,其實語文的朗讀都是相通的,不管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都離不開對文字內容的理解,字詞的理解,人物心理的理解,文字所要傳達的道理的理解,這些都是我們讀好課文的基礎。只有立足於理解這個基礎,課文的朗讀才不至於過於地教條化,同時教師也應該在教學時進行有所目的的灌輸,由點到面,舉一反三,這也是授人以漁的最好的表現吧。這是我本課教學最大的問題。那如何進行文言文字詞的理解,在聽了吳老師的課後,我也有了一些啟發,其實我們的文言文教學也可以像現代文教學一樣有豐富多彩的理解形式,表演法、聯絡舊知識法、猜測法等等,這畢竟是小學階段,對於如此枯澀的文字,學生並不能一下子就接受其含義,因此引導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掌握這些字詞顯得尤為重要。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誦讀,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新課標指出的“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這一目標。
進行古文誦讀時,其中有一個環節是引導學生進行斷句。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句讀”,明辨句讀,是閱讀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其實在備課時我也想到了這點,因此設計了對“斷句”進行簡要說明解釋的環節,所謂斷句是為了使讀的人更理解,聽的人更明白。儘管有所涉及,但事後想想還是在走教案,為上課而上課,學生是否聽明白了,這個問題我壓根沒考慮在內,就像是教師自己的一場秀,趕緊走完趕緊了事,學生的反應已全然顧不得了。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要以學生的“學”為重點,知道,但要真正去做,並做好,需要我不斷地付出行動。
《夸父逐日》教學反思篇二
《夸父追日》這篇著名神話選自《山海經》,講的是夸父追趕太陽最終渴死在路上的故事。文章很短僅僅37個字。但文章內涵很豐富。它表現的不僅是表面上的與日逐走,還有很強烈的象徵意義,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勇敢堅強,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本篇神話弘揚了夸父身上體現出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既然本文是一片神話,那麼學習這篇課文,就要讓學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礎知識外,還要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
此外,分析文中“夸父”這一神話的人物形象也是本文學習的重點。夸父的形象非常高大。夸父雖敗猶榮,他的精神與天地同在。而這則神話故事描述時所展示出來的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也是課文的精髓。本課的設計主要分為分析夸父的形象和體會神話故事語言兩方面。
整個課堂,我注重了引導學生從初讀、解讀、誦讀、建構四個層面自主學習,相互探究,主要圍繞“理文意、品人物、悟情理”的教學思路開展,條理清晰,教學有序,較好地達成了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
歌德曾說:“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教學中我始終注重激發學生求學興趣,引用視訊設疑激趣導課;突出了“疏通文意,熟讀成誦”這個教學重點;“合作探討,品人物,體驗反思,悟情理”中精心設計的5個問題,培養了學生勇於探索創新的意識。
著名教育家葉老先生說過:“凡為教者必期達到不教。”教學中,我始終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受用終生。如指導學生採用圈點法抓關鍵詞“疏通文意”,引導學生按照文章思路進行記憶背誦,讓學生形成學習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與合作探究能力,大膽地進行我縣推廣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課件的精心設計和巧妙運用,較好地營造了融洽、民主、協商、對話的課堂教與學氣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很好地輔助了教學,優化了課堂結構。
《夸父逐日》教學反思篇三
《夸父追日》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最後一篇閱讀課文。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著名神話之一,也是一則趣味性很強的神話故事,充滿了奇特的想象。故事講述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傳奇英雄夸父,為了讓人們能時刻享受到太陽的亮光,決定把太陽搬到地上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最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學習此文,學生的興趣點會在何處呢?針對這一問題,我設計瞭如下思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一.自學課文,抓住主要內容。
課堂以感受故事的神奇為線索。首先解題匯入,談談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麼?而後研讀故事,說說讀了這個故事後的感受,具體找找哪些句子描寫十分神奇。教學時,我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默讀、朗讀、思考或與同學討論來讀懂課文。遇到難讀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通過自己動手藉助工具書查詢答案。在初讀課文後,我又進一步要求學生深入思考,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圍繞夸父追日的故事把課文的層次理清,並根據課文導讀提出的要求,讓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緊接著深化理解,讓學生找到故事中最感人的句子,進一步認識神話人物“夸父”。最後讓學生再思考:從夸父的身上你學到了什麼?
二.感受神話的想象和神奇。
從神話故事的神奇處著眼,循著學生的興趣點,以學生的原需求出發,把對故事的認識和感受寓於讀故事中的神奇句子中,讓學生感受課文,把原文中簡寫的幾處神奇的地方,通過豐富又誇張的想象具體化。如:課文用“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裡”形容夸父奔跑的速度快;寫夸父為了解渴,“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裡的水”“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乾了”等等,都形象、誇張了寫出了當時夸父的神力,同時使學生對夸父這個神奇的人物由衷地產生敬佩之情。
由於我把主動權留給了學生,所以這堂課的氣氛始終非常活躍,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教學效果理想。我想主要是由於教師找準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興趣點,設計合理,學生學習興趣極強,因此對課文探究深度遠遠超過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