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種植最賺錢的藥材有什麼

  在南方有很多的中藥材適合種植,那你們知道南方種植什麼藥材最賺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南方種植最賺錢的藥材,一起來看看。

  南方種植最賺錢的藥材

  1.沙苑子:這個品種適宜遼寧這種乾旱少雨的地區,其主根深長,不論荒山、荒地、沙漠、沙灘、草原及貧脊地都能生長,而水源條件好,肥沃的土地卻生長不佳。它的優越性在於生長快,一年三季只要不上凍都能種植。乾旱地區在雨季種上,幾天就發芽生長,有頑強的抗逆性,一次種植連續生長5年,這5年內平均每年畝產藥材120公斤,沙苑子全草含有豐富的粗蛋白和維生素,如果做為飼草放牧,不用喂料可使牛羊膘肥體壯,並且不得病,這對畜牧業的發展也會有促進作用。如果在平原種植畝用種1.5公斤,如果在山區撒播可用2公斤,如果做牧草可用3公斤,要因地制宜,達到高產高效。其價格在上升,現在為9~10元/公斤左右。

  2.大葉蒲公英:抗逆效能強,在臨床上,對治療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燒、胃炎、肝炎等有一定的獨到之處。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銷量很大,是不可缺少的常用中藥材。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蒲公英做為保健品不斷銷往海外諸國。它不僅是常用中藥材,鮮嫩時又是可口的蔬菜。如果在保護地種植,一年可割6~7茬,每畝出鮮菜7200~8000公斤,並能持續3~4年,這是一個好專案,如果市場發展起來,可以積極供應特色蔬菜,讓人們飽嘗口福,並在吃菜中清熱解毒身體健康,沒有病蟲害,完全的綠色食品。有10平方米到15平方米的菜畦,就多2~3個人長期吃菜了,因為這個品種生長速度是很快的。如果按藥材出售,畝產幹品580~650公斤,價格是5~6元/公斤,畝效益為2900~3900元。蒲公英連續生長兩年後秋末,挖出根晒乾,畝產200~250公斤,價格是12~13元/公斤,畝效益為2400~3250元,也就是說第二年的畝收益是5100~7150元。

  3.射干:適應性很強,全國各地都能生長。它不僅是一味名貴的中藥,也是一種美麗的花卉叫蝴蝶花,花期長,粉紅色,是搞綠化的好品種。種植射干不佔好地,荒山、荒坡、荒地、草原、沙灘都能生長,抗旱抗寒能力很強,只要苗出來了,就會很頑強的生存下去,並且越長越旺,據有極強的生命力。射干上凍前種植當年不出苗,待第二年春出苗,如果春夏播在3月20日至6月20日都可,其種植時間是很長的。它生長2~3年採收,畝產乾貨200~250公斤,畝用種子5~6公斤,現市場銷售價是16~21元/公斤,並呈上漲之勢。據多方調查,射干在地面積不是很多,庫存量也並非豐厚,發展種植已經成熟。可以用機械播種,省工省事,效率高。

  4.旱半夏:喜廕庇環境,在10~12月,2~5月份種植,當年收穫,椐實驗表明,一般畝產量為150~200公斤,畝效益為6000元以上,若是土質肥沃,管理得當,畝產量可達250公斤以上,效益更加可觀。旱半夏田間能套做玉米、高粱等高秸作物,它也可套種於果樹林下,立體種植,效益更佳。其種苗價格上漲價高,旱半夏畝用種量較大,約35~50公斤,種植成本高讓藥農可望不可及,一般都不感大面積發展,只是小規模種植,自己培養種苗後再擴大,這種狀況也抑制了大面積發展的可能。這樣家種面積數量增長慢,總產量不高,不能及時充足供應市場。

  5.甘草:耐旱,耐寒,喜光。不僅在中藥上用途廣泛,還在保健品、調料、食品、化工原料上廣泛使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甘草的出口量不斷增加。近年來野生甘草禁止採挖,致使在全國中藥材市場很難搞到野生甘草,這個重大缺口,必須要人工種植來補充。國家鼓勵人工發展甘草種植,因為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甘草生長2~3年採收,畝產600~800公斤,畝用種子3~4公斤,目前市場價格為9~15元/公斤,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十分暢銷,所以發展甘草前景充滿希望。

  6.黃芩:適應性很強,不怕嚴寒和乾旱,荒山荒坡、樹林、野地都能生長。有的地方將種子撒播於沙灘上,也有的地方撒播於山坡上都得到了成功,見到了效益,黃芩多年生長畝產300-350公斤,按一般價格10元/公斤計算,畝產值是3000~3500元。其價格後市依然看漲。

  7.遠志:常規大宗藥材,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多年來暢銷並缺貨。近年來由於野生資源越挖越少,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家種遠志面積不大,致使各地市場紛紛漲價,敞開收購。它不怕嚴寒、乾旱,山區、平原、草原都可以種植,具有極強的生命力。遠志生長2~3年採收,在實地操作中,密植比稀植產量高,人們常說“稀的強不如密的長多”,這句話用在這裡十分明顯。其畝用種子2~2.5公斤,畝產150~250公斤。畝效益是十分理想的。

  8.板蘭根:在全國範圍內都可種植,並易種易出易管理。在鹽鹼地種植生長良好,並有改善鹽鹼的功能。畝用種子3公斤,畝產300~350公斤。葉叫大青葉畝產150~200公斤,市場價格板蘭根6~8元/公斤,大青葉2.5~3元/公斤,畝收益1600~3000元。

  9.桔梗:多年來,野生桔梗一直貨緊價揚,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貨源稀疏。家種桔梗近年來種植面積不斷減少,新貨上市量為數不多,而使用量卻有增無減,價格穩定在10~14元/公斤,後市依然潛在上升勢頭,非常看好。在東北地區人們對桔梗菜情有獨鍾,都很喜歡吃,因為吃過後有感覺良好,有消炎排毒的作用。

  種植最賺錢的藥材

  金銀花:以花入藥。近年來不僅製藥企業增加了該品的投料,以其為主要原料的“王老吉”等茶飲料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導致其商品用量加大。

  金銀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高山、丘陵、平地均能栽培,適應性強。春季3~4月栽種,當年有少量開花,次年進入盛產期,一年栽種,多年收益。以“樹型”金銀花品種產量較高,常年畝產量150~200公斤。

  近日進入需求旺季,需求回暖,價格上升,河北青花好貨在95-100元/公斤左右。

  板藍根:以根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能,為大宗中藥材,常用感冒藥,其葉可作保健茶飲用。對土壤無嚴要求,適應性強,山區、丘陵、平地均可種植,較耐寒,南方可自然越冬,可連作。2~5月播種,8~11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350~400公斤。

  近日市場商家對其關注力度較強,市場貨源小批量走銷順暢,行情保持堅挺,市場上目前東北統貨售價在11.5元/公斤左右。

  半夏:以塊莖入藥。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能,是藥廠生產多種止咳化痰中成藥飲片、劑、露的主要原料。對土壤無嚴要求,但以砂質壤土種植為佳,最適合半陰半陽的環境生長,可與果樹或髙稈作物套種,忌積水。2~4月播種,8~10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120~150公斤。

  半夏 行情近期穩定執行中,市場上貨源走銷尚可,市場上野生生半夏售價在110元左右,山西家種貨售價在102元/公斤左右。

  瓜蔞:以皮、仁、根入藥。具有清熱化痰、寬胸理氣的功效,其仁炒熟後可作食品。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為好。2~3月播種,9~10月始果,次年秋盛果,一年栽種,可連續採果三年。其品種分為搭架瓜蔞和地竄瓜蔞,前者主要收果實,後者主要收根***天花粉***,引種時注意區分。常年畝產皮70~80公斤,仁150~200公斤,根250~300公斤。

  瓜蔞子近期市場貨源走動平平,行情無明顯變化,現大蔞仁雙邊貨售價26-30元/公斤之間;小蔞仁價要12-13元,目前市場價格為皮17~19元/公斤,仁26~29元/公斤,根6~8元/公斤。

  白朮:以根狀莖入藥。具有補脾健胃、化溼利水、安胎、止汗的功能。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並稍有傾斜的緩坡地種植為宜,新開墾的荒山地栽培最好。2~4月種子育苗,11~12月將培育好的“術栽”進行定植,次年10~11月採挖,全生育期為2年。畝產200~250公斤。

  種植有前景的藥材

  一、趨勢看好價格穩定或上漲,畝收益穩定,評級上調,值得種植發展品種有:黃芪、黃芩、北沙蔘、蛇床子、黨蔘、白朮、牛夕、旱半夏、天南星、射干、桔梗、防風、柴胡、白芷、麥冬、板藍根、藿香、菊花、南沙蔘、徐長卿、苦蔘、紅花、當歸、甘草、遠志、川芎、黑枸杞、白芍、膽草、細辛、荊芥、人蔘、西洋參、貝母類等。

  二、價格趨勢比較穩定,可適量發展的品種:知母、山藥、金銀花、韓國枸杞、紫蘇、蒲公英、雞冠花、玄蔘、丹蔘、附子、急性子、大黃、穿山龍、木香、黃連、王不留、瓜蔞、沙苑子、玉竹、紫苑、白芥子、前胡、生地、玫瑰花、錦燈籠、車前子、連翹、紫草、白花菜子、天麻、大力子、半枝蓮、地丁、合歡花、茯苓、蘆巴子、花粉、蒼朮、三七、決明子、夏枯球、土貝母、辛夷花、薏米、杜仲、山萸肉、冬花、薄荷、丹皮等。

  三、野生類藥材貨源緊張價格持續上漲,野生變家種可長期發展:如關防風、羌活、川貝、蒼朮、白芨、重樓、貓爪草等。

  四、市場弱勢品種:王不留。慎重發展品種,如石斛人,廣告四處響,小品種不值萬金。西紅花產量低,人工蟲草市場不收,天麻只有廣告才會三個月見效。此外一些品種如三七、黃連、人蔘、西洋參、天麻、川貝等價格高生長週期長有產地氣候限制,發財不易請善待本金。

  五、動物類藥材野生資源越來越少價格多年穩中上漲:水蛭、天龍、蠍子、地龍、刺蝟皮、蜈蚣、蜂房、大將軍、桑螵蛸、蟬蛻、蜥蜴、蛇蛻、龜板、牛黃等。價格多年穩中上漲。

  南方種植藥材的優點

  1、 回報週期可長短結合,短期收益以製作印度檀香茶為主,目前印度檀香茶每斤在2500-10000元之間,而每畝每年可產印度檀香茶葉在6斤以上,也即每年產值在15000元以上,扣除管理費用,年淨收入在10000萬元左右;中期收益可採用人工促進結香技術,2齡樹就能進行吊激素促結香,5-6年可收香料。

  2、 畝投資成本低 一般按每畝種60株計,購苗我場品種與品質有保證的印度檀香苗,每畝初期大約只需1500元。

  3、 管理簡便,一般每人初期能管理50畝檀香林,中後期每人能管100畝檀香林。

  4、 技術有保證,與揭陽檀香種植基地合作,能得到長期的技術支援。

  5、 生長速度快,初期直徑增長達到4-5cm,如一年生樹地徑達到4-5cm,高度在200cm左右。

  黃芩種植的方法

  黃芩主要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扦插和分根繁殖。

  1、種子繁殖 一般採用直播,因種子細小,出苗比較困難,必須把地整好。整地前每畝施腐熟廄肥2000—3000公斤,深耕細耙,畦面要求細、平,無灌溉條件的山坡地可以不做畦。春播在3、4月,夏播可於雨季播種,也可冬播,以春播的產量最高,無灌溉條件的地方,應於雨季播種。一般採用條播,按行距25—30釐米,開2—3釐米深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土約1釐米厚,播後輕輕鎮壓,每畝播種量0.50—1公斤。因種子小,為避免播種不均勻,播種時可摻5—10倍細砂拌勻後播種。播後及時澆水,經常保持表土溼潤,大約15天即可出苗,出苗後要間去過密的弱苗,當苗高6—7釐米時,按株距12—15釐米定苗,並對缺苗的地方進行補苗,補苗時一定要帶土移栽,可把過密的苗移來補,栽後澆水,以利成活。

  黃芩種子小,播種時覆土又淺,常因土壤乾旱或表土不平,土粒較大,出苗困難,而導致大量缺苗。解決的辦法:首先,整地一定要整細整平;其次,播種後要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溼潤直到出苗;此外,旱地種植,應選雨季播種,也可用塑料***10695,0.00,0.00%***薄膜覆蓋或用草覆蓋保墒,出苗後即可揭去覆蓋物。這樣就可以保證出苗一致整齊。

  2、扦插繁殖 最適宜扦插期為5、6月份,植株正處於旺盛的營養生長期,剪取莖枝上端半木質化的幼嫩部分***莖的中下部作插條成活率很低***,剪成6—10釐米長,再把下面2節的葉去掉,保留上面葉片。插床最好用砂,或比較疏鬆的砂壤土也行。一般應隨剪隨插,按行株距10×5釐米於床內,插後及時澆水,並搭棚遮蔭,要經常噴水保持土壤溼潤,但不宜太溼,否則插條會變黑腐爛。管理得當,成活率可達90%以上,插後期40天即可移栽。

  3、分根繁殖 在收穫時注意選高產優質植株,把根剪下供藥用,留下根莖部分繁殖材料用。如冬季挖收,把根莖埋於室內陰涼處,第2年春再分根栽種;如春季收穫,則隨挖、隨栽,把根莖分開為若干塊,每塊都帶有幾個芽眼,再按行株距30×20釐米於大田。山坡地採用此法栽種成活率較高,栽後同一般管理。

  田間管理

  在出苗期應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土幹要及時澆水,成株以後抗旱力增強,可少澆水,雨季還要注意排水防澇。平時也要注意隨時進行鬆土除草。除加強一般管理外,還要注意施肥,在第一年,定苗後要進行第一次施肥,每畝施稀的人糞尿500公斤或尿素3—5公斤,於6—7月追施磷銨30公斤。第2年和第3年返青後施腐熟餅肥40—50公斤,6月下旬封壟前施磷銨顆料肥30—40公斤。施肥時應開溝施入,施後蓋土並澆水。

  採收與加工

  栽後2—3年收穫。一般於秋末莖葉枯萎後或春解凍後、萌芽前採挖,因根長得深,要深挖,防止斷根。根挖出來後,要抖去泥土,剪去莖葉,晒至半乾,撞去外皮,再迅速晒乾或烘乾。也可切片後再晒乾,但不可用水洗,也不可趁鮮切片,否則在破皮處會變綠色。

  在晾晒時應避免在強光下曝晒,因曝晒過度會使黃變紅。同時還要防止被雨淋溼,因受雨淋後黃芩的根先變綠後變黑,都會影響質量。成品以堅實無孔洞,內部呈鮮黃色的為上品。一般3—4公斤鮮根可加工成1公斤乾貨。畝產乾貨200—300公斤,高者可達380公斤以上。


猜你感興趣:

1.適合南方種植的中藥材彙總

2.南方種植什麼草藥最賺錢

3.南方適合種植什麼名貴藥材

4.南方可以種植的藥材有什麼

5.種植什麼藥材最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