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黨員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章和黨規是黨員幹部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講紀律、守規矩,都要不斷提升自已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大學生黨員關於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有兩位重要黨員的入黨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一位在他36歲的時候首次申請入黨被拒,而後辭官別鄉,拋下榮華,遠渡重洋,才得以入黨。另一位在青年時代就紮根基層,深受群眾喜愛和擁戴,但先後寫了10份入黨申請書遞交組織才得以入黨。他們的名字分別是朱德和。

  相比於青年時代的朱德和,今天的青年人特別是大學生,入黨似乎更容易更輕鬆。據統計,截至2012年底,學生黨員人數已達290.5萬名,相當於蒙古國的人口總數。面對這一數字,我們在為中國共產黨尤其是青年黨員隊伍日益壯大而自豪的同時,也需要問一問:同學,你為什麼要入黨?

  為什麼入黨,這是一個關於入黨動機的問題。毋庸置疑,當代大學生中申請入黨的大部分是有理想信念並懷著崇敬的心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社會風氣普遍浮躁、個人主義氾濫的環境中,有一些同學並沒有想清楚為何入黨,甚至是心懷私念而入黨。

  北大教授錢理群先生曾指出,現在大學裡出現了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作為大學生的他們有出眾的智商,良好的教養,所作所為從表面來看都合理合法無可挑剔,他們甚至年紀輕輕就世故、老到、老成,懂得配合和表演,懂得利用體制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於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來說,一己利益是他們言行的直接驅動力,所以一些人在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時候,為的只是保研、找工作等個人目的,是實用主義下的選擇。如若讓這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加入黨員隊伍,甚至最終得一官半職,掌握權力,其後果與危害是可以預料的。

  還有一部分大學生申請入黨則是出於從眾心理。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將高校視作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和“蓄水池”,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入黨積極性。另一方面,一個有 8700多萬黨員的強大執政黨,對青年學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無疑是巨大的。因此,一些大學生是僅在對中國共產黨有一些粗淺的甚至是感性認識的情況下申請入黨的,其入黨動機不可謂不純,但卻難以稱得上是堅定和理性。

  那麼到底為什麼要入黨?作為大學生,在考慮為何入黨的時候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努力形成對自身、對社會、對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理性認識。

  要有理性認識,讀一些書,是必不可少的。讀一讀《共產黨宣言》,感受讓全世界共產主義者前仆後繼、艱難探索但又無懼無悔的真理的力量;讀一讀馬克思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的選擇》,他會告訴你:“如果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祉而獻身的職業,那麼,我們就不會被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人類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是默默無聞的,但將永恆地發揮作用並長存於世,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讀一讀中國共產黨黨史,走近一個建黨之初只有幾十名黨員的政黨篳路藍縷的歷史,觸控它的苦難輝煌,它的信念理想,它為中華民族之復興而撐起的脊樑;讀一讀《中國共產黨黨章》,瞭解一名共產黨員的遵循。

  越瞭解,就會越理智;越瞭解,就會越熱愛。同學,當你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時候,就是在選擇信仰,就是在選擇自己的責任和對國家的擔當。

  篇2

  在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談到:“廣大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養成高尚品格。要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併為之終生奮鬥。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自覺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要堅持艱苦奮鬥,不貪圖安逸,不懼怕困難,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勞和汗水開闢人生和事業前程。“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前進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緩流也有險灘,有麗日也有風雨,有喜悅也有哀傷。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身為一名海事青年,我想應該要這樣做:

  願自己能成為一個有思想力的人。於個人而言,一生其實很短,一個人,能夠依靠的,有權力,有財富,有他人,但更多的,是要依靠自己的初心,由內而外生出的思想。幸福的人各有各自的幸福,但不幸的人,卻只有一樣的苦痛。歸根到底,生活是不公平的,但生命是絕對公平的,因為苦難的力量,生死的糾結,於任何人而言,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那麼,是什麼讓我們在面對坎坷艱辛時,仍不氣餒,願意前行?是什麼讓我們在面對磨難險阻時,依舊前行,永不止步?是什麼讓我們在面對生離死別時,選擇堅強,奮勇擔當?是自我思想是感召,是個人意識的呼喚。而只有思想,只有正確的思想,能讓我們,離另一個自我更近一些,在點亮靈魂的同時,溫暖他人;在奔波生活的同時,解放人生;在不斷衰老的同時,依舊美麗。因此,只有成為一個有思想力的人,才不會夢想著天堂,卻在直入地獄,才不會仰望著良善,卻在不斷行惡。

  願自已能成為一個有行動力的人。最近常在想,這個世界不乏醜陋,盛產粗鄙,但仍舊有很多很美好的東西,只是自己缺乏一雙審鑑體察的慧眼。而這種能力,源於訓練,更源於薰陶。我始終堅信,清談誤國,實幹興邦。以其日夜,苦讀善書,不如彎腰,躬行一善。要尊重知識的力量,相信文化的魅力,但更要尊重那些勇於實踐,敢於前行的人事。由於個人的生命太過短暫,因此很多問題,要通過行動來解決。實踐的力量,

  願自己成為一個有承負力的人。走過歲月多少路,見過了太多勤奮的失敗者,努力的受苦人,當生活欺騙了你,命運辜負了你,當大炮轟塌真理,刀劍戧戮公義,當高尚成為高尚者的墓誌銘,卑鄙成為卑鄙者的通行證時,一個人,怎麼能對所追求的真善美仍舊保有熱情,怎麼能守護好個人生命的信仰之牆不至於坍塌?“因信而信,因義而義”,在知道世事的虛妄後,仍不輕浮,明白人生的寡淡後,還不滄涼,依舊堅持所願堅持的,相信所願相信的,坦然而淡定的承負起自己的命定十字架,為自己,活出一個真實的自己,成就一個美麗的自己。

  篇3

  講政治,是全面而非片面的、具體而非抽象的。要把講政治的要求,落實到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落實到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體現在黨員幹部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

  講政治,必須把紀律、規矩意識挺在前面,貫穿到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於黨員幹部而言,去什麼地方、做什麼事、和什麼人交往、說什麼話,包括親屬及身邊工作人員所言所行,並非小節和私事,而是關乎道德品行、黨性修養和紀律觀念的大事。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決不能“滿嘴跑火車”,對黨的重大決策、重要部署濫評妄議,決不能自行其是、目無組織,把民主集中制原則置之腦後。中央新修訂的《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是對黨員幹部廉潔自律要求和紀律要求的細化,要認真學習貫徹,始終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要位置,既奔向“高線”,又守住“底線”,做到心裡時時有紀律、言行處處守規矩。

  講政治,是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和立足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的統一。中央的要求是全面的、具體的,與中央保持一致也是全面的、具體的。任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作部署都必須以貫徹中央精神為前提,決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能合意則取、不合意則舍。中央要求推進轉方式、調結構,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要求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等等,目標要求都十分明確具體。我們必須結合自身實際,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政治堅定是黨員幹部的基本素質。只有政治堅定,為官從政才會不糊塗,幹事創業才會有坦途。作為組工幹部,從事組織工作,也就是政治工作,肩負著抓基層、打基礎、選幹部、配班子、聚人才的重任,講政治、講黨性是其最核心的要求。組工幹部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絕對忠誠,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要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對照“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的要求,認真學習黨章、黨紀、黨規、黨史,突出學習系列講話精神,重點研讀《談治國理政》、《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等重要理論,老老實實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做到勤學善思、把握精髓、領會要義、理解實質,不斷提高政治覺悟,提升黨性修養。

  要堅定理想信念。不能為了學而學,要真懂真信、真學真用,將黨的政治理論昇華為個人的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上的“鈣”,防止“軟骨病”,堅信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中就是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信我們黨所從事的事業是為國家、為人民的,因而是正義的、崇高的,值得為之奮鬥一生的。

  要堅持理論指導實踐。將黨的要求、為民服務的理念化為身體力行、一以貫之的實踐,指導日常工作和生活,時刻自覺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執行黨的紀律和規矩,真正做到頭腦始終清醒、立場始終堅定。

  講政治、有信念,這是共產黨人的精神維度。一是要有信仰,真正把共產主義當作科學,真學、真信、真懂、真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二是明辨是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切實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核心要義,堅決貫徹執行。

  看完“”的人

1.大學生講政治有信念演講稿

2.大學生講政治有信念做合格黨員發言稿

3.黨員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3篇

4.大學生講政治有信念心得體會演講稿3篇

5.合格黨員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

6.黨支部講政治有信念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