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組工作計劃

  開展一項工作之前要做好計劃。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工作目標

  1、把握新課標下語文教學的新動向,加強教育理論學習,適應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努力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集體備課,注重合作,節約勞動;科學安排教學計劃,重視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突出集體備課的優勢,實現學科資源優化共享,切實注重教學效果。

  3、認真學習和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和多媒體技術裝置,改進教學方法,增加知識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4、充分運用語文教學規律,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審美情趣的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工作內容

  1、細緻科學教學,夯實學生基礎,大幅提升學生成績。

  2、廣泛深入開展教研活動,為打造高效課堂“保駕護航”。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新教材、《新課標》,明確《新課標》對高二年級的要求;認真鑽研新教材,紮紮實實備好課,講好課,充分發揮課內45分鐘的效力,科學支配時間,注重教學效果。

  2、做好備課組常規工作。健全備課組活動制度,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地點、內容、中心發言。認真完成自己的常規任務:備課、上課、批作業,評講等常規教學工作。進一步做好減負增效工作,有計劃地補充一些課本上的拓展內容,利用現有的學習資料,針對學生差異,分層次佈置作業。

  3、編制學案,精選試題。學案編寫注意課時化、問題化、參與化、方法化、層次化原則,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結合教學內容,針對學生實際水平,選擇或設計具有典型意義的練習。通過練習,達到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能力的目的。

  4、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面對新教材、新內容,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實行備課資料資源共享,備課方式各施所長。同時,通過相互聽課、評課,相互促進,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5、深入開展“主題化”系列教研活動,精心設計教研活動方案,做到時間固定,主持人指定,主題明確,人人蔘與,研討氛圍濃厚,效果顯著。既能解決當前課改中的熱點問題,又可從中獲得教研的方法,感悟教學研究的真諦。

  6、作文教學依據教材編寫體例,完成教本上的“表達交流”訓練。調動學生參與作文批改與點評,提高批改實效。作文教學重自能作文,要引導學生自批自改。要求學生多練筆,老師要認真批閱。本學期擬寫大作文8到10次***含考試作文4次***,課外練筆以寫週記、日記為主。

  7、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擴充套件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每週精選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現當代美文和文言短文,提供給學生閱讀,努力通過學生的自身積累和教師的指導,從閱讀習慣、語感等多方面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8、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鑽研課文,自奮其力,自得其知;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課文理解;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相互討論。

  9、廣泛開展課餘活動,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本學期,我組計劃開展一些作文競賽如“書信寫作”“《少年犯》觀後感”等,各個班級根據自身情況也都在積極開展語文知識趣味活動。

  四、實施人:高二語文組全體成員  

  ***二***

  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學校教學工作總體安排為依據,以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為參考,切實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業務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常規教學工作,夯實學生語文基礎,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提高文化品位,為高三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情況分析:

  1、教材教學:高二階段是高中階段比較關鍵的一年,從教材上來看,難度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閱讀教學上對學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閱讀理解上升到品味鑑賞,本學期主要研讀選修教材的《史記》以及《語言運用》。寫作上則要求學生學習寫作的發展等級和應對材料作文的能力。

  2、學生分析:學生在高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還處在比較被動的狀態下,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欠佳。語文基礎知識掌握還不是特別紮實,但課外遷移不夠,閱讀和寫作能力還有待加強。

  三.教學基本原則

  1.整合教材,大膽取捨。教材的處理必須合理,這樣才會有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時間有限,課時緊張,以及因連堂進行作文訓練而用去的課節,真正用於處理教材的時間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不允許也不必要按部就班地處理教材。總之,我們可以將單元內部的各篇文章聯絡起來,進行關聯性閱讀、比較性閱讀,從而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和單元要點的把握。

  2.立足教材,服務高考。高考的輝煌成績,不允許我們絲毫懈怠;四中的教風,不允許我們投機取巧;教學中我們要做到立足於教材,服務於高考。教學中既要突出文體的特點,講清課文內容要點,又要結合考點的設定,進行有針對性的前瞻性教學。

  3.探究創新,推進課改。今年我們要在去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索與研究。教學中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鑽研課文,得出自己的認識與結論,而不要搞大一統,一言堂;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對課文的理解,而不要淺嘗輒止,小富即安;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問難質疑,共同提高,而不要死氣沉沉,機械呆板。

  四、工作措施:

  ***一***教師方面

  1.落實集體備課。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必將成為外高的優良傳統。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面對新教材、新內容,充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實行資料資源共享,按照學校要求,每次備課都要有中心發言人,詳細解說本單元甚至於某一課的重點、難點、考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後細緻討論,達成共識。

  2.發揮教師作用。為彰顯每位教師的亮點,備課組開展備課組內推磨式聽課,可上常規教學課,可上作文教學課,互相學習,從如何切入教材,如何把握重點難點,如何處理配套習題等各個環節去學習。多借鑑吸收,多取長補短。計劃每兩週上一堂研討課,自己定課題,定時間,大家評議,共同提高。

  3.強化課堂常規以及課堂教學改革。課前三分鐘演講;每堂課的明確的教學目的;對教材的理解要力求廣***有拓展***、透***求深入***、準***沒有錯誤***;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創造自由的教學氛圍,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加強常規工作的落實和檢查,並有階段性檢查小結和整改措施;夯實基礎,強化古詩文和文言知識的積累,增加閱讀量,加大學生課外活動的開展力度,形成語文學習的良好氛圍。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具有進一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提高文化品位,為高三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4、加強理論學習。多學習,補充新鮮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提升整體備課組的理論水平,積極研究考綱和新課程標準,明確考點,理論指導實踐,提升我們語文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

  5、加強對學生的輔導,增加面批機會,盯緊目標生,引導.以“閱讀”和“寫作”教學為抓手,帶動其它方面的教學工作,作文課仍然分工合作。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他們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

  6、制訂優生弱科輔導計劃,從語文學習的學習習慣入手,爭取短時間內出成效!

  ***二***學生方面

  1、繼續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力求平時做到“規範”。認真書寫,多讀、多說、多背,並且善於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有自己獨特的感悟!要求學生規範書寫,規範記筆記,規範審題、答題。

  2、爭取利用好天天練和週週清,做到“解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的效果。

  3、加強閱讀與寫作訓練。利用好閱讀材料以及閱讀期刊,打造精品作文。充分利用好閱讀課,辦好“文心小築”學生版,拓寬知識面,提高語文素養。課外閱讀: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如教師推薦佳作、學生推薦佳作、摘抄作業、寫讀書筆記、閱讀檢測等。要通過專題閱讀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一學期保證學生有15篇以上的課外現代文訓練。學生每週必須要有1000字以上的課外閱讀量,每週要完成300字以上文字摘抄。

  4、利用好早讀和課前三分鐘,將知識分散複習與集中複習相結合,將知識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