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高三生物期末試卷答案

  虎林市的高三同學們,期末考將至,複習了生物的知識點,別忘了來做份生物試卷。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虎林市高三生物期末試卷選擇題

  ***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2分,共30小題,共計60分***

  1.以下有關生物體內有機物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多肽鏈在核糖體上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B.生物體內的糖類絕大多數以單糖形式存在

  C.細胞核內的核酸只含有脫氧核糖,細胞質中的核酸只含有核糖

  D.糖和乳糖水解的產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質具有調節生理代謝的功能

  2.下圖表示生物體核心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的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

  A.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點只在②方面

  B.③在生物體中共有8種

  C.若③是腺嘌呤,則該核苷酸一定是構成RNA的組成成分

  D.若③是胸腺嘧啶,則②只能是脫氧核糖

  3.如圖是某動物體細胞呼吸的過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4、6分別是水和氧氣 B.3產生於線粒休基質

  C.產生的8主要用於合成ATP D.植物細胞也能進行該過程

  4.若酵母菌呼吸消耗的O2與釋放CO2的量如下圖所示,圖中四種狀態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與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值,正確的是

  A.甲,1/5

  B.乙,1/3

  C.丙,2/3

  D.丁,2/3

  5.將洋蔥的鱗片葉表皮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分別製成裝片,而後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複幾次後,分別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結果是

  A.前者發生質壁分離,後者皺縮 B.前者皺縮,後者發生質壁分離

  C.兩者均發生質壁分離,細胞失水 D.兩者均不發生質壁分離,細胞破裂

  6.如圖表示植物細胞滲透作用圖解,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成熟植物細胞發生滲透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原生質層相當於一層半透膜

  B.不成熟的植物細胞,如根尖伸長區細胞,不能發生滲透吸水或失水

  C.當溶液濃度甲>乙時,成熟植物會因滲透失水而發生質壁分離現象

  D.當溶液濃度甲=乙時,細胞處於滲透平衡狀態,但仍有水分子由甲→乙

  7.用相同的完全培養液,在相同條件下分別培養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的吸水率幾乎相同的情況下,72h後原培養液中部分離子濃度發生瞭如下表所示的變化***表中資料為72 h後溶液中部分離子濃度佔實驗開始時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不同植物對同一離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B.與番茄相比,水稻對SiO44-需要量大,對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量是不同的

  D.植物對各種離子的吸收速率與溶液中離子的濃度有關

  8.下列關於生物大分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M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分子,有N條肽鏈,其完全水解共需M﹣N個水分子

  B.在小麥細胞中由A、G、T、C四種鹼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種

  C.糖原、脂肪、蛋白質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D.細胞中氨基酸種類和數量相同的蛋白質不一定是同一種蛋白質

  9.小陳在觀察成熟葉肉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照片後得出如下結論,不正確的是

  A.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有雙層膜 B.核糖體附著在高爾基體上

  C.內質網膜與核膜相連 D.液泡是最大的細胞器

  10. 某鏈狀有機分子的分子式為C22H34O13N6,其水解後共產生下列3種氨基酸:據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有機分子是六肽 B.該分子中存在3個穀氨酸

  C.該分子中存在1個遊離氨基和4個遊離的羧基

  D.該分子的水解產物比原有機分子多了6個氧

  11. 下列關於“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的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細胞呼吸的實驗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屬於兼性厭氧生物

  B.在有氧呼吸的裝置中,可將空氣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養液

  C.在無氧呼吸的裝置中,需將酵母液反應一段時間後再將導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該實驗採用了對比實驗的方法

  12. 如圖甲是滲透裝置示意圖,乙、丙兩曲線圖的橫座標代表時間,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半透膜內溶液A的濃度變化可用曲線乙表示

  B.水分子由半透膜外進入半透膜內的速率變化可用曲線丙表示

  C.玻璃管內的液麵高度變化可用曲線丙表示

  D.半透膜內外濃度差的變化可用曲線乙表示

  13. 關於動物細胞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細胞融合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

  C.ATP為CO2分子通過細胞膜提供能量 D.細胞膜上的大多數蛋白質是可以運動的14. 下列關於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核生物細胞無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B.不論真核細胞還是原核細胞核糖體都是蛋白質合成和加工的場所

  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D.真核生物細胞具有生物膜系統,有利於細胞代謝有序進行

  15. 下列有關細胞結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不含磷脂的細胞器有中心體、核糖體

  B.可以進行能量轉換的細胞器是線粒體和葉綠體

  C.核孔是DNA等大分子物質出入的通道

  D.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不是靜止的

  16. 下列關於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酶具有催化作用並都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

  B.細胞代謝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與酶的專一性有關

  C.酶適宜在最適溫度及最適pH條件下長期儲存

  D.可用過氧化氫作底物來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17. 在ATP分子中很容易斷裂和重新形成的化學鍵是

  A.靠近腺苷的高能磷酸鍵 B.腺苷與相鄰磷酸基之間的鍵

  C.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 D.以上三鍵

  18.“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佈”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染色時先用甲基綠染色,再滴加吡羅紅

  B.將塗片用質量分數為8%的鹽酸處理後,接著用染色劑染色

  C.觀察時應選擇染色均勻、色澤淺的區域

  D.先用低倍鏡找到較清晰的細胞,接著換上高倍鏡觀察即可

  19. 下列有關生物體內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A.ATP是細胞內含有三個磷酸基團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B.ATP和ADP的相互轉化是時刻不停的發生在活細胞中的

  C.細胞內的放能反應都和ATP的水解反應相關聯

  D.ATP分子高能磷酸鍵中的能量主要來源於細胞的呼吸作用

  20. 如圖橫軸表示色素種類,縱軸表示光合色素在濾紙條中的擴散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分離色素時濾液細線需浸沒在層析液中

  B.乙醇是水溶性有機溶劑,四種色素均易溶於乙醇、水或丙酮中

  C.四種色素中含量最大的是乙

  D.發黃菠菜葉中含量顯著減少的是丙和丁

  21. 生物膜的“蛋白質—脂質—蛋白質”靜態結構模型不能解釋下列哪種現象

  A.變形蟲的變形運動

  B.細胞膜是細胞的邊界

  C.溶於脂質的物質能夠優先通過細胞膜

  D.細胞膜含有磷脂分子

  22. 下列是關於光合作用的實驗,敘述不正確的是

  23. 下列各種反應分別在細胞質基質、葉綠體基質、線粒體基質中完成的是

  A.葡萄糖的分解、CO2的固定、CO2的產生

  B.葡萄糖的分解、CO2的產生、C3的還原

  C.丙酮酸的分解、水的生成、氧的利用

  D.蛋白酶的合成、C3的還原、CO2的固定

  24. 如圖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一晝夜CO2濃度的變化曲線***實線***,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A.H點時植物產生ATP的場所只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B.光合作用是從D點開始的,因為D點後CO2濃度開始下降

  C.處於實線與虛線交叉點時的光合作用強度等於呼吸作用強度

  D.經歷一天的植物體內的有機物有積累,容器內O2含量增加

  25.海洋中的電鰻有放電的現象,其電能的直接來源是

  A.由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釋放的化學能轉變而來 B.由熱能轉變而來C.由光能轉變而來 D.由ATP轉變成ADP時釋放的化學能轉變而來

  26. 用某種酶進行有關實驗的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由圖1可知該酶的最適催化溫度為30℃ B.圖2和圖4能說明該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由圖4實驗結果可知酶具有專一性 D.由圖3可知Cl-和Cu2+對該酶的影響不同

  27. 組成染色體的核酸分子徹底水解後得到的物質種類數量最多為

  A.11種 B.5種 C.8種 D.6種

  28.下列有關生物膜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可用離心法獲得較純淨的細胞膜

  B.細胞膜在細胞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資訊傳遞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C.細胞內ATP的合成過程只能在生物膜上完成

  D.細胞膜上蛋白質種類和數量的多少決定其功能的複雜程度

  29. 將一片新鮮葉片放在特殊的裝置內,在相同溫度下,給予不同強度的光照。測到氧氣釋放量如下表所示:對該資料分析錯誤的是

  A.該葉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度為0.2 μL/cm葉面/min

  B.光強為2klx時,光合速度與呼吸速度相等

  C.光強為8klx時,光合作用產生O2的速度為0.8μL/cm葉面/min

  D.不改變其他條件下,光強超過10klx後,光合速度不再提高

  30.下列有關人體中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絕大多數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B.酶催化功能的本質是提供能量,從而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C.過酸、過鹼或高溫會改變酶的空間結構

  D.在細胞質內合成的酶也可在細胞核內發揮作用

  虎林市高三生物期末試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共計40分***

  64.某豆科植物種子萌發過程中CO2釋放和O2吸收速率的變化趨勢如下圖所示。據圖回答問題:

  ***1***在12~24h期間,呼吸速率逐漸增強,在此期間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呼吸,該呼吸方式在細胞中發生的部位是 ,其產物是 。

  ***2***從第12 h到胚根長出期間,萌發種子的幹物質總量會 ,主要原因是 。

  ***3***胚根長出後,萌發種子的 呼吸速率明顯升高,該呼吸方式在細胞中發生的部位是 。

  65.金魚藻是一種高等沉水植物,有關研究結果如圖所示***圖中淨光合速率是指實際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之差,以每克鮮重每小時釋放O2的微摩爾數表示***.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研究探討了 對金魚藻 的影響.

  ***2***圖a中當光照強度大於1.5×103lx時,葉綠體中ATP的移動方向是 .

  ***3***該研究中淨光合速率隨pH變化而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4***該研究中淨光合速率達到最大時所需的最低光照強度為 lx.在黑暗中,金魚藻的呼吸速率是每克鮮重每小時消耗氧氣 μmol.圖C是在最適宜光照強度下測得的資料,假定光照強度對溫度沒有影響,在白天NaHCO3的濃度為20mg/L的條件下光照12小時,一天中O2的積累量為 μmol.

  >>>下一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