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檔案如何管理

  在大學畢業之後,很多人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畢業檔案要轉到哪裡去?那些畢業檔案又有誰來管理?那麼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高校畢業生檔案應該如何管理。

  高校畢業生檔案管理的方法:

  1、畢業生畢業後,檔案材料由所在學院負責整理歸檔,並集中移交至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負責寄發已派遣和升學的畢業生檔案,並負責按學院分類留存未派遣畢業生檔案。

  2、畢業生在檔案留存學校期間要求進行派遣的,由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負責辦理派遣手續,並憑《報到證》白聯及時寄發畢業生檔案。

  3、畢業生檔案留存在學校的期限原則上為半年,留存期間畢業生所在學院應負責掌握畢業生就業狀況,協助及時對其進行派遣。特殊情況可申請將檔案留存兩年,逾期將全部派遣回生源地,並將其檔案寄至生源地人才服務中心,其後一切責任由畢業生自行承擔。畢業生檔案留存學校期間,學校不向畢業生個人出具任何與檔案有關的證明材料。

  4、畢業生檔案由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通過機要交通轉遞方式統一寄發。

  5、任何單位如需查閱畢業生檔案,必須開具相關介紹信,嚴格履行登記手續。畢業生檔案原則上不得外借,特殊情形需要外借的,需由畢業生所在學院出示書面申請,由學工副書記簽字審批,並加蓋學院黨委公章。借閱人必須限期歸還,且嚴禁擅自轉借他人。

  怎樣管理高校畢業生檔案?

  1、新生入學一個月內,其檔案由新生錄取部門直接移交至輔導員;個別地區有新生自帶檔案入校情況,新生直接將檔案交給輔導員,期間不允許學生本人接觸到檔案的內容,封口必須完整無損。

  2、大學期間,在校學生檔案由輔導員直接管理,並負責將大學期間的各種獎懲材料收集整理,歸入檔案。校內學籍變動時,學生檔案直接在輔導員之間進行轉交。


  3、學生畢業離校,畢業生檔案由輔導員負責按學生檔案內容的要求進行組檔,檢查完整無誤後統一移交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由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根據畢業生就業去向以機要方式轉出,或者根據畢業生申請實施檔案代管。原則上,畢業生檔案不得交由本人自帶,絕不允許畢業生個人長期儲存檔案。

  4、中途轉學、退學等學籍變動的學生檔案,由輔導員轉至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進行備案,再以機要形式轉出。退學的學生檔案直接轉至生源地檔案主管部門。

  5、學生因升學、公務員考錄等需提前調閱檔案的,學生可持調檔函通知輔導員進行調閱。如檔案需要提前轉出調閱,需由輔導員將學生檔案轉交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備案後,以機要方式轉出。輔導員不得直接將學生檔案交給學生個人寄發或攜帶。大學畢業時的檔案材料可由輔導員重新建檔,形成原始檔案的補充檔案。畢業離校時,補充檔案由輔導員移交至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以機要方式轉至錄取學校或單位檔案管理部門,再與原始檔案合併存檔。

  6、畢業生離校前已簽約就業的,輔導員統一移交檔案,由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按期轉至用人單位人事檔案管理部門。為保證轉寄按時到達,畢業生本人要負責填寫檔案轉寄的地址和接收單位,輔導員和就業部門負責核查。

  7、畢業生離校前未簽約就業的,即可自願申請檔案轉回生源地檔案主管部門,也可向學校就業部門申請檔案留校代管。學校檔案代管時限最多2年,期滿以機要方式轉回生源地檔案主管部門。

  8、學生檔案是學生成長軌跡的真實記載,其管理和轉接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檔案外轉必須由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登記備案,規範密封,並以機要方式轉出,其它部門或個人不得擅自處置。

  9、畢業生暫留學校檔案,在離校後2年內,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提供檔案調檔和狀態查詢業務。如遇不確定因素出現檔案丟失,經核實可予以補辦,補辦內容僅限大學期間檔案。

  10、未盡事宜由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解釋。

  高校畢業生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有關就業協議書

  就業協議書》是為了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經協商簽定的協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就業協議書》在就業計劃中是非常嚴肅的,學生就業按就業協議辦理。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就業觀點的日益變化,大量新的問題湧現出來,如簽了就業協議書,但人不去報到,或是簽了就業書,等到畢業時,該單位沒有了,還有的學生簽了就業協議書,但一報到就發現單位不是他想象的,提出解約,不同意解約就一走了之,等等。就業協議書的約束力在減弱,但國家教育部仍在使用,所以,在實際過程中要注意正確使用好《就業協議書》。

  學校是憑《就業協議書》來派遣的。學校依據《就業協議書》的內容開出《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戶口遷移證》,同時轉移學生檔案。一般學校會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日期***如每年6月底***上交《就業協議書》,學校再以《就業協議書》為依據進行派遣,如果超過這一時限,學校會把學生的關係和檔案一併派回原籍。

  不想回原籍的學生都必須十分清楚自己是否符合要去的地方的落戶條件。如杭州,本科以上學歷、大專學歷緊缺專業或具備其它特殊條件的畢業生可進杭落戶。有那麼一部分學生,雖已在杭找好工作,但不符合進杭落戶條件,結果戶口落不下來,變成口袋戶口。

  如果你不符合進這個城市的落戶條件,又想進這個城市工作,可以先將關係返回原籍,在原籍落戶,在原籍人才中心存放人事檔案,然後出來工作,等條件成熟以後再辦理人才引進,這樣,你就不會遇到一些不必要遇到的麻煩,如出國政審,考研證明,結婚證明等沒地方去辦理。

  二、報到證

  報到證有什麼用:

  1、到接收單位報到的憑證;

  2、證明持證的畢業生是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的學生;

  3、幹部身份證明;

  4、憑報到證以及其它有關材料辦理戶口手續。

  現在看,前三點都不重要,第四點才重要,所以報到證不要丟失。

  三、戶口遷移證

  來到學校讀書,戶口從原籍遷到學校,但在學校是臨時性的,畢業後都應該遷出。戶口遷移證,是學生畢業時其戶口從學校所在地派出所遷出的證明,不能丟失,不管到哪裡,你要在規定時間內把戶口落下來,不要把《戶口遷移證》一直放在口袋裡。

  四、檔案

  真正能證明你學習經歷的就是你的檔案。檔案裡面有你各個時期的學籍卡、成績單、各方面的評語、獲獎證明、還有你的黨團材料。這些都是原始材料,不可複製,一定要重視自己的檔案。

  根據經驗,最好將檔案轉遞給各級人才交流機構,因為他們是管理檔案的專門機構。檔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即安全又方便。在這裡,提醒大家在檔案轉遞時要注意幾點:

  1、在沒有搞清楚用人單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權之前,不要把檔案轉入這個單位,應該把檔案轉遞到這個單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我們經常碰到一些沒有檔案管理權的單位在接收檔案,個別單位會把學生的檔案弄丟了或是扣住不放。

  2、要詢問清楚用人單位的性質,如果是國家機關、國有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他們或他們的主管單位是有人事管理權的,可以接收檔案。其它各類非公企事業單位、各類民營機構是無人事管理權的,要通過人才交流中心來接收學生,學生的檔案要放到人才中心去。

  3、檔案的轉遞是有規定程式的,在離開學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檔案在什麼時間被轉到哪個地方去了。因為在現階段,主管學生分配的單位沒有統一,有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專門的分配辦等,比較亂。而且檔案轉進轉出比較麻煩,最好一步到位。

  畢業生要怎樣對待自己的檔案?

  目前,畢業生中有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對檔案不瞭解,也不關心;甚至有的畢業幾年了,可檔案還在學校放著;還有的將檔案放在家裡,更甚者早已不知將檔案丟在何處,似乎“檔案沒什麼用了”。其實不然,這裡只作簡要說明。現在,企事業單位招聘員工,國家公務員的選拔等都要審查檔案,並以其記載的相關資訊作為甄選人才的重要證據,另外,如辦理社會保險、職稱評定、出具各種相關證明等也都需要你的人事檔案。總之,現實生活中,人事檔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應給予足夠的重視,以免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造成不必要的煩惱和損失。同時,強調一點,由於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畢業生畢業後暫時找不到就業單位的,其檔案可免費由學校儲存兩年,這正是沒有搞清“學籍檔案”與“人事檔案”的區別。所以有些同學就誤以為既然學校免費儲存,就無須再到人才交流機構託管了。學校儲存的只是你的“學籍檔案”,而真正發揮作用的恰是你的人事檔案,如你的轉正定級、職稱評定等相關事宜都是由學籍檔案轉換成人事檔案後才能進行的。按國家政策規定,大中專畢業生畢業***以報道證人事部門簽署日期為準***一年後,即可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委託的人才交流機構批准轉正定級;本科畢業生畢業工作一年***以報道日期計***、大中專畢業生畢業工作滿三年可申報初級職稱,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委託的人才交流機構負責辦理。由此可見,學校儲存的學籍檔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得不償失。

  保管人事檔案的機構有哪些?

  按國家政策規定,組織、人事部門所屬的各級人才交流機構才有資格儲存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後的人事檔案,各種私營民營企業、鄉鎮企業、中外合資、獨資企業都無權管理員工的人事檔案,一般由委託的各級人才交流機構託管。畢業生也可以以個人名義委託人才交流機構託管人事關係。另外,各級人才交流機構,如省人才、市人才、各區人才等,它們的區別只是所屬部門的不同,其它無任何區別。

  畢業生檔案轉遞注意事項

  真正能證明你學習經歷的就是你的檔案。檔案裡面有你各個時期的學籍卡、成績單、各方面的評語、獲獎證明、還有你的黨團材料。這些都是原始材料,不可複製,一定要重視自己的檔案。

  根據經驗,最好將檔案轉遞給各級人才交流機構,因為他們是管理檔案的專門機構。檔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即安全又方便。在這裡,提醒大家在檔案轉遞時要注意幾點:

  1、在沒有搞清楚用人單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權之前,不要把檔案轉入這個單位,應該把檔案轉遞到這個單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我們經常碰到一些沒有檔案管理權的單位在接收檔案,個別單位會把學生的檔案弄丟了或是扣住不放。

  2、要詢問清楚用人單位的性質,如果是國家機關、國有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他們或他們的主管單位是有人事管理權的,可以接收檔案。其它各類非公企事業單位、各類民營機構是無人事管理權的,要通過人才交流中心來接收學生,學生的檔案要放到人才中心去。

  3、檔案的轉遞是有規定程式的,在離開學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檔案在什麼時間被轉到哪個地方去了。因為在現階段,主管學生分配的單位沒有統一,有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專門的分配辦等,比較亂。而且檔案轉進轉出比較麻煩,最好一步到位。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