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甲肝要注意什麼

  甲型肝炎是兒童常見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之一,通過不潔飲食,飲水和生活接觸傳染。下面小編為你介紹得了甲肝應注意要點!

  甲肝的注意事項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把住“病從口入”關。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食用水果、生菜等果蔬類食品時一定要清洗乾淨。吃剩的食物要儲存在冰箱中,並且再次食用前應充分加熱,尤其是加工食品時要注意高溫加熱,一般情況下,加熱100℃一分鐘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

  2、對一些自身易攜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螄、貝殼、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產品,食用時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絕生吃、半生吃以及醃製後直接食用等不良飲食習慣。

  3、注意消滅蒼蠅、蟑螂等害蟲,避免疾病的媒介傳播。

  4、不要到沒有衛生許可證,服務人員沒有健康證,衛生設施不全的小型餐館或路邊流動攤販處就餐。

  5、接種甲肝疫苗,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預防甲肝的發生和暴發流行。

  6、應及時到醫院腸道門診就診,以便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甲肝患者早期應絕對臥床休息

  在肝炎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活動期,轉氨酶急劇升高,肝細胞大量腫脹壞死,休息要以靜養為主,除每日必要的飲食、洗漱、二便外,應該絕對臥床休息。這是因為人體在臥床與站立時,肝臟中血流量有明顯差別,臥床時進出肝臟的血流量比站立時多40%,臥床更有利於肝臟的新陳代謝。平臥靜養相當於自我輸血,只要保證早期足夠的臥床休息,肝炎後遺症的發生就會減少。

  甲肝患者應適當休息與活動

  起床活動可以從扶床站立開始,到靠椅背靜坐、倚窗賞景、室內散步、沐浴、做操、練氣功和打太極拳等,運動量的增加要循序漸進。處於恢復期的患者在家可以負擔一些較輕的家務活,但要注意動靜結合,以不感覺疲勞為原則。隨著肝功能改善,可以逐漸加大運動量,直至疾病康復。

  甲肝需要做哪些常規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尿常規:外周血常規白細胞計數一般減少或在正常範圍,可伴有輕度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比例增高,病程早期尿中尿膽原增加,黃疸期尿膽紅素及尿膽原均增加。肝功能檢查以血清ALT、AST、總膽紅素水平檢測最為有用,有研究顯示甲型肝炎患者的ALT平均峰值可達1952IU/L,AST可達1442IU/L,多數顯性感染者伴有血清總膽紅素水平的升高。

  甲型肝炎病毒學指標

  抗-HAVIg,發病後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測出。其出現與臨床症狀及化驗指標異常的時間一致,第2周達高峰。一般持續8周,少數患者可達6個月以上。但個別病人病初陰性,2-3周後方檢出陽性。所以臨床疑診甲型肝炎,而抗-HAVIgM陰性,應重複1-2次,以免漏診。當前,抗-HAVIgM是早期診斷甲型肝炎的特異性較高的指標,且有簡便,快速的優點。抗-IAVIgG是既往感染的指標,因其是保護性抗體,可保護人體再次感染故可作為流行病學調查,瞭解易感人群。

  如何預防甲肝

  預防甲肝,首先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食用水果、生菜等果蔬類食品時一定要清洗乾淨,吃剩的食物要儲存在冰箱中,並且再次食用前應充分加熱。尤其是加工食品時要注意高溫加熱,一般情況下,加熱100℃一分鐘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

  其次,對一些自身易攜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螄、貝殼、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產品,食用時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絕生吃、半生吃以及醃製後直接食用等不良飲食習慣。同時要搞好食品衛生、餐具茶具消毒。生食與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貯藏容器均應嚴格分開,防止汙染。不要到沒有衛生許可證,衛生設施不全的小型餐館或路邊流動攤販處就餐。

  另外,不要用新鮮糞便下田,不要在河、塘內洗甲肝病人的衣物等。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注意消滅蒼蠅、蟑螂等害蟲,避免疾病的媒介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