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易患的常見疾病

  於嬰幼兒處於免疫力較差的階段,加上體溫調節中樞和迴圈系統發育尚不完善,非常容易患上疾病,哪麼兒童常見的疾病有哪些呢?下面小編馬上就告訴大家吧。

  

  1.秋季腹瀉:整個秋冬都是秋季腹瀉的高發時節,該病主要由輪狀病毒引起,多數發生在6-24個月的小兒中,常常突然起病,伴發熱、咳嗽,但不久便上吐下瀉,大便如“蛋花湯”樣。一些幼兒園也會出現幼兒患輪狀病毒導致秋季腹瀉,會出現嘔吐之後腹瀉的症狀。

  專家提醒:一般嬰幼兒患秋季腹瀉後很快就會康復,但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因為嘔吐過度導致脫水,另外,如果孩子反覆吐,而且萎靡不振老想睡覺,就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診治,因為有的患兒會因為腹瀉病毒進入大腦而導致病毒性腦炎。

  2.流感及肺炎:引起流感的病原體最常見為病毒。嬰幼兒一旦感染,症狀會比大人更嚴重,重者甚至會出現支氣管炎、肺炎等併發症。最近的門診量顯示,和前幾年同一時期相比,肺炎孩子發病有所增加。眼下正是季節性流感和甲流流行時節,嬰幼兒要特別小心。

  專家提醒:最近因為病毒性感染導致白細胞驟降的幼兒為數不少,白細胞降低容易引起繼發感染,延長呼吸道疾病的恢復期。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燒退後仍然精神不振,最好去醫院做檢查。

  有的孩子患上病毒性肺炎,醫生無法直接聽出肺裡的病變,通過X光則可以看到大灶性肺炎,如果嚴重的話病毒還會影響大腦。如果孩子發燒連續四五天不退,家長最好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另外,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呼吸困難、氣急等情況,也要提高警惕。

  3.哮喘:冬季要蓋厚被子,穿毛衣、羽絨服等,因塵蟎過敏導致哮喘發作的患兒明顯增加。

  專家提醒:如果哮喘患兒晚上老是咳嗽,不能躺下,坐立不安,那就是病情加重的表現,家長最好送他去醫院。

  孩子患了以上三種常見冬季病中的任何一種,都需要清淡飲食,注意休息,可以適當停止進食魚蝦、菌菇等一些高蛋白的食物,部分孩子還會對一些水果過敏。

  挑食偏食更易“弱不禁風”

  專家表示,相對飲食正常的孩子,挑食偏食寶寶在冬季更易“弱不禁風”——— 由於進食的種類和數量少,常會引起某些營養素的不足。洪教授舉例,不愛吃蔬菜的孩子,比較容易缺乏水溶性維生素、膳食纖維;不愛吃魚的孩子比較容易缺乏不飽和脂肪酸;過多素食的孩子還容易影響一些脂溶性營養素如胡蘿蔔素等物質的吸收,從而出現多種不適症狀。如胡蘿蔔素缺乏可導致體內維生素A合成不足,抵抗力降低,易出現反覆的呼吸道感染。一旦病毒來襲,就會最先“中招”。

  兒童預防疾病的方法

  多數病毒在氣溫降低時容易大肆繁殖,且迅速播散,直至感染人類。而兒童對疾病的抵抗力相對較弱,體內能抵禦疾病尤其是抵禦傳染病的抗體,無論從種類還是從數量上都明顯低於成人,因此極容易染上冬季病。

  脆弱人群:嬰幼兒、兒童

  專家點評:每年冬季,孩子最常見的疾病就是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哮喘、過敏性紫癜等過敏性疾病,因此家長要讓孩子多喝水,適當進食梨水、蜂蜜水、菊花茶、蓮菜、甘蔗等具有清熱潤燥作用的食物。

  預防招數:屋裡應當每天定時通風,使用加溼器保持適當的溼度,儘量讓孩子少去人多、密閉的公共場合。有哮喘和過敏性紫癜病史的孩子外出時要戴口罩,避免冷空氣刺激和呼吸道感染。

  在流感、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兒童們儘量不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居住的環境要定時地通風,保持空氣清新,被褥要經常進行日晒等;防肺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地增減衣服,在家長的帶領下,科學鍛鍊身體,使機體能適應天氣冷熱變化;兒童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不吸菸,不酗酒,保證飲食的清潔,多飲開水等。

  預防冬季兒童病,除了堅持體育鍛煉、合理增減衣服、搞好室內環境衛生、定期開窗通風換氣等基本措施外,姜醫生還提供了以下一些特殊方法:

  首先,做好預防接種。兒童應按計劃免疫程式全程預防接種,體弱兒童在冬季來臨前,要注射當年生產的兒童流感疫苗。

  其次,進行飲食預防。兒童需按時就餐,營養要豐富而均衡,多喝湯食。在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寒冬時節,每天最好吃幾瓣大蒜或幾段大蔥,這對預防流感有效;大蔥浸泡液對預防百日咳有一定作用,此外,秋梨湯對防治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功效。

  再次,要保持兒童居室適宜的溫度和適度。兒童居室的空氣要保持新鮮流通,室溫在22℃左右,相對溼度在45%至55%為宜。兒童的睡眠應充足,飲食清淡,富有營養,易消化吸收,杜絕徹夜玩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