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菜種植的方法有什麼

  積極發展高山盤菜夏秋栽培生產,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盤菜種植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盤菜種植的方法

  1、品種選擇

  高山種植的盤菜品種應選擇較耐熱、耐病、較早熟、優質和商品性好的品種。

  2、地塊選擇

  盤菜栽培忌連作,要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輪作,最好為生地。宜選擇海拔高度為600米以上,土壤含有機質較多、肥沃而疏鬆、排灌方便的砂質壤土或壤土。

  3、播種期選擇

  高山盤菜對播種期要求嚴格,早播易發生病毒病。最適宜的播種期是由海拔高度和當年天氣,海拔每升高或降低lOO米,播種期提早或延後5—7天。海拔300米的低山地區,一般8月下旬至9月初播種;海拔500—600米的應在8月中下旬至9月初播種;海拔800米以上的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育苗移栽方式較直播方式栽培的播種期可適當提前。

  4、培育壯苗

  高山盤菜栽培適宜在大田直接播種。但為了節省種子和便於苗期管理,利於作物茬口安排,提高複種指數和土地利用率,一般採用育苗移栽方式。

  4.1 苗床準備。一般一畝大田需苗床8一lO平方米。苗床地撒施腐熟豬糞、鈣鎂磷肥或過磷酸鈣、生石灰等,為了防止地下害蟲為害,可用48%樂斯本或50%辛硫磷800倍液翻地前灑入地中,耙平畦面。

  4.2 播種。播種前苗床澆足底水,以滿足種子發芽對水分的需要。為了便於均勻撒播種子,需用幹細土***或焦泥灰***與種子拌勻,撒於苗床畦面,然後覆蓋厚0.5—1.0釐米的細土或培養土,再用遮陽網或草等進行覆蓋,並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

  4.3 苗期培育管理。盤菜苗出土後,要及時揭掉地面覆蓋遮陽網或草,並做好小拱棚塑料薄膜管理,在雨天要覆蓋塑料薄膜,畦兩頭不覆蓋;晴天要揭去塑料薄膜。遇高溫、強光照天氣的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在小拱棚上覆蓋遮陽網,防止高溫危害。為了保持苗床溼度和降低地溫,也可在盤菜苗出土後,撒一層稻穀殼或細碎草。要及時間苗,一般在播種後1周,就要間第一次苗,苗距4—5釐米,並要及時拔除雜草。

  4.4 苗期肥水管理。在苗床表土見白時澆水或施肥,一般追施10%稀人糞尿***或0.2%一0.3%複合肥料***2次。根外追肥可結合病蟲防治,在藥液中加0.2%磷酸二氫鉀等噴灑。

  5、整地和施足基肥

  深翻作深溝高畦,連溝畦寬1.0—1.5米。盤菜生長髮育要求有較充足的肥料,要施足基肥。一般畝施欄肥15—20擔、複合肥30—50公斤、鈣鎂磷肥***或過磷鈣***30—40公斤、石灰50一70公斤、腐熟菜餅肥30—40公斤等。施基肥的方法,一種是在作畦後,畦中間開深溝施入各種肥料;另一種是在畦中間開深溝施入欄肥,其他肥料撒施一起於畦面,並與土拌勻。

  6、定植

  6.1 選擇壯苗藥帶土定植。盤菜苗齡約25—30天左右,要選擇肉質根膨大至黃豆粒大、兩片子葉完整、大小一致的嫩綠的壯苗進行定植,剔除病苗與弱苗。定植前對秧苗進行一次病蟲害防治和澆水,用刀切土塊起苗,達到秧苗帶土定植。

  6.2 合理密植。每畝栽約3000—4000株。一般畦寬1.5米可栽3行,株行距為0.35—0.4米×0.5米;畦寬1.0一1.3米可栽2行,株行距為0.3—0.35米×0.5—0.6米。

  6.3 要淺栽。苗的根頸部不能埋入土中,即小“盤菜”要稍露出地面。栽後要立即用10%稀人糞尿或含有0.2%尿素水澆點根肥。遇到乾旱天氣,每天澆水1—2次,連澆2—3天,保持土壤溼潤,利於成活。

  7、田間管理

  7.1 鋪草。盤菜緩苗後,把畦面整平,並鋪草。

  7.2 中耕除草。沒有進行地面覆蓋栽培的盤菜,一般要中耕1—2次,即在定植後約10一15天進行第一次中耕,第二次中耕視苗生長情況和土壤情況而定。中耕要淺,不能把土淹埋盤菜根頸部。

  7.3 肥水管理。盤菜追肥的原則是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生產前期輕施,肉質根膨大期重施;每次追肥量不宜過多,濃度不能過高;要施在盤菜行中間,不要施在小盤菜上。從定植到採收一般追施肥5—6次。雨後要及時排澇,防止田間積水,乾旱天氣在畦面發自時澆水,要保持土壤溼潤,但不宜過溼。

  7.4 防治病蟲。以採用農業綜合防治為主,如適期播種,苗期採用銀灰色22目防蟲網覆蓋育苗,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溼潤,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等,並要及早進行藥劑防治。在每次治蟲時加入殺菌劑以防病害發生,而且不能連續兩次使用同一種殺菌劑。

  8、採收。一般盤菜在定植後60天左右、單個肉質根長到0.5—1.0公斤,就可分批採收。高山盤菜易受凍害,宜在12月中旬採收結束。

  盤菜的做法及藥用

  菜餚

  浙南民間對盤菜有多種食法:生食可謂浙南地區獨創,食前先將盤菜切成薄片狀,要求似斷非斷,如連不連,切工精細,落刀均勻,絲絲相扣,形狀不變,一旦拉開像盞燈籠,能張能合。然後用鹽水醃製三四天,取出拌以上等醬油,再滴上幾滴小磨麻油,俗稱“盤菜生”,其香其脆,別有風味,是下飯飲酒的佳品。

  用料:

  盤菜 鹽 白醋 白糖 花椒 生抽 香醋 白糖 麻油

  做法:1. 準備大盤菜。切去兩頭,把皮削乾淨。

  2.先在一面以1~2毫米左右的寬度切上“百刀”,不要把底部切斷,再翻過另一面,跟背面的刀交錯地再切上“百刀”。

  3.在切好的盤菜兩面都抹上鹽,蓋上保鮮膜,上面壓一個重物***我用一個裝滿水的鍋***醃上一天,這時候會出來許多水,將水倒掉,上面抹上白糖,放幾顆花椒,再倒上白醋蓋上保鮮膜繼續壓重物醃製一天。

  4.醃製好的盤菜生出很多水。同時也變軟了。放冰箱一個星期。

  5.吃的時候,用水沖洗一下然後手撕成片,一片片有點像梳子。生抽、香醋、白糖、雞精、麻油調成醬汁,倒在盤菜生上。

  紅燒盤菜、生炒盤菜、湯煮盤菜年糕是盤菜的主要熟食法。用生粉作勾芡,用大蒜葉作輔料,綠白相間。一碗熱氣騰騰的紅燒盤菜端上桌,可謂色、香、味俱佳,著名書畫鑑定專家楊仁愷先生來溫品嚐之後,讚不絕口,欲將溫州盤菜作畫,載入畫冊。

  藥用

  盤菜藥用價值甚高,《本草綱目》載:“根葉苦溫無毒,利五臟,輕身益氣,常食通中,令人肥健,消食下氣,治嗽、止消渴”等.

  【性味】:苦辛甘,平。

  ①《別錄》:"味苦溫,無毒。"

  ②《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③《本草綱目》:"辛甘苦。"

  【功用主治】:開胃下氣,利溼解毒。治食積不化,黃疸,消渴,熱毒風腫,疔瘡,乳癰。

  ①《千金·食治》:“主消風熱毒腫。”

  ②《食療本草》:“下氣,治黃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熱毒風腫。”“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氣,治嗽。”

  ③《飲膳正要》:“溫中益氣,去心腹冷痛。”

  ④《本草備要》:“搗敷陰囊腫大如鬥,末服解酒毒,和蕓薹根搗汁,雞子清調塗諸熱毒。”

  ⑤《醫林纂要》:“利水解熱,下氣寬中,功用略同蘿蔔。”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食或搗汁飲。外用:搗敷。

  ①《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氣脹。”

  ②《本草衍義》:“過食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