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種植荷花

  1985年5月荷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泰國和越南的國花。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荷花的種植技術

  種子繁殖

  首先要破殼。5-6月將種子凹進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或粗糙的石塊上磨破,浸種 育苗。要保持水清,經常換水,約一週左右出芽,兩週後生根移栽,每盆栽一株,水層要淺,不可將荷葉淹在水中。90%左右當年可開花,但當年開花不多。

  分藕繁殖

  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翻盆栽藕的最佳時期。過早栽植會有寒流影響,種藕容易受凍害。北方地區遇寒流時可用透明農膜覆蓋。栽插前,盆泥要和成糊狀,栽插時種藕頂端沿盆邊呈20度斜插入泥,碗蓮深5釐米左右。大型荷花深10釐米左右,頭低尾高。尾部半截翹起,不使藕尾進水。栽後將盆放置於陽光下照晒,使表面泥土出現微裂,以利種藕與泥土完全粘合,然後加少量水,待芽長出後,逐漸加深水位,最後保持3-5釐米水層。池塘栽植前期水層與盆荷一樣,後期以不淹沒荷葉為度。

  太空育種

  1994年7月,由廣昌縣白蓮科學研究所與中科院遺傳研究所合作,將442粒廣昌白蓮種子搭上940703號返回式衛星,在太空中停留時間355小時35分鐘,繞地球238圈後成功返回地球。經篩選培育,形成了太空蓮1、2、3、36號等多個品種。2002年、2006年,廣昌白蓮又先後搭乘“神舟四號”飛船、搭載實踐8號育種衛星再上太空。其中,太空蓮36號單蓬結實可達22粒左右,百粒可重100克左右,被譽為最優秀的籽蓮品種。太空荷花的培育要過“三關”:

  一、輻射關:太空荷花是由返回式航天器將荷花種子攜帶至太空,在宇宙中強輻射、微重力、高真空、弱地磁場的環境下,大部分種子將壞死,只有少數種子能夠存活。存活的種子發生基因變化,才有可能成為太空荷花。

  二、篩選關:由於太空中的植物種子基因誘變是不定向的,有可能變好,也有可能變差。在返回地球后,根據育種目標、開花情況,保留花大、色豔、形美、花期長等優良品質,從而產生備選的太空荷花。

  三、穩定關:經過幾年時間反覆篩選後,不斷從每代荷花中選出優良組織進行培育,淘汰基因不穩定的株系,最終將基因優良、遺傳穩定的荷花保留下來,才能確定為新品種。

  水肥管理

  荷花是水生 植物,生長期內時刻都離不開水。生長前期,水層要控制在三釐米左右,水太深不利於提高土溫。如用自來水,最好另缸盛放,晒一二天再用。夏天是荷花的生長高峰期,盆內切不可缺水。入冬以後,盆土也要保持溼潤以防種藕缺水乾枯。

  荷花的 肥料以磷鉀肥為主,輔以氮肥。如 土壤較肥,則全年可不必施肥。腐熟的餅肥、雞鴨鵝糞是最理想的肥料,小盆中施半兩即可,大盆中最多隻能施1-2兩,切不可多施,並要充分與泥土拌和。生長旺期,如發現葉片色黃、瘦弱,可用每盒0·5克尿素拌於泥中,搓成10克左右的小球,每盆施一粒,施在盆中央的泥土中,7天見效。

  越冬管理

  入冬以後,將盆放入室內或埋入凍土層下即可,黃河以北地區除埋入凍土層以下還要覆蓋農膜,整個冬季要保持盆土溼潤。

  荷花的觀賞價值

  荷花水景

  一、荷花專類園,中國荷花專類園有三種:一是像武漢東湖磨山的園林植物園,園中開闢一處以觀賞,研究荷花為主的大型水生花卉區;二是像南京莫愁湖,杭州新“麴院風荷”這類是以荷花欣賞為主的大型公園;再一類就是以野趣為主,旅遊結合生產的荷花民俗旅遊資源景區,如廣東三水的荷花世界,湖南嶽陽的團湖風景區。

  二、在山水園林中作為主題水景植物:俗話說,“園無山不壯,山無水不麗”,用荷花布置水景,在中國園林中極為普通。江南一帶名園,多設有欣賞荷花風景的建築,揚州的瘦西湖在堤上建有“荷花橋”,橋上玉亭高低錯落,造型古樸淡雅,精美別緻,與湖中荷花相映成趣,是瘦西湖的風景最佳處,岳陽金鶚公園的荷香坊臨水而建,與曲欄遙相貫通,香蒲薰風,雨中賞荷,深受群眾喜愛。

  三、作四季有花可賞中的夏花:四時景觀的不同,是中國造園家恪守的造園規則,如梅花耐冬,柳絲迎春,綠荷消夏,桐葉驚秋。荷花的綠色觀賞期長達8個月,群體花期在2-3個月左右。夏秋時節,人乏蟬鳴,桃李無言,亭亭荷蓮在一汪碧水中散發著沁人清香,使人心曠神怡。

  四、作多層次配置中的前景、中景、主景:中國園林在配置植物時十分注意層次的變化,以形成遠近,高低不同的豐富景觀。 柳荷並栽就是典型的手法。 劉鶚在《 老殘遊記》中曾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來概括濟南大明湖。湖南湘潭的雨湖公園春季柳絮紛飛,小荷露尖;夏秋花葉亭亭,柳絲翠綠;冬季柳絲批雪,殘荷有聲,不失為佳景勝地。

  五、作工業三廢水汙染水域的“過濾器”:由於蓮藕地下莖能吸收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汙染物後的產物,所以荷花可幫助汙染水域恢復食物鏈結構,促使水域生態系統逐步實現良性迴圈。

  盆栽盆景

  荷花對生長環境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能在大小湖泊、池塘中吐紅搖翠,甚至在很小的盆碗中亦能風姿綽約,裝點人間。在中國荷文化史上,盆荷這種形式出現之初只是被用於私家庭院觀賞。如今,在中國各地園林中,盆荷的應用非常廣泛。盆栽和池栽相結合的佈置手法,提高了盆荷的觀賞價值,在園林水景和園林小品中經常出現。荷花水石盆景是在杭州出現的一種新的盆景。它是荷花盆栽與水石盆景的有機結合,既體現山石的剛毅挺拔,又顯示荷花的嬌豔嫵媚。荷花盆景可選用珊瑚石、砂積石、斧劈石、英石等山石作材料。

  荷花插花

  插花在中國始於六朝,源於佛前供花。作為佛教的聖潔之花,因此可以說,插花在興起之時便於荷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唐宋時期,供花仍是插花的一種主要形式。到了明清,插花藝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時的荷花插花無論是藝術深度還是技巧,都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可稱為中國古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時期。隨著人們對荷花插花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僅荷花、荷葉、蓮藕和蓮實等素材在插花中的運用愈來愈普遍,而且對這些素材的觀賞效果也作了科學的比較。荷花插花一般選用中小型品種為宜,同時也適當配以其它植物的枝、葉、果,力求 色彩清麗構圖明快,欣賞效果可保持3-4天。

  荷花的民俗風情

  觀蓮花:早在宋代,每逢六月廿四,民間便至荷塘泛舟賞荷、消夏納涼。盪舟輕波,採蓮弄藕,享受浩月遮雲的夏夜風情,好不愜意。

  放荷燈:是日夜,以天然長柄荷葉為盛器,燃燭於內,孩兒持以玩耍;或將蓮蓬挖空,點燭作燈,置於屋內及庭院;或以千百盞荷燈沿河施放,隨波逐流,星光閃閃,波光粼粼,燭光點點,十分好看。

  評選市花: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許多城市為適應兩個文明建設的需要,相繼開展了市花的評選活動,先後推舉荷花為市花的城市有 山東濟南市、濟寧市、湖北 孝感市、洪湖市、河南 許昌市、廣東肇慶市、 江西九江市等7市。90年代澳門迴歸前制定特區的區旗、區徽,也選用荷花為圖案。這是因為這些城市和特區的歷史淵源,民風習俗、情操陶冶與荷花息息相關。儘管他們遙隔數千裡,發展的道路各異,然而,人們對荷花的喜愛心態卻一脈相承,只是情韻各異。

  山東濟南市 :1987年8月18日***陰曆:六月二十四***,荷花被譽為濟南市“市花”,此後每年都舉辦 荷花節。大明湖更是煥發了生機:垂柳披拂,荷花掩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山東濟寧市 :濟寧市荷花栽培約有二千年的歷史。濟寧市的荷花新品種已達六十餘種。

  河南 許昌市:20世紀80年代荷花被譽為許昌市“市花”,更促進了荷花文化的繁榮發展。

  湖 北 孝感市:自古以來孝感城野荷遍地,尤以城西 蓮花湖為最盛。今日孝感市區便是 蓮花池之一隅。湖邊有“荷花墩”,城內有 荷花池,“泮沼荷香”已成為 孝感八景之一。

  湖北洪湖市:以洪湖聞名的湖北洪湖市,水域面積758平方公里,荷花到處盛開,使之成為荷花的海洋。1987年,洪湖撤縣立市,1991年市人大通過決定以荷花為“市花”。

  廣東肇慶市:種植荷花近千年的廣東 肇慶市,以瀝湖 七星湖的荷花最為著名。已成為肇慶人民最喜愛的花卉之一。

  江西 九江市:市花定為“荷花”,荷花因為“迎驕陽而不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成為聖潔代表,友誼象徵和使者。荷花,又名蓮花,與 九江淵源頗深,山有蓮花峰,洞有 蓮花洞,佳作有《愛蓮說》,廟有蓮花驛寺,池有蓮花池。

  賞荷佳地:首推“麴院風荷”,是中國西湖夏季賞荷名園。相傳,麴院曾是南宋時期釀製官酒的作坊,作坊裡的人閒時在院中廣種荷花,於是夏季荷花盛開時,荷花香夾帶著濃濃的酒香,香飄滿園,於是麴院風荷便因此得名,也成為了西湖十景之一。

  位於中國無錫濱湖區的馬山千波路就是不可錯過的賞荷佳地。當下,千波路旁一路皆是開滿紅荷翠葉的荷花塘,隨風搖曳的傘狀荷葉簇擁在一起,將千姿百態的蓮花襯托得尤為嬌俏可人。八月花期,是賞荷的最佳時間。

  微山湖被稱為“中國荷都”,有十萬畝荷花池。微山湖美的內涵豐富多彩,橫無際涯謂其闊,清波盪漾謂其雅。論其絢麗奪目,則要數滿湖鋪天蓋地的荷花了。每屆夏秋,百里湖面花團錦簇,荷香瀰漫。花有紅、白兩色,紅的嫣然如霞,白的冷豔似雪。面積如此大的荷花蕩,全國亦不多見,堪稱一大奇觀。

  京城日壇公園的荷花花大葉麗,清香遠溢,亭亭玉立,吸引了眾多遊人觀賞,花期能持續到9月。頤和園,可欣賞雨後天晴“蓮紅綴雨”的盛景。站在西堤向西望去,治鏡閣湖、藻鑑堂湖兩個湖區儼然是荷的天下。飄飄蕩蕩的荷葉鋪滿了整個湖面,荷葉上殘留的雨珠在晨光中晶瑩剔透,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帶著晨露愈發嬌豔。微風過後荷花清香撲面而來。陽光傾瀉下來,在荷葉的尖上匯為一滴露珠,又滑進湖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