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飼養紅尾貓

  紅尾貓外型比較優美,身體延長,寬而扁平。要怎麼飼養它才好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飼養紅尾貓的方法。

  紅尾貓的飼養:繁殖方法

  此魚飼養容易,並且生長速度很快。體型差異小的單獨飼養。

  餌料為活餌、肉塊等,在原產地為食用魚,也被用來清除河道的動物死屍。

  此魚在剛入水族箱時會影響進食,一段時間適應環境後,能吃光同缸中飼養所有的稍小的魚只。

  紅尾鯰屬夜行魚***經多年人工養殖後,夜行的習性基本改變了***,夜晚很活躍,喜歡到處亂撞,因此在缸中不要做太複雜的造景,更不要種水草之類。

  在夜晚突然開燈後,容易受到驚嚇而撞缸。在捕撈的時候也會因為驚嚇出現短暫的退色現象。

  食量和排洩較多,需要加強過濾,在水質差的環境下飼養容易出現,矇眼和翻鰓症狀。***翻鰓可按照龍魚翻鰓治療法醫治***

  紅尾鯰,活潑好動,需要較大的水族箱。

  性成熟期的紅尾鯰能發出貓一樣的叫聲,30釐米以下的亞成體小魚,胃袋還沒未發育完全,餵食過量或環境突然改變,以及受到驚嚇之後會產生嘔吐的應激現象。

  和鯰科的魚一樣,紅尾鯰也容易吞食一些小型器械零件,但之後大多能自己吐出來。情形嚴重者也可以用鑷子伸進胃袋中夾出來。

  紅尾貓的飼養:方法

  適宜飼養水溫:25℃左右;

  硬度:5左右;

  Ph值:6左右;

  食物:喜食動物性飼料,尤其是小魚;

  性情:性情凶暴***對小魚***,其他時候性情溫和;

  形態特徵:該魚外型比較優美,體延長,寬而扁平。在嘴的上下有雪白高貴的白鬚共6對,其中一對較長,常向前方伸展。該魚體色基本上有三種顏色:背部的灰黑色、腹部的雪白色、尾鰭的桔紅色。眼眶上半部為白色,形成一半圈白圈。成魚體長70~100釐米。

  紅尾鴨嘴魚飼養容易,飼養時需有過濾器,並且要求單獨飼養,要求水質中性或弱鹼性的軟水中生活良好,水溫要求25℃左右,餌料為活餌、魚肉等,白天游水動作優雅,夜晚開燈,容易受到驚嚇上下翻動。

  紅尾貓的飼養:疾病防治

  爛鰓病

  病原待研究。症狀和病理變化:早期可見病魚鰓絲顏色變淡,有少量腐爛,尾部與體表黑色素增多,食量減少,每日可見個別死魚。後期可見病魚體色發黑,鰓絲邊緣附有汙泥或餌料殘渣,大部分鰓絲腐爛缺刻,每日數量急增。此病流行於4~6月。

  防治方法:***1***外用藥物--漂白粉:濃度為1毫克/升***治療網箱養殖大口鯰時,加0.4~0.5毫克/升的晶體敵百蟲***,全池或全箱潑灑。強氯精:0.3毫克/升***或生石灰15~20毫克/升***全池或全箱潑灑。***2***內用藥物--呋喃唑酮:每100千克魚體重每日用藥10~20克,拌餌投喂,每天1次,連用3天。魚菌靈:每100千克餌料加藥200克,製成藥餌投喂,每天1次,連用3天。

  出血病

  病原:初步認為是細菌感染所致。症狀:病魚最初表現為獨游水面,頭上尾下,嘴部張開,稍受驚即竄遊於水下,不久即又上浮;中期病魚於流水處聚整合團;臨近死亡時,病魚激烈翻滾、竄遊,頭部常帶有汙泥。吻端粘膜潰爛;鰭及鰭基出血,鰭條末端稍腐爛,體表充血發炎;撕開面板,可見肌肉呈區域性點狀、線狀或斑塊狀出血;鰓絲顏色變淡,粘液增多,末端腐爛缺刻,多數病魚的鰓由於嚴重貧血及出血,而呈花斑狀;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腸道充血發炎,腹腔內積有淡黃色或紅色腹水;部分病魚的肝、脾、腎等實質器官有不同程度的點狀出血,膽囊也常腫大變色。流行情況:此病主要發生在3~15釐米的苗種階段,池塘養殖、網箱養殖均較流行。流行於5~7月。水溫24~28攝食度。 防治方法:***1***用濃度1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3毫克/升的強氯精全池潑灑。並在當天開始投餵魚血散,每天每萬尾魚種用藥100克拌餌投喂連喂5天。***2***用濃度0.3~0.4毫克/升的魚蝦安全池潑灑連續3天;並開始用魚血康以3%~5%的含量拌餌投喂連喂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