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眼睛流淚怎麼回事

  寶寶眼睛老是流淚就是一個危險訊號。警惕寶寶淚汪汪,是所有父母的責任。寶寶為何總流眼淚,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又是什麼?這是新生媽媽必須要了解的,只有掌握方法,才能及時制止疾病的傳播。

  寶寶眼睛經常流淚原因:

  鼻淚管阻塞:產生眼淚的腺體稱為“淚腺”,位於眼窩外部靠上的位置。當眼淚流出後,會從一根通向鼻子的管道排出。新生孩子在哭的時候很少有眼淚,鼻淚管經常是沒有完全開通的,出生一個月後,眼淚才能分泌明顯。3~4周時,寶寶的眼淚才只是情緒的宣洩。若一個月時,寶寶眼睛經常流淚,且持續數月不好,分泌物也隨之增多,請觀察鼻淚管的通順情況。淚道發生阻塞時,孩子的眼淚就不能正常排出,就要順著面頰流出,或者經常留在眼睛的睫毛囊內,便看起來淚汪汪。大多數情況下寶寶都能自行改善,對於那些無法改善的病例,在全身麻醉的條件下做鼻淚管探通術也會幫助恢復。

  沙眼,結膜炎,倒睫,角膜異物,青光眼:當孩子出現一隻眼睛有眼淚,一隻眼睛沒有眼淚的異常情況時,首先考慮炎症的侵害。家長應該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看看孩子究竟流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通常會用抗生素治療結膜炎。若寶寶情況輕微,在眼科醫生示範下,媽媽經常按摩寶寶淚囊可能也會對正常流淚有所幫助。

  其一是淚液分泌過多,不能及時地流入鼻咽腔內,如小兒情緒激動、啼哭時,這種流淚多是生理性的,短暫的;

  其二是眼的炎性感染或其他眼病,常見的有淚囊炎、結膜炎、角膜炎、眼外傷***包括過劇地揉眼、角膜擦傷***等;

  其三是淚道狹窄、淚道阻塞可由炎症、外傷所致,也可能是先天性淚道狹窄、先天性淚道閉塞。後兩類病因所引起的流淚多數是持續性的,往往伴有眼紅、怕光等其他表現。   如果寶寶的眼睛只流淚而沒有出現紅絲等現象,可能與寶寶的鼻淚管不通有關係。建議你把手清洗乾淨,在寶寶的眼角和鼻樑處由下往上輕推,每天做幾次,可以促進鼻淚管的暢通,看能否有效。 寶寶眼睛分泌物如果是黃色的,那說明寶寶的眼睛有炎症,建議您帶寶寶去醫院眼科檢查。用藥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淚點外翻。下淚點離開眼球,眼淚不能流入下淚點,因此發生流淚症狀。

  2.淚點狹窄或閉塞。因瞼緣炎、燒傷、其他外傷或睫毛進入淚小管引起。也有先天性的症狀。

  3.淚小管狹窄或閉塞。多因砂眼感染後的瘢痕組織、結石或睫毛進入而發病。

  診斷時的典型症狀:

  1.迎風流淚。單眼或雙眼,當氣溫下降或有冷風刺激時,眼淚很快流出,伴有 發 癢和眼睛發澀的感覺。

  2.經常流淚。眼睛在沒有刺激的情況下常常流淚,眼淚稀清,沒有痛感也不紅腫。

  寶寶眼睛經常流淚的治療方法:

  如果寶寶自出生一直這樣,一般是淚囊炎,症狀輕的只需滴眼藥水加按摩內眼角即可,症狀重的就需要到醫院通淚道了。如果只是近期才有的狀況,你可試著下翻你小孩的下眼板,可見眼結膜充血發紅,可能是結膜炎可以到藥店買一支小孩專用的消炎眼藥水,按說明書用。要注意日常的護理,用乾淨的棉紗布沾鹽水擦掉眼屎,再滴眼藥水。當然也不排除上火,經常給寶寶喂點白開水或者金銀花水,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就得注意忌辛辣和油膩了。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因為眼睫毛倒長刺激眼淚流出的,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臉型的變長,鼻骨的發育,絕大多數的倒睫是可以恢復正位的。如果還是不放心的話,最好到正規眼科檢查一下。

  嬰兒淚道阻塞或狹窄可試用手指有規定地壓迫淚囊區,自下瞼千分之下線內側與眼球之間向下壓迫,壓迫數次後點抗生素眼液,每日3-4次,堅持數週,能夠促使鼻淚管下端開放。大多數患兒可隨著鼻淚管開口發育開通而自愈,或經過壓迫痊癒。若保守治療無效,半歲以後可考慮淚道探通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