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沒送禮老師怒罵學生

  教師節快到了,作為學生,你會送老師禮物嗎?近日居然發生一起因的惡性事件。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昨天,一則有關“班長因未能組織同學給老師送禮物被毆打”的網帖引起網友關注。法制晚報記者昨日從當事老師獲悉,班主任承認有過激行為,但否認授意學生買禮物。目前當地公安機關已立案調查。

  昨天下午,網帖中提到的被打學生郭雨***化名***告訴記者,自己就讀於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第二高階中學,9月10日教師節中午,班主任吳老師將擔任班長的他和另一位女班長叫到辦公室,讓他們組織學生齊***湊***錢買禮物,但郭雨一直到下午6點也沒收上來錢。

  郭雨回憶,當晚七時許,班主任吳老師將他叫到辦公室,“鎖上了辦公室的門,關了燈,開始用拳頭對我進行毒打,大約持續了10多分鐘,最後連打帶罵讓我滾出房間”。

  “一開始我一直道歉求饒,後來我真被打‘蒙圈’了。”郭雨說,走出辦公室後意識不清醒,摔倒後右胳膊被玻璃劃傷。

  而網帖中提到的另一位當事人——班主任吳老師,則向法制晚報記者承認有過激行為,但否認教師節當天曾授意學生買禮物,“絕對沒有這個事”。

  相反,作為班主任,吳老師說中午找兩個班長是由於學校不允許買禮物,囑咐他們不要買,“咱們班不能動——我是這麼要求的”。

  至於網帖中反映的打人一事,吳老師表示,“談不上什麼打,象徵性的嚇唬他,整他臉上和脖子上一下子,他有那個還擊的意思,好像完了我又整他身上一下兩下子”。

  吳老師稱,郭雨離開辦公室後在走廊裡哭了約有半個小時,可能由於情緒波動比較大,“鑿了實驗室玻璃”,導致胳膊受傷。郭雨住院後,他已經多次到醫院看望。

  吳老師表示,自己出現過激行為另有原因。郭雨當天在老師授課期間玩手機,他把手機沒收上來後發現,郭雨在向同學傳送的簡訊中稱他為“飛兒”。吳老師名字中有一個字是“飛”,當時感覺有點受到侮辱。

  當時他叫來郭雨說,“你是班長,老師對你這麼器重、這麼信任,在你心目中老師就是你兒子?你是我爹?”

  對此,郭雨表示,稱呼老師“飛兒”並非對老師的侮辱,“‘兒’是兒化音,同學們有的叫吳老師‘飛哥’、有的叫‘飛兒’, 一般親近的才這麼叫,但沒有當面叫過”。

  目前,由於胳膊動脈斷裂、左耳洞流膿水,郭雨仍在醫院接受治療。

  被打班長傷情

  郭雨的叔叔告訴記者,孩子今年上高三,本來打算明年去當兵,據現在的情況看,肯定會留下傷疤,兵是當不成了。目前家屬的訴求之一是希望學校能給個說法,從出事到現在,沒有一位學校領導來醫院說明情況。

  教師節的基本介紹

  教師節是個感謝教師的節日。各國各地區節日日期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為9月10日,臺灣省為9月28日。詞有兩重含義,“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廣義的教師是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係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並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狹義方面來理解,即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根據社會的分工和以學校教育為主要教育形態的事實,把教師定義為:受社會的委託,在學校中對學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響,把其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以此為主要職責的專業人員。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教師節,但教師節沒有單獨的活動沒有特點。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用來慶祝教師節和感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