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怎樣持有可轉債

  可轉債應該怎樣持有?今天小編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希望對您的投資有所幫助。

  “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遠。”——外國格言 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是每個投資者的夢想。

  也就是夢想罷了。 只有身在股市其中的人,才知道低買高賣有多難。 簡單地說,你覺得下個月股市會漲還是會跌呢?

  這看起來並不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從各個渠道可借鑑的資訊貌似也蠻多的。最重要的是,只要你的預測準確,市場就會給你非常豐厚的回報。上海交通大學高階金融學院的客座教授方躍曾提到過一組有趣的統計資料:據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表現,如果一個投資者在1926年1月投資1美元,到了1994年12月,他的投資就會變成811美元。但如果他準確地預測了標準普爾每個月的收益率是正數還是負數,並僅僅以此為依據來決定該月投資股市還是短期國庫券,他的1美元投資最終會變成多少呢?答案是約為12.5億!對於投資者而言,完美波段的誘惑力毋庸置疑。

  但相對其成功率而言,這個看似誘人的蘋果無疑是有毒的。到目前為止,憑藉準確預測市場漲跌而大幅獲利的投資者極為罕見,而因追漲殺跌盲目波段操作而在股市中損兵折戟者卻屢屢有聞。

  甚至專業投資者也概莫能外,查爾斯·艾里斯在其《投資藝術》一書中就曾提到:“投資經理波段操作的成績令人一見難忘,因為絕大部分都是虧損。”他還提到,一份未出版的研究報告研究100家大型退休基金及其波段操作的經驗,發現所有退休基金都從事過波段操作,但沒有一家能靠波段操作提高投資報酬率。事實上,100家基金中有89家因為“波段操作”而虧損,而且在5年內,平均虧損高達4.5%。

  市場節奏是極難把握的另一個例證來自於《商業週刊》——一家久負盛名的世界級財經雜誌——的兩篇封面文章。在1979年8月13日,那一天標準普爾500指數穩穩地站在105點上方,而商業週刊卻刊載了它的封面文章,標題是《股票的滅亡》;時隔四年之後,在1983年5月9日的那一天,大盤剛剛完成了它60%的漲升,《商業週刊》便再次推出了它的封面文章,這一回的標題是《股票的重生》。——這還是所謂的主流媒體、專業眼光!

  正因如此,儘管低買高賣的誘惑力難以抵擋,但卓越的投資者卻經常提醒大眾其可能存在的投資陷阱。正如先鋒投資集團的主席約翰·博格先生所說:“在我從事金融業的這三十年中,我從不知道有誰是長盛不衰的,也不知道有誰知道什麼人是長生不衰的。實際上,極力去把握市場節奏不僅不會使你的投資賬戶增值,相反還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對於理性的投資者而言,選擇良好的投資標的,買入並持有的投資理念相對更有勝算。

  可喜的是,可轉債正是適合中長期持有的最好投資品種。

  可轉債的底部確定,而且100%保底;頂部上不封頂,貌似不確定,但是30%~40%的上漲卻是大概率事件,等於保險收益區間是確定的;甚至時間也確定,五、六年之內***實際99%都是不到期即可提前獲利***。一句話,只輸時間,不輸利潤!

  持有這樣一個確定性的超級利器,投資者該是多麼的淡定!不管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西方諺語說:眾鳥在林不如二鳥在手。如果放著可轉債確定的收益不要,反而追漲殺跌去博短期不可預測的風險收益,簡直是捧著金碗喝砒霜,自尋死路啊!

  相信通過上面的學習,您一定對這個知識點有所瞭解,希望您能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這樣的話才可以在市場彙總如魚得水。

  宣告:期貨資訊來源於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