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鐘錶的工具和用具有哪些

 

  有時候鐘錶壞了我們就會拿到鐘錶維修師傅那進行維修處理,但是你知道他們在修理的過程中都是需要使用什麼工具的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修理鐘錶的工具,希望能幫到你。

  修理鐘錶的工具

  1、放大鏡。

  用途:由於手錶零件精細,必須經由放大鏡才得以看清每個零元件。通常都需準備3到12倍數種不同放大倍率的放大鏡,低倍數多用於零件拆裝,高倍數則用於調整遊絲、檢查車芯有無歪斜或極細小的零件。

  用法:可直接將上下眼皮撐開夾住放大鏡,也可以自行用鐵絲或購買現成的鐵絲圈,將放大鏡套緊再套在頭上,鐵絲長度可自行調整,而且近視戴眼鏡的人也可以直接放在鏡面上使用。

  2、錶帶支撐座。

  用途:調整錶帶長短時用來固定錶帶以方便拆解的支撐座。

  用法:將錶帶頂針依箭頭方向垂直置於活動式表節活動栓處,以槌子輕敲,活動栓便會脫離,調整到適當長度後再由另一邊依同樣方法裝回即可。

  3、拆表刀。

  用途:開啟手錶後底蓋。

  用法:將手錶握穩避免打滑而割傷後底蓋,以開表刀從後底蓋邊緣開口處用力壓入扳起即可,開表刀另一端有較短的刀,可用於皮帶表的皮帶拆卸。注意:僅適用於壓入式的後底蓋設計,旋入式底蓋、鎖螺絲底蓋或特殊底蓋就必須使用專用的開表器。

  4、開表器。

  用途:開啟旋入式後底蓋。

  用法:後端設有調整大小尺寸的旋轉鈕,將開表器調整至手錶的適當大小後,壓住並向左旋轉,便可開啟後底蓋,最好與手錶固定座搭配使用較為順手。

  5、木質手錶固定座。

  用途:因應男、女表而有正反面不同尺寸之分,木質材料,不易傷及錶殼,搭配開表器可以輕鬆安全的開啟手錶後底蓋。

  用法:將手錶背面朝上置於固定座中並調整側面旋轉鈕調整大小,再使用開表器將後底蓋開啟。

  6、風球。

  用途:清除零件上的灰塵。

  用法:只要握住並壓按數下即可。

  注意:當手表組裝完成上完油後,應避免對準寶石油孔吹氣以避免油孔內的油被吹散。

  7、毛刷與去漬油盤。

  毛刷用途:洗油時刷洗零件之用,用完陰乾即可。

  去漬油盤用途:盛裝需洗油的零件,在盤中加入去漬油,再以毛刷清洗零件

  8、玻璃纖維刷。

  用途:主要是提供較粗大的零件除鏽之用,類似銼刀的功能,可藉由玻璃纖維將鏽漬刮除。

  用法:類似自動鉛筆,使用時先壓出適當的長度,在需要除鏽的零件上來回地刷,用完再將它縮回套管內。

  注意:由於玻璃纖維極細,玻璃屑不慎與面板接觸會刺手而感到不舒服,所以使用前最好在桌面上墊一塊黑色襯底,便可以看清掉落的玻璃碎屑,保護自己。

  9、四破***割***。

  用途:夾取龍芯、輪心或圓柱體等小零件,方便固定,由一圓柱體切割成四份,在夾取零件時,受力平均,不會損傷零件,兩端共有4種不同規格。

  用法:將龍芯插入旋轉鎖住,即可輕易取下龍頭,並可用於各種型別的圓柱體。

  10、黏土。

  用途:清除零件上的灰塵或多餘的油漬,及石英錶磁車上的油汙。

  用法:用夾子挖取部份黏土包覆住夾子尖端,輕輕黏起髒汙處即可。

  11、機芯固定座。

  用途:因男、女表機芯大小不同而有兩種尺寸的座臺,用於固定機芯、方便拆解。

  用法:將機芯外圈平穩放於固定座溝槽,輕輕鎖住,別太過用力,以免傷到機板。

  12、皮革墊。

  用途:手錶拆解時墊在錶殼下方的維修墊,可保護錶殼或玻璃不受刮傷,亦可固定錶殼使其不易滑動,方便拆解。

  13、螺絲刀座。

  用途:分別有10支裝、9支裝和散裝等不同組合,並附有備用刀片,只要將螺絲刀上的螺絲固定孔鬆開,即可更換刀片。每支刀上皆有顏色以區別規格,刀座外圈數字則代表刀的直徑。

  用法:使用時必須與機板垂直,並且要先比對螺絲的大小,選用適合的尺寸,才不會損傷螺絲帽或不小心滑手而刮傷機板。

  13、抗磁鑷子與磨石。

  用途:夾取零件,為避免零件受磁,所以最好使用具有抗磁功能的鑷子,使用於機芯內通常準備2-3支就夠用了。3號鑷子或尖端較粗者通常用來夾取機芯、夾板、螺絲、齒輪等一般零件,5號鑷子或尖端較細者則用於細小零件或調整遊絲等時性、同心圓以及各種細微工作。

  用法:使用時切勿過於用力,在夾取零件時,不要平面夾起,最好是找適當的地方採垂直方式夾取,以防用力不當而刮傷零件打磨面。

  注意:若鑷子鈍了或缺角,一定要用磨石磨尖,千萬不要用細鑷子夾粗的零件,或用粗鑷子夾細小零件,這樣很容易造成零件或鑷子的傷害。

  14、拔針器***上圖為一般指標通用拔針器***。

  用途:拆除指標之用,為因應不同錶款的需求,除了有一般指標通用拔針器外,還有鏤空表專用及用於沒有指標套筒的平板指標拔針器等。

  用法:使用時須先將面盤上所有指標朝同一方向固定,再以適用的拔針器垂直拔除指標。

  注意:在拔針前最好先剪一片小紙片墊在指標與面盤之間,才不會壓傷

  15、壓針器。

  用途:將拆卸的指標裝回時使用的工具,有不同規格的大小兩端,大的用於時針,小的則用於分針***秒針以柳枝削尖壓入***。

  用法:將壓針器的孔對準時針或分針套筒,垂直壓入即可。

  注意:這是最常用的規格,若為特殊規格的指標,必須要使用特製的壓針器才可以***市面上有販賣整套壓針器,適用於各種指標壓針之用***。

  16、油筆。

  用途:一組4支,粗細各有不同,以顏色即可區別。

  用法:綠色適用8200,用於上弦傳動系統;藍色適用9010/2,用於寶石處;紅色適用石英油,用於石英齒輪;黃色適用8300,用於發條上。

  注意:每種油都有特殊的專用油筆,使用時不可混到其它油,否則油容易變質。

  17、自動油筆。

  用途:零件點油之用,有調節油量螺絲,可控制出油量。

  用法:將所要用的油裝入筆中,將推油杆往上提,放下後即可滴油來,使用相當方便,適用於輕油,也就是水性的油。

  注意:由於筆尖極細,使用時務必輕壓輕放。

  18、油盒。

  用途:主要用來裝置不同的零件油,有單一盒子或4盒一組的不同規格,只要將不同的油品裝入,方便任何時間取用,中間插槽為清除使用過的油筆上殘留的油漬,以確保下次使用時,不會混用到其它不同的油種。

  機械錶的選購技巧

  1、檢查手錶外觀

  可從外殼、表鏡、錶盤和時分秒針等方面檢查。錶殼應沒有砂眼和明顯劃痕,稜角對稱;後蓋與上殼的旋合處應嚴密;兩隻表環各與錶殼的距離相等,安裝耳璜的孔應該在錶殼腳尾部的位置居中不偏,孔的深度適當,使表環不易脫落;表鏡應沒有疵點和劃痕,透明光亮;三針安裝正確,針與針、表鏡與錶盤之間應有正確的安全間隙;錶盤和指標鍍層光潔度好,沒有斑痕,錶盤刻度線條或夜光點完整;把頭與錶殼之間約有0.1-0.3mm的間隙。

  2、檢查能否自動起擺

  將放鬆發條停走的表輕輕地拿在手裡,慢慢上條,同時注視秒針,秒針應在上發條的一開始就跟著轉動,否則就不符合標準。

  3、檢查表在各種位置的聲音

  上幾圈發條之後,把表面朝上、朝下,柄頭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傾聽其在各方位的頻率節拍都應基本一致,上足發條後,聲音應清脆無雜音。

  4、檢查手錶的靈敏度

  手錶的靈敏度是指它的擺輪自動起擺的靈活性。

  檢查方法是:

  a,將沒有上過發條已經停止走動的手錶輕輕地搖動一下,藉助搖動的力量來觀察秒針走動的情況:如果秒針在很短時間內就停止走動,則說明這隻手錶上足發條後能全部走完***即發條無力矩***,靈敏度高;如果秒針長時間繼續走動,則說明這隻手錶上足發條後不能全部走完***即發條還儲存力矩***,靈敏度不高或表機有故障。

  b,將沒有上過發條停止走動的手錶,慢慢地轉動把頭,觀察秒針起動情況:上條把的轉動越少,秒針起動越早的說明該表的靈敏度越高;反之則靈敏度低或表機有其他故障。但要注意快擺手表由於遊絲的剛度較大,要比傳統頻率***18000次/小時***的表機要多上一點發條才能起擺。靈敏度高的手錶,上足一次發條後延續走動的時間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