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推薦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是劉暢演唱的一首著名的兒歌,由管樺作詞,瞿希賢編曲,歌曲發行於1957年。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兒歌《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的相關推薦吧!
兒歌《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的創作背景
歌曲創作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發表於1958年《兒童音樂》創刊號的《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是抒情性的少年敘事歌曲,是幾代兒童久唱不衰的優秀作品。歌詞優美抒情,有著詩一般的語言,情景交融的描繪,給人以美的薰陶。全曲感情細膩真摯。表現了媽媽勞動人民在舊社會歷盡苦難,才盼來新社會的內容。
歌曲中有這麼一段大家的印象最深:“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大家知道這個穀草堆的原型嗎,還有歌曲中的“我們”的原型,據作者講,有一天傍晚,月亮很大, 月亮真的好象在雲朵中穿行,這時其實一到傍晚,草壩小學的學生就要在學校旁的一個穀草堆邊跳橡皮筋啊什麼的,作者是這裡的老師,就在那裡看學生天真的玩,看著看著,進入了創作狀態,那天籟之音就從天際飄入耳際,這首曲子就這樣誕生了。其實“媽媽”的原型是作者的“媽媽”和“姐姐”的混和體,後面那些悲慘故事是他的“媽媽”和“姐姐”講給他聽的,“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的情型其實只是藝術加工,根本就沒有出現過。
如今,這首歌曲已成為許多少年合唱團校內校際演出活動必選曲之一,但實際上它當年問世的背景卻仍然和政治大環境息息相關,可以說是文藝政策下的命題作品。
歌曲改編
1993年孟衛東對此曲作出修改,其版本的特別,在於歌詞和旋律只保留了原來的主歌部分,並且對其進行了變奏處理。1993年時由劉暢演唱,21世紀後主要由蔡國慶於各節目或晚會中演唱。
歌詞僅保留: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兒歌《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的歌詞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
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那時候,媽媽沒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兩隻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裡,
媽媽卻吃著野菜和穀糠。
冬天的風雪狼一樣嚎叫,
媽媽卻穿著破爛的單衣裳,
她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長袍,
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
經過了多少苦難的歲月,
媽媽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
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兒歌《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的鑑賞
在這首歌曲中,詞作家巧妙地將寫景、敘事與抒情等手段融於一體,在景色描寫中既有月亮、晚風、雲朵等雖遙不可及卻足以引起少年兒童無限遐想的物件,又有觸手可及的打穀場和稻穀堆,亦虛亦實,既浪漫又現實,為敘事和抒情創造了恰如其分的場景,也為欣賞者提供了一個遼闊的想象空間。歌詞的敘事語言樸素直白,恰當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如其中一句,“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土地上,媽媽卻吃著野菜和穀糠。冬天的風雪狼一樣嚎叫,媽媽卻穿著破爛的單衣裳”。這完全是少年兒童這種特定年齡段所常用的樸素、單純的敘述語言。歌詞的情感包含兩個方面,一種是幸福喜悅的情感,另一種則是對舊社會的痛恨以及對媽媽苦難生活的理解而產生的沉重心情。詞作者通過寫景、敘事等手段將複雜的情感表現得內在含蓄卻又非常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