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成語故事大全文字版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所以很多的媽媽都會想要給孩子講一些成語故事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驕兵必敗
漢朝時,軍隊經常在周邊地區和匈奴國的軍隊發生戰爭。公元前68年,雙方又發生了一次戰爭,漢軍佔領了車師國,匈奴於是派騎兵襲擊車師國。
聽到這個訊息,當時的皇帝漢宣帝趕忙召叢集臣商量對策。在群臣中有兩種意見:將軍趙充國主張攻打匈奴國,使他們不再騷擾車師國;而宰相魏相則不以為然,他對漢宣帝說:“近年來匈奴並沒有侵犯我們的邊境,我們邊境上的老百姓生活困難,怎能為了一個小小的車師國再去攻打匈奴呢?況且我們國內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不但有天災還有人禍。官吏需要治理,違法亂紀的事情也在增多。
現在擺在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而是整頓朝政,治理官吏,這才是大事。”接著,魏相又指出了攻打匈奴的後果:“如果我們出兵的話,即使是打了勝仗,也會後患無窮。因為如果仗著國家強大、人民眾多而出兵攻打別人,炫耀武力,這樣的軍隊就是驕橫的軍隊,而驕橫的軍隊一定會滅亡的。***原文是:‘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我們漢朝的軍隊應該做一支文明而威武的軍隊,而不是驕橫的軍隊啊!”漢宣帝認為魏丞說的有道理,便採納了他的意見,沒有出兵去攻打匈奴。
後來,人們便用“驕兵必敗”來比喻自負強大而輕敵的軍隊必會打敗仗。驕,驕橫;兵,軍隊。
緣木求魚
公元前319年,孟子周遊列國,第二次來到齊國。這時候,齊宣王為了擴張自己的領土,正準備攻打鄰國。孟子反對戰爭,想宣揚自己的“仁政”思想。可怎麼才能說服固執的齊宣王呢?於是,孟子與齊宣王進行了一段有趣的對話。
孟子問:“大王心中最大的願望是什麼?”齊宣王知道孟子要來說服自己,所以他笑而不答。孟子接著問:“是因為食物不夠肥美,衣服不夠輕暖,還是色彩不夠豔麗,音樂不夠美妙?要不就是因為身邊伺候的人不夠使喚吧?這些,臣子們都全部能給您提供,難道您還真是為了這些嗎?”宣王說:“不,我不是為了這些。”孟子接著說:“那您最想要的,一定就是開拓疆土,收服秦國、楚國,統治中國,安撫邊疆。不過,以您現在的做法,就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啊***原文是:‘猶緣木而求魚也’***。”齊宣王吃了一驚,忙問:“為什麼?”
孟子連忙說:“大王想一統天下,是以弱擊強,只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可如果大王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裡來做官,天下的農民都想到您的國家來種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做生意...這樣,天下還有誰能夠與您為敵呢?”
成語“緣木求魚”意思是爬到樹上去找魚,它常被用來比喻做事情時,如果方向、方法錯誤,就一定達不到目的。緣,沿著,順著。
水落石出
當時,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潔明媚。蘇軾和他的兩個朋友沐浴著和煦的秋風,興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月白風清的美麗夜景,使他們詩興大發,和朋友相聚,暢敘友情,更使他們忘記了一切煩惱,他們和歌吟詩,暢所欲言,歡樂之至,無以形容。蘇軾突然想到了酒。他急忙趕回家中,詢問妻子家中是否有酒。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說這就是供給他臨時需用的。
蘇軾大喜過望,連連稱謝,拿了酒,趕回朋友中間,來到赤壁下的長江岸邊,登上小舟,泛舟遊玩。
這時,只聽見東流的江水發出潺潺的聲響,在萬籟寂靜的夜晚顯得特別清脆,岸邊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懸在山峰間的月亮顯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頭,露了出來。
釋義江水下落,水下的石頭自然露了出來。
比喻事情經過調查研究和對證,終將真相大白。
守株待兔
有個人在田裡耕地。忽然跑來一隻野兔,一頭撞在田邊的大樹上,折斷了脖子死去了。那個人高興極了,把野兔拾了起來。他從此放下了鋤頭,坐在大樹下等著,希望再有野兔跑過來自己撞死在大樹上。野兔當然不會再來了,可那個人的田地卻荒蕪了。
“守株待兔”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株”在這兒就是“樹”。這個成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比喻有人把偶然發生的事情當作經驗,還牢牢守住不放。一個是比喻有人不願切實地工作,妄想得到意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