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有什麼養殖方法呢

  田螺又稱田贏、田中螺、黃螺為腹足類軟體動物,喜歡生活在冬暖夏涼、底質鬆軟、餌料豐富、水質清新的水域中,特別喜歡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那麼你們知道田螺是怎樣養殖的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田螺怎麼養殖

  1、螺種的選擇:螺種可到稻田、池塘、溝渠收集。親螺應選螺色清淡、殼薄體園、個大、耳螺殼無破損、厴片完整的優質螺。雌田螺大而圓,頭部左右觸角大小相等,且向前方伸展,雄螺小而長,頭部右觸角較左觸角粗而短,末端向右內彎曲,其彎曲部分為生殖器,雌雄螺種比例以8∶2進行搭配飼養。

  2、養殖場建設:田螺可建池單養,也可利用稻田、溝渠、池塘養殖,還可魚螺混養,單養田螺池建在排水方便無廢水汙染的地方,池寬1.5米,水深35~45釐米,長度不限。池邊修築高出水面約20釐米的堤埂,池對角處開設進出水口,並設防逃網。人工修建的養也還必須加鋪一定厚度的淤泥層,池面應養殖藻類、水浮蓮、紅萍等水生植物,供田螺食用、遮陰避暑和棲息。

  3、飼養與投餌:人工養殖池每平方米放親螺100~150個,自然水域內每平方米投放15~25個。田螺食性很雜,可投喂青菜、豆餅、米糠、紅苕、昆蟲、魚蝦以及動物內臟、下腳料等,應先將固體餌料泡軟,魚蝦、動物內臟剁碎,再用米糠或豆餅、麥麩攪拌均勻後分散投喂,每天上午8、9點投喂1次,日投喂量為螺體重的1%~3%,並隨著體重增加和食量大小而增減,對較肥沃的稻田和魚螺混養池,有豐富的天然餌料,也可少投或不投餌。

  4、管理和防病:田螺在每升水溶氣低於1.5毫克時或水溫超過40℃時均會死亡,為促進田螺快速生長,在春秋田螺攝食旺盛的高溫季節,除提前在養殖池內種植水生植物,以利田螺遮陰避暑外,還要採用活水灌池,在半流水方式中養殖,以降低水溫,增加溶氧。對田螺厴片收縮後發生內溢缺鈣表現時,應在餌料中加入魚粉、貝殼粉等,厴片陷入殼內為餌料不足,應增加投餌,養螺池中不能養殖魚、鱸魚等雜食性和肉食性於類,嚴禁在養螺田內施農藥,或帶有農藥的水源流入。

  5、捕撈和運輸:田螺捕撈要有選擇地撈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穫,盛夏、初秋水溫較高,中午田螺多躲在泥土、草叢間,必須於早晨、傍晚揀拾,也可排水揀拾。運輸也很簡便,可用普通竹簍、木桶等盛裝,也可用編織袋包裝,運輸途中只要保持田螺溼潤,防止曝晒即可。

  田螺有哪些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甘鹹,寒,歸肝,脾,膀胱經。

  【功用主治】清熱利水、除溼解毒。用於熱結小便不通、黃疸、腳氣、水腫、消渴、痔瘡、便血、目赤腫痛、疔瘡腫毒。

  1、《本草經疏》:目病非關 風熱者不宜用。

  2、《本經逢原》:多食令人腹痛洩瀉。

  3、《別錄》:"汁:主目熱赤痛,止渴。"

  4、《本草拾遺》:"煮食之,利大小便,去腹中結熱,目下黃,腳氣衝上,小腹結硬,小便赤澀,腳手浮腫。生浸取汁飲之,止消渴。碎其內敷熱瘡。"

  5、《綱目》:"利溼熱,治黃疸。搗爛貼臍,引熱下行,止噤口痢,下水氣淋閉。取水搽痔瘡胡臭,燒研治瘰癧癬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