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高血壓的原因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以體迴圈動脈血壓持續性增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

  原發性因素:

  遺傳因素:約75%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具有遺傳素質,同一家族中高血壓患者常集中出現。據信原發性高血壓是多基因遺傳病。

  膳食電解質:一般而言,日均攝鹽量高的人群,其血壓升高百分率或平均血壓高於攝鹽量低者。鉀能促進排鈉,吃大量蔬菜可增加鉀攝入量,有可能保護動脈不受鈉的不良作用影響。鈣可減輕鈉的升壓作用,增加膳食鈣攝量的干預研究表明,鈣的增加使有些患者血壓降低。但中國膳食的高鈉、低鉀、低鈣,可加重鈉、鉀對血壓的作用。

  超重和肥胖:身體脂肪含量與血壓水平呈正相關,身體脂肪的分佈與高血壓發生也有關。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壓水平就越高。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與人數均明顯增加。超重和肥胖將成為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增長的又一重要危險因素。

  飲酒:過量飲酒是高血壓發病的危險因素,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隨飲酒量增加而升高。雖然少量飲酒後短時間內血壓會有所下降,但長期少量飲酒可使血壓輕度升高;過量飲酒則使血壓明顯升高。

  社會心理應激:據調查表明,社會心理應激與高血壓發病有密切關係。應激性生活事件包括:父母早亡、失戀、喪偶、家庭成員車禍死亡、病殘、家庭破裂、經濟政治衝擊等。遭受生活事件刺激者高血壓患病率比對照組高。據認為,社會心理應激可改變體內激素平衡,從而影響所有代謝過程。

  腎因素:腎髓質間質細胞分泌抗高血壓脂質如前列腺素、抗高血壓中性腎髓質脂等分泌失調,排鈉功能障礙均可能與高血壓發病有關。

  神經內分泌因素:一般認為,細動脈的交感神經纖維興奮性增強是本病發病的重要神經因素。但是,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有兩類:1、縮血管纖維及去甲腎上腺素;2、擴血管纖維。這兩種纖維功能失衡,即前者功能強於後者時,才引起血壓升高。

  繼發性因素:

  由身體其他疾病引起:高血壓是很多病症的伴隨疾病,所以在身體發生慢性肝炎、腎血管疾病、腦血管病變等之類的疾病時,發生高血壓的機率非常大。

  血壓調控機制:一種因素是可以引起血壓升高,心臟泵血能力加強,使每秒鐘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種因素是大動脈失去了正常彈性,變得僵硬,當心髒泵出血液時,不能有效擴張,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過比正常狹小的空間,導致壓力升高,這就是高血壓多發生在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壁增厚和變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於神經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動脈可暫時性收縮同樣也引起血壓的增高,可能導致血壓升高的第三個因素是迴圈中液體容量增加,這常見於腎臟疾病時,腎臟不能充分從體內排出鈉鹽和水分,體內血容量增加,導致血壓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