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淋巴瘤的原因有哪些

  惡性淋巴癌是常見的十大惡性腫瘤疾病之一,並且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淋巴瘤是怎麼形成的讓人好奇。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淋巴瘤是怎麼形成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淋巴瘤的原因

  1、遺傳因素:遺傳因素與淋巴癌的病因相關有許多方面的報道,有時可見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如兄弟姐妹可先後或同時患淋巴癌。

  2、病毒病因:病毒是淋巴癌的常見病因裡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就目前研究的狀況來看,與淋巴癌關係比較密切的病毒有eb病毒、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人類嗜b淋巴細胞病毒。

  3、免疫因素:淋巴癌是免疫系統惡性腫瘤,免疫缺陷是淋巴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具有免疫監視功能,對體內發生突變或癌變的細胞能起到清除的作用。免疫缺陷病人容易發生機會感染,特別是病毒感染。

  4、化學病因:化學致癌物的種類中的烷化劑、多環芳烴類化合物、芳香胺類化合物等都是淋巴癌常見的病因。化學藥物引起淋巴癌的發生也不很少見,如環磷醯胺、甲基苄肼、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引起淋巴癌均有報道。在農業生產中,隨著農藥及化肥的應用,在農村人口中淋巴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地增加。

  5、物理病因***輻射***:淋巴瘤的發病率不僅與吸收輻射的劑量有關,還與受輻射時的年齡有關,25歲以下受輻射的人群,淋巴瘤的發病率比其他人群高。醫用輻射對人類腫瘤的發病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大劑量輻射對人類淋巴瘤的發生有促進作用。

  淋巴癌典型早期症狀

  ①消化系統:約30%有胃、胰、腸受累,可有吸收不良,甚至腹水症狀。

  ②脾腫大:約30%累及於脾,多出現於後期,一般為反應性增生,或肉芽腫形成。

  ③造血系統:呈貧血象,與骨髓受累有關,晚期可出現溶血性貧血,

  ④全身淋巴結腫大:以頸部為主,其次為腋窩、腹股溝淋巴結,晚期可累及縱膈淋巴結。

  ⑤心血管系統:偶有滲出性心包炎。

  ⑥肝損壞:可由於肝損壞而導致黃疸。

  ⑦骨轉移:約5~15%,出現骨痛。

  ⑧腎受累:約13有腎浸潤,嚴重出現腎衰。

  ⑨肺浸潤:胸腔積液為多,可佔13~23%。

  ⑩全身症狀:發熱***呈不規則型***,盜汗,瘙癢,尤其瘙癢為何杰金氏病的特異症狀。

  淋巴瘤的治療方法

  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

  霍奇金淋巴瘤佔淋巴瘤的10%左右,是一組療效相對較好的惡性腫瘤,分兩大類、共五種型別,即4型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結節性淋巴細胞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其中,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的結節硬化型和混合細胞型最常見,治療方案相對簡單經濟,治療效果較好,遠期生存概率也比較高。侷限期***I-II期,早期***、無明顯不良預後因素的霍奇金淋巴瘤可以選擇化、放療聯合的治療模式,也可以單純選擇ABVD方案化療,10年生存率達80%左右;但是早期患者如果伴有比較多的不良預後因素,以及晚期患者,則以BEACOPP方案為首選方案,必要時也可以聯合放療,10年生存率仍然可以達到50-60%。結節性淋巴細胞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是預後最好的淋巴瘤型別,10年的生存概率達到95%,可惜的是這型淋巴瘤非常罕見,在霍奇金淋巴瘤中的比例不足10%。

  非霍淋巴瘤的治療

  在我國,非霍奇金淋巴瘤佔全部淋巴瘤病例的90%左右,並且發病率逐年升高。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為B細胞型和T/NK細胞型兩大類。B細胞型淋巴瘤佔70%左右,又進一步分為高度侵襲性、侵襲性和惰性淋巴瘤三大類,T/NK細胞型淋巴瘤佔30%,主要分為高度侵襲性和侵襲性兩大類,少數病理型別屬於低度惡性淋巴瘤。隨著基礎和臨床研究的不斷髮展,淋巴瘤的分類還在進一步的細化和完善。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見的型別,約佔40%。這也是一組有治癒希望的淋巴瘤。I-II期、沒有危險預後因素的患者可以選擇美羅華+CHOP的化療方案,3-4個週期,根據病情可聯合區域性放療,不宜放療者可行6-8週期化療。 III-IV期、有危險預後因素的患者應該行6-8週期化療。美羅華是第一個應用於臨床的免疫靶向治療藥物,儘管價格昂貴,但是該藥使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有效率和總生存率都得到了15%-20%的提高,而且與傳統化療藥物不同,該藥幾乎沒有明顯毒性。正是美羅華的應用幫助人類首次實現了靶向治療惡性腫瘤的夢想。

  外周T/NK細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另一大類,包括多種型別,在我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更為常見,但是遺憾的是這類淋巴瘤對現有的化療方案療效都較差。一般參考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化療方案,但是由於這類淋巴瘤細胞表面缺乏美羅華的治療靶點,因此不能應用美羅華。治療有效的患者很容易出現復發或者病情進展,因此,大多數III-IV期、尤其伴有多個不良預後因素的患者,在獲得緩解後建議考慮行大劑量化療聯合自體幹細胞移植進行鞏固治療,有些病例甚至需要考慮異基因幹細胞移植。儘管經歷了強烈的治療,多數T/NK細胞淋巴瘤型別的患者長期生存率仍然很低,五年生存率徘徊於30%左右,是淋巴瘤治療中的 “困難戶”,也是全世界淋巴瘤專家關注的焦點。正因如此,該領域研製的新藥也比較多,正在進行多種臨床試驗,初步結果令人鼓舞。

  惰性淋巴瘤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大型別,包括多種B細胞和少數T細胞亞型。這組淋巴瘤進展緩慢,可以長期帶病生存,甚至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遷延不愈。強烈治療無法根治這組淋巴瘤,但是小強度化療可以延長無病生存的時間,讓患者生活的更加樂觀、更接近健康人的生活狀態。因此,在沒有比較嚴重的症狀或者不適、病情進展不快的情況下,可以推遲治療的時間。但是部分惰性B細胞淋巴瘤患者,有可能會進展成侵襲性的淋巴瘤型別,此時就需要積極治療。

  不同的淋巴瘤型別,治療的原則不同,治療方案和療程也不同;即便是同一種類型,不同的分期、發病部位和預後因素、不同的年齡,治療也不完全相同;血象、肝腎功能、心臟疾病、糖尿病、肝炎等等都會影響到治療方案的選擇和藥物劑量的調整。

  淋巴瘤的預防方法

  減少環境汙染、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機體的某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及時治療、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不僅有可能減少淋巴瘤的發病機率,也是減少其他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共同準則,值得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