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機會的識別

  大學生面對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創業的潮流來的更是迅猛,現如今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國家很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大學生創業機會識別

  1前言

  隨著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2003年是高校擴招後本科生畢業的第一年,畢業生人數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畢業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32.1%,2005年畢業達到了338萬人。而市場需求沒有明顯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業壓力大。這幾年畢業生人數仍有較大增長,面對工作崗位沒有明顯增加的現實,畢業生們要同富有工作經驗的下崗工人、勞動力價格低廉的農村富餘人口進行競爭,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就業壓力仍然很大。

  大學生面對當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式形勢,國家有關部門雖然也在極力用各種方式來緩解就業壓力,但是仍然不能滿足需要。這便促使畢業生們,自己尋找更好的出路,那就是自己創業。國家人事部的官員也鼓勵說:國家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並將為之創造一系列方便條件。所以,在這樣的良好形式下,很多人都抓緊機會幹起了屬於自己或幾個人一起的事業,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2問題描述

  近年來,大學生創業的數量也有很大增長,但創業數量的增長同時也伴隨著創業失敗的增長,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大學生創業,一般開始的想法都是很好的,可以看到一些新穎的創業機會,但是這些創業機會未必是適合實踐開展的,因此很多的創業活動最終難以維持。一般都認為創業過程的開始在於創業想法的形成或創業團隊的組成,但我認為,識別並確定創業機會才是創業的真正開始,

  創業機會無數,但真正能夠實踐的並不多,萬事開頭難,只有找到了有發展前景並適合創業者才能施展的機會才能開始下一步的計劃,這時的創業才正式開始。

  2.1創業的理由

  對於大學生,創業雖然意味著一條充滿荊棘的路,但我們相信仍會有不少人義無反顧地踏上這條路,我們的社會,慢慢地凸現出了種種選擇自主創業的理由。 同時,他們會選擇創業也有他們自己的一套理由,如下:

  2.1.1創業是一種時髦。

  創業這個詞時興起來,不管是行業精英,還是街頭市井都說著它,似乎有了創業,一切就會有了改變。

  2.1.2偶像崇拜。

  大學生就業難,一群有膽有識人開始自己的事業,昔日的同學早已是人上人,有了榜樣,就會後繼有人去創業。

  2.1.3這是一個講“經濟”的社會。

  從那些唾手可得的工作機會中,可以想象是不會有多少薪水能夠滿足其心所願的,難以滿足大學生想要早日跨入“富人階層”。與其慘淡生活,倒不如自己創業試試。

  2.1.4做自己的老闆。

  大學生養尊處優慣了,受不了為別人打工的滋味,當然要去自己創業,做自己的老闆。

  2.1.5證明自己的最好途徑。

  有些人自身的實力強勁,他們已經不需要在與其他人的無謂競爭中證明自己的實力,他們要自己去贏得一切。

  3創業機會

  3.1 創業機會的概念及特徵

  創業機會有幾種不同的定義方式:

  3.1.1可以為購買者或使用者創造或增加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它具有吸引力、永續性和適時性。 3.1.2可以引入新產品、新服務、新原材料和新組織方式,並能以高於成本價出售的情況。 3.1.3是一種新的“目的-手段”關係,它能為經濟活動引入新產品、新服務、新原材料、新市場或新組織方式。

  創業機會具有以下特徵

  1***普遍性。凡是有市場、有經營的地方,客觀上就存在著創業機會。創業機會普遍存在於各種經營活動過程之中。

  2***偶然性。對一個企業來說,創業機會的發現和捕捉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任何創業機會的產生都有“意外”因素。

  3***消逝性。創業機會存在於一定的時空範圍之內,隨著產生創業機會的客觀條件的變化,創業機會就會相應的消逝和流失。

  2 創業機會的識別

  如何識別創業機會在成功創業的路上,是創業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好的創業機會,必然具有特定的市場定位,專注於滿足顧客需求,同時能為顧客帶來增值的效果,創業需要機會,機會要靠發現。要想尋找到合適的創業機會,創業者應識別以下創業機會:

  3.現有市場機會和潛在市場機會。

  現有市場機會是市場機會中那些明顯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往往發現者多,進入者也多,競爭勢必激烈。潛在市場機會是那些隱藏在現有需求背後的、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不易被發現,識別難度大,往往蘊藏著極大的商機。

  4.市場機會與邊緣市場機會。

  行業市場機會是指在某一個行業內的市場機會,發現和識別的難度係數較小,但競爭激烈成功的機率低。邊緣市場機會是在不同行業之間的交叉結合部分出現的市場機會,處於行業與行業之間出現“夾縫”的真空地帶,難以發現,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開拓精神,一旦開發,成功的概率也較高。

  5.市場機會與未來市場機會。

  目前市場機會是那些在目前環境變化中出現的機會,未來市場機會是通過市場研究和預測分析它將在未來某一時期內實現的市場機會。若創業者提前預測到某種機會會出現,就可以在這種市場機會到來前早做準備,從而獲得領先優勢。

  6.機會的發現

  投資創業要善於抓住好的機會,把握住了每個稍縱即逝的投資創業機會,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發現創業的機會的方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環境的變化,會給各行各業帶來良機,人們透過這些變化,就會發現新的前景。變化可以包括:產業結構的變化;科技進步;通訊革新;政府放松管制;經濟資訊化、服務化;價值觀與生活形態變化;人口結構變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開發高科技領域是時下熱門的課題,但公司機會並不只屬於高科技領域。在運輸、金融、保健、飲食、流通這些低科技領域也有機會,關鍵在於開發。

  機會不能從全部顧客身上去找,因為共同需要容易認識,基本上已很難再找到突破口。而實際上每個人的需求都是有差異的,如果我們時常關注某些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就會從中發現某些機會。因此,在尋找機會時,應習慣把顧客分類,認真研究各類人員的需求特點,機會自見。

  追求“負面”就會找到機會。

  追求“負面”,就是著眼於那些大家“苦惱的事”和“困擾的事”。因為是苦惱,是困擾,人們總是迫切希望解決,如果能提供解決的辦法,實際上就是找到了機會。

  創業機會的把握

  創業者不僅要善於發現機會,更需要正確把握並果敢行動,將機會變成現實的結果,這樣才有可能在最恰當的時候出擊,獲得成功。把握創業機會,應好好注意以下幾點:

  著眼於問題把握機會。

  機會並不意味著無須代價就能獲得,許多成功的企業都是從解決問題起步的。問題,就是現實與理想的差距。顧客需求在沒有滿足之前就是問題,而設法滿足這一需求,就抓住了市場機會。

  利用變化把握機會。

  變化中常常蘊藏著無限商機,許多創業機會產生於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環境變化將帶來產業結構的調整、消費結構的升級、思想觀念的轉變、政府政策的變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透過這些變化,就會發現新的機會。

  跟蹤技術創新把握機會。

  世界產業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幾乎每一個新興產業的形成和發展,都是技術創新的結果。產業的變更或產品的替代,既滿足了顧客需求,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