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做什麼
創業就業是新型城鎮化的基石。當前,我國正進入新一輪創業浪潮,創業創新高度網際網路化是其重要特徵。那麼想從事網際網路創業,應該考慮什麼方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自己創業做什麼好 身無分文到三年狂賺600萬
一個身無分文的男孩是怎麼白手起家自己創業呢?自己創業做什麼好呢?他為什麼能日賺萬元,三年竟狂賺600萬?這個
謎底現在就給您揭曉。
2月10日,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張峰和女友範麗霞又開始忙活了,因為企業規模擴大,張峰剛剛在白雲街道珊瑚裡小區租了一幢四間半的五層大樓,除了義烏的公司外,東陽增加一個分部。2010年,張峰公司的銷售額達到了3000多萬元,個人資產已有600餘萬元。
自己創業做什麼好:辦外貿公司失敗夢想年賺萬元
家裡一直辦廠,張峰初中畢業後,因為學習成績不怎麼好便沒有升學,而是在家裡幫忙幹活了。幹了兩年,張峰覺得這樣實在太辛苦了,一定要再去讀書。
2002年,打算以後做外貿生意的張峰到安吉外國語學校學習,畢業後考到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上了大學。2006年,張峰大學畢業後就自己開了一家外貿公司,可是因為沒有任何經驗,一年時間,把從父母那兒拿來的十萬元本錢全虧了。
沒錢了,只能回家。“父母讓我去上班,別呆在家裡。可我覺得世界這麼大,卻似乎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天地。”回想起當初的窘境,張峰這樣說道。
當時,張峰的一個表弟,高中畢業後就到義烏創業,做了五年就買了一輛汽車。張峰看在眼裡,心裡暗暗發誓,自己也要好好打拼,不過,當時的夢想是一年能賺一萬元錢就好了。在家裡呆了半年,張峰也到振興路擺過夜市攤,終究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便又到義烏尋找機會,先後去保險公司、房產中介工作過,工作一段時間,張峰覺得自己還是喜歡做外貿生意,便去了一家外貿公司上班。
自己創業做什麼好:受金融危機影響轉戰網店淘金
2008年,由於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張峰供職的那家外貿公司日子很不好過。
就在此時,張峰的一個大學同學淘寶生意做得很好,一個月就能賺一萬元。2008年6月,張峰索性辭職,看看自己能不能在淘寶網上做生意賺錢。張峰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只要月收入有三千元,能養活自己,一年下來能賺五萬元,買輛奇瑞QQ開回家過年,就心滿足意了。
手裡沒有本錢,張峰向一位高中同學借了一萬多元,最初一天只能賺五六十元。想做得大一點,張峰找了三個朋友合夥,每人出五千元,但合夥人都覺得一單隻能賺幾元錢的淘寶生意太累人,看不到前景,純粹是浪費時間,於是做了兩個月就散夥了。“孤軍奮戰”的張峰一直在琢磨淘寶,琢磨自己怎樣才能更快賺錢。
自己創業做什麼好:天無絕人之路透支信用卡起家
有一天,他偶然間看到別人從國外帶回來的一個禮品,名叫陽光罐,是利用太陽能發光的一個玻璃瓶,發出來的光很朦朧,很可愛,張峰覺得這個東西年輕人一定很喜歡,非常適合送禮。當時這個樣品,國內還沒有。
想到了就行動,第二天,張峰決定自己生產這種陽光罐。可一分錢也沒有怎麼辦呢?家裡已經不能再去拿錢,同學和朋友那也不好意思再去借,正當張峰像熱鍋上的螞蟻一籌莫展時,一位找上門的業務員讓張峰茅塞頓開。原來這天剛好有一個銀行的業務員來推銷信用卡辦理業務,張峰一想,如果能先透支信用卡上的錢,資金不就有了嘛!
張峰通過網路搜尋,一家家銀行都打電話過去諮詢,有的銀行能辦三千額度的,有的是五千額度的。就在張峰為信用卡透支額度小而發愁時,中信銀行給了張峰答覆,可以辦一張最高透支額度為4萬元的信用卡。“那時候感覺有信用卡真好。”回憶起當時缺資金的困難,張峰這樣告訴記者。
自己創業做什麼好:新奇陽光罐引轟動讓他日賺萬餘元
手裡有了從信用卡里透支的4萬元錢,張峰立即行動起來,生怕浪費一分一秒。這裡產品的核心技術就是利用太陽發光的線路板,要會變光,能感應亮度。張峰找到了一個精通電子技術的初中同學,在他的幫助下,成功地開發出了線路板。張峰馬上找企業開模具,加工整合線路板。技術難關過了,沒想到這個產品差點砸在看似普通的瓶子上。
當時張峰花了兩萬多元開了五套模具,只剩下一萬多元全用於購買瓶子了。因為是在網路裡進貨,沒想到發過來的瓶子都是次品,不符合要求根本不能使用。張峰當天就把貨物全部發回去,第二天坐火車趕往瓶子的生產廠家,想要回自己的錢。沒想到,即便是這樣親自趕過去,錢也只要回了一半。
天無絕人之路,張峰到了蘇北才知道,這裡有許多生產玻璃瓶的廠家。於是,張峰一家家去找自己需要的瓶子。一切準備妥當了,張峰就把原材料拿到租住的套間裡,和女朋友一起焊接線路板,組裝陽光罐。“當時沒有請工人,都是自己做,很累很辛苦。我們當時住在四樓,陽光罐一箱有26公斤重,全要自己扛上去。”回憶起創業初期的日子,張峰只能用“苦”字來形容。東西做出來了,為了推廣產品,他和女朋友跑遍義烏所有店鋪。每天早早起來打包發貨,然後接單,到下午3點後又開始打包發貨,晚上還要接單到深夜2點。
從2008年10月份開始,一個多月時間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陽光罐一推出就很受歡迎,供不應求。當時客戶來拿貨,都是帶著現金來才給貨,有的事先打了定金。張峰和女朋友範丹霞每天從早上7點到深夜2點也只能加工一千個,從10月份開始的三個月時間裡,兩人幾乎每天都是一起床就焊接,早飯也顧不上不吃,有時候中飯也忘了吃,只顧著忙碌,什麼時候天黑都不知道。兩人足不出戶,吃飯都是叫外賣。範丹霞說,他們倆甚至不知道外面氣溫的變化,別人在室外都穿三件衣服了,他們倆在房間裡一直只穿一件衣服。
12月份,因為有聖誕節,陽光罐的需求大增。由於出貨量太少,許多客戶都上門來等貨,有的直接叫自己公司裡的人來張峰租住的房間裡一起幫忙組裝。因為自己忙不過來,那時候張峰也就採用誰組裝好了,就把貨物給誰的辦法。就在那一個月裡,張峰每天能賺一萬多元。當時,張峰的陽光罐在義烏市場引起了轟動,國內也只有北京一家企業在生產,由於張峰的產品質量好,客戶紛紛來張峰這裡拿貨。
馬化騰:如果今天我才創業 會做什麼切入中國網際網路
現在是最適合網際網路創業的時代: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潛在使用者基數龐大;騰訊等大公司的開放平臺把創業門檻降到最低,只需要足夠好的創意和強大的執行力;社會對創業的認可和包容度越來越高,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從另一角度看,這樣好的環境,也使得創業者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每個創業者都夢想打造下一個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都希望能造就百億甚至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
誰能勝出?當你真正擁有一家業務眾多的大公司時,又該怎麼管理這個龐然大物?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環球企業家》雜誌在2008年和2011年對馬化騰的兩次採訪,提供了一些非常有價值的經驗之談。有趣的是,在談到創業時,馬化騰承認如果他現在要創業,也不敢說一定就能再做出一家騰訊這樣規模的公司。在保持對時勢的敬畏的同時,馬化騰分享了他創業的心得:1. 不要一開始就設定巨集偉目標,而是把目標放到最低,事情是一點點細緻做出來的。只要埋頭過完自己的坎,自然會有人分心落後。2. 要看做的事情有沒有使用者價值,只要事情做對了成本就不會太高。有價值、不放棄就肯定有回報。3. 產品打磨得好用一點,使用者自然會體會到你的心意。
採訪節選:
Q:如果今天你才創業,會做什麼切入中國網際網路?
馬化騰:這很難,頂多做點小軟體滿足自己的愛好。不能指望說要做10億或多少億,如果我們當初這樣想早就死了。這會左右你每一步動作,接下來你會發現很多細小的事情都不做了,看到伺服器有問題也不緊張,老想著10億100億怎麼搞,那就完了。事情都是一點點細緻做出來的。一定把目標放到最低,過完這關再說。大多數人都跟你一樣面臨各種小坎,只要埋頭過完自己的坎,剩下的自然會有人分心落後,到時候你就跑到別人前面去了。不用怕別人多厲害,做好自己、和自己比就行了。另外,首先看你做的事對不對、有沒有使用者價值,只要事情做對了成本就不會太高。其次,多考慮產品能不能琢磨得好用一點,慢慢使用者自然會體會到你的心意。只要有價值、不放棄就肯定有回報。我們的好產品全都是這樣琢磨出來的。騰訊的成功最初是運氣,後面就是跟整個團隊一場場硬仗打出來的。
Q:你喜歡什麼樣的下屬?
馬化騰:有些概念我用一般邏輯分析都可以挑戰下去。除非有人很有本事地讓我心服口服:“老闆放心,這個是這樣的,1、2、3、4。”但往往有人就說:“對哦,老闆你真厲害!想到這樣!”我有多厲害?這還不是試出來的。這樣的人不管他怎麼說,我對他的印象肯定不太好,會趕緊找新人。連最基本的邏輯性判斷都沒有就很麻煩。如果做事很亂,成功一次都不知道是撞大運還是怎麼回事。總之,不敢放手給沒有大將之風的人。
Q:騰訊有這麼多產品,是否都在爭奪成為終極“***”?
馬化騰:不可能強迫所有使用者都從一個我們自己規劃好的“***”來使用騰訊或者其他網際網路服務,這不符合使用者需求。所以,最重要的是以產品吸引使用者,通過競爭得到自然結論,一切最終看使用者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有的產品只是曇花一現,因為其他人做得不夠好,所以暫時有升值空間。如果與之競爭的產品真的做得足夠好,那就要勇敢退出,或是進行合理的合併,或是進行其他調整。比如“QQ校友”這個產品最開始放在騰訊研究院,一段時間後發現研究院不適合做這個,而且和QQ空間有競爭。再加上兩個產品如果沒有一定整合,使用者體驗就很不好,後來就把歸在研究院下的整個團隊調入社群部門,放棄原來的***,把“QQ校友”改造成“朋友網”。
Q:怎麼說服做得不夠好的產品退出競爭?
馬化騰:最理想的情況肯定是大家取得共識,但有些確實很難PK出來。比如有些人就只從區域性利益出發,社交流行的時候,很多產品不管自己是否擅長,都想做自己的社群,而不管是否與其他產品衝突。其實獨立公司才需要從單一產品向更寬的領域擴充套件。騰訊這類大公司旗下的很多部門更應該考慮怎麼與周圍部門合作,進行產品整合,並將自己擅長的垂直領域做深、做透,而非做寬。我們現在也希望組織架構能“社交化”,把過去分得很開的業務板塊融合在一起。比如,如果騰訊在國外推出的一個手機上的社交遊戲,就包含了遊戲、社交、移動、國際化,到底歸哪個部門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組織了團隊去思科學習如何從整體來考慮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