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創業經歷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業意識及其能力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引擎,因而很多實事與理論指出知識經濟的時代即創業的時代。下面讓小編來告訴你,希望能幫到你。

  

  有人問過我,為什麼要創業,其實,我個人感覺創業並不一定要和金錢掛鉤,對於我來說,創業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可能和我的家庭有關,小的時候爸媽就總說我沒出息,我非常反感別人對我的這種評價,也可能他們是出於好意為了激勵我,但我從那個時候就決定一定要做出點成績給他們看,其實在工作以及學習方面我也很努力,只是感覺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卻不能拿出一點成就特別的委屈,我記得曾經聽過一句話“有野心的人才會有所成就”而我當時也是帶著這樣衝動加上自以為是的心態進入了我第一次的創業生活。

  創業都是存在很高的風險的,可以說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創業也需要一些好運氣,有時儘管你的努力以及你的管理措施都做的很周到,但是沒有好運氣的情況下事事與你作對,雖然說創業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每遇到一個問題都會耽擱你很多的時間,而我就是運氣很差的選手,問題像雨點般像我打來。

  第一次創業時,我剛滿20歲,可以用年輕氣盛來形容那個時候的我,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的自己只有苦笑。

  我初中之後就不再上學了,對於現在的大學來說24歲左右才會畢業,我感覺會很耽擱時間,尤其是對於人生來說最珍貴的一段時間,所以,我從初中畢業之後就開始學習各種技術,技術學了很多,但是最後感覺自己最適合的只有SEO.

  所以,我第一次創業的目標就是網站優化外包公司,因為當時也有些成就,對於網站優化來說也有自己的技巧,可以說二百左右指數的關鍵詞,使用白帽的優化手法也可以很快就優化到首頁。這就是造成了我當時自以為是心理的原因。

  對於北京這個地方來說,辦公環境對於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是遙不可及的,很多人都是選擇從居民樓開始,我也是如此,當時召集了幾個朋友,租下了一個兩室一廳的房子,對於初期時辦公環境以及辦公工具等花費也不少,朋友們的照顧,沒有和我談錢,並且當時也有自己的網站來接單,雖然說幾天能有一單,但是也可以有一些微薄的利潤。

  公司在初期運營時還算是比較順利,但是好景不長,持續有一個月左右,單子越來越多,並且我們的收費可能也不是很標準,200左右指數的一個關鍵詞一年收費一萬,剛開始網站關鍵詞數量不是很多,還是可以忙的過來,但是漸漸單子多了也就意味這需要更多的人手,可是我們算了一下公司的業績,目前的狀態算不上是盈利,在招人就意味著會做虧本的買賣。

  那段時間的自己每天都比較煩惱,後來只能由招聘SEO改為招聘網編來降低成本,這樣做還是有一點效果的,但是網編多了之後單子卻變得不能滿足我們現在的工作狀態。

  我們又改為聘請業務員,但是發現很多的業務員對工作並不是很熱情,甚至對業務這個部門我們持續了有兩個月都處於虧本狀態,經過了和朋友們一起商量之後,我們降低了業務員的底薪,提升了業務員的提成,才有些緩和。

  但是公司的這半年裡算來算去,並沒有賺到錢,反而錢花到什麼地方了我卻說不出來,這時的朋友們也有很多人對我的能力有所質疑,有些已經辭職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公司的能力越來越不明顯,導致公司的業務也越來越少,慢慢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公司在最好的時候有20多人,最後只剩下3個人,但是公司的賬戶中已經沒有多少存款了,索性將那些沒有做好的網站退單,將使用者交的錢都已經還給使用者,可能換做是別人在這個時候會拿著剩下的錢換個地方繼續發展。

  我個人感覺對於一個公司來說,公司的形象最重要,其次才是公司的能力,如果你的公司連最基礎的品格都沒有,那就算再有能力誰又敢與你合作呢?也正是如此我們的公司就這樣解散了,我的第一次創業生涯也就這樣結束。

  經過北京的創業生活之後,使我過上了身無分文的生活,打擊肯定是有的,後來我回到了哈爾濱,在哈爾濱想找一個SEO的工作繼續我的職業生涯,但是在哈爾濱可以說是工資低物價高的一個地方。

  另外我也發現,如果一個人創業失敗之後再找工作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因為我已經不知道應該把自己的身份擺在什麼位置了。有時往往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也會讓一個公司走向失敗。當然,失敗也代表著增加下次成功的機率,也正是因為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失敗才能鑄就我現在的成功。

  創業的定義

  創業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創業是一種勞動方式,是一種需要創業者運營、組織、運用服務、技術、器物作業的思考、推理和判斷的行為。根據傑夫裡·提蒙斯***Jeffry A.Timmons***所著的創業教育領域的經典教科書《創業創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義:創業是一種思考、推理結合運氣的行為方式,它為運氣帶來的機會所驅動,需要在方法上全盤考慮並擁有和諧的領導能力。

  創業作為一個商業領域,致力於理解創造新事物***新產品,新市場,新生產過程或原材料,組織現有技術的新方法***的機會,如何出現並被特定個體發現或創造,這些人如何運用各種方法去利用和開發它們,然後產生各種結果。

  創業是一個人發現了一個商機並加以實際行動轉化為具體的社會形態,獲得利益,實現價值。

  科爾***Cole******1965***提出,把創業定義為:發起、維持和發展以利潤為導向的企業的有目的性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