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成功的墊腳石例子

  挫折是石,敲碎你天馬行空的想象;挫折是火,燒淨你自私無知的心靈;挫折是水,洗滌你無理野蠻的思想。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有一個人,一生中經歷了1009次失敗。但他卻說:“一次成功就夠了。”

  5歲時,他的父親突然病逝,沒有留下任何財產。母親外出做工。年幼的他在家照顧弟妹,並學會自己做飯。

  12歲時,母親改嫁,繼父對他十分嚴厲,常在母親外出時痛打他。

  14歲時,他輟學離校,開始了流浪生活。

  16歲時,他謊報年齡參加了遠征軍。因航行途中暈船厲害,被提前遣送回鄉。

  18歲時,他娶了個媳婦。但只過了幾個月,媳婦就變賣了他所有的財產逃回孃家。

  20歲時,他當電工、開輪渡,後來又當鐵路工人,沒有一樣工作順利。

  30歲時,他在保險公司從事推銷工作,後因獎金問題與老闆鬧翻而辭職。

  31歲時,他自學法律,並在朋友的鼓動下幹起了律師行當。一次審案時,竟在法庭上與當事人大打出手。

  32歲時,他失業了,生活非常艱難。

  35歲時,不幸又一次降臨到他的頭上。當他開車路過一座大橋時,大橋鋼繩斷裂。他連人帶車跌到河中,身受重傷,無法再幹輪胎推銷員工作。

  40歲時,他在一個鎮上開了一家加油站,因掛廣告牌把競爭對手打傷,引來一場糾紛。

  47歲時,他與第二任妻子離婚,三個孩子深受打擊。

  61歲時,他競選參議員,但最後落敗。

  65歲時,政府修路拆了他剛剛紅火的快餐館,他不得不低價出售了所有裝置。

  66歲時,為了維持生活,他到各地的小餐館推銷自己掌握的炸雞技術。

  75歲時,他感到力不從心,因此轉讓了自己創立的品牌和專利。新主人提議給他1萬股,作為購買價的一部分,他拒絕了。後來公司股票大漲,他因此失去了成為億萬富翁的機會。

  83歲時,他又開了一家快餐店,卻因商標專利與人打起了官司。

  88歲時,他終於大獲成功,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他,就是肯德基的創始人——哈倫德•山德士。他說:“人們經常抱怨天氣不好,實際上並不是天氣不好。只要自己有樂觀自信的心情,天天都是好天氣。

  篇2

  桑蘭,著名體操運動員,被譽為中國的“跳馬王”。但,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國紐約,第四屆友好運動會的體操賽場。只是一次賽前訓練,只是一次偶然,桑蘭的一個沒有做完的手翻轉體動作,結束了她的體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為“著名”。讓桑蘭“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遠燦爛的微笑。17歲的花季,即使受傷的花朵依然美麗。

  桑蘭的傷勢異常嚴重:第五-七頸椎呈開放性、粉碎性骨折,75%錯位,中樞神經嚴重損傷,雙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覺。美國的送護人員十分盡職:從長島拿騷縣醫療中心,到紐約市區最著名的蒙賽耐康復中心,醫療專家們拿出了最佳的治療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藥品。

  世人對桑蘭極為關切:當地聞知此事的美國有關官員和普通百姓絡繹不絕地前去探視,鮮花堆滿了桑蘭的病房;中國體操協會委託的監護人謝曉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蘭最痛苦的時候緊握住她的手;祖國人民更傾注了無盡的親情和關愛,十二億份遙遠的祝福飛越大洋彼岸……

  但表現最出色的還是桑蘭:從她甦醒過來以後,她就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從她重新面對公眾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遠浮現著燦爛的微笑。17歲的小姑娘,17歲的純真的讓人慨嘆的微笑,征服了美國,征服了中國,征服了世界……十個月後,傷情基本穩定的桑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國,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繼續接受康復治療。

  這是一個更為漫長而艱苦的歷程。

  桑蘭挺住了。她忍受著極大的痛苦與送護人員積極配合,由截癱可能引起的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感染、壓瘡、脊柱側變等併發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糾正,體位性低血壓已經緩解,名個關節保持著良好的活動度,肌肉力量開始恢復,輪椅已能自己搖出很遠;桑蘭的生活自理能力大為提高,她可以自己穿脫衣服、襪子和鞋,可以獨立進食、洗臉、刷牙、洗澡,正在學習英語,可以操作電腦,可以完成從輪椅到床的轉換……

  當然,實際上她完成的是角色的轉換。她不再是一個體操運動員,甚至她也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她是一個19歲的永遠微笑的姑娘,是一個與常人一樣對新生活充滿渴望和希冀的活力四溢的年青生命。

  她現在是中國最著名的學府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數學、語文、英語……花季中的蓓蕾在迫不及待地接受著人類文化知識的灌溉;她有著人天性中的善良,將社會各界贈給她的價值百萬元的各種康復器械和殘疾人生活用品,又全部轉贈給北京博愛醫院和更需要、更困難的殘疾患者。

  她是人道主義的慈善大使,以殘疾之軀奔波於祖國各地,在上海點燃中國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的火炬,在深圳與施瓦辛格先生一起為智殘兒童募捐,她的事蹟感染著人們,一個服刑人員給她來信,一位不務正業的青年到病床前看望她,她都熱情回信和接待……

  19歲的桑蘭,人生的美麗畫卷剛剛展開。她曾經跌倒過,她正在站起來。

  中國的一位著名作家問過:永遠有多遠?19歲的桑蘭用她的人生經歷如此回答:生命永遠,微笑永遠……

  篇3

  一位朋友談到了他的遭遇。

  約在10多年前,他因為信任,借給朋友1800萬元***臺幣,下同***週轉。這位多年深交的好友是生意人,事業做得很大,住豪宅,出入有名車。只是兩個月後,這位“好朋友”從人間消失了,完全找不到訊息,聽說是為了躲債跑到美國去了。而那1800萬瞬時成了收不回的死債。更讓人感慨的是在這個龐大數字裡,其中有8 0 0萬是這位朋友拉下臉向親朋好友借來的。

  事情發生之後,朋友變得很消沉,覺得人生沒有希望了。他開始封閉自己,不與人交往,心中充滿了怨與恨。直到他聽了一場演講,這場演講中的一個故事徹底改變了他的觀念及接下來的人生。

  故事的內容是有一個人要開車回家,車子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緊跟在一部貨車的後頭。貨車上堆滿了重物,不幸,車頂上固定貨物的繩子並沒有綁牢,東西瞬時落了下來,就在那緊張的分秒間發生了車禍。

  這個人雙腿因此斷掉,人生的後半輩子將在輪椅上度過,他充滿了怨恨。後來這個人的老師來看他,希望他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於是問了他幾個問題。

  老師說:“是誰選擇開車上路的?”

  “是我。”

  “是誰選擇在這個時間回家?”

  “是我。”

  “回家的路有那麼多條,是誰選擇走這條路?”

  “是我。”

  “高速公路上的車子這麼多,是誰選擇開在這部車的後面?”

  年輕人低著頭,若有所思地回答說:“還是我。”

  老師繼續說道:“東西沒有綁好,可能會落下來,這是已存在的事實,無論如何砸下來的結果是一定會發生的。如果沒有砸到你,也可能會砸到別人。但此刻的結果是誰讓它發生的呢?如果不是你選擇在這個時間上路,不是你選擇走這條路,不是你選擇跟在這部車的後面,甚至沒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那麼即使東西掉下來,也沒有人會受傷,不是嗎?所以,你認為你究竟該不該負責任呢?”

  故事中的這些對話像是禪宗的“棒喝”一樣,深深地敲擊著朋友。是的!是他自己決定要借這1 800萬元,而不是180萬元或1.8萬元。

  好友想通了,決定扛起一切責任。而就在那一刻,所有的怨恨都不見了。他理了頭髮,買了一套新西裝,重新開始為事業打拼。朋友比以前更努力也更謹慎了。後來不僅在短時間內償還了債務,並且重新為自己的工作找到定位,現在他已是一家知名的建設公司的董事長。

  沒有人一生都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遭遇一些艱難險阻,會“被挫折上一堂課”。你可以選擇怪罪別人、詛咒老天爺不公平,但這些都不能改變事實。而若能從這些挫敗中吸取教訓,為自己負起責任來,那麼這堂“課”不管代價是多少,都是值得的。

  就從現在開始停止埋怨吧,你的未來將會從此刻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