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二手車市場調研報告範文

  隨著當前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在社會消費群體中佔據著愈來愈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篇1

  二手車目前狀況

  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與政策上的傾斜,促進了二手車市場的高速和穩健發展。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日趨成熟和新車保有量持續增加,消費者換車需求彰顯,給二手車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另外,搜狐汽車做過的一個購車調查顯示,北京有八成車主計劃更換新車,二手車置換也日漸成為不少人的新寵。資料表明,超過83%的車主計劃更換使用車輛,調查結果還顯示,更換新車時,約33%的消費者選擇直接到二手車市場出近期新華信針對大學生購車族的一份調查顯示,大約有21.6%的大學生表示會買二手車,還有22.6%持猶豫態度。大學生是追求時尚的一群人,他們會買或有可能買二手車的比重佔到大約一半,足以說明二手車日漸被人們接受。

  增長趨勢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資料,2000年至2005年,我國汽車市場總量從236.2萬輛增長到了737.09萬輛,增長了212%。其中,國產新汽車銷售由206.8萬輛增長到了575.82萬輛,增長了178%;二手車交易由25.2萬輛,增長到145.02萬輛,增長了475%。

  趨勢:

  1-5月份二手車交易量分析總結

  今年前五個月二手車交易量,全國我們統計的結果是141萬輛,同比增長15.1%,這是比較正常的增長狀態,其中轎車交易75萬輛,今年的二手車跟新車市場是一樣的,保持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健康的增長狀態。

  從地區交易上來看,北京地區的二手車交易量出現了下滑,但是全國總體情況仍然是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增長。廣東、四川、河南、上海、陝西等省增長率均超過了20%,遼寧的增長速度更高,將近百分之百。

  據分析,通過委託交易,即通過渠道企業實現交易的數量***比例***,在持續的增加,今年前五個月跟去年相比,基本上保持持平,但是與08年、07年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2005年以後轎車在整個二手車市場中所佔的比例在逐年的增加,今年1-5月份已經達到了57%。今年二手車市場整體態勢還是比較樂觀的,預計全年交易量應該在5百萬輛左右。從我國目前的保有量來看,1999-2009年間,我國共銷售新車6378 萬輛,3-10年保有量估算值約為3000萬輛,這部分汽車均有進入二手車流通的可能性,根據經驗資料,二手車交易量為上年度末汽車保有量的8%左右,由此推算,2010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將達到500萬輛。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快速積累和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的不斷改善,二手車市場將迎來另一個高速發展期。2010年,我國二手車市場仍會保持一個快速發展的勢頭,預計增幅在20%左右。

  目前領導品牌

  前市場最火的二手車品牌也就大眾,像polo、捷達、桑塔納 寶來, 國內品牌在低端的二手車市場也是很受歡迎的,...

  影響是場的人口變化趨勢

  我國的人口現在的總體趨勢也是在增加的,不過還在國家的掌控之內,下一步可能還要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允許生二胎。也就是說以後的人口不會比現在少。這和二手車市場多少會有些關係,現在新車生產銷售增長都很快,淘汰也會很快,現在大中城市都有相當規模的二手車市場,國外的年輕人都是很獨立的,他們都是用自己打工的錢為自己買個二手車。中國年輕人也會有這種趨勢。所以二手車火爆會出現的.

  其次,讓二手車出現火爆的原因還有:新車市場的繁榮使大批購車者想換掉幾年前買的車,一些汽車新手也打算買二手車練手,這些原因都促使二手車交易市場繁榮。根據國外汽車產業發展的普遍規律來看,車主在購買汽車5年之內換車的概率一般會達到70%,2005年前後國內汽車市場經歷了一次銷售高峰,目前我國正好進入到了這一換車的高峰區間。此外,二手車與新車銷售存在著互相促進的關係。眼下全國各汽車廠家不斷推出新品,刺激消費者更換汽車的需求,從而帶動二手車市場的繁榮。反之,二手車的繁榮又會使車主更有信心通過二手車置換選購新車。

  經過以上資料的分析,我認為應該二手車交易市場將是一個很好的市場。以後隨著各項技術的提高,更多高效能的新款車型將進入車市場,從而會刺激一大部分追求時尚,刺激,對車有高要求的消費者;另一方面,人們的生後水平在逐漸提高,所以,以後的家庭可謂是一個車的時代,而這樣就帶動了一大批練車的人員走進二手車市場,達到他們的需求。另外,國外孩子那種獨立意識會逐漸傳入中國,中國年輕人也會有這種趨勢。所以,綜合以上因素,我認為二手車市場將是一個很好的發展產業。

  篇2

  車三百是一家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汽車二手車諮詢服務的專業平臺。近期,車三百對南京的大學生群體這一被汽車市場忽視的潛在消費群體展開了一次廣泛的調查,我們收集了近500份***有效問卷420份***真實第一手學生群體的調查報告製作了這份報告,給大學生以及汽車業內人士提供一份比較準確的大學生群體消費心理分析。

  關於大學生群體為什麼被汽車業內忽略,原因很多,最主要的當然是廣泛的認為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說白了沒錢,而汽車消費又很貴,所以大學生不可能成為汽車業內關注的重點。但通過我們的調查發現,大學生群體,特別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對於汽車的關注遠大於普通人群。可能再保守的業內人士也無法否認大學生群體肯定是未來汽車市場最大的潛在購買人群。他們有能夠接受汽車和二手車的一切因素,現在最大的問題只是資金而已。而現在的汽車,特別是二手車,可能其價格與大學生實際可負擔的汽車的價格差距並沒有那麼大。差距的來源除了現實因素可能還有很多來自於資訊的不對稱。

  以下就是我們此次問卷調查的具體資料分析:

  首先我們調查的主要學生群是大四和研究生群體,因為這部分學生面臨畢業,可以說是最為主要的購車潛在群體,他們對汽車市場的想法也更加豐富,認識也更加全面。

  在我們調查的人群中,有超過64%的人明確表示對汽車感興趣,佔絕對多數。甚至連不太明白汽車興趣的人都超過完全對汽車沒有興趣的學生。說明在大學生群體中汽車、汽車文化已經擁有廣泛的接受度,不論是否有車,學生群體都希望瞭解汽車與汽車相關的知識文化。

  在對大學生群體中駕照調查中我們發現,有近一半的受訪大學生都擁有駕照,而正在考駕照的大學生也佔到接近1/4,只有三成大學生目前還暫未有考駕照。這個比例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期。以往印象中學生群體汽車保有量極少,沒有駕照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想到現在大學生擁有駕照的人數不但不少,甚至成為了主流。具體分析一下這個現象我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是意識問題,現在大學生似乎已經普遍意識到將來自己有購車需要,這一點與80後大學生們的想法肯定是有極大的不同。這當然是因為現在汽車的價格和普及率已經達到了很多家庭能夠負擔的範圍之內。所以在還沒能力購車的時候先考好駕照似乎是個自熱而然的事情。二是時間問題,確定了以後會買車用車,需要考駕照,那麼就是為什麼現在考的問題,這當然是與學生空餘時間比較多,而畢業工作後很難湊出這麼長一塊時間來學車有關的。

  三是作為社會技能需要,即使近期不打算買車的學生也認可駕照是一個在社會工作的技能。對於各種五花八門技能考試都願意參加的學生們,像駕照考試這種實實在在的技能自然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一門考試。

  車三百曾經在多個群體做過類似的消費者更樂於購買新車還是二手車這種調查。坦白說目前國內市場對於二手車的接受程度遠低於國外汽車業發達的國家。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大學生對於二手車的接受程度還是大大高於我們調查過的其它群體的。有超過1/4的受訪大學生在新車與二手車的二選一中選擇了二手車。而以往我們在其它群體中的調查結果最高的群體也沒有超過10%***不包括汽車從業人員群體***。為什麼大學生相比其它人群對二手車的接受度高出這麼多?我們分析也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大學生群體相對其它群體的整體平均知識程度,思想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高。尤其是現在90後大學生們,他們從小接觸的知識範圍廣度已經與80後們有了很大的提升。對於國外汽車知識與文化的瞭解也使得他們更易於接受二手車這種事物。而面子這種主要阻礙其它人群的選項大學生們幾乎很少考慮。

  2、 大學生群體的資金有限。二手車更便宜這是哪怕對汽車一無所知的人都明白的道理。大學生因為自身很少有經濟來源顯然屬於暫時囊中羞澀的一群人。新車的價格對於大學生來說顯然還有些高不可攀。而二手車的價格行情雖然絕大部分大學生並不是很瞭解,但從我們接下去的調查中就可知道,大學生還是普遍認為二手車是比較便宜實惠的。

  3、 對於人生第一輛車可以買二手車練手的固有思想。對於很多國人來說,買二手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練手。而大學生群體一個最大區別於其他群體的特徵就是他們打算買的都是人生第一輛車。這使得即便拋開思想意識的差異不談,單單群體的特殊性就使得他們接受二手車的比例較高。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即便大學生選擇二手車的比例超過1/4,比絕大多數群體優勢相對明顯,但其絕對量顯然還是很少的,與汽車業發達國家同類群體相比還遠遠落後。在美國大學生中選擇二手車的比例超過8成,遠遠超過選擇新車的大學生。

  又是一個出乎我們意料的調查結果。在對於買車誰花錢的問題上,我們原以為絕大部分沒有經濟來源的大學生會選擇跟父母要錢,但沒想到居然有接近一半的大學生是選擇不要錢而通過自己可支配金錢的方式來買車。這說明現在的大學生群體已經有比較明顯的獨立意識。雖然說從零花錢裡分期也有一大部分是屬於父母的錢,但很顯然大學生對於買車這件事不再希望加重家裡的負擔。另外一個方面,居然有1/3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打工賺的錢就可以支付汽車款,說明其實在大學生眼中,其實汽車消費離他們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遙遠。

  答這項調查倒是與我們的設想比較一致。雖然目前很多想做大學生汽車消費的先行公司已經開始推出合夥購車、分期付款等針對大學生群體特徵的汽車消費專案,但我們覺得其對於大學生群體的認知還是有很大的欠缺。大學生確實比較容易出現相對固定的圈子,比如一個宿舍的同學,一個班的同學等等,從圈子穩定程度來說確實適合集體購買。但是這種圈子消費只是形式上風險上的穩定,其使用者體驗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舉個例子,80後大學生中以前也有集體購買,比如電腦,真正合夥買過電腦的人都知道在使用時誰用誰不用有多少麻煩。更不用說汽車這種大件商品了。因為這種圈子的上課與空餘時間都高度一致,這就導致了使用汽車的時間也幾乎趨同。那使用起來的糾紛自然不會少。調查報告恰好充分證實了這一點,有九成大學生不願意跟同學合夥購買使用汽車。

  大學生本質上說還是沒有獨立的群體,這其實甚至與他們經濟上是否獨立無關。所以在我們的調查中顯示幾乎三分之二的大學生哪怕是自己出錢,也會去徵求父母的同意。結合上面的調查還有一半的人需要父母幫助才能購買汽車,所以可以說對於8成大學生來說,父母的意見是他們購買汽車時關鍵性的因素。

  我們之前針對其他群體的調查中,凡是汽車業內人員,或者打算買車的人群,對於汽車之家的關注度都是極高的,可在對大學生群體的調查中我們發現這種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大學生從汽車之家及其他相關垂直型汽車入口網站獲取資訊的數量還不如一些大入口網站的汽車版。雖然我們知道從絕對數量講汽車之家的訪問量肯定是高於綜合門戶類網站汽車版的,但似乎學生群體還並不瞭解這一點。當然直接的廣告還是他們獲取汽車資訊的主要途徑。這項調查說明學生群體對於主動獲取汽車知識和資訊方面還不是那麼有熱情。

  大學生到底買車用來幹嗎?這點大學生們給出的答案基本跟我們的想法一致。主要的用途當然還是玩。但是為上班做準備這一條高居第一倒是有點意料之外。證明現在的大學生買車除了享樂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考慮汽車是實用性。更加印證了現在的大學生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購車思想。

  又是一個針對二手車的問題。如果我們簡單的把大學生對於二手車的印象分成好壞兩種來看,那麼便宜,價效比高這兩條好印象佔據的還是比較高的比例。特別是便宜這一點,幾乎是大學生的普遍印象。我們不用解釋很多二手車也有高檔低檔的區分之類的概念,學生群體考慮的二手車似乎僅僅就是便宜車這種比較狹窄的型別,當然也與他們並不瞭解二手車估價有關。另外我們也要看到,認為二手車效能不佳與價效比高的學生幾乎一半一半,可見學生群體實際上對於二手車效能這個問題根本也還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篇3

  2015年,臺灣省私家車保有量750萬臺***全省2300萬人口,人均0.33臺***,二手車***中古車***銷售71萬臺,新車銷售42萬臺,二手車銷售佔保有量9.5%,二手車:新車=1.7:1。臺灣市場經過近40年的發展,二手車業態主要由B2C車商聯盟、B2B拍賣和B2C品牌二手車構成,B2C模式是絕對的主流,業務流程及服務都非常成熟規範。二手車電商***8891&UCAR***屬於二手車資訊釋出平臺,為C2C/B2C提供資訊共享。

  與大陸不同,臺灣沒有大型二手車市場,二手車車商主體是300平米左右的連鎖門店,分佈在汽車服務交易街道兩邊。滿大街都是二手車聯盟的品牌招牌,加入品牌聯盟,二手車商獲得統一的品牌背書,使用統一的檢測標準和認證證書,車源和檢測報告可以在聯盟網站查詢,聯盟體系***車商、維修網點***為消費者提供優質車源和有保證的售後服務。加入品牌聯盟的車商有強烈的品牌認同感、榮譽感,將二手車作為熱愛的百年事業來經營,力圖將每個細節都做到極致。這些品牌連鎖門店規模不大,佔地面積300-500平米左右,外表毫不“高大上”,甚至有些土氣。

  二手車品牌聯盟的價值已被廣大消費者和車商的認同,品牌聯盟主要有SAVE、SUM、HOT、CAROK四家。2015年臺灣註冊車商4000家***未註冊約4000家***,四大聯盟體系車商總數約800家,佔註冊車商總數20%***符合主流品牌車商二八法則***。

  2003年“行將企業”的SAVE成為第一家二手車檢測和品牌認證體系。目前,主流認證品牌有SAVE、德國萊茵、HOT、原廠CPO、GOO和SUM聯盟的YES。

  認證品牌可以保證透明車況,杜絕事故車、水淹車、火燒車,提供認證車售後質保服務。消費者購買品牌認證二手車已經形成習慣,非認證二手車被淘汰在主流市場之外。認證及質保服務費用被包含在車價裡。各大認證品牌的售後維修服務網點也遍佈全省***SUM聯盟有400家車商,300家維修保養點,每3公里就有網點***,品牌認證二手車就等於放心,等於便利的服務。

  與傳統二手車業務相比,臺灣二手車網際網路還處於發展初級階段,除了各大認證聯盟有自己的官網外,8891、UCAR和雅虎二手車都是汽車資訊釋出平臺***類似大陸的二手車之家、趕集58***。可是,這些資訊平臺卻成為了品牌連鎖車商獲客的主要渠道,50~90%的客戶成交都來自這些網路。難道臺灣消費者對網際網路格外認同?車商告訴我們,這是源於對認證聯盟品牌車源車況以及售後服務的認同,消費者只要在網路平臺上尋找帶有認證標識的車源,仔細閱讀認證報告就能基本明確購買意向了,價格、貸款等問題可以到店來談。

  臺灣二手車市場有啥過人之處

  1、重視服務

  臺灣品牌連鎖店車源和客戶主要靠客戶口碑來獲得。車源渠道:老客戶、維修廠、4S店渠道各佔30%,拍賣平臺獲取不足10%;成交客源渠道:老客戶及朋友推薦、網路平臺各佔一半左右;門店的收入:車輛差價和售後服務各佔一半。

  除了客觀的收入,全面細緻服務也會贏得消費者的良好口碑傳播。

  2、通過認證體系將二手車變成表品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二手車都是一車一況的非標品,但臺灣同行通過認證品牌聯盟體系將二手車變成了標準品:

  首先,經過10年的積累,建立了消費者對認證連鎖品牌的信任,聯盟車商也通過成熟的整備維修技術服務提升二手車品質。

  其次,所有的認證聯盟都會將車輛檢測報告發布到自己的網站上,聯盟車商也會將認證報告發布到8891這樣的二手車資訊平臺,而帶檢測報告的二手車在大陸網路平臺上實為鮮見。

  最後,光車況透明還不行,品牌認證車還要有完善的售後服務維修保障體系。臺灣品牌認證聯盟的維修網點遍佈全省,消費者買認證二手車可以獲得方便的售後服務。

  3、品牌連鎖帶來線下服務體驗

  臺灣各種品牌二手車聯盟走的都是輸出認證標準、管理培訓和提供配套服務產品的模式。各大品牌聯盟都是輕資產重管理,沒有自營店,通過輸出品牌管理、服務產品來實現收入和盈利。對違反聯盟規章制度、損害聯盟品牌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車商,將作出嚴厲處罰,驅逐其離開聯盟,失去品牌背書,離開聯盟的車商將很難做大。

  對大陸二手車商的啟示

  1、二手車電商走O2O模式必須完善線下服務

  目前,大陸二手車電商發展火爆,百億規模融資,十億量級廣告轟炸。但二手車電商面臨的窘境一樣顯而易見:平臺車源獲取難,檢測認證成本高,流量獲客難,成交效能低,盈利難,負面滿天飛等等。大陸二手車市場過於關注交易本身而被資料所累,而臺灣同行線上下服務上努力說明:通過優質的服務樹立使用者口碑,可以幫助解決車源、客戶、成交效率和收入等棘手問題。

  如何快速低成本的擴張線下網點是頭痛難題。大陸二手車電商更多的是通過自建的方式來實現,但重資產的模式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擴張速度也慢。而像臺灣品牌認證車商聯盟這樣模式更適合線下網點的快速擴張。

  2、檢測認證不只是一項服務,而是一個體系

  目前中國大陸二手車電商也在做“認證”,但與臺灣相比只是檢測服務與認證報告本身,其根源在於二手車電商無法深入線下交易和服務環節,與車商關係鬆散。

  大陸的二手車電商應該學習臺灣認證聯盟體系成功經驗:通過車商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將二手車變成標品,推動二手車完成線上交易***或平臺引流交易***。

  3、如何有效地將線上運營將線下業務結合

  臺灣認證二手車品牌聯盟也有缺陷,他們在網際網路上的發展落後大陸近10年。大陸二手車電商普遍將平臺流量和成交效率當做核心競爭力,但面對二手車電商O2O必須要延伸線下、做好線下的的現實,如何更好的將線上線下結合運營才是未來二手車電商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電商平臺通過各種服務解決了消費者和車商的難題,必會成倍提升交易效率和使用者體驗。同時,認證質保、車險金融、售後保養都是交易服務,這些也將是電商平臺收入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