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香港公司名稱是否註冊

  想要註冊公司,就要知道公司的名稱能不能註冊,那麼香港公司的名稱要怎麼查詢呢?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如何查詢一個香港公司的註冊情況?在此推薦可用香港特區政府公司註冊處線上查詢系統。

  一、開啟香港特區政府網站,選擇繁體版進入可看到上方導航欄裡有“政府機構”,點開“政府機構”連線後頁面右側有一個“電話、電郵及辦公室地址”,在其左側有一個“網站”欄並有說明“你可在此按組織架構或依照筆劃序搜尋政府決策局、部門及有關機構的網站”,點選其中的“按組織架構”的文字連線就進入“政府部門及有關機構網站裡“按組織架構編排”,點開“政府部門”連線後應看到下面分別列有:

  入境事務處

  土木工程拓展署

  土地註冊處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祕書處

  工業貿易署

  公司註冊處

  從“公司註冊處”連線點進官方網站

  二、從該站點的“繁體版”進入到左側選單找“電子服務”欄,將滑鼠移到上面出現“電子查冊服務”,開啟此連線後在新頁面出現一行“如要查閱公司資料,請按此處”,由此就可開啟查詢系統頁面了。

  叄、查詢系統頁面點選“非登記使用者”,開啟後選擇“接受並登入”,即可通過上方的查閱列表裡的公司名稱或公司資料***如編號***等專案進行查詢。查閱時請使用繁體中文或者英文 。

  經過以上叄步,應可查詢到一家香港公司是否在港註冊並存續了。

  :香港公司的投資環境

  越來越多的商人選擇在香港創立自己的公司,搭建國際架構,創立國際品牌。此舉不但可以提高公司形象、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還可以開拓國際市場,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為了令內地企業家更快捷地瞭解如何註冊香港公司,天尚行將香港優越的投資環境介紹如下:地理位置地區劃分

  香港位於中國東南端,是發展日漸迅速的東亞地區的樞紐,地理條件優越。香港總面積達1 104平方公里,由香港島、一海之隔的九龍半島和新界***包括262個離島***組成,其中郊區多集中在新界。香港一般被劃分為四個區域: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和離島。

  香港人口

  2004年年中,香港人口約688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 380人。居於香港的外籍人士為數不少,共有約524 200人,人數最多的國籍首三位如下:菲律賓***129 760***、印度尼西亞***105 710***和美國***29 900***。實際上,香港流動人口給香港的負荷很大,在這塊面積不到1200平方公里的地方,居住著超過1500萬的人口。

  國際貿易中心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經濟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三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鐘錶、玩具、遊戲、電子和某些輕工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總值位列全球高位。

  自由貿易與自由市場

  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貿易港口之一,香港設有自由開放的投資制度;不設貿易屏障;對外來投資者一視同仁;香港提倡兼奉行自由貿易 ─資金自由流動;法治體制歷史悠久;規章條文透明度高;沒有實施外匯管制政策。香港沒有營業稅和增值稅,稅基窄、稅種少,以及稅率低而明確。如有盈餘香港政府按公司淨利潤的17.5%徵收利得稅,進出口貨品除菸酒化妝品外免稅。個人所得稅***薪俸稅***由2%-20%以階梯級遞進。

  全球服務中心

  在2004年,香港是全球第十大服務出口地。香港第三產業非常發達,尤其是專業顧問行業,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會計、審計、法律、評估、基金、金融、銀行、企業顧問等;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民航、航運、旅遊等服務。不少服務專案的收費都是全球最低廉的。

  跨國公司的業務基地

  逾3 800家國際企業選擇在香港設立亞洲區總部或辦事處,主要從事的業務包括批發、零售及進出口貿易、其它商用服務***例如會計、廣告和法律服務***、銀行和金融、製造業、運輸及相關服務。許多中國企業家在香港設立國際總部,藉以拓展國際市場的跳板;海外人士利用香港的優勢,作為進軍內地市場的門檻。

  政府行政架構精簡

  香港擁有一個架構精簡而效率高超的政府。公司及個人課稅率低,而且易於計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素以效率出眾、透明度高兼處事公正見稱。

  在工商業方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奉行確立已久的「儘量扶助、減少干預」政策,樂於支援工商業發展。

  銀行與貨幣制度

  香港以金融業發達而著稱全球,香港金融市場的特色是資金流動性高。市場根據有效、具透明度而又符合國際標準的規例運作。香港的工作人口有一定教育水平,海外專業人士來港工作,也十分容易,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

  銀行業:在香港經營的國際金融機構數目相當多。截至2004年年底,香港共有133家持牌銀行,其中121家為外資銀行。在全球首100家銀行中,有70家在港營業。此外,香港有75家外國銀行的附屬機構或相關公司以有限制牌照銀行或接受存款公司形式經營。另有85家外國銀行在香港設有代表辦事處。

  外匯市場:香港的外匯市場發展完善,買賣活躍,在全球外匯市場中佔不可或缺的地位。由於香港與海外其它外匯市場均有聯絡,因此可全日24小時與世界各地進行外匯買賣。根據國際結算銀行在2004年進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調查,香港外匯市場的成交額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聯絡匯率:香港的貨幣政策目標是維持港元穩定。鑑於香港是一個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系,這個目標的具體涵義就是維持港元對外價值的穩定,即維持1美元兌7.80港元的固定匯率。這個目標是通過聯絡匯率制度來實現。聯匯制度自1983年10月開始實行。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聯絡。政府的政策是維持和發展完善的法律架構、監管制度、基礎設施及行政架構,為參與市場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金融及貨幣體系穩定,使香港能有效地與其它主要金融中心競爭。

  香港地理環境優越,是連線北美洲與歐洲時差的橋樑,與內地和其它東南亞經濟體系聯絡緊密,又與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訊網路,因此能夠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此外,資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本港,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

  股票市場 :以資本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截至2005年3月底,在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有1 096間,資本市值總額達65,714億元***8,424億美元***。

  香港股票市場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創業板是根據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模式而設立的第二板市場,於1999年開市,為新成立的公司,尤其從事高科技業務的公司,提供集資機會。截至2005年3月,共有205間公司在創業板上市,資本市值總額達653億元***83.7億美元***。

  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

  香港的法律制度 深可信賴。這個制度以普通法為根基,歷史悠久。香港市民和居港人士得享的權利與自由,建基於大公無私的法治體制、獨立的司法制度、完善的法援制度,以及自由開放和發展蓬勃的新聞傳播媒介。

  機場

  香港是主要的國際和區域航空中心。香港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航班飛往香港。現時,每週有大約4 000班定期客運航班及700班貨運航班從香港飛往全球約130個城市。機場全面發展後,每年將可處理旅客8 700萬人次和貨物900萬公噸。香港國際機場自2001年起連續五年獲英國航空業意見調查機構Skytrax Research選為全球最佳機場。

  港口

  2004年,香港港口合共處理了2 200萬個20 長的標準貨櫃,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座落於葵湧和青衣的九個貨櫃碼頭,分別由五家營運商負責管理,總面積達270公頃,共設有24個泊位,臨海地界總長8 530米。葵湧─青衣港池水深達15.5米,九個貨櫃碼頭每年可合共處理逾1 800萬個20長標準貨櫃。在2004年抵港的遠洋輪船及內河船隻分別約有35 900艘次和189 520艘次,共處理貨物約2.21億公噸和運載旅客約2 140萬人次。

  語言

  中英文同屬香港的法定語文。政府機關、法律界、專業人士和商界均廣泛使用英文。香港不乏受過良好教育且精通雙語甚或三語***即英語、粵語和普通話***的專才,而對於在香港經營業務或與內地、臺灣有貿易往來的企業,這些專才更顯重要。

  氣候

  香港屬亞熱帶氣候區,但差不多有半年時間帶有溫帶氣候性質。冬季的溫度可能跌至攝氏10度以下,夏季則回升至攝氏31度以上。雨量集中在4月至9月間,約佔全年雨量的90%。

  社會保障

  香港的社會保障制度以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和公共福利金計劃為主,輔以三個意外賠償計劃,執法傷亡賠償計劃、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和緊急救濟。

  交通

  本港的公共交通服務種類繁多,收費合理 , 市民可按快捷 、 舒適及方便程度, 選擇鐵路 、 巴 士 、 渡輪和其它公共交通工具。

  與內地的經濟聯絡

  香港是進出中國內地經商和投資的大門。自內地在1978年實施經濟改革及對外開放政策後,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聯絡日趨密切。

  與內地通商

  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在2004年,中港貿易佔香港整體貿易總值的44%。內地也是香港轉口貨物的最主要來源地兼最大市場,香港有約90%的轉口貨物是來自內地或以內地為目的地。

  香港是內地的主要服務中心,特別是南中國,為內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其它商業支援服務,例如銀行和金融、保險、運輸、會計和產品推廣等。

  香港和內地的相互投資

  香港公司是內地最大的外來投資者,累積投資額超過2,450億美元,佔內地外來直接投資總值約五成。香港與廣東省的經濟聯絡最為密切。本港廠商在廣東省僱用了約1 000萬名工人。在2004年實施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以及廣東省和香港為加強經濟合作而推行的政策措施,將有助進一步開拓內地和香港的商機。

  另一方面,內地也是香港經濟主要的投資者。內地有2 000多家企業在香港經營業務,總投資額達2,200億美元,是香港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者之一。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隨著內地經濟持續改革開放,尤其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香港作為內地服務樞紐的角色將會日益重要。香港是進軍內地市場的外國企業的貿易伙伴,同時亦提供各類商業支援服務,在這方面所擔當的角色,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隨越來越多內地企業有意對外拓展業務,香港也可扮演中介人的角色,以協助這些企業打入海外市場。

  中國的南大門

  香港是進入內地經商和旅遊的大門。2004年,香港居民返回內地的次數約5 970萬人次,外地旅客經香港進入內地的次數共362萬人次。每日有126班客輪、約100班航機、超過400班列車及39 300架次的車輛穿梭香港和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