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機報超實用的五個技巧

  開門見山,以題概文

  手機報短小精悍的特點決定了稿子必須以最簡練的方式呈現給讀者。平時在其他媒體上見的新聞通常有導語、正文,在寫作方式上也可以有倒敘、順敘、插敘等多種方法,但這些手法在手機報新聞中都不能體現,手機報新聞應該開門見山,讓讀者一目瞭然。

  在編輯過程中讓稿件開門見山的常用技巧是以題概文。標題是全文的濃縮和概括,有的新聞篇幅很長,實質內容其實就是標題一句話,在編稿時完全可以以題概文,把標題直接拿過來作為稿子的第一句話。然後再看下全文,把其他需要說明的要素補充進去。例如7月1日大眾日報一版的新聞《高考錄取今起投檔》,全文近400字。編手機報的時候直接以題概文:

  我省高考錄取今起投檔,明起考生可通過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網站***

  如果標題帶有副題,在編稿時也需要把副題中的要素編進去。以標題做引線,在正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串起來,編起稿來就輕鬆多了。

  當然開門見山、以題概文的前提是標題為實題。遇到標題是虛題的情況,還需要認真通讀全文,自己抓出重點。通常來講,傳統媒體上標題是虛題的稿子往往政治性比較強,宣傳作用大於新聞意義,這類稿子一般在手機報選稿之外。

  導語為先,正文補充

  新聞導語是以簡要的文句,提示新聞要旨,吸引讀者閱讀全文的訊息的開頭部分。很多導語開門見山,一語中的,把最重要的資訊首先傳遞給讀者,這一點與手機報的編輯思路一致。因此,在編輯手機報新聞的過程中,除了利用好標題,還要充分利用導語。如果稿子具備要素完備的導語,在編輯時可以結合標題將導語精簡,然後將正文中的必要資訊提煉出來。

  長稿短編,短稿精編

  手機報的主要特點是精悍近民。所謂近民,就是在關注大面的情況下貼近民生***調查顯示,手機報的讀者大部分是普通百姓***。有的新聞稿篇幅很長,但手機報讀者普遍關心的可能就那麼幾點,或者幾句話,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只把關鍵資訊抓出,組合成稿。因此,傳統媒體上篇幅很長的稿子在手機報上未必就能當大稿發,這就要抓住關鍵資訊,長稿短編。

  另一方面,傳統媒體上一些看似短小的稿中卻包含了重要的民生資訊,切合讀者的關注點,這樣的稿子就要儘可能地詳編、精編,這就是短稿精編。短稿精編通常針對涉及天氣、交通、地震等民生內容的稿子。這類稿子如果原稿過於單薄,可以在網上搜索相關內容,補充進去,讓稿子儘可能豐滿。

  長稿短編需要注意一定的編輯技巧:一是利用好小標題;二是能夠判斷內容輕重;三是懂得忽略。如果原稿中有小標題,可以直接將關鍵的小標題拿出放到手機報稿中。在原稿有多個小標題的情況下,著重挑選貼近民生的小標題和內容,其他可以忽略。

  多方選稿,善於綜合

  手機報要求在有限的螢幕空間為讀者提供儘可能多的資訊,這就要打破傳統的單稿編輯模式,採用多稿綜合的方法編輯新聞。手機報的單條新聞很多都是多篇稿件綜合成的複合稿。例如,6月30日下午手機報的稿子:

  綿竹市今天凌晨發生的5.6級餘震造成8人受輕傷,8600多戶在建和維修加固的農房受損,部分橋樑公路受影響,一些電信光纜中斷。四川地震局稱本次地震為汶川地震餘震區平靜一段時間後發生的晚期強餘震,未來餘震區仍可能發生5級左右餘震。

  這篇手機報稿件就是由《綿竹發生強餘震8人受輕傷》、《綿竹地震8600多戶農房受損》、《四川地震局:未來仍可能發生5級左右餘震》、《四川綿竹5.6級餘震區部分地區通訊電力中斷》等4篇稿子綜合而成的。

  稿件綜合在手機報編輯過程中運用廣泛,主要可以分為橫向綜合和縱向綜合兩種情況。橫向綜合是指在以地域劃分的同類新聞中展開的對同一事件不同角度報道的綜合。綿竹地震的稿子就屬於在國內層面的橫向綜合。還可以把這種橫向綜合擴大至國際新聞、山東新聞和濟南新聞中;縱向綜合是指在非同類新聞***不同層面***中對同一事件不同角度報道的綜合。例如國內和山東新聞綜合、山東新聞和濟南新聞綜合、國內新聞和國際新聞綜合、國內新聞和山東新聞及濟南新聞綜合等。橫向綜合能在有限的篇幅內給讀者提供儘可能多的資訊,縱向綜合不僅能達到橫向綜合的作用,而且能增強新聞的貼近性、相關性,吸引更多的讀者。橫向綜合和縱向綜合也可以交叉並用。大部分有看點的手機報新聞都是縱、橫交叉綜合的結果。

  利用搜索,豐滿稿件

  有的熱點稿件***尤其是財經和娛樂類稿件***,往往以單篇新聞的形式出現。但編稿時需要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交代新聞背景,單篇新聞不能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這時可以利用網路搜尋工具,搜尋相關新聞,最大限度地豐滿稿件。

  相關新聞搜尋在手機報的編輯中是經常用到的。搜尋熱點新聞的相關新聞是為了讓稿件資訊更全面;遇到不連貫的新聞報道,搜尋相關新聞可以讓稿件更完整。利用搜索豐富稿件其實也是綜合的一種方式,只要掌握了綜合稿件的技巧,並有讓稿件儘可能完備的意識,搜尋就會變得輕鬆必要了。

  最後,手機報的字句還要講究一個“惜”字,儘可能做到語言簡練,能用一個字表達的地方堅決不用倆字,比如,“已經”、“可以”、“今天”、“明天”等詞語,編稿時可以直接用“已”、“可”、“今”、“明”代替。為讓表述更口語化,最近幾天內發生的新聞***尤其是本地新聞***,在時間上儘量使用“昨天”、“明天”代替“某月某日”的表達方式。同一人名和單位名稱在稿子中出現一次即可,其他可用代詞代替。同時要注意的一點是,跨月的時間一定要帶月份,比如7月份編稿時,如果稿子中提到6月份的事,在編稿時一定要寫明哪月哪日,本月的日期則可以直接用日而省略月份。若非是跟讀者關係密切的、重要的本地新聞,編稿時可儘量簡化地名。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編本地***山東、濟南***稿時,除單位名稱外***例如濟南市財政局***,其他處的“濟南”都用“省城”代替。遇到既有新聞價值、又有廣告性質的稿子,儘量將廣告字眼***通常是單位名稱***全部去掉或者儘可能淡化。

  《論語》中有句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樣需要用在手機報的編輯工作中。總之,只要平時用心積累,成為手機報編輯高手並非難事。另外,手機報的選稿標準是重要、可看、可傳、有趣、親民,編輯不能憑自己的好惡取捨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