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勵志故事分享

  最近有很多小夥伴都讓小編分享一些青春勵志故事,那麼青春勵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退避的羊

  一隻狼在路上遇見一隻羊。狼說:“我要吃了你。”

  “狼先生,你要吃了我,我實在沒有辦法。不過,我提醒你注意的是,我可絕不只是一個普通的軟弱無力的羊。我擁有強大的力量,足以戰勝一頭公牛。不信,你可以讓我試試。”

  狼哪裡肯相信,於是,它找來一頭力大無比的公牛,讓它與羊搏鬥。為了防止羊臨陣脫逃,狼把羊和牛關在一間屋子裡,自己在門外等著。

  開始,狼在門外聽見裡面傳來一陣陣咚咚的聲響,後來,聲音漸弱,最後,完全沒有了聲響。

  “哈哈!說大話的羊一定被牛頂死了,該我去品嚐美味了!”狼說著,打開了房門,要看看羊成什麼樣了。然而,從門內昂首闊步走出的,不是那頭高大健壯的牛,而是矮小瘦弱的羊!

  而那頭牛呢?正躺在屋中有進的氣兒沒出的氣兒,它頭上的犄角已經摺斷,鮮血滿頭都是。

  狼很吃驚:“天哪,那隻古怪的羊怎麼把你打得如此慘呀!”。

  “唉,其實,我是被我自己的蠻力打敗的。我每次鼓足力氣向羊衝去時,它都靈巧地一閃,而我就越容易撞到自己。而它呢,則越躲越靈巧,越閃退越得意。我就在它的得意和我的暴怒中受了重傷。”牛老老實實地向狼交了底。

  “喔,狡猾的羊!原來它是以退避為進擊呢,我得趕快抓住它!”

  狼出門找羊,然而哪裡還找得到呢?

  退避的羊,成了這場較量中的勝利者。在行動中,有時候,暫時退卻是一種最好的選擇,也是一種最有效的進攻。

  :烏鴉喝的不僅是水

  作者:鄭時雨

  小學課本里,有一篇寓言故事《烏鴉喝水》,通過講述烏鴉喝水的故事,告訴人們遇到困難運用智慧解決,認真思考才能讓問題迎刃而解的道理。故事不長,至今想起來,仍讓人記憶猶新。

  一隻烏鴉口渴了,他到處找水喝。找了很久,他才發現不遠處有一個水瓶,便高興地飛了過去,穩穩地停在水瓶口,準備痛快地喝水了。可是,水瓶裡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頸又長,烏鴉的嘴無論如何也夠不著水。這可怎麼辦呢?烏鴉從不遠處叼來一塊石子,朝著水瓶砸下去。他本想把水瓶砸壞之後飲水,沒想到石子不偏不倚,“撲通”一聲正好落進了水瓶裡。烏鴉飛下去,看到水瓶一點兒都沒破。細心的烏鴉發現,石子沉人瓶底,裡面的水好像比原來高了一些。“有辦法了,這下我能喝到水了。”烏鴉非常高興,他“哇哇”大叫著開始行動起來。他叼來許多石子,把它們一塊一塊地投到水瓶裡。隨著石子的增多,水瓶裡的水也一點兒一點兒地慢慢向上升……終於,水瓶裡的水快升到瓶口了,而烏鴉總算可以喝到水了。

  幾十年過去了,寓言還是那則寓言,人卻已不是當年的那個懵懂兒童了。如今,人到中年的我,回頭再看這條寓言,更多了一些新的感悟。

  網上很多愛心網友,為了讓烏鴉能夠順利地喝到水,可謂操透了心。有人提議:找一根植物的莖當作吸管喝水;有人突發奇想:往瓶子裡扔其他密度大於水的物體,如金屬碎片,玻璃,瓦礫等;還有人異想天開地說:告訴一隻口渴狐狸,說自己找到水源了,請狐狸先喝水,但是要狐狸喝完水後留一半給自己,這樣就能用狐狸喝水的辦法喝水了。

  我不知道這隻烏鴉有沒有這麼高的智商,但我知道,這些大資料時代的網友們,智商的確高得爆表。

  網友們的機智過人,還體現在不按套路出牌,這不,他們編出《新烏鴉喝水》:為了從瓶子裡喝到水,烏鴉辛苦地從河邊撿石子投入瓶中,於是,成為了一個勵志故事。那麼問題來了,烏鴉不就為喝點水嗎,直接喝河裡的不就行了,幹嘛還要費那麼多力氣一趟又一趟往將石子往瓶子裡壓水呢?故事中,網友把喝水的地點——沙漠,改成了河邊,於是,戲劇效果就出來了。

  還有一則新編故事:在戈壁深處,一隻烏鴉找水喝。烏鴉突然看見牧駝人遺留下的一隻瓶子,瓶子裡裝有半瓶水,烏鴉急著伸嘴去喝,卻一時夠不上。於是烏鴉銜來石子,一顆一顆地放入瓶子,隨著石子的增多瓶子裡的水位抬高了,烏鴉美美地喝了好幾口,立覺神清氣爽,愜意非常。這時飛來一群麻雀,也在找水喝。烏鴉想,怎麼說我也是一隻大鳥,我發現的水豈能輕易讓你們這些小麻雀去喝?烏鴉又一次美美地喝了幾口水,感覺渴意全無,就伸出自己肥碩的翅膀,努力地欲把瓶子打倒,好讓瓶子的水倒乾淨。誰知因為用力太猛,不小心折斷了翅膀。痛苦不堪的烏鴉全然沒了倒掉剩餘水的想法,麻雀們便一個一個地輪流喝足了水,飛出了戈壁,找到了綠洲,繼續著它們的飛翔。而翅膀受傷的烏鴉卻因為戈壁深處的風吹日晒,變成了乾屍。

  不得不佩服這些網友的機智過人,完全顛覆了老寓言的含義,讓人覺得新編寓言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幾則新編故事,已經讓烏鴉喝的不僅是水,更是一種“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情懷。這,就是與時俱進吧。

  由此,突然想起了另一則故事:兩人同時掉進茫茫大海,都隱隱約約看到不遠處有塊木板,於是拼命向前遊。結果,視力好的那位,遊了不久就發現前方只是一根稻草而已,洩了氣,結果沉沒大海。而近視眼的那位,只知道拼命往前遊,過盡千根稻草皆不是,仍奮力向前遊,皇天不負有心人,最後終於找到了救命的木板。

  盡信書,不如無書。看書,就是要看這些由表及裡,活色生香的書,讓人腦洞大開啊。

  :對別人真誠地感興趣

  你要是真心地對別人感興趣,兩個月內你就能比一個光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

  當你在街上遛達的時候,可能會同一種動物不期而遇。它是誰?為什麼素不相識卻一見如故,十尺之內就向你搖尾巴?如果你拍拍它,它幾乎會跳起來——讓你相信它是由衷地喜歡你。而你也堅信在這熱情的後面並沒有危險:它不圖你的錢財,也不要你同它訂婚。

  這時你是否想過:狗,是唯一不為三餐而付出勞動的動物?為了三餐,母雞得生蛋,母牛要出奶,鸚鵡要唱歌。而狗只要給你友愛,就不必為三餐發愁。

  我五歲時,父親給我買了一隻黃毛小狗,叫提比。它使我的童年十分快樂。每天下午四點半鐘,它便坐在走廊上,一雙美麗的眼睛逡巡著走道。一聽到我的腳步聲,就歡快地跑到我的身邊,高興地又叫又跳。

  提比,它從未讀過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它憑直覺就知道:最有效的結交朋友的竅門是對別人真心誠意地感興趣。你要是真心地對別人感興趣,兩個月內你就能比一個光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但是,卻有不少的人畢生都錯誤地想方設法只使別人對他們感興趣!

  紐約電話公司曾經作過有趣的調查:在電話中哪一個詞出現得最多。結果,他們吃驚地發現,在500個電話談話中,使用了3950次的詞竟是第一人稱的“我”。

  風靡世界的魔術大師華哲斯頓從未上過一天學,從小靠從鐵路旁的標牌上學會識字。但他前後40年在世界各地為6000萬名觀眾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公認是魔術師中的魔術師。我請華哲斯頓先生告訴我他成功的祕訣。他說,他懂得的魔術手法跟其他同行一樣多,並沒有什麼特別。

  但他有兩樣東西卻是別人所沒有的:一是他能在舞臺上把自己的個性顯示出來;二是他了解人類的天性:喜歡別人對自己感興趣。他說:“許多魔術師會看著觀眾對自己說,‘瞧,臺下一群傻子,略施小技就可以把他們騙得暈頭轉向。

  而我上臺前總對自己這麼說:‘我很感激,這麼多人來看我的表演,是他們給我提供了一種我所喜歡的生活。我要用最大的熱情和最高明的手法來滿足他們的期望。’”信不信由你,這就是有史以來最受觀眾歡迎的魔術師的成功祕訣。

  同樣,哈佛大學校長查爾斯·伊裡特博士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傑出的大學校長,也是因為他無限地對別人尊重、感興趣。一天,一個名叫克蘭頓的大學生到校長室申請一筆學生貸款,被批准了,克蘭頓萬分感激地向伊裡特道謝。正要退出時,伊裡特說:“有時間嗎?請再坐一會兒。”

  接著,學生十分驚奇地聽到校長說:“你在自己的房間裡親手做飯吃,是嗎?我上大學時也做過。我做過牛肉獅子頭,你做過沒有?要是煮得很爛,這可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呢!”接下去,他又詳細地告訴學生怎樣挑選牛肉,怎樣用文火燜煮,怎樣切碎,然後放冷了再吃。“你吃的東西必須有足夠的分量。”校長最後說。了不起的哈佛大學校長!

  有誰會不喜歡這樣的人呢?

  查爾斯先生在紐約一家大銀行供職。他奉命寫一篇有關某公司的機密報告。他只知道有一家工業公司的董事長擁有他需要的資料。查爾斯便去拜訪這位董事長。當他走進辦公室時,一位女祕書從另一扇門中探出頭來對董事長說,今天沒有什麼郵票。“我替兒子收集郵票。”董事長對查爾斯解釋。

  那次談話沒有結果,董事長不願意提供任何資料。查爾斯回來後感到十分沮喪。然而幸運的是,他記住了那位女祕書和董事長所說的話。第二天他又去了。讓人傳話進去說,他要送給董事長的兒子一些郵票。

  董事長高興極了,用查爾斯的原話說:“即使競選國會委員也沒有這樣熱誠!他緊握我的手,滿臉笑容。‘噢,喬治!他一定喜歡這張。瞧這張,喬治準把它當作無價之寶!’董事長連連讚歎,一面撫弄著那些郵票。整整一個小時,我們談論著郵票。

  奇蹟出現了:沒等我提醒他,他就把我需要的資料全都告訴了我。不僅如此,他還打電話找人來,把一些事實、資料、報告、信件全部提供給我。出門我便想起一句一個新聞記者常說的話:此行大有收穫!”查爾斯滿載而歸。

  他並沒有發現什麼新的真理,遠在耶穌出生的一百年前,著名的老羅馬詩人西拉斯就已說過:“你對別人感興趣,是在別人對你感興趣的時候。”

  因此,如果你想要別人歡迎你,你就該記住一個信條:對別人真誠地感興趣。

  記住別人的名字

  記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輕易地叫出來,等於給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讚美。

  吉姆法裡從來沒有進過一所中學,但是在他46歲之前,已經有四所學院授予他榮譽學位,並且成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主席、美國郵政總局局長。他成功的祕訣在哪裡呢?原來,他有一種記住別人名字的驚人本領。我去訪問他,向他請教:“據說你可以記住1萬個人的名字。”“不。你弄錯了,”他說。“我能叫出5萬個人的名字。我在為一家石膏公司推銷產品的時候,學會了一套記住別人名字的方法。”

  他說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方法。他每當新認識一個人,就問清楚他的全名、家裡的人口,以及幹什麼行業、住在哪裡。他把這些牢牢地記在腦海裡。即使一年以後,他還是能夠拍拍別人的肩膀,詢問他太太和孩子的情況。難怪有這麼多擁護他的人!

  在羅斯福競選總統期間,吉姆法裡每天都要寫好幾百封信,給遍佈西部和西北部各州的熟人。然後他跳上火車,19天內行程12000裡。他每到一個市鎮,就跟他所認識的人一起吃飯喝茶,向他們傾吐一番“肺腑之言”。然後又繼續他的下一站。結果是:他使得羅斯福獲得了眾多的選民,進入了白宮。吉姆法裡說:“記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輕易地叫出來,等於給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讚美。因為我很早就發現,人們對自己的姓名看得驚人地重要。”

  或許,這就是吉姆法裡成為郵政局長的奧祕之一。他看到了人性的一個弱點:對自己的名字是如此重視。不少人拼命地以任何代價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不朽。且看兩百年前,一些有錢的人把錢送給作家們,請他們給自己著書立傳,使自己的名字留傳後世。現在,我們看到的所有教堂,都裝上彩色玻璃,變得美輪美奐,以紀念捐贈者的名字。不言而喻,一個人對他自己的名字比對世界上所有的名字加起來還要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