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創業奮鬥故事

  對所有創業者來說,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看看那些大學生創業的故事,感受他們的精神,激勵自己勇敢面對困難。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90後大學生創業淘金500萬

  拖延學費,負債兩萬,租7萬塊的門面開店,作為一名大三學生,你敢這麼做嗎?但是雲南小夥子蘇建益做了。

  “我正好趕上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好時候。”蘇建益說,“‘十二五’馬上就來了,我計劃在全國開500家店。 ”昨日下午,蘇建益坐在自己辦公室的陽光裡,信心滿滿地說。

  家鄉特產 覓到大商機

  蘇建益家在雲南鄉村,父母靠種地和養奶牛供他讀書。2002年,考取長春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後,他便開始了在長求學生涯。初來長春,南北的地域差距讓他既新奇又有點不適應,但正是這種地域差距,讓他抓到了商機。

  大一寒假結束後,蘇建益從家鄉帶回一些飾品,沒想到,引起了班上不小的熱潮,很多人對這些東西感興趣。蘇建益嘗試搞起了小生意,他把飾品做成海報貼出,留下寢室電話,竟不斷有人來詢問。後來,蘇建益乾脆在學校的書屋租下一角,不定期從家鄉進貨。

  懶散的午後,書屋一角,半壁牆面掛滿了雲南飾品,牆下襬放著一張圓桌,三兩好友稀疏圍坐,品酒、吹牛、暢想未來。蘇建益說,那時候,每個月能淨賺1000元左右,這對於每月生活費只有500元的蘇建益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別看店小,將來準能發展成大的連鎖公司。”蘇建益說,那時候,哥幾個相比,他吹的牛皮最大。但事實證明,蘇建益的理想並不是空談,通過精心經營,他打出了自己的招牌,並且在兩年後,擁有了自己的店面。

  “借雞生蛋” 掘第一桶金

  2005年,蘇建益大三下學期,為了保證資金鍊的完整,蘇建益已經拖欠了兩年學費。而此時,由於賺不到錢或不敢鋪入更大成本,校園內一起創業的同伴越來越少,可就在這時,這個雲南小夥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借錢到桂林路開店,店名就叫“茶馬雲南”。蘇建益說,大學生創業一直受到國家支援,他看好了這 個方向,再一個,光提“雲南”兩個字就已經讓無數人神往,在東北地區銷售雲南飾品,他看好了這個市場。

  店面的啟動資金就要10萬,除從親戚處借來2萬,自己1萬多塊的積蓄外,錢遠遠不夠。蘇建益想到了“借雞生蛋”的辦法,他拉來了自己的一位老師和同 學入股,湊夠了剩下的6萬塊投入資金。蘇建益說,那時,他從沒見過兩萬,卻已負債兩萬。後來,拿著7萬塊去交房租的時候,他手都在抖。

  2005年,蘇建益通過這家店,挖來了人生第一桶金。他說,當時長春還沒有云南方面的飾品出售,茶馬雲南開業後,營業額扶搖直上,並逐漸打出了品牌,開始有商家諮詢加盟的事。

  5年拼搏 創富500萬

  誰也沒想到,短短5年之內,這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娃,竟成了擁有上百萬資產的大老闆。

  陽光透過玻璃投入辦公室,厚厚的一摞檔案形成參差的陰影,蘇建益喜歡放鬆地靠在椅背上,聽《一天到晚游泳的魚》。這個在創業道路上披荊斬棘,在商戰中聰慧果斷的創業新銳,今年只有28歲,穿著短風衣,戴著眼鏡的他很斯文,還沒有完全褪去身上的男孩氣。

  經過5年的發展,“茶馬雲南”店已覆蓋吉、黑兩省,知音店和加盟店共計80多家。在蘇建益公司走廊的行程表上,還有多家店面即將開業,店面總數在年底將達到100家。蘇建益說,2005年是一個起步,現在公司邁上了一個臺階,已擁有資產500萬左右。

  目前,雖然長春已有20多家店面,但這並不是茶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展的本部。在雲南,他們已經建立自己的公司負責採購。蘇建益說,長春是他的第二故鄉,是茶馬雲南的發源地,並且他的愛情之花也在長春盛開。

  堅持學習 引進管理人才

  蘇建益把“平凡的人也有偉大的夢想”設為電腦桌面,他不懈地去追夢,也擁有普通人該有的愛好和困惑。

  蘇建益不抽菸,偶爾喝酒,酒後話略多。他喜歡打羽毛球,喜歡自由,喜歡聽《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偶爾會懷疑自己不擅管理……蘇建益說,如今公司的員 工上百人,他一個人根本管理不過來,於是便拉來了親人幫忙管理。“但這種模式不會持續太久”,蘇建益認為,在企業發展初期,家族管理模式會有一定好處,但 絕不是長久之計。

  目前,蘇建益不但堅持學習,增強自己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斷引進中級管理人才。每次面對手下上百名員工,蘇建益知道自己肩上的重量,這不再是大學校園內喝酒侃大山的光景。

  8年以後 醞釀公司上市

  “5年以後,茶馬雲南店面將達到上千家。”提起未來,蘇建益信心滿滿,他預計,茶馬雲南發展的大目標在中國東部和中部,四川、重慶還可以,雲南、貴州、西北、新疆、西藏沒有多大發展前途。他說,全國的潛力在2000家左右,他要做的是做好每一個知音店和加盟店,控制好步伐,踏實地實現品牌升級,實現精品化。

  蘇建益說,8年以後,他將準備融資四五千萬,運作茶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上市,那時,茶馬雲南將實現另一個飛躍。

  二

  靳美嬌和李建峰:大四學生開炒米粉店兩張半桌月入10萬

  “來什麼調料的,雞肉的還是牛肉的?”靳美嬌一邊飛快地在本子上記錄,一邊嫻熟地和回頭客們打招呼。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雍和宮一條深巷的一個16平方米的門面裡,北京理工大學的大四學生、22歲的遼寧妹子靳美嬌和北京印刷學院的大四學生、23歲的新疆小夥李建峰守護著他們的創業之作,一家炒米粉店。兩張半桌子、一個小廚房,兩個在外界看來乳臭未乾的年輕人就這樣開啟了自己的淘金之路。

  小吃店已經被黃燜雞米飯、蘭州拉麵、沙縣小吃承包,而至今沒有一家正宗的新疆炒米粉後,小兩口決定從米粉下手。2014年,兩人回到李建峰的老家新疆,向最正宗的米粉店拜師學藝。

  靳美嬌性格外向,李建峰更穩重謹慎。一個善於經營,一個善於做“苦力”。兩人是2013年的桂林陽朔旅行時邂逅的。“當時是他追的我。”美嬌很直率地告訴記者。建峰很不情願地說:“誰說的?”記者被倆人的對話逗樂了。

  兩人之所以一開始選在深巷裡,主要原因是覺得一來店面租金不多,在兩人能承受的範圍內。二來,小店面是初創人最好的試驗田。雖然兩人對創業這個事情確定了,但是起初兩人對決定從事哪個行業還是很不確定的。“有時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看到北京的小吃店已經被黃燜雞米飯、蘭州拉麵、沙縣小吃承包,而至今沒有一家正宗的新疆炒米粉後,小兩口決定從米粉下手。2014年,兩人回到李建峰的老家新疆,向最正宗的米粉店拜師學藝。

  “做出一碗地道且特別的新疆炒米粉,這個想法簡單粗暴。我們在新疆老家好不容易拿到了一個看似不錯的祕方,結果試後發現味道並不是我們想象的。”美嬌告訴記者,為了找到想要的那個味道,兩個人跑去批發市場買回來30多種調料,沒日沒夜地調配了34天,終於調出了像樣得味道。辣醬對於炒米粉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味調料。“現在鍋太小,每次只能炒80份的料,基本每兩天要炒一次。”李建峰這樣告訴記者。

  2014年底,兩人租下了這件僅有16平米的小店。從第一碗“米粉Alpha版”釋出,到後來的“米粉Beta1.0版”,以及“米粉3.0版”、“椒麻雞2.0版”等等,雖然兩人的米粉已經獲得了眾多食客的肯定,但是兩人還是每天對自己的成品反覆品嚐,不斷升級。

  “產品是最重要的”是兩個人從創業一開始就達成的共識。因為只有兩個人幹活,每天銷量太多的話就超出了能力範圍。“今天就是因為貪多,米粉泡得不太好。”李建峰言語間像個犯錯誤的小孩,“沒辦法只能倒掉,看到遠道而來的顧客,我的內心很自責。” 靳美嬌說:因為開店,自己認識了很多的朋友。許多食客都成了回頭客。小店也成了附近許多新疆人聚餐的不二之選。

  其實,兩人都在家中是獨生子女。原來不進廚房的斯文大男孩變成了掌勺大廚,嬌滴的90後女孩變成了美廚娘。“美嬌在性格上更適合和客人們打交道,而且一天40多份的炒粉、炒醬,對於一個女孩來說還是太辛苦了。”廚房裡面的工作,男孩從來不用女孩操心。

  “他在認識我之前從來沒下過廚,為了我第一次下廚。”美嬌告訴記者,話語間掩飾不住的驕傲。

  兩人平時話不多,不經意間流露出的也是90後夫妻少有的成熟。兩人每天的工作被排得滿滿的:收床、買芹菜、熬骨湯、買泡菜、擺桌椅、分裝粉、盛酸奶。中午要趕在客人來前吃飯,這一忙就要到晚上9點才能關店。關店後泡粉要用1個半小時、炒醬3個小時、定涼皮、倒垃圾,不出意外的話,凌晨3點才能睡覺。

  美嬌是個敢想敢幹的女孩,靳美嬌說,之前自己有很多夢想:當外交官、國際雙語主持人。曾經為了練習自己的英語口語,她辦了英語協會。她說:“自己性格有利有弊。她和性格謹慎穩重的老公正好平和了性格上的衝勁。”

  “他雖然在我面前沒有說過甜言蜜語,但是我認定他了,就心甘情願地跟隨他一生。” 2014年12月29日是兩人的特殊日子,這一天是李建峰年滿合法結婚年齡22週歲的第二天,兩人攜手來到民政局,完成了兩個人一生最大的決定:他們結婚了。

  不過,領證的決定是他們自己做的,他們沒有告訴雙方父母的原因不是因為叛逆不成熟,也不是不願意收到家人的祝福。而是怕父母不同意兩人的一起創業的決定。畢竟裸婚對於家長還是難以接受的。但是領證的事情還是沒能瞞天過海。向輔導員提交申請時,事情還是暴露了。接到媽媽電話的美嬌對媽媽撒嬌說:“建峰22週歲生日,希望收到媽媽的禮物就是‘同意’。”

  媽媽第一反應是開心,但又有些擔憂,畢竟對於女孩,父母希望還是穩定些為好。但是媽媽最終還是尊重了女兒的想法。因為在媽媽看來,建峰是個很有想法,也很有潛質的男生。媽媽在擔心猶豫的同時又非常佩服兩個孩子的勇氣。

  小夫妻兩人的床,鋪開來後地上基本就沒有落腳的地方了。小夫妻晚上睡在1.5*1.8米充氣床上,“記得有次,充氣床漏氣了,早上醒來後,我們兩人發現平躺在地上。”這些生活中的小點滴,在他們看來都是兩個人創業路上的甜蜜小荊棘。靳美嬌在描述過程中,表現出的不是90後女孩的嬌嗔,而是對現在生活的享受。

  兩張半的桌子,平均每月10萬塊錢的營業額,創業之初,男孩向父母借來的創業初始資金,現在兩個月就全部收回了。對於下一步的發展,兩人出現了一些矛盾。美嬌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有投資人願意為他們進行投資,擺在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快速擴張,但是投資人成為公司的最大股東。二是投資人入股,當家的還是他們兩人。

  在房子選址、模式選擇方面兩人都有各自的看法。另外,靳美嬌表示,創業過程中其實還有一些心理問題的。心理有時也會有不平衡。有時會找不到存在感。美嬌說:“想象著踩著恨天高,走在寬敞的寫字樓。這才是自己應該有的生活。”但是,她也知道掃地、擦桌、為創業愁死苦想也是她創業必經的過程。人一直吃苦是不對的,但是一開始還是要吃苦的。“我們打算吃兩年苦,因為一心一意吃苦才能享福。”美嬌告訴記者,“人一輩子最怕的是實現不了自己的價值。雖然現在苦點兒、累點兒,但是即便失敗,自己也不會後悔。”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