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石林旅遊攻略

  石林特指中國雲南石林,位於昆明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市區80公里。石林是2億多年前的海底石灰岩層,經地殼運動、海水和風雨浸蝕形成的自然奇觀。主要包括大石林、乃古石林、大疊水瀑布、芝雲洞、奇風洞、長湖、月湖等七個景區。景區內石峰林立、萬峰迭嶂,千姿百態的石峰、石柱、石花、石坪、石流。 猶如一片莽壯黝黑的森林,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昆民石林旅遊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石林景點攻略

  石林位於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省會昆明市70餘公里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氣候屬亞熱帶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約16℃,是一個集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休閒度假、科學考察為一體的著名大型綜合旅遊區。石林,巖高數十仞,攀援始可入,其中怪石林立,如千隊萬騎,危簷逐窟,若九陌三條,色俱青,嵌結玲瓏,尋之莫盡,後有伏流清冷如雪。相傳有人與隆冬遙見石上有李二株,果實鮮紅,臨不及取,次日尋之不見,俗呼李子箐。”***《路南州志》,清康熙五十七年*** 這段文字提到的李子箐,就是現在的石林景區,也稱“大小石林”,這是見於史籍中對石林最早的描寫之一。石林景區包括西北的步哨山、中心的大石林和小石林、南面的萬年靈芝和東面的李子園箐五個片區,面積約12平方公里。深、幽、險、奇是石林景區的景觀特徵。

  大石林 整個景區由密集的石峰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這裡的石林直立突兀,線條順暢,並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巖柱高度超過40米。其中有“蓮花峰”、“劍峰池”、“千鈞一髮”、“極狹通人”、“象距石臺”、“幽蘭深谷”、“鳳凰梳翅”等典型景點,最著名的當數龍雲題詞“石林”之處的“石林勝境”,而“望峰亭”為欣賞“林海”的最佳處。人們行走在峰林間,不幾步便被石峰擋道,曲折迂迴之後,又是另一種天地。初遊大石林,如果少了導遊,您可不能再沒有一份導遊圖哦,因為在這迷宮一樣的“祕林”裡很容易迷失方向,大半天都難以走得出來。

  小石林 與密集的大石林相比,鄰近的小石林便顯得疏朗、清雅、秀美。寬厚墩實的石壁像屏風一樣,將小石林分割成若干園林。小石林中最有名氣的景點當數“阿詩瑪”,當夜幕降臨,彩燈映照,更是五彩斑斕,嫵媚動人。

  步哨山 這裡散落了許多造型怪趣的石峰,是整個石林景裡地勢最高。

  李子園箐 李子園箐在環林路以外,方圓數十里的荒山野丘上,佈滿了奇柱異石,有聚有散,有起有伏,而且沒有過多的高樹與石林爭高,保持著自然的風貌,身處其間,感受與大、小石林截然不同,全然一種原始和倉莽。在環林路東南約300米處的叢林石壁上,有一片古崖畫,畫著奔放粗獷的人、獸、物、星月等影象,據有關專家考證後認為,這屬原始宗教內容,與廣西左江崖畫的人物極為相似。也許,這是遠古彝人留給我們的言語吧!

  萬年靈芝 緊鄰李子園箐的比目潭旁,石山頂上有一座高約15米的石峰,上大下小,猶如一朵巨大的靈芝,因而得名。夕陽西下,立於靈芝山頂,頗有“一攬眾山小”的愜意之感。

  乃古石林 乃古石林即黑松巖景區,位於石林景區以北8公里處。是大石林、小石林、李子園箐、萬年靈芝、步哨山等片區之一。清康熙《陸良州志》說:“石門峰,沿西四十里地名石門哨。”最早叫石門,因俯視時象一片蒼翠的松林而得名“黑松巖”,又因“黑”在當地彝語中稱“乃古”,所以又叫乃古石林。

  石林的主要遊覽區李子營石林,面積約12平方公里,遊覽面積約1200畝。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園幾個部分組成,遊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區內單體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處。進入景區內,但見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態,爭奇競麗。有的石柱高達40—50米,乍一看,正如一首軼名的打油詩所云:“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但這裡的石頭與眾不同,它是一幅絕妙的畫,每天吸引著五湖四海的遊人前來駐足觀賞;它是一首優美的詩,古往今來有無數騷人墨客把它詠歎吟哦;它又是有靈性和生命的;有雙馬渡食、孔雀梳翅、鳳凰靈儀、象距石臺、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觀音石、將軍石、士兵俑、詩人行吟、母子偕遊、阿詩瑪等無數象生石,無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歎為觀止。除了動物外,還有許多酷似植物,如雨後春筍、蘑菇、玉管花等。有一處“鍾石”,能敲出許多種不同的音調。

  早在明代,石林即已成為名勝,但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政府才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認真進行勘察、設計、施工、修築遊路和外面的公路、賓館、飯店、商場等,給一些象生石取了名,石林才逐漸名揚五洲,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遊覽石林也可以從距石林6公里的“石航”乘直升飛機鳥瞰,又別有一番情趣。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火把節,石林四周的彝、漢等各族群眾都要從四面八方匯聚到石林歡慶佳節。人們在白天舉行摔跤、爬竿、鬥牛等比賽活動,夜晚則燃起熊熊篝火,耍龍、舞獅、表演民族歌舞。阿細跳月、大三絃舞則是最受歡迎的傳統節目。成千上萬的中外賓客盡情狂歡,通宵達旦。神奇的自然景觀和優美的人文景觀相結合,更使石林錦上添花,撼力倍增。彝族服飾、路南滷腐、宜良烤鴨、油炸蜂蛹是遊覽石林值得購買或品嚐的特色產品。彝族的歌舞也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文化內涵。

  石林景區攻略

  “世界喀斯特的精華”。石林以喀斯特景觀為主,以“雄、奇、險、秀、幽、奧、曠”著稱,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觀,以形成歷史久遠、型別齊全、規模巨集大、發育完整,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在世界地學界享有盛譽。石林形成於2.7億年前,發育經漫長地質演化和複雜的古地理環境變遷才形成了現今極為珍貴的地質遺蹟;它涵蓋了地球上眾多的喀斯特地貌型別,分佈世界各地的石林彷彿彙集於此,有馬來西亞的石林、美洲的石林、非洲的石林;在相差不到500米的高差上有著最豐富的型別:石牙、峰叢、溶丘、溶洞、溶蝕湖、瀑布、地下河,錯落有致,洋洋灑灑,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態系統和最豐富的立體全景圖。

  景區範圍廣袤,氣勢大度恢弘,面積達1100平方公里,保護區為35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應有盡有、各具特色。按景觀空間分佈及景觀特點,全區可分為八個旅遊片區:石林景區、黑松巖***乃古石林***景區、芝雲洞、長湖、飛龍瀑***大疊水***景區、圭山國家森林公園、月湖、奇風洞,其中開發為遊覽區的是:石林風景區***中心景區***、黑松巖風景區、飛龍瀑風景區、長湖風景區。以石林景區最有代表性,為核心區,景點百餘,“石林勝境”、“千鈞一髮”、“鳳凰梳翅”、“阿詩瑪”等等遊人熟知的景點多集中於此。進入景區,彷彿步入時間的隧道,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禁令人歎為觀止。悠遊海底迷宮,峭壁萬仞、石峰嶙峋,像千軍萬馬,又似古堡幽城,如飛禽走獸,又像人間萬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構成一幅神韻流動、蔚為壯觀的天然畫卷。

  除此之外,景區內尚有眾多神奇的外圍景觀和儲備景區有待逐步開發,展現於世人。

  “中國阿詩瑪的故鄉”。石林的魅力不僅僅在自然景觀,還在於獨具特色的石林撒尼土著風情。在叢叢石峰和漫無邊際的紅土地上,石林擁有極其豐富寶貴的民族、歷史文化資源及人文的璀璨光芒。石林撒尼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以勤勞、勇敢、熱情著稱,兩千多年來,世代生活在這裡與石林共生共息,創造出以“阿詩瑪”為代表的彝族文化,內涵豐富、影響深遠。“阿詩瑪”不僅代表石林的形象,也代表了雲南省旅遊的形象。最有影響的是“一詩”、“一影”、“一歌”、“一節”。彝文記錄的古老的撒尼敘事長詩《阿詩瑪》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國內外發行,改編成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聲電影《阿詩瑪》,享譽海外;撒尼歌曲《遠方的客人請您留下來》名揚天下;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節是撒尼人傳統的節日,摔跤、鬥牛、火把狂歡節蔚為壯觀,被譽為“東方狂歡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