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的詞為什麼會受到許多文人的推崇

  周邦彥是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周邦彥的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周邦彥的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周邦彥的生平介紹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著名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曆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讚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

  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

  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

  周邦彥詞的"集大成",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1、從詞的搜求、審定、考證方面來說,他有整合和創制的功勞;

  2、就其寫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於體物言情,描繪工巧周至,又善於融化前人詩句,煉字妥帖工整;

  3、從創作風格來說,清真詞能集北宋詞自柳永到秦觀、賀鑄等人之成就而獨具特色。

  他發展了柳永以賦為詞的鋪敘手法,兼取秦詞的柔婉、賀詞的豔麗,綜合形成自己善於勾勒,妙於剪裁,精巧工麗的典雅作風。

  周邦彥的文學成就

  周邦彥的作品風格

  周邦彥是婉約詞之集大成者,繼承前人,吸收提煉,發揚光大,為婉約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北宋婉約作家,周最晚出,薰沐往哲,涵泳時賢,集其大成”***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詞典.前言》***。周邦彥創出整飭字句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在藝術上走向高峰。

  周邦彥雖然早期也有潦倒奔走之日,但仕途一直處於上升狀態,逐步做到知府,直至成為宋徽宗設立的大晟府的“音樂官員”,上寵下捧,過著舒適的“專業創作”生活;雖生逢北宋之末,但國家破滅的慘變發生在其身後。

  身為婉約詞人的他,詞的內容既被蘇軾翻新到極致,他必然要在藝術技巧上出奇制勝。他本人精音樂,又搞過“專業創作”,因此能精雕細琢,研音煉字,在審訂詞調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擴充套件了音樂領域,在填詞技巧上有不少新創舉。他更能自己度曲,創造了《六醜》等新詞牌。總之,他繼承了柳永、秦觀等人成就,開了格律詞派的先河,為詞的藝術形式作出了貢獻。

  周邦彥詞在藝術技巧上確實高出一籌。過去、現在、未來的景象相交錯,技法多變卻又前後照應,結構嚴密而又委婉曲折。

  周邦彥詞中出現的沉鬱清愁,遂以寫漂亮的憂鬱使心靈獲得一種微妙的愉悅。這些作品中透露的憂傷,用雅麗的詞句排列組合著,形成一股流動的淡淡愁緒,絕不過激,就如低度美酒,讓人微醉,但又不致激動人的神思。這種似雨餘粘地的情絮,固然琢磨出高妙的技巧,但要將思想感情提升到一個高度,卻是一個障礙,所以後世人眼中只見其格律華美,少談其思想內容,是必然的——大概,他的清愁沉鬱只是其精美形式賴以樹立的手段罷了!

  周邦彥的藝術貢獻

  周邦彥的詞作,內容不外乎男女戀情、別愁離恨、人生哀怨等傳統題材,反映的社會生活面不夠廣闊。他的成就主要在於兼收幷蓄,博採諸家之所長,又摒棄它們的弊端,引導詞的創作逐步走上富豔精工的道路。在他的詞中,既有溫庭筠的穠麗,韋莊的清豔,又有馮延巳的纏綿、李後主的深婉,也有晏殊的蘊藉和歐陽修的秀逸。至於柳永的鋪敘綿密乃至是淫冶惻豔以及蘇軾的清曠豪達,我們都能窺知一二。同時,對於婉約詞和豪放詞的某些缺點,他也儘量避免。因此,周邦彥的詞深得後人讚賞,併產生了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