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官渡古鎮導遊詞開場白
雲南是很好的旅遊勝地,今天為大家介紹雲南官渡古鎮,一起來了解吧。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遊覽的是國家4A級景區官渡古鎮,官渡古鎮是雲南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鎮,古滇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現在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同進入古鎮,感受古鎮的魅力!
這裡曾是古時滇池東岸所設的船舶渡口,入夜,渡船和漁舟上的燈火宛若群星閃耀,“官渡漁燈”曾是老昆明八景之一。南詔時期,官宦往來拓東城,需橫渡滇池,在此登船下船,於是改原名“渦洞”為“官渡”,意味官家的渡口。然而昆明有句老話“千年古城看官渡,官渡之魅在寶塔”。其中所指的寶塔,便是大家眼前的這座金剛塔。因為它是我國現存最完整,建築規模最大,最早建造的藏傳佛教覆缽式金剛塔,所以國務院將其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剛塔始建於明代天順年間***1457***,比北京真覺寺的金剛塔還要早15年建成!而昆明地區的佛塔多為磚塔,像金剛塔這樣的造型和規模,全以紅砂石砌成,即在雲南全境葉僅此一座儲存下來,因而彌足珍貴。
金剛塔塔高16.5米,重1350噸,讓人稱絕的是正方形的塔座,全部砌空,有東西南北四道弧形拱門相通,就像城門洞一樣,在拱門洞上所刻“功德寶塔”和“延壽法門”,道出了建塔之意。大家請隨我來到拱門的中心,抬頭就能看見頂部嵌有一個銅製金輪,上面鑄有九尊佛像。意為九會如來。從前,官渡街上的車馬花轎是可以從金剛塔的四道弧形拱門裡傳塔而過的,所以民間俗稱“穿心塔”.在其基座上建有五座塔,大家能看見五種坐騎動物:有大象,白馬,孔雀,金翅鳥及獅子。五座塔分別代表了藏傳佛教的“五方佛”,又根據手持不同法器有不同的意義,比如:阿閡如來,手持金剛杵,除了代表降魔以外,還有抵擋誘惑之意;寶生如來,手持鈴鐺,代表施與願望,並能如願;阿彌陀如來手持一個缽,代表參禪悟道;不空如來及大日如來均沒有法器,因為他們正向眾生傳達佛法無邊的無上智慧。中央的主塔高大挺拔,塔剎上置有銅製的寶蓋,塔基四角大家能看見造型相同的四座小塔。每一處得石刻工藝都極其的精美細緻,堪稱活靈活現!
金剛塔在度過幾百年風霜雨雪,歷經一代代坎坷沉浮,由於周圍地面逐年增高,加之地下水位不斷上升,使金剛塔塔基長年浸泡於水中,塔身逐年整體下沉,以至行人可以自由穿行的“卷門”,只剩下部分拱頂露於地面。儘管塔身不斷下沉,整體竟然不歪不裂,讓人們不能不讚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但古塔畢竟前景堪憂!
在此危機時刻,金剛塔受到了國家文物局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因此昆明市展開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行動,金剛塔被列為文物保護的重點,2002年7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金剛塔被整體頂升了2.6米,而金剛塔絲毫未損,不僅有效的保護了古塔,更使得古塔重放異彩。今天,如果大家想了解整個工程的設計原理和施工過程,那麼現在我們可以從古戲臺樓底層進入金剛塔的地下走到,現在我們置身於塔底當年“整體頂升”的施工現場。目睹建塔之初留在螺絲殼地質層中至今未腐爛的木樁,看著掛在牆壁上當時“頂升”留下的珍貴照片,你會因為古人在五百年前技術條件下的鬼斧神工,葉因為現代科技在文物保護工作中如此大顯身手而感嘆不已。
金剛塔被風化的外表雖也經過一番修復,但因為嚴格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我們面前的古塔依然顯得不假修飾,素面朝天,充溢著回味無窮的滄桑感!